公告版位

行蘊與無常 

上人提到一個名詞──行蘊。

我們常聽到的是「無常」,生命無常、健康無常、愛情無常、財富無常……一般而言,「無常」的發生是「突如其來」、「意外」、讓人「措手不及」的。

而「行蘊」的變化,是細微的、緩慢的,讓人不知不覺。因為萬物不斷在運轉著,它是虛空的自然法則。

我看著在座的幾位老菩薩,有的約六十多歲,有的可能已經七、八十歲。年邁的她們,也曾是粉嫩的嬰兒、天真無邪的小孩、花樣年華的少女、相夫教子的主婦。如今,青絲已成白髮,這是「行蘊」,也是「無常」!

行蘊,也是一種無常──讓我想起日前在高雄看到的「航站」現象。

有一次應邀到屏東分享,難得兒子子豪說要陪我一起南下。其實他不只是要當我的「護法」或「保鏢」;也是退役多年了,他一直思思念念,想再回去看看當年服役的高雄。

週五晚上搭高鐵南下,住在友人家。第二天,為了減少碳足跡,婉拒友人提供的座車,母子倆各買一張「暢遊券」,舉凡捷運、公車、渡輪,都可以無限次數搭乘,非常方便。

子豪如識途老馬般,帶著我在烈日下以大眾交通工具暢遊高雄,如數家珍地說「這裏變了」、「那裏沒變」……

當年高雄捷運只有一條南北縱貫線,二十四個站。當我們從最北站要回朋友家時,子豪說:「搭到最終站吧!去看看機場。」

我心裏想:「機場有什麼好看的?」

「我以前服兵役時,休假回臺北都來這裏搭飛機。」

原來如此!連機場都要回味、回味。

高雄機場航站分國內線和國際線。當我們進到國內線航站時,不禁大吃一驚,不止冷冷清清,簡直就是空盪盪的。對比記憶中那熱鬧的高雄航站,還以為走錯了地方呢!

「航空公司被高鐵打垮了。」我們一邊走向國際線航站,一邊感嘆著。

咦?這裏反而人潮眾多,因為國際線航站空間不大,更顯得熱絡蓬勃。仔細一看,有飛往香港、澳門、菲律賓、馬來西亞……除了黃皮膚的亞洲人,還有白人、黑人,這裏是一個小而美的「國際機場」。

「變得好多喔!簡直不敢相信。」子豪說:「世事真無常。」

因為太久沒來,感覺變化太大,是無常。事實上,它們應該是慢慢地相互消長,是一種行蘊的運轉。

「無常」令人心驚,而「行蘊」變化不易教人覺察。「無常」的發生會讓人「跳起來」;「行蘊」可能就像「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煮熟了,青蛙都不知道呢!

「無常」如鯨吞,「行蘊」似蠶食,萬事萬物皆流轉不停。了解「行蘊」就是溫和慢板的「無常」,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如影隨形啊!

以上轉貼自【 慈濟道侶叢書】『紅塵詠歎』一書,作者為陳美羿師姊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2/030/index.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女兒兩歲半了。從她一歲開始牙牙學語的疊字發音如媽媽、球球、狗狗…..,慢慢地會講的語彙越來越多,漸漸地也會將單字及語助詞串連成完整的語句,現在已可表達流暢、嘰哩呱啦地講個不停,與大人溝通幾乎已沒什麼障礙。加上會唱的兒歌、會背的唐詩及三字經、會說的英文單字也隨著時間的累積越來越多。

她雖已會自己吃飯,難免還會將飯粒掉到碗外,於是趁機跟她說貧窮非洲小孩的故事,讓她知道有飯可吃是很幸福的,所以不能浪費食物。為了讓她有更多了解,也上網搜尋非洲小孩的影片給她看,邊看邊對她延伸幸福的定義:「妳還有房子可住、有衣服可穿、有故事書可看、還有媽媽照顧妳……所以妳有沒有好幸福?」,沒想到她接著說:「我有玩具可以玩、有鋼琴可以彈,有奶嘴可以吸…..我好幸福」。呵!這麼小就懂得舉一反三,不禁令人莞爾。

她也喜歡幫忙做家事。在她更小時,那時還很黏我,只要看我做家事沒陪她,她就盡可能在我旁邊吵鬧,總是將我氣得七竅生煙。有次我在洗衣服,她又開始鬧了,靈機一動,為了轉移她注意力,甘脆拿件衣服及刷子讓她在旁邊玩,這年紀的小孩對任何事總是充滿好奇,更是喜歡模仿,瞧她有樣學樣地也刷起衣服來,倒也讓母女倆相安無事地讓我順利完成任務。

