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證嚴上人開示─【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證嚴上人講述~~《靜思晨語。法譬如水》6. 心明妙法生      

「慈悲水懺」當中這麼說:「一切諸佛,憫念眾生,為說水懺。」

「憫念眾生」,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佛、眾生和心是三無差別,只要人人心中有佛。前佛、後佛都是互相啟發,都是教導,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人人也都能學得與佛相同的悲憫心。所以佛陀有「同體大慈,憫念眾生」。

「同體大慈」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就是表示十方、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必定是共同具有大慈心懷,所以上人常常對大家說:「將凡夫心轉換成諸佛心,這就是我們念佛的功夫。」

但是這個心念是否人人都有呢?人人都有,只是我們被無明遮蔽了。佛陀教我們學功夫,要下的功夫就是洗心,洗滌心中無明煩惱夠穢,那就是要用法。

「法譬如水」,法像水一樣。髒的東西一定要用水來洗,心靈的煩惱必定要用法來教導。所以水懺就是要清除我們心靈煩惱夠穢的方法。

「懺」也是的意思,用水來洗滌、來「懺」。

若是我們不但是心中有了煩惱,更把這些煩惱,或者是自己過去的過錯、錯誤,都覆蓋埋藏起來,這就叫做「覆藏」。

覆藏煩惱,就等於把無明煩惱的種子,一層一層地蓋起來。我們現在有許多人,會將貧窮的過去,或是做了錯誤的事情,或是父母生活較不風光,這一些不敢讓別人知道的事情,把這些種種的事情,加以埋藏、掩飾的行為,都是稱作「覆藏」。

「懺」就是要將過去的錯誤、不名譽、不光彩的事情,我們都能夠很勇敢打開我們這念心,把內心的煩惱、罪過,一一都揭發出來。

上人常常說:「漏氣求進步。」很多人都有過錯誤的人生。有過錯誤,就不要自己覆藏,所以要勇敢揭發,自己主動說出來,這就是懺。

懺了過去的煩惱垢穢,才能有一個清新的人生,再度出生。所以常常可以聽到人說:「我重生了。昨天、過去的我,昨天已經死去了,今天這個現在我重獲新的人生。」這就是懺的意思。

就如我們現在的人都在用電腦,電腦桌面有時候滿了,我們就會去清一清,沒用的東西將之清除,這樣又是一片,很好用、很乾淨的畫面,讓我們重新寫文章,讓我們再重新建立好的記憶。意思都一樣,懺就是懺過去,洗滌過去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用佛陀智慧的法水,來洗除我們心中的穢垢。

佛言:「眾生垢重!何人無罪?何人無愆?」

「眾生垢重」,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凡是學佛者,都會說「眾生垢重」這句話。

但是那是什麼樣的垢?垢就是污垢、髒污,而這些髒污已經積得很厚。

要知道我們人人有清淨的本性,就是都沒有受過污染,也有句話說是:「天真本性」。

而後天的污染,就將我們明澈的道理遮蓋住,煩惱叢生起來。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念不覺」讓這些污染遮蓋的過失。

之前我們也曾經說過:「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上人也經常和大家分享,每個人清明的本性,就是因為一念無明產生出來,所以生起了貪、瞋、癡。

有了「貪、瞋、癡」,這些「色、聲、香、味、觸」等等,就會使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起了貪愛與執著。也因為這些貪愛與執著,所以當「眼、耳、鼻、舌、身」等等接觸外境,就會做出很多罪惡的行動,這就是「境界為緣長六粗」。

透過六根對六塵的反應,也就跟著生起了六種粗相的煩惱,罪惡也就不斷地產生出來。於是,這些罪惡也就遮蔽每個人,清淨妙明的心。

世間一切的法,善惡的法,只要我們的心明,妙法就會出來。所以妙明的道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向內自省,向內觀照。如果這個妙明,被煩惱遮蓋了起來,就「從迷入迷」。

一念迷心起,迷就會不斷地累積,這就是迷茫的眾生。迷愚的眾生,就是在一念不覺中。所以因為如此,我們在六道輪迴,歷劫不斷的輪迴累積。

那一念妙明是什麼?就是人人的本性

無明是什麼?就是迷。無知、迷茫,所以不斷在輪轉。

不過因為有了這些種種的垢、煩惱的垢穢不斷的累積遮蓋,於是眾生就相當垢重了。

那些煩惱、垢穢、髒污的東西,一層一層地一直疊上去,所以讓我們清明的本性,失色無光。原來的本性完全失去了,光明也已經被覆蓋住了。

所以因為如此,「何者無愆,何人無罪?」每個人都有罪,大家不要認為:「我又沒有犯錯,為甚麼我的業會這樣一層一層地過來?不如異的事情,不斷地發生在我的身上?」其實這就是我們過去的造作,無明一層一層的覆蓋,罪惡一層一層的造作。我們現在就要一層一層的掀開。

碰到一項業力現前,我們就要以一分的智慧去善解,才有辦法經過一件困難的事。我們要用很感恩的心去思考:「終於這個困難,我已經解開、解困了。」所以要用感恩心,才不會業障來時,我們無明又起。如果讓無明又起,這個業不但不會消除,又再加重無明。

就像有時不小心出了車禍,開始就會說:「我又沒做壞事,為甚麼我會遇上車禍?我也做得不錯,為甚麼我們會生病?」這樣想就不對了。車禍不是沒原因,車或是人與人之間相撞,街上的車這麼多,為甚麼他不會去碰到別人,為甚麼偏偏撞到我們呢?這就是那顆種子的因,現在「因成果就」,所以有這個緣會碰上。