其他看我掃地、拖地,她也搶著做,見她拿著比自己還高的拖把,煞有其事地認真拖地,動作還真是純真可愛。地板有無乾淨倒是其次,這麼小就會想幫忙,內心不禁小小感動呢!漸漸也學我們摺衣服、將皇帝豆的外殼剝掉及地瓜葉的梗膜拿掉等簡單揀菜動作、差遣她拿東西.....,每次喚她小幫手總是能配合幫忙,可見孩子都喜歡被讚美與鼓勵。平常也隨機教她將「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從小就培養她有禮貌的好習慣。

隨著時光推移,孩子一點一滴的學習過程其成長軌跡在時間洗禮下清晰可見。試想,培養她從小做家事的習慣,是否也能預防性成為媽寶呢?可以確定的是,從小做家事與有禮貌,也是種方便的身教與言教。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雜誌~~【台灣綠食堂】黃豆 不願面對的真相

【台灣綠食堂】黃豆 不願面對的真相

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朝姚可成編寫的《食物本草》一書中曰:「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則漸漸調妥。」充分說明了豆腐的在地性,與它的「安胃」效果。

不過現在這句話完全不適用於來到台灣的旅人。豆腐是黃豆的結晶,而台灣的黃豆幾乎全數靠進口,千里迢迢搭著貨船從美國、巴西運來,是道地的「舶來品」。

為了探究黃豆的來處,我們來到台中港碼頭,爬上一艘裝載著六萬公噸黃豆的貨輪。從高處俯視巨大的船艙,滿艙散裝黃豆猶如漠漠黃沙,透過幾條長長的輸送管線,直接抽吸到岸上的榖倉。

「這些黃豆從產地來到台灣,大約要兩個月。」中聯油脂行銷業務處副處長阮怡仁,詳細解說黃豆的漫長旅程:在主產地美國中西部收成之後,以卡車運到密西西比河沿岸港口,再用駁船拖到墨西哥灣,集貨到眼前的巨大輪船上;之後再歷經三十多天的航行,通過巴拿馬運河、穿越整個太平洋,最後才抵達台灣。

負責卸貨的東森國際裝卸管理員林正偉表示,榖物船的「水密」一定要好,亦即艙蓋的密合度,否則海上風浪大,水分若滲入船艙,將導致榖物受潮霉壞。靠近輪機設備的船艙,底層也可能會因為機械過熱而產生焦豆,必須格外注意。

位在碼頭旁的中聯油脂公司,是國內第二大黃豆提油廠,股東為泰山、福壽、福懋等食品企業,進口量約占全國四成。

原來,黃豆最主要的用途是萃取沙拉油,剩餘豆粕則烘焙乾燥做成牲畜飼料。是故沙拉油廠商同時也都是飼料廠商。根據業界估計,台灣每年進口黃豆兩百多萬公噸,九成都供榨油與飼料使用,國人食品的用量僅占一成。

這一成來自哪裡?十之八九,就源自這美國來的散裝貨船(巴西豆不適用作食品)。船上的「總豆」入倉後,經篩選去除雜質、選出完整較大的顆粒,以塑膠麻布袋包裝,成為「選豆」。一包包選豆再販賣給製作豆製品的加工廠商,出現在豆漿店或豆腐間的廚房裡。

選豆表面上看似沒什麼問題,雖然品種混雜又算不上新鮮,且絕大多數為基因改造,我們不也吃了十幾年。但令人驚愕的是,採訪過程中有多位豆腐業者均表示,全世界可能只有台灣人,如此大量直接地食用這種豆子。

非食品級黃豆做成的食品

「除了少數講究養生的人,美國人根本不吃黃豆。」豆之味負責人黃學緯直言,美國種黃豆就是為了榨油和飼料,其生產流程的思考邏輯,跟給人吃的就不一樣。

根據美國黃豆出口協會食品項目經理林裕祥的觀察,在美國豆漿並不普遍,比牛奶貴兩、三倍,且養生人士吃的大都是有機豆漿。

那麼和我們一樣酷嗜黃豆的日本呢?二○一○年美國堪薩斯大學農經系學者山浦光一(Koichi Yamaura)的研討會報告中言明:「日本是基改黃豆的第三大進口國,但人類直接食用的豆腐、味噌與納豆等食品,只使用非基改黃豆,而基改黃豆僅供油脂與飼料用途。」

美國黃豆出口協會也證實,日本每年進口一百萬公噸的「食品級」黃豆。對岸的中國大陸,本來就是黃豆原鄉,近年雖然栽種面積大減、且大量進口美國基改豆,然只供作榨油和飼料,人民食用的,仍是以國產的非基改黃豆為主。

「我們是到一九九八年左右,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作『食品級黃豆』。」主婦聯盟理事主席黃淑德,談起當初合作社為了製作出一塊安心豆腐所付出的心力。他們當時才發現原來台灣人長期食用的其實是國外視為飼料等級的黃豆,便致力延請豆腐廠商與美國農民契作,提供食品級貨源。

食品級黃豆起源於一九七○年代左右,是日本人請美國研究機構選育出適用於製作豆類食品的品種。此種黃豆皆以多層防潮牛皮紙袋包裝,用貨櫃運輸,每包都是單一品種,且皆為非基改黃豆。

「既然有food grade(食品級),就有non-food grade(非食品級)。」黃淑德道。事實上,進口的總豆,在業界確實常以「飼料豆」稱之。

中聯油脂也進口袋裝的食品級黃豆,不過銷量甚少。以廠交價來說,選豆每公斤二十一元,非基改豆每公斤三十元,大多數廠商為了成本考量,還是選擇購買前者。

阮怡仁估計,台灣人直接食用的二十幾萬公噸黃豆裡面,食品級黃豆只有兩萬多公噸,大多製作成有包裝的豆漿、豆腐,並特別標明「非基改」或「有機」字樣。換言之,沒有標示這些字樣的產品,譬如傳統市場的豆腐、豆乾和一般早餐店的豆漿,大多由選豆製作。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殺戮農場 ── 基改作物背後的人道問題】

孟山都等跨國農化企業聲稱,研發基改作物是為了餵飽全球的飢餓人口。知名自然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卻在《用心飲食》一書中大力抨擊這項說詞,「世界飢餓問題的主因並非缺乏食物,而是其他的因素:政治動盪、食物分配不均、土壤劣化……,企業收購鄉村農田而威脅在地農耕文化,導致農民往城市遷徙,導致貧窮與失業。」

在南美洲,大片雨林被砍伐改種基改黃豆,數以萬計的小農和原住民流離失所。紀錄片《殺戮農場》(The Killing Fields)揭露了這起殘酷真相:巴拉圭的黃豆田因大量噴灑嘉磷塞除草劑,水源遭受汙染,導致周邊居民發生皮膚潰爛、嘔吐、痢疾、眼盲等病變,以及孕婦流產或生出畸形兒。人們只好離開家鄉,在都市邊緣掙扎求生。始作俑者,正是號稱要幫助農民的農化企業。

GM Watch網站報導,巴西自種植基改作物後,農藥銷售量在2006年到2012年間,增加了72%。基改公司的另一個宣言「基改作物可減低農藥使用量」,也不攻自破。

製作這支紀錄片的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等環保團體,要求歐盟應抵制進口基改食品與飼料,餵食基改飼料的肉品也必須強制標示,否則就是間接殘害地球另一端的人民。

愈來愈多的報告證實,基改工程並未提升糧食產量,且其中為數最多的黃豆和玉米,在世界農糧體系中根本不是提供給飢餓人口,而是用作牲畜飼料。而生產1公斤的肉食,則需要耗費3到10公斤的榖物。世界畜牧業對於基改飼料的依賴,反而可能讓糧食問題更加惡化。

台灣的畜牧業也極端仰賴進口的黃豆和玉米。目前進口黃豆有55%來自美國,42%來自巴西,基改比例在九成以上。玉米則有64%來自美國,24%來自巴西,基改比例約八成。

少吃肉,就能幫助緩解糧食危機。而拒吃基改食品,不僅是為了避免健康陷於未知風險,更是為了地球永續與人類福祉。

焚燒森林開墾黃豆田↑ 南美洲阿根廷焚燒大面積森林以開墾黃豆田,並濫用農藥除草除蟲,戕害自然生態之際,也威脅到當地居民的生存空間。(圖片/達志影像/AP)

船艙載滿品種混雜基改豆↑ 歷經長途航行,來自美國的散裝黃豆貨輪抵岸卸貨,船艙中載滿品種混雜的基改豆,此即國人食用豆製品的主要來源。
中聯油脂倉庫↑ 沙拉油與牲畜飼料才是進口黃豆的主要用途,中聯油脂倉庫中的袋裝黃豆粉,用以增添飼料中蛋白質。
自給率近乎零↑ 剛收成脫粒的黃豆。黃豆曾是台灣大宗作物,然如今自給率近乎零,僅有少數農民仍維持小規模耕作。標示基改成分↑ 政府規定含基改成分百分之五以上的包裝豆製品皆須標示,民眾選購時需仔細留意。
本土黃豆↑ 台南農民蘇榮燦驕傲立足於即將收割的黃豆田中。優質安全的本土黃豆,正蓄勢待發。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飯店教父嚴長壽, 幾乎把精力全投注在公益事業上, 他創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致力推廣人文關懷、藝術培養、品德教育, 並且關心年輕人在面對工作與環境時, 應有的正確態度。 讓我們來聆聽嚴長壽的分享,從改變自己開始影響別人。
 