應該要說:「幸好,經過搶救之後,經過治療之後,我又重生了。感恩讓我消了一場業。我們可以重業輕受,感恩啊!」再留下來的人生要做什麼呢?要趕快精進,否則人骨脆弱,人肉也沒多堅固,一碰就爛了、斷了,所以生命就是這麼危脆。

過去所作的無明垢穢,現在碰到了要歡喜接受,若能如此,他就是在消業了。

有的人雖然沒有埋怨,但是他會偏差。倘若生病了,他就說:「因為發了大願,所以才會有魔來考。」這樣想也不對,如果是這樣誰敢發願?誰又敢發心?不對!不是因為你發心、發願就會有魔來考,過去你如果沒有業因,現在怎麼可能會有這個緣來結果呢?不是發心就有魔,有煩惱現前。不是

要想:「還好我有發心,讓我可以在這一段時間當中,讓我得以瞭解佛法,我知到了道理,這段時間我真的有付出,很感恩在我發病之前,就讓我發現原來有這麼好的事情。讓我瞭解這麼多的道理,還好我有機會可以做到。真是幸運!」應該是要這麼想

所以眾生垢重,每個人都帶著業的種子來,所以人人有業就有罪,所以誰敢說沒有?佛陀來人間,他也有業的餘報,他也會頭痛、腰酸,腳也會踩到竹刺,也有破傷風的時候,這也是他過去生餘業未盡。佛陀也很甘願的接受,這就是我們應該要知道、去瞭解

誰無過?誰無錯?只是有的人早就覺悟了當一層一層的罪業不斷地來了,歡喜接受、善解、感恩,這樣,法就如清水一樣為他洗滌,業來了歡喜過去,這就是除,為他除去這層的無明,為他消除了一層的業

各位,假使有罪垢,我們要常常求懺悔,以清淨的法水,來洗除我們的垢穢,所以這也是一念心,我們要時時多用心,顧好我們的心。

用法水來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那就是。用法來懺除我們的煩惱,所以複雜的苦難,就是以很單純的法能破解,諸位,心念要照顧好,凡是都是從起,所以我們要多用心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上人講述~~~《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 同體慈力與眾生樂       

修行,用心,時時都是在修行,瞭解我們修行的目標,無一時不是在修行只要我們瞭解我們的方向,也瞭解我們的目標,每天我們都是在慈悲水懺的法門中修行

心就像是一顆種子,好的種子入心,未來他抽枝發芽,或者是長大了將來開花結果。如是因,就是如是果,要把好的因種下去。

但是我們過去也可能種了不好的因,在不知道理之前「善惡雜揉」,就是好、壞的種子都放在心中,我們在就要積極經營,播下好的種子

我們現在知道經營的方法,除了播下好的種子以外,我們還要再除去不好的種子。

所以我們要時時顧好心念,時時好念,時時付出。所以「付出」是外行,「保持好念」就是內修。

時時付出」是外行,「時時好念」就是內修。

萬一我們過去生中的習氣還存在,我們現在開始就要多瞭解,過去那念習氣要如何去除

所以我們現在所要說的是「慈悲水懺,法譬如水」。水也就是法,我們的心如果有垢穢,必須要以法去除,就如世間有髒的東西,一定要用水來洗淨,道理是一樣的。

懺就是懺過去的罪惡,也就是我們過去的污染,造了什麼樣的惡業,我們要以法水來洗滌。

懺文裡面說到:「一切諸佛憫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總法,諸三覺合一,運同體慈力,與眾生樂。」

這是要講懺之前的總法,「 一切諸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諸佛,都是同一個心憫念眾生。」

佛,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佛。佛就是,覺並定要三覺具全才稱為

什麼叫做三覺?自覺、覺他。覺悟人人有成佛的本性,然後必定要去拯救眾生,這叫做覺行

覺悟天地萬物真理,覺悟人人都有清淨的本性,覺悟天下眾生為了一念無明,所以墮落六道,不忍眾生苦,所以要身體力行去救度眾生,這叫做「行」。

所以說自覺與自他,人人有這分本性,天地萬物的道理,這就是這幾天以來所說的「通情達理」,這叫做自覺

覺他,不是只有我自己覺,我瞭解。這麼好的道理,我要讓大家都一樣,和我一樣能夠瞭解,天地萬物一切的真理。人人都能夠通情達理,唯有我要身體力行去引導他們,這叫做覺他。所以若能自覺、覺他,合起來就是覺行圓滿。這就是佛了。

經常和大家說,我們瞭解佛理很好,我們就要身體力行,才能體會真理。我們若不能身體力行,就無法體會。就像很多人會說:「知道了!知道了!」雖然聽了都知道,但若他沒有親身投入,就無法得到歡喜。所以我們說:「法喜」。

「法喜」就是能夠讓法入心來,然後我們還能投入去付出,真正讓我的心與行動在一起,那種法喜不是我們平拾得到物資、得到利的那種喜。名、利有得失的煩惱,法喜沒有得失,總是輕安自在

真正要得到法喜,就是要我們身體力行,親身投入去做就對了。這就是要三覺合一,就是要自己真正有體會,理解之後還有體會。不只是知道我們能夠付出,也還能知道對方也有得到,這就是感覺,也是歡喜。

所以三覺圓滿才能夠稱為覺者,大覺者就是佛。

每一尊佛,因為是三世一切出佛,佛有過去佛、現在佛與未來佛。佛佛有前後,然而每一尊佛都是運同體慈力,大家都是佛佛道同,佛陀能通情,知道天地萬物皆一體,心、佛、眾生皆無差別,所以這是慈。