【靜思書軒心靈講座】20140816 - 你就是改變的起點(上)

 

【靜思書軒心靈講座】20140823 - 你就是改變的起點(下)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賣場買完東西結完帳,將找回的零錢與發票優雅地放進錢包後,就頭也不回轉身離開,還是被結帳人員叫住「小姐,你東西沒有拿」,才恍然大悟東西沒拿還停留在結帳台上,當下真的好糗…..。

以上情景忘了是第幾次發生了....東西明明已結完帳,卻總是忘了拿走,若不是人家提醒,我大概回到家才發現也說不定哩!這讓一向行事謹慎小心、自認頭腦精明的我心靈有有點小小受挫,這離譜事怎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呢?而且還不只一次......,發生頻率之高有點令人難以忍受。不得不懷疑...「難道失智症已悄悄找上門了嗎?」

將此也po在FB上,得到某位朋友回響「我是結完帳,東西已經掛在手上,然後要走了還跟人家要東西,哈哈哈~握握手!」,於是我回應「妳是頭腦清楚過頭,我是頭腦不夠清楚,差點當散財童子,差粉多吶!」。


~當然希望只是恍神或心不在焉而已,下次麥擱發生啊!我還有小小孩要顧,可是沒本錢得失智症的啊!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到底要不要喝牛奶?


2014/09/28 
【文/摘自遠流出版《傅爾曼醫生教你真正吃出健康》,作者喬.傅爾曼(Joel Fuhrman)】

 

‧書名:傅爾曼醫生教你真正吃出健康‧作者: 喬.傅爾曼(Joel Fuhrman)
.譯者:蔡孟儒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4/04/25


乳製品少吃為妙。理由很多,隨便舉一個。乳糖和缺血性心臟病密切相關,標榜幫助快速成長的食品通常也和癌症脫不了關係,乳製品就是其中一員。膀胱癌、前列腺癌、大腸直腸癌和睪丸癌與牛奶攝取量之間的關聯也一目瞭然。乳製品的脂肪充滿多種毒素,更是戴奧辛的主要來源之一。戴奧辛是一種有毒的化學化合物,毒性之強,連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都不得不承認,平常有吃奶油或起司習慣的人,可能會因為攝取太多戴奧辛引發多種癌症。起司是強力的酸性食物,讓鈣質流失更快。想想看,起司和奶油的飽和脂肪最高,也是主要戴奧辛來源,傻子才吃起司補充鈣質。


牛奶原本是給長得很快的犢牛喝,不過如我所說,幫助快速成長的食物,也會生成癌症。大量證據指出乳製品吃多了,會導致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二○○○年四月,哈佛的「醫師健康研究」(Physicians' Health Study)指出,一天攝取二份半乳製品,會讓前列腺癌的機率上升超過三成。希臘另有對照研究指出乳製品與前列腺癌的強烈關聯。該研究學者分析數據,經過計算之後,發現若希臘人多吃番茄,少吃乳製品,則前列腺癌的病例可以大幅減少百分之四十一。美式飲食風險比希臘更高,按照同樣做法,病例下降幅度將會更大。還有一項研究發現低脂牛奶會讓前列腺癌得病率上升,表示乳製品的蛋白質比脂肪更可能威脅到前列腺的健康。


乳製品蛋白質會增加血液中的IGF-1。牛奶含有IGF-1,研究已證實固定喝牛奶的人,血液裡的IGF-1 會變多。科學已知IGF-1 不只刺激正常細胞生長,也會促進癌細胞生長。研究對象差異極大的幾組對照研究都顯示,血液IGF-1 濃度越高,前列腺癌機率越大。一項研究發現,IGF-1 濃度最高和最低的男性,前列腺癌機率相差四倍以上。


「護士健康研究」針對八萬零三百二十六位女性,研究乳糖與卵巢癌的關聯。凱瑟琳‧菲爾費德(Kathleen Fairfield)博士與助手表示,乳糖攝取最多(一天一份以上的乳製品)的女性較容易罹患各種侵入性卵巢癌,機率比乳糖攝取最低(一個月三份以下)的女性多出百分之四十四。脫脂牛奶和低脂牛奶是女性攝取乳糖的最大來源。由此可見,乳製品並不是優質的鈣質補品。


面對乳製品,乳糖不適症也許是最好的反方論點。很多人患有乳糖不適症,大家老是警告他們,如果不想辦法吃點乳製品,骨骼就會整組壞光光。其實,不吃才好。


如果你還是想吃乳製品,請將攝取量壓到最低。記住我們的九成原則:飲食當中必須有九成是健康的完整蔬食。乳製品也許塞得進僅剩的一成,但無論如何,它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的。


只要飲食健康,身體就不需要靠乳製品補充鈣質。所有天然的食物皆富含鈣,連一顆柳橙(柳橙汁不算)都有六十毫克左右。


政府衛生當局建議國民一天攝取一千五百毫克的鈣,正因我們的飲食有太多導致鈣質流失的因素,才需要攝取如此大量的鈣。不過,我們的鈣質流失因素已經多到一千五百毫克的鈣也無法預防骨質疏鬆,頂多縮小負鈣平衡的程度,減緩骨質疏鬆的速度。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唯一辦法,就是多運動,消除飲食中使鈣質從尿液流失的因素。本書的健康飲食就能預防骨質疏鬆症。


一百克食物的鈣含量

小白菜 775

蘿蔔葉 685

芥藍菜葉 539

豆腐 287

羽衣甘藍 257

蘿蔓萵苣 194

牛奶 189

未去殼的芝麻籽 170

深色花椰菜 114

小黃瓜 107

胡蘿蔔 81

白色花椰菜 70

大豆 59

亞麻子 48

魚 33

雞蛋 32

豬排 4

丁骨牛排 3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幸福    

詞曲: 吳嘉祥/演唱:關心


我的雙手  能觸碰這世界  

我的雙腳  能讓我往前追

我的眼睛  看見了繽紛的色彩  

我能聽得到 不同的音樂

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成長

我的家人  苦樂都與我分享

我的老師  指引我生命的方向

我有未來   實現心中的夢想

我幸福~很幸福~  當我知道還有許多人 餐風露宿

我幸福~很幸福~  有人生活清苦沒有父母   躲在角落裡哭

我應該滿足~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理想的簡單生活:越簡單,越幸福
《文:黃淑文》
 
 
去年看了日本山下英子暢銷書《斷捨離》之後,我就開始用減法過日子。學會割捨和放下,離不開的東西越來越少,對物質的依賴變少之後,我發現自己活得更自由更開心。

 

擁有過多,果然會造成心裡和身體不必要的負擔

 

保留最低限度的物品

 

最近,我看了法國生活美學大師─多明妮克.洛羅《理想的簡單生活》,也是一本提倡「斷捨離」,鼓勵大家過簡單的生活,享受簡單帶來的美好和輕鬆。

 

多明妮克.洛羅一開頭就點出了現代人的盲點:「絕大多數的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攜帶了沉重甚至是超重的行李廂。」我們是否要思索,為甚麼我們身上背負的行囊那麼沉重?

 

不管是丟不掉的包袱,還是作繭自縛的綑綁,多明妮克.洛羅認為多數人的問題出在猶豫不決不斷積聚

 

她說:「要達到簡單的境界,必須做出選擇,但有時做選擇十分困難。很多人終其一生被困在成噸的物品中,他們並不珍惜這些物品,也用不著它們。只因為他們無法決定該如何處理這些物品,但也不考慮把它們送人、賣掉或扔掉。他們放不下過去、祖先和記憶,卻忘記現在,也想不到將來。」

 

究竟是甚麼因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這麼複雜?要滿足自己所需,最少需要多少東西呢?

 

把簡單當作生命的統一原則,下決心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物品。」多明妮克.洛羅旅居日本三十餘年,她觀察日本因為地震海嘯天災頻仍,日本人被迫選擇這樣的生活,他們以能夠逃難時方便攜帶為標準來揀選個人財物。

 

有時,我們不妨想像自己的房子若因火災全毀,如果把必須購買的物品重新列出一份清單,你會買的必需品是哪些東西呢?絕對不會再買的東西也列出清單,藉此把「真正的需要」和「過多的欲望」區分清楚。

 

從衣櫃的衣服變簡單開始

 

或許,我們可以從整理自己的衣櫃開始。我想,如果一個女人可以把自己的衣櫃搞定,整理其他角落應該就得心應手了吧。

 

多明妮克.洛羅認為人們在購物時,其實是在購買自己的一部分。」物品反映你的個性品味,也代表你的形象。你擁有的不必多,但每一樣都要代表你個人獨特的味道。想想,打開塞滿衣服的衣櫃,卻沒有一件適合自己穿,是不是很奇怪呢?

 

雖然常有人說,女人的衣服永遠少一件,但大部分的人其實是不了解自己的風格或買錯衣服。

 

你的衣服與你講同一種語言嗎?衣服不僅要合身合用,還要能反映我們的內心。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甚麼樣子、你的想像、你的決心、你的怪念頭和你的生活方式,這些都能從你的穿著看出來。你還來不及開口,衣服就滔滔不絕地談論你了。

 

多明妮克.洛羅在書裡,點醒許多女人的問題所在:「我們每天都會面臨很多選擇,做選擇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獨一的人格。實際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微小細節已逐漸形成你現在的形象。

 

穿著打扮受到我們的性格影響,它們與我們的鏡子、我們的家人、我們的親友,甚至偶遇的路人交談。衣櫃應該要反映我們最純正根本的風格。」

 