運用這分的慈力與眾生樂,給眾生快樂。希望天地一切眾生,皆得自在輕安,這是每一尊佛的心願。

所以說:「運同體慈力,與眾生樂。」

這就是佛佛道同,不只是要給眾生快樂。眾生也有苦難,因為眾生都是在無明中。無明的眾生,都是沉沉浮浮在苦海中,或者是在泥沼中,一定要有人即時去救拔。

誰可以救拔芸芸眾生的苦難?誰有辦法為這麼多的眾生不同的煩惱,要如何一一為他開導、理解?唯有佛。

所以佛運同體慈力,給眾生快樂,拔除眾生的苦難,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也因為這樣,所以叫做「憫念眾生」。

佛佛道同,一切諸佛憫念眾生,所以「為說水懺道場」,因為眾生真的需要覺悟的聖人,來為他們開導說法。所以佛陀在人間,四十多年的時間,他開了很多方便的法門,無非就是要使眾生聽得懂、能瞭解、能知到。如此循循善誘,所以好像以水洗滌一般

較輕的煩惱,輕輕的一句話他就可以一悟千解。這種瞭解之後能徹底改過,永遠不再犯錯,這種人就是利根的人。利根的人才能接受一個法,他就能一輩子受用無盡。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靜奐」,這一位老師姊、老菩薩,她進入慈濟宗門的時候,是他最苦難,心中最煩惱的時候,七十多歲了,一個兒子發生空難,日日以淚洗面。這個兒子是他最貼心的兒子,很乖,出門之前還跟媽媽說,我晚上就回來了,我要到高雄出差,就這樣搭上了那班飛機,在三義的上空墜機。

這位老人家,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悲痛,我們能想得到是怎樣的悲苦!不過她的悲苦時間很長,後來有慈濟人知道了,看到她已經快要到失神落魄的樣子,就去邀她出來。那一年也是剛好在三月,靜思精舍打佛七,可能也是與這個時節同等的時候,她在這個地方參加佛七。雖然在繞佛,雖然在聽經,不過看她就是那麼悲悽的感覺。

有一天上人就問她:「妳到底是為了什麼看起來愁容不展?聽經好像沒有很充足的精神,是為了什麼?」她才開始說,心痛、心很痛苦,這一段時間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上人就告訴她:「這種心痛我能瞭解,但是事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整天就只是哭,妳的兒子這麼孝順,他一定會捨不得的。妳一定很希望能夠讓妳的兒子解脫,但是妳的心不安下來,妳兒子的靈也絕對不安。」

她就問說:「那要怎麼辦?這樣他是不是沒有辦法解脫?」上人告訴她說:「肯定是沒有解脫。」

「那麼師父,我該怎麼做?」上人就說:「妳的心若安,他的靈就安了。」

「我實在想不到方法可以安我的心。」上人就說:「已經放出去的風箏,風箏已經了,妳應該將繩剪斷,讓他飄搖自在得到解脫。人生的煩惱,就是情的線,妳把他牽著,他要怎樣才能割捨得掉?叫他如何能夠解脫呢?

她聽了這句話,能合她的心,能對機就是妙藥。她整個眼睛發亮,對上人說:「師父!我知道,我再也不去他了。」上人說:「是啊!不必想他。」

她說:「那我的心要放在那裡?」上人說:「和妳兒子同年齡的都是妳的兒子,妳看,這麼多苦難的人。像妳兒子這樣年齡的人,殘障、貧窮的人很多,妳能將想妳兒子的心,轉變為想這些人的心;愛妳兒子的心,來愛這些人。來做慈濟吧!

那一天她就說:「這樣好,師父!我甘願來做慈濟。」就這樣拿了一本簿子回去,她就開始當委員了。

精進,她非常的精進老人比年輕人還要勤快,現在她再也沒有煩惱的罣礙每天都去找人聊天,說慈濟。她全新都是在慈濟的菩薩道中這種菩薩心,這叫做慈憫,她和佛有同體的慈力,去與眾生樂。讓眾生每個人看到她就歡喜,聽到她講話就可以解除很多的煩惱,這就是拔眾生的苦。

教富濟貧,她都有做到。慈濟所有的活動她都參加,這種一悟千解。「把風箏的線剪斷,就能心安、靈安」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她真正對機了,真正的解脫。所以對機就是妙法,用才有所得,所以要心開意解,把法放入心中,才能得到法喜、輕安自在。

諸位,時時要用心。外行內修絕對不要放鬆,請大家要多用心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上人講述~~~《靜思晨語。法譬如水》4. 轉凡夫心為清淨佛心        

我們大家每天都是虔誠精進,每一位都是在學佛,要知道「學佛是本分事,念佛就是練功夫。」

我們每天都說我們是學佛者。什麼是學佛者?把凡夫心轉為真佛心」,這樣就是學佛。所以要學佛,要知道這是我們人人的本分,也就是要回歸我們的本性

我們已經長久以來六道輪轉,我們的清淨本性,好像一個浪蕩子在外面遊蕩,不知道要回來。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佛陀的呼喚,所以我們應該要知返,要知到回來的時候

我們要知道回來我們的本家,這是我們的本分事本性應該要歸來,一定要找一條路,這條路也就是我們的功夫,所以我說學佛是本分,念佛是功夫。要把這個功夫找回來。

慈濟這條的道路,無不都是慈悲道場,慈者能予樂、悲者能拔苦

慈就是教富,教導人人富有身外財,能知道貧窮的苦難。起一份的悲心,以身外的財物,幫助貧窮苦難的人。另外一種,就是啟發內心的這份愛,外面是有形的財,內心是無形的法財。人人富有愛心,這就是人人本具的富有本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本具與佛同等,平平等等的智慧大愛,如果可以啟發起來,力量很大,所以人人內心都有與佛同等,慈悲的力量,所以慈就是教富,啟發有形物資的付出,無形的是內心無量愛的力量。