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擁有自己的風格

 

所謂美麗,就是讓人看著舒服。」選擇什麼樣的穿著打扮,讓人感覺舒服,自己也覺得自在,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穿著的精神能深入體內,如果我們的身體和心靈內外能保持一致,我們會立即感受到某種和諧。相反的,不合身的衣服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不得體的打扮,會給別人錯誤的印象。

 

「百分之八十的時間裡,我們只穿衣櫃中百分之二十的衣服,其餘的衣服不是不喜歡、不舒適,就是材質已老舊。」多明妮克.洛羅說的一針見血,卻也柔聲安撫,讓人看了會心一笑。

 

每個女人都曾經買錯衣服,錯置的衣服穿在身上反而破壞美感。放棄不合身、老舊的、不知道為甚麼從未穿過的衣服。為了不切實際的幻想而買的衣服、買錯的衣服、在沮喪或脆弱的心情下一時著魔買下的衣服,統統都要捨棄。想想每天打開衣櫃,就必須看一遍掛在裏頭滿心不喜歡的裙子,還不如把它扔了,一了百了。」

 

經過自己精挑細選,留下來的衣服更具價值,也更好搭配。最後,多明妮克.洛羅還幽默的問讀者:你應該擁有的衣服是什麼呢?

 

答案是「真正」的衣服。

 

哈哈大笑之後,多明妮克.洛羅循循善誘的引導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風格、唯一的風格、自己的風格,讓我們感到舒服自在。牢記感覺自己衣服得體、優雅自信的時刻,別人也能感知我們的感覺。」

 

跟著時尚流行,企圖模仿別人,很容易迷失自我,風格才是屬於自己的。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擁有自己的風格。最理想的是,根據你自己的形象和想展現給別人的形象,來做出決定。」

 

我想起我綁了十多年的辮子,平常也很喜歡寬鬆的布衣和長裙。常有人問我,為何這麼喜歡吉普賽民俗風?還是我的原鄉真的在邊疆地區?

 

其實,我會做這樣打扮,純粹是因為頭髮是自然捲,把頭髮綁成辮子比較好整理;穿著寬鬆的衣服,則是因為我的個性不拘小節,比較不喜歡受到束縛的緣故。

 

讀者看到的我,永遠綁著兩條辮子的邊疆姑娘,正好也反映出我的個性和價值觀,而我自己也很喜歡這樣的風格,才會持續十多年而不厭倦。

 

正因為我找到自己的風格,對衣物的選擇就簡單很多,也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我很認同多明妮克.洛羅的觀點,什麼樣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空間,就住著什麼樣的人。看到一個人的穿著打扮,生活的居所,十之八九就可以了解他的品味。

 

花時間弄清楚你喜歡甚麼,這樣才能弄清楚你自己喜歡過甚麼生活。培養自己對所見之物評估的能力,隨著組成你物質世界的元素越來越接近你的真實需求和最具個性的品味,心中的寧靜感將日益充盈。

 

衣櫃的風格,是你內在思想的衣飾。從篩選衣服建立自己的品味,到整理自己的居所,其實道理都是互通的。

 

只保留你喜歡的物品,其他的都沒有意義。

 

「只保留你喜歡的物品,其他的都沒有意義。」別讓俗氣過時的東西侵占你的空間,丟掉無用或很少用的東西、拒絕那些用起來不方便的東西,只擁有絕對必需之物。如果有些物品不能讓我們的生活真正愉悅,把它們長期留在身邊只會讓我們無精打采、增加心理負擔。

 

家,應是一個人休息、補充能量和元氣的地方。對我而言,理想的居所只需要最少的維護、整理和勞動付出,卻能給人舒適、自在和放鬆的生活。看到多明妮克.洛羅所寫的這段話,我好感動,彷彿把我心坎裡的話都掏出來了。

 

珍視它、打掃它、懷著敬意住在裡面,用住宅守護你最珍貴的財富--自己。

 

「只要我們遷居新家,就會把自己的個性帶給這所住宅,它就像我們的衣服、我們的外殼。我們向世人展現的,往往決定了我們的本質。然而很多人並不確定自己的品味,也無法肯定甚麼東西會帶給他們真正的滿足。只有創造一個符合內心渴望的環境,我們才能找到內在自我和外在自我之間的聯繫。」

 

人,都是脆弱,有盲點的。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同樣的習性循環,囤積不必要的東西。多明妮克.洛羅在書裡,做了幾個簡單的提醒:

 

◎絕不接受你不想要的物品

 

◎丟棄物品或者把物品送人時,不要有罪惡感。

 

◎把今年一次也沒有用到的東西清理掉。

 

◎「整理」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而是重新淘汰選擇。

 

◎告訴自己,簡單化不是清理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清理對我們幸福無益的東西。

 

◎仔細審查每件物品:少一件物品意味著節省清潔一件物品的力氣。

 

◎不時問自己:「我為甚麼要留著這個?

 

◎不要受過去評估錯誤而買下東西的束縛,清理掉就是改正錯誤。

 

◎告訴自己,為了自己的幸福,你要把所有讓你不舒服的東西丟掉,哪怕是有感情的物品。

 

◎時常改變,能保持住宅的生命力。

 

減低物質的欲望,減少到最低需求,但你擁有的東西,包括你的穿著打扮,都是最適合你、最常用、會讓你開心自在,自然也會散發愉悅美好的能量給周遭的人。

 

以前,我很不喜歡打掃,看了多明妮克.洛羅《理想的簡單生活》,打掃變成一種鍛鍊甚至是愉快的事。或許,我依然無法變成一個有條不紊的人,偶爾也有一些小混亂小懶惰,工作忙碌時也常累積到自己看不下去了,才來個痛快的大掃除。

 

《理想的簡單生活》啟發了我,也改變了我。我把多明妮克.洛羅書裡的兩句話,寫在日記簿提醒自己:

 

我們的內心深處都需要條理,雜亂無章的代價是,生活中有太多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很多東西不值得留著,為了一所塞滿無用物品的房子擦洗除塵,是在揮霍時間和精力。」

 

當我們把周圍一切變得井然有序,同時也把自己變得井然有序。清空一個塞滿雜物的抽屜,或是整理一個櫥櫃,每一個整理和簡化的想法都讓我們堅信,生命中有一些事是能夠被我們牢牢把握的,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著我們。」

 

越簡單,越幸福。拿起掃把,打掃自己的靈魂吧。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人永隔的不捨之戀,深情款款,動人心扉的歌曲

跨界美聲、古典流行歌手《Josh Groban 喬許
葛洛班》。

Josh Groban喬許葛洛班─「To where you are與你同在」

To where you are與你同在-Josh Groban喬許葛洛班

Who can say for certain
誰能肯定地說

Maybe you're still here

也許你仍在此

I feel you all around me
我感覺到你依然在我身邊

Your memories so clear
有你的記憶如此清晰

Deep in the stillness
在一切靜止時

I can hear you speak
我能聽到你的聲音

You're still my inspiration
你依舊是我的靈感、啟發

Can it be

是嗎?

That you are mine forever love
你還是我永遠的愛

And you are watching over me from up above
你會在天堂守護我

Fly me up to where you are
讓我飛到你的身邊

Beyond the distant star
越過遙遠的星

I wish upon tonight

我希望今晚

To see you smile

能看到你的笑容

If only for awhile to know you're there
我想要知道你在哪裡  即使只有一瞬間也好

A breath away's not far
只需在呼吸瞬間

To where you are

我就能與你同在

Are you gently sleeping
你沉沉的睡了

Here inside my dream

睡在我的夢裡

And isn't faith believing. All power can't be seen
要有信心,並知道不是所有的力量都可看見

As my heart holds you
我心繫於你

Just one beat away

只有一個心跳的距離

I cherish all you gave me everyday

我每天珍愛你所給我的

'Cause you are mine. Forever love
因為你還是我永遠的愛

Watching me from up above
你會在天堂守護我

And I believe
我相信

That angels breathe
天使的呼吸

And that love will live on and never leave
會使得愛永存,不分離

Fly me up
讓我飛到你的身邊

To where you are
我就能與你同在

Beyond the distant star
越過遙遠的星

I wish upon tonight

我希望今晚

To see you smile

能看到你的笑容

If only for awhile

我想要知道你在哪裡

To know you're there
即使只有一瞬間也好

A breath away's not far

只需在呼吸瞬間

To where you are

我就能與你同在

I know you're there
我知道你仍與我同在

A breath away's not far

只需在呼吸瞬間

To where you are
我就能與你同在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ckaroe 傑克羅/Joan Baez 瓊拜雅/1963
 
 " Jackaroe "為流傳鄉野的民歌,祖籍不明。根據學者的採集紀錄,它應該是發源自英國,流傳至各地後歌名雜沓,前後計有" Jack Munro "、 " Jackie Monroe "、" Jack-A-Roe "、"Jackaroe "、" Jackaro "、" Jackie Frazier "、" Jack the Sailor "、" Jack Went A-Sailing "、" The Love of Polly and Jack Monroe "等不同歌名。
 
  1917 年出版,由 Olive Dame Campbell 和 Cecil Sharp合著的《English Folk Songs From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記載說其中的" Jack Went A-Sailing "是常被引用的早期版本。1989 年出版,Dianne Dugaw 所寫的《Warrior Women and Popular Balladry, 1650-1850》則寫到 1934 年在美國密蘇里州採集到" Jack Monroe ",並註明這個版本在 1830 年代左右即流傳於波士頓一帶。
 