悲就是濟度眾生苦難,眾生有的人的苦就是苦在內心,有的人苦於生活,我們若能起這份悲憫的心,無限量的力量,去拔除有形與無形的苦,這就是「濟」,「濟」即是「悲」。我們慈濟以花蓮為起點,現在已經普及於國際間,能發揮啟發愛心,拯救苦難的力量。很多感恩的故事,每一則故事,無不是人間的教材,所以這就是道場。

在道場中要「知本份,練功夫」。「知本份」就是要老實念佛,「練功夫」就是時時要轉自己的凡夫心念,轉為佛與聖人清淨的境界。這就是轉凡夫心為佛心,這就需要有功夫。所以我們若能夠知道本份,能夠好好用功,這就是道場。禪宗也是這麼說「擔柴運水無不是禪」,連吃飯喝茶之間,心都不散亂,這就是功夫。

各位,我們的慈悲道場已經開啟了。現在應該要從內心深入,來洗除煩惱垢穢的時候。所以這一部「慈悲道場《水懺》」,我們現在要開始進入,去體解聖賢大得如何來啟發我們。

水懺的起因,就是因為悟達國師生了人面瘡,然後因為迦諾迦尊者,為他洗除冤結。所以感念過去尊者的恩德,所以他體悟佛的慈悲,就在那裡修行。老老實實修行,體佛心、憫眾生。所以造水懺。

我們凡夫誰人無錯,誰人無過。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難免有錯。你看,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戒律森嚴道德高崇,在十世之前結了這個怨。因為十世之前袁盎斬晁錯,晁錯這個被殺的人的怨,頭顱滾到地上,一顆石頭掉進口裡,石頭被咬碎,那個恨心有多深重?所以這十世的時間一直想要報仇,但是十世的高僧,道德高崇,使他無隙可入,業門不開,冤業不來。不是不來,是無法進入。

這一世悟達國師受到國王的寵愛,賜他沈香壇,一直時的歡喜,這個業門就開了,那份歡喜是共高我慢,只是那一份的貢高我慢「一國之尊對我禮座」,那一念,所以業門就開了,多可怕?如此人面瘡折磨他多久的時間,後來就是迦諾迦尊者救他。

要能夠讓人救他也要有原因,迦諾迦尊者生病了,悟達國師起了憐憫新,所以去照顧他。這份照顧的悲心,得到他後來有災難的時候,就會有人救他。前因後果一念因,就有無限的果報,十世的冤業就是這樣解除了。

各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都要好好用心。人與人之間,待人接物說話等等,都要常常照顧好我們的心。對人的態度、對人的誠懇、對人的尊重,每一個動作無不是一個種子,所以我們要常常對自己提起警惕之心。

舉頭三吋有神祉,不要常常想說我現在這樣做,沒有人在我的身邊,有天有地,因為我們心明及神明,你在做什麼無明事,同樣舉頭三吋有神祉。所以我們要時時以警惕自己的心,這樣才是真的啟發「懺」,就是徹底改過,懺就是徹底的洗清的意思。我們若沒有徹底的覺悟,沒有好好地時時用心悔過,這樣我們人生的垢穢就會愈卡愈多、愈重。

什麼叫做「垢穢」?就是「」。業是愈作愈多,所以我們慈悲水懺,水懺就是水譬如法。「無量義經」中也說過,「若江、若河、若井、若池」,無論是江、河、池、井的水,都可以洗滌垢穢,意思就是說,佛法如水,眾生心中的垢穢、煩惱,必定需要用法來洗滌。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法,好好地用心來接受,接受了法,更需要身體力行。我們要身體力行,不知道的時候迷迷茫茫,知道了之後,我們時時都要自我警惕,警惕也是法。不要想說「法,我要聽經的時候才是法。」

我們學佛就是為了要學佛,學而不成就稱不上是學了。每一尊佛在修行之前,和我們都一樣,經過了一番修行的過程,這個修行的過程,要發大心立大願。大心就是大慈悲心,大願就是力量、願力。這就好像一個人的兩隻腳,兩腳平齊走路就好走、走得通,能從凡夫的境界,通達至佛的境界,這就是要發大心、立大願。這個過程的名稱就是菩薩道

我們學佛要知道菩薩道這條道路很長,心靈的境界風光很多,我們要如何去選擇,我們內心有很多的境界,如何去降服不好的境界,讓我們走上康莊的大路,通達佛的境界,而不受凡夫的境界所迷惑,這也是法。要如何去除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那些煩惱、業的境界現前要如何去破解?這也是需要「法」。破解那些煩惱,那就要時時懺悔。

遇到好人我們要虛心就教、起感恩心;遇到壞人,我們也要以敬重心,感恩他現境讓我們消業

《法華經》有說到,佛陀在授記時,提婆達多同樣也在授記的行列當中,而且成佛的世界,還比其他的人時間更長,被度的眾生更多。很多人問說:「提婆達多這麼壞啊!佛陀你為何還要為他授記?而且還授記這麼長的時間?」佛陀就說:「感恩提婆達多,提婆達多是我的善知識,若沒有提婆達多,我哪會可以有種種的方法來教化大家?提婆達多就是我的善知識,成就我。」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時警惕。不管是故意來折磨我們,我們也要趕快提起心念說:「感恩你來成就我。」感恩不能口說感恩而心中有怨,心中有怨就會忘了我們的本性。

不可以想要做件好事,受到了阻礙的境界現前,就忘記了我們的初發心。我們若是忘的初發心,煩惱一起法不入心,若這樣,水懺誦得再多也沒有用。我們時時在誦水懺,也要時時把內文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懺就是法,懺譬如水,能夠洗滌垢穢。所以我們自現在開始,在慈悲道場,現在大家要很用心,以懺的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垢穢,因為現在五濁三災,不斷地發生,我們應該要再提高警覺,敬天畏地。方法就是佛陀的智慧,和過去古德祖師的體會。法法無不都是清淨的水,來洗滌我們的內心。

所以諸位,時時要提高警覺,對人對境一切的境界,在菩薩道中難免有境界出現,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無論什麼樣的境界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都要時時以這股清淨的法水,要趕快入我們的心來洗滌垢穢,就是要時時起懺悔心

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上人講述~~~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 身處五濁多懺悔        

諸位同修,我們光陰迅速不斷流逝,所以應該要常常說把握分秒,分秒中都離不開修行。因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選擇的是修行——「修身養性、端正行為」。

好好照顧這念心,時時警惕,我們就能通情達理。

這念心能造就我們成佛,也會使我們六道輪迴,不得安寧,所以修行就是在這念心。

學佛者要能瞭解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解除眾生的苦難,而對我們解釋天地萬物的道理。讓我們能瞭解,一切都是苦、空、無常苦來自於眾生共業,眾生造了很多業力,所以就引起污染

命濁、眾生濁、見濁、煩惱濁、劫濁

現在就是在劫濁,這個大時代已經威脅到人的生命,好像危機四伏,人人的生命自危。

很多悲慘的故事,發生在這個時代,在那個地方,那些人的生命朝不保夕,早上不知道能否活到晚上。 這是非常的無常,這也是人為地災難。這種命濁,就是因為眾生,人與人之間互相爭端,這就是眾生不達情理。 若能夠通情,自然能夠體會同體,生出那分悲心。他不知道,就沒有通達「情與無情,應該要視為一體。因為有情要依靠這個世界、大地、天地之間的萬物而生活。」就是因為他沒有通達事理,只知道你有什麼豐富的東西我想要奪,我的富有要比你富有,所以才會起了爭端。

看眾生心念污濁,沒有什麼事情作不出來,東西應該再大地之間眾生共有,但是我們若想要佔有,想要掌權,就會成為一個侵略者。一個想要得,一個患失,不依照道理來,所以造就了很慘烈的戰爭,這就是見解的見濁

煩惱濁,出自煩惱—「貪、瞋、癡」。若不是有貪、瞋、癡,怎麼會見解偏差呢?若不是見解偏差,怎麼會有互相之間的爭端呢?若不是有互相之間的爭端,怎麼會讓生命有那麼大的危機呢?

所以這四濁合起來,在這個時代同時非常污染,非常污濁的時代,所以變成世界動亂,災難很多。

所以在五濁當中,自然就會引起三災。

這種劫濁,眾生垢重,所以造成這麼多的災難,同時不斷密集起來,令我們擔心。

要怎麼辦呢?當然我們要盡人事,因為眾生共業,共了很多污染,罪惡的業力聚在一起,所以就會五濁三災,災難不斷地發生。

既然是濁招來麼多的災難,那就是要清,以清流淨化人心,所以慈濟當初在上人建立時,其實是慈悲的道場

慈是予樂,在現在這個時間,時間就是劫;在這個大時代,這個大時代我們知道眾生有很多的煩惱,所以我們必定要啟發人人的悲心。使人人知道,而且能夠知福、惜福,這都是在眾生中,人與人之間,才能夠破除見解,才能在眾生中和睦起來,尊重生命。

你想,這個難道不就是這個道場能在五濁惡世當中,要作一番淨化的方法,所以「濁」必定要以清流,去沖淡濁氣,才能消除災難。所以因為如此,慈濟希望大家要重視,做了還要更瞭解道理,道理要如何作一番懺悔才能構型菩薩道,所以行菩薩道也要先懺除自己的罪業

從今天開始,我們常常會聽到:「感恩啊!師父開啟這個道場,轉了我的心境,救了我的家庭。」這我們是不是經常都會聽到呢?比比皆是。因為慈濟互相啟發、彼此教導,這個「慈」字就是幸福,讓人人知道幸福,讓人人懂得惜福,能夠讓人人造福。這也是「慈」。

「悲」就是濟度眾生苦難,眾生,有的人的苦,苦在內心當中,有的人苦於生活,我們若能起這分悲憫的心,無限量的力量,去拔濟有形與無形的苦,這叫做「濟」,濟即是「悲」。從花蓮為起點,現在這個起點,已經普遍於世界、國際間,能夠發揮啟發愛心、拯救苦難的力量,很多感恩的故事,每一則故事,無不是人間的教材,所以這就是道場。

在道場中,「知本分、練功夫。

知本分就是要老實念佛,練功夫就是要時時將自己的凡夫心念、煩惱,轉為佛與聖人的清淨境界。這就是轉凡夫心為佛心,這就是要有功夫了!所以我們若知道本分,能夠好好用功,這就是道場。

禪宗也這麼說「擔材運水無不是禪」,連吃飯喝茶之間,心都不散亂,這就叫做功夫

我們慈悲的道場已經開啟了,現在應該是從內心深入,來洗除煩惱垢會的時候,所以「慈悲道場水懺」,我們現在要開始進入。看聖賢大德如何啟發我們?