  " Jackaroe "這首歌後來成為民謠搖滾歌手的必備曲目,錄音版本不少,幾位重量級人物均曾留下錄音,如巴布狄倫、瓊拜雅;The Grateful Dead 死之華合唱團則灌唱了" Jack-A-Roe "這個版本。
 
  民謠歌后瓊拜雅經常演唱早期民歌,《Joan Baez In Concert》這二張一套的現場錄音是喜愛民謠的歌迷必備的名盤," Jackaroe 傑克羅 "為其中亮點,老安當年就是為了這首" Jackaroe "而買了這張專輯。
 
  老安聽過瓊拜雅不少演唱,歌聲甜美清麗、技巧天成溫潤如玉,待唱罷初歇之際爆出如雷掌聲,才驚覺竟是現場錄音。瓊拜雅完美無暇的演繹,是許多後生晚輩在錄音室裡反覆琢磨也難以攀登的奇峰峻嶺,這首現場錄音的" Jackaroe "正是如此,也是老安心中的決定版。歌詞敘述的那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則是絕美歌聲之外的絕佳贈品。
 
  Joan Baez In Concert》這套專輯也是注重音樂重播效果的音響迷非買不可的發燒片,各位有空的話,可參考普洛文化出版的" 劉仁陽談唱片(下) "第 44 頁,看看音響界耆宿劉仁陽對這張專輯的評價。
繼續閱讀、歌詞 & 相關影音: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j2.htm

以上內容轉貼自《安德森之夢》網站    
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music2006.htm
-------------------------------------------------------------------------------------------------------------------------------------------------------------------------------------------




以下歌詞內容轉貼自《安德森之夢》網站  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music2006.htm

Jackaroe       Joan Baez

There was a wealthy merchant
In London he did well
He had a lovely daughter
The truth to you I'll tell
Oh, the truth to you I'll tell

She had sweethearts a-plenty and men of high degree
There was none but Jack the sailor
Her true love ever could be
Oh, her true love ever could be

Now Jackie's gone a-sailing with trouble on his mind
To leave his native country and his darling girl behind
Oh, his darling girl behind

She went into a tailor shop and dressed in men's array
And stepped on board a vessel to convey herself away
Oh, convey herself away

"Before you step on board, sir
Your name I'd like to know"
She smiled all in her countenance,
"They call me Jackaroe"
Oh, they call me Jackaroe

"Your waist is light and slender,
Your fingers are neat and small
Your cheeks too red and rosy to face the cannonball"
Oh, to face the cannonball

"I know my waist is slender, my fingers neat and small
But it would not make me tremble to see ten thousand fall"
Oh, to see ten thousand fall

The war soon being over
They hunted all around
And among the dead and dying
Her darling boy she found
Oh, her darling boy she found

She picked him up all in her arms
And carried him to the town
And sent for a physician who quickly healed his wounds
Oh, who quickly healed his wounds

This couple they got married
So well they did agree
This couple they got married
So why not you and me
Oh, so why not you and me
傑克羅       瓊拜雅

從前有一個富商
在倫敦的事業非常成功
他有一個美麗的女兒
等會兒我會把真相告訴你
噢!等會兒我會把真相告訴你

她有顆豐饒甜美的心和許多高尚的男子
但只有水手傑克
是她永遠的真愛
噢!她永遠的真愛

傑克即將啟航出征,煩惱縈繞在他心頭
因為他將離開祖國和他心愛的女孩
噢!離開他心愛的女孩

她走進一家服飾店,穿上男人的衣服
然後登上船艦甲板,準備跟著出航
噢!準備跟著出航

" 先生,在您登上甲板以前,
  想先請教貴姓大名? "
她臉上笑容可掬:
" 人們都叫我傑克羅 "
" 噢!人們都叫我傑克羅 "

" 你的腰太纖細
你的手指小巧而優雅
您的臉頰過於紅潤,無法面對猛烈的砲擊 "
噢!無法面對猛烈的砲擊

" 我知道自己的腰太細,手指纖細而優雅
但我不會顫抖,即使看到成千上萬個砲彈落下 "
噢!即使看到成千上萬個砲彈落下

戰爭很快就結束了
他們四處搜尋
在陣亡和垂死掙扎的人們中
她找到了心愛的男孩
噢!她找到了心愛的男孩

她抱起他,擁在懷裡
將他帶到城裡
請了大夫過來,很快治好了他的傷勢
噢!很快治好了他的傷勢

這對戀人後來結成了連理
過得非常幸福
這對戀人後來結成了連理
你我為何不像他們一樣?
噢!你我何不像他們一樣?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