想想看,我們凡夫「誰人無錯?誰人無過?」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難免有錯。

你看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戒律森嚴、道德高崇。在十世之前,結了這個怨,因為十世之前袁盎斬晁錯,在這十世之間,晁錯一直想要報仇,但是十世的高僧,道德顯隆,讓他無法得隙。業門不開、冤業不來,不是不來,是無法進入。你看,這輩子受到皇帝的寵愛,賜他沈香檀,因為一時的歡喜,這個業門就開了。這個歡喜是貢高憍慢,所以業門就開啟了。多可怕啊!如此的人面瘡折磨他多久的時間,一直到後來迦諾迦尊者救他。

要讓人救也要有原因,當初迦諾迦尊者遇到災難,受到知玄,未來的悟達國師,起了一念憐憫心,不忍心病僧在那邊受苦,所以去照顧他這分照顧的悲心,得到後來他有災難的時候,就會有人救他

前因後果,一念因會有無量的後果慈悲的道場就是要讓人人通情,能夠知道要打開大愛,不要自私小愛,我們要去除自己心中的煩惱

我們人多好修行,彼此觀念要溝通互相觀念一致,叫做有志一同

慈濟當中,這麼多人都是同一志業,觀念若相同,自然見濁就會消。「眾力合會,見解一致」,若能如此,無論是眾生濁、煩惱濁、見濁,自然就消除了。

命濁,就是我們要尊重生命。若是我們能夠尊重生命,就如悟達國師對一位病僧起了尊重,不忍心而去愛他,所以他就能夠有得救的機會,十世的冤業就這樣解除了。

各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語默動靜都要好好用心人與人之間的待人接物、說話等等,我們都要好好顧好我們的心。對人的態度,對人的誠懇,對人的尊重,每一個動作無不是一顆種子,大家若能經常提高警覺。

上回的「靜思晨語。法譬如水。懺悔修心,去妄歸真」當中也曾說過,我們除了通情達理以外,我們也要懂得能夠縮小自己,能縮小自己就是敬天畏地,我們若能敬天畏地,我們就知道舉步動足、開口動舌,我們要常常對自己提起警惕的心。

舉頭三吋有神祇,不要以為現在我這樣作,沒有人在我的身邊看到。有啊!有天有地,因為我們心明則神明你在作些什麼無明事,舉頭三吋一樣有神明,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的心,如此才是真正啟發「懺」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法,好好地用心接受法更需要身體力行不知道時迷迷茫茫,知到之後要時時自我警惕

警惕也是法。 所以不要想說:「法?我要聽經的時候才叫做法!」所以我們每天作早課,禮諸佛、念佛名,這就是法。 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要學佛就是希望能夠成佛,學而不成就不必學了。所以學佛就是希望能夠成佛,從凡夫的境界能夠通達到佛的境界,這就是要發大心、立大願。這個過程的名稱叫做菩薩道,所以這叫做法。

我們學佛,知道這條道路很長,心靈境界的風光很多,我們要知道該如何去選擇?我們內心有很多的境界,如何去降伏不好的境界?如何能讓我們康莊的道路,通向佛的境界,而受凡夫的境界而迷惑?這也是法

如何當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煩惱和業現前的時候要如何去破解?這也需要法破解那些煩惱,就是要時時懺悔遇到好人我們要虛心請教,起感恩心。遇到壞人,我們也要以敬重心,感恩他現境讓我們消業

在「法華經」中說到,佛陀在授記時,提婆達多同樣也在其中,而且成佛的時間還比其他人的時間更長,被度的眾生更多。有的人就問說:「提婆達多這麼壞,佛陀為甚麼要幫他授這麼長的時間的記?」佛陀就說:「感恩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就是我的善知識。如果沒有提婆達多,我如何可以用種種方法教化大家?提婆達多就是我的善知識,成就我。

諸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是是故意來折磨我們的,我們都要說「感恩啊!感恩你來成就我。」感恩不是口說感恩而心內有怨,如果心中有怨,就會忘了我們的本性。

不可以想說要作一件好事,想到一件事情,境界一現前就忘記了我們的初發心。我們若是忘記了我們的初發心,煩惱起了,法沒有入心,那水懺誦得再多也都沒有用。所以我們有時候誦水懺,要時時將內文在日常生活中。以懺的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垢穢

因為現在五濁、三災,不斷地發生。我們要提高警覺,除了通情達理以外,還要敬天畏地。方法就是佛陀的智慧,和過去古德祖師的體會。法法無不都是如同清水一般來洗滌我們的心,所以諸位,時時要提高警覺。對人、對境,一切的境界,在菩薩道中難免會有境界出現,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持心念,無論什麼樣的境界線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都要及時以這股清淨的法水,趕緊浸入我們的內心,洗滌垢穢,時時要起懺悔的心。

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上人講述~~~《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 懺悔修心 去妄歸真        


諸位同修,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通情達理

我們要通天地萬物情與無情為一體我們要了達真理至不迷這就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事情。

道理我們若能透徹就不會受事物所迷我們若能情通我們就能心開意解心開能夠包容天地萬物那意解呢?就不會有煩惱纏縛

常常一句話說:「心包太虛、量諸沙界。」就是在說這樣的道理。

因為我們凡夫執迷在情當中,就昧了意,「迷情昧意」,「昧」就是闇冥的意思,就是無明那麼就會情迷去了。

所以我們情若迷了,就會有愛的偏差。

怎麼說有情、無情共一體呢?因為人要依靠大地萬物,哪一個人不是依止在土地上生活?

每一個人都是帶著餘報,依止在某一個國家。至於會依止在哪一個地方,就要看我們人帶什麼樣的報來。

常常說:「萬般帶不去,唯有隨身。」

業就是業報,業報是一項很可怕的事情。由不得自己,就是隨業而來

依報,就是依靠我們生在什麼地方有時候想想自己有幸生在台灣,我們可以每天過著氣候調和,物資豐富,這是我們的依報。我們依在這樣的天地間生活,但是天地間是不是人人生活都一樣?不同,要看個人的正報

生活有貧、有富;有善、有惡;有智、有愚等種種報不同那就是要看正報。我們當初帶來的業和緣在那裡?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人對人之間是用什麼樣的觀念相對?

話說起來很複雜,但都不離開有情,所以在這中間就會造成很多的煩惱

有煩惱,就會有煩惱——有的煩惱、有的煩惱、有的煩惱、還有的煩惱,這些都是在有情的心的世界當中,不斷地產生出來。

難免人與人中間都會有怨、憎、愛、別、離、生、老、病、死在五蘊集成當中,實在是苦不堪言。所以業生生世世,如滾雪球一般不斷地愈滾愈大,業也愈做愈多,這樣惡緣、怨緣也愈拖愈多,人與人之間互相對立,結仇連怨,這就會惹來非常大的危機災難,所以變成人會破壞一切山河大地。

我們要虔誠祈禱,但願我們的心聲可以上達諸佛聽。過去既然做了很多的業,我們現在看到人間有很多的苦難,自己要趕快改過,要趕快發起普天之下同體大悲的情這個情不是在私情,我們若是有私情、私愛、私慾,那煩惱就不斷造成,迷惑就愈來愈大。

因為造就了這些的煩惱,所以將來帶去往生的,也都是這些煩惱、業的種子。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多懺悔;我們要通情、通達一切天地萬物,有情、無情為一體。

一體是什麼?當然解釋起來很多,但都不離開地、水、火、風有生命的動物和沒有生命的天地萬物,同樣都會有生長,我們要依靠這些才能生活。所以不是人與人而已,還有一切萬物的物命我們有很多的環保志工在做環保,就是在惜福我們讓這些物資的物命再生,道理都差不多,這就是愛物我們若能通達這個情,天地萬物為一體,這樣把對人的愛,擴大去愛一切的人,天下間就不會互相的爭端我們若能透徹道理,這樣我們的心就不會有迷茫所以通情達理很重要。

有的人說:「我在做好事,我在修行,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業?」其實,業這個種子,你若不連根拔除,絕對是沒有辦法消的

上人常常提醒大家要「懺悔」。懺悔我們要很微細透徹的深入所以我們常常說要縮小自己,不要以為我們已經做很多了我們還不知道我們還有很多維繫的煩惱都還沒有除,行為是有改了,但是心的種子沒有斷除

悟達國師是在唐懿宗時代的人,在他青年遊學的時候,在某一間寺院,和一位不之明的出家人在一起,這位出家人病得很重,全身都臭爛了,到底是怎樣的病?全身又都發惡臭,很多人都閃避開,沒有人要理他。悟達國師年輕的時候,他的法號叫做知玄。出家人,有的人用的是法名,有些人則是用法號。他的法號叫做知玄,是一位年輕的遊學僧,來到這間寺院,正好安單在這位病僧的隔壁,看到這位病僧他很不忍心,所以他以愛去照顧他,照顧到他病況減輕,再由病況減輕照顧到康復回來。這段時間,這位病僧非常感恩,所以總是有一天要分別,這位病僧就跟知玄這位年輕人說:「很感恩你在這段時間內照顧我,照顧得無微不至,讓我的身體可以康復起來。感恩無以為報,但是我們現在分開,將來你若有什麼困難的事情,無法解決,你來找我,到西蜀彭州九隴山那個地方,以兩棵大松樹為標誌,如果你有困難,就來找我。」然後就離開了。

時光流逝,轉眼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這位年輕人知玄,他也慢慢地用功精進修行,通常三藏道理,戒律也守得很嚴,後來就在安國寺為住持,就是僧伽的總教師,道德顯達,名望很高,所以懿宗皇帝拜為國師,每次只要講經的時候,懿宗皇帝一定親自蒞席,非常禮遇。有一回懿宗皇帝為了要保答對國師,那份最尊最敬的心意,所以就賜悟達國師一座沈香檀的座椅,這個法座很高,因為講大座的時候要生檀,所以送這個沈香檀的法座,沈香很貴,你們知道我們常說的檀香、沈香,我們去買的時候都是算錢、算兩的。

他用這個最高貴的材料,去雕刻造了這個法座,可見懿宗皇帝是用最尊貴的物資來供養,這表示他的尊重愚敬愛。

悟達國師很歡喜地就升座了,懿宗皇帝也來了,所以心中起了一念歡喜心,要坐上椅子之前腳撞了一下,只是稍微碰到,膝蓋就好像有一塊瘀青,不到一粒珠子的大小,只不過這樣而已,瘀青就慢慢腫了起來,裡面有膿,還破皮,一直潰爛。

懿宗皇帝請了很多國醫來為他治療都沒有用,即使是貼出告示,全國的名醫都治療不了,因為這個瘡愈來愈惡化,變成像一個碗大小,好像一個人頭一樣,有鼻子有嘴,甚至到了後來,要為他吃飯,所以叫做人面瘡。就好像一個人的頭臉一般,也會開口進食,實在是痛苦難堪。全國的名醫、國醫都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他突然想到,年輕的時候在照顧這位病僧,他要離開之前,有這樣的交代:「將來如果你有無法解開的困難,那時候你就來找我。」那時他覺得說不定這位就是我的救命貴人,他決定前往西蜀彭州九隴山,他決定去尋找。

果然他去了,到了那裡,九隴山那麼大,那麼寬闊要去哪裡找呢?想到兩棵大松樹的中間,舉目望去真的有兩棵大松樹,很歡喜,他雖然是寸步難行,雖然痛徹骨髓,但是他還是去了,在那裡果然看到一間十分莊嚴的寺院位於其中。門口就是過去那位病僧,現在很健康地站在寺前迎接他的到來,就和他說:「你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我的幫助?」他就說:「你看,我現在生了這個人命瘡,群醫束手無策。我想起你和我的約定,所以我今天要來求你。」這位出家比丘就跟他說:「不要緊,很簡單,現在天色已經暗了,你住在這裡。明天早上我會叫人帶你稍微去洗一洗就沒事了。」這樣他就安心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位小沙彌就來接近他,引到山巖旁的流水處,有一池非常清澈的水。這位沙彌就跟他說:「你在這水中洗一洗,瘡就會好了。」他很歡喜,趕緊彎下腰去,當他要捧起水來清洗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就如同幻聽一般,但是很清楚的說:「先不要洗。」他就停下來。那個聲音又說:「你只要聽我說一段話,我就能和你解冤釋結。」

「到底有什麼冤結呢?」好像是人面瘡所發出如幻一般的聲音說:「你已經讀了那麼多經書,知書達理,你可知道袁盎斬晁錯的故事?」「知道啊!這已經是很遙遠以前的事情。」「是啊!這是很遙遠以前的事情。你就是當初那位袁盎,我就是當時的晁錯。你可知到當時晁錯被殺愚東市的冤屈,你可知道嗎?」

他回憶起來:「有啊!在古書裡面有這樣的記載,當袁盎把晁錯騙到東市的時候,聲起刀落,那個頭顱一直在地上滾,滾到一顆石頭跳起來,嘴張開的時候,因為當時要殺他的時候,聲起刀落,晁錯的那分怨心,開始要破口大罵時,那份怨氣,剛好聲起刀落。聲起、口開、刀落,是同一時間。那顆頭一直滾,頭撞到石頭,石頭掉進口中,那顆石頭都被咬碎了,所以可見得那份怨和恨是很重的。所以他說:「那個時候我劫下了這分怨,我立誓絕對要報仇。但是你十世為高僧,持律精嚴,所以我沒法報仇。」因為袁盎殺了晁錯之後,他就棄官修行去了,從而世世為高僧,每一世出家都是戒律精嚴,所以這分業無孔可入。

所以他說:「我跟著你十世,但是你戒律森嚴,而我的這分冤業無法可解這輩子趁你業心開了這個隙,因為你受到皇帝的供養,起了憍慢的心。因為這分歡喜憍慢的心,所以業門開了。業門一開我就能進來報仇。但現在得到迦諾迦尊者以三昧水洗滌,我從今天開始,已經被迦諾迦尊者的三昧水,解開了我的心結。過去和你結怨連仇,從今天開始要和你解開了。所以感恩,迦諾迦尊者三昧水的洗滌。」說完之後,悟達國師彷彿如同作一場夢之後,突然清醒過來,就趕快掬起水來洗,痛徹心髓昏倒了。

等到他清醒了之後,人面瘡已經不見了。很感恩,就趕快回頭,原來那就是迦諾迦尊者,所以要回來向他報恩,但是已經沒有那個地方了。就此,悟達國師就沒有離開那個地方,在那裡築庵靜修,在那裡造懺。

各位,十世高僧還是有業來報,何況是我們人呢所以我們經常聽人說:「我瞭解了,我會改。」行為是有在改,但是心業沒有改

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知道,業報完自然就消了,我們要真心歡喜接受,就算有苦,但心中也應該要歡喜、要感恩所以請大家顧好這念心學佛就是為了要通情達理,我們若能通情,就能了徹天地萬物為一體;我們若能達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迷了。所以要身心清淨,就一定要用心來通情達理。

所以大家要多用心啊!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證嚴上人講述~~~《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 法水湧泉 洗滌本性      

諸位同修,一天過一天,一月過一月,每一天日子的消逝,過去的回憶,總是覺得人生很多人、事、物,不斷地累積,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無不是每一篇的文章,有的人令人非常感動很可愛,有的人卻讓人覺得很悲哀、可憐憫,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貧窮。有的人在人生道上洋洋得意,但卻是渾然過日子,有這分福卻不知道未來的禍,人生就是在無明和無知中渾然過日子,這也悲哀的人生

我們要好好用心去做每一天的事情每一天的事情用心做,才能每日踏踏實實,每一個故事、每一篇文章好好流傳下去,有價值的歷史留下去就是教化人生,也能說是淨化人生。佛陀的智慧在二千多年前,為我們說法,那個時候我們是否有參與過二千多年前,佛陀說法的法會中呢?或是在同一世也曾聽過佛的名字,只是遺憾無緣見佛?說不定我們在同一個時代,同一的地方,但卻沒有聽過佛的名,也不知道佛陀在說法?這都不一定。

因緣會合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二千多年前我們在哪裡都不知道,必定是在六道中啊!

六道呢!就是包括了人道、天道、當然呢,地獄、畜生、餓鬼這五道的地方我們都去過,但是不知道是在哪一道中。其中有一個叫做阿修羅道,阿修羅道遍佈在五道當中。天,有福的地方,也同樣有阿修羅,天的修羅!人間雖然苦樂參半,同樣有人間的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已經很苦了,同樣有三惡道中的修羅。所以修羅道就是遍佈五道當中但同樣將之獨立為一道,就是因為這一類的眾生,有很多的苦樂都是因為這一類的眾生所造就。譬如說,天有修羅道,也因為這樣,雖然天人享受很多,不過他還是有煩惱,煩惱無明就是修羅

因為我們的無明容易起瞋、癡,如果貪不到他就會發瞋、發怒,這就是因為無明而起,因為一發脾氣,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天地昏暗、無天無地,這就做修羅。

在享樂的人有這樣的心,內心的修羅,在人群中又更多。看世間為甚麼會有這麼多的災難?人禍、天災不斷地發生,也是同樣起自人的心,那份煩惱無明。看看社會,動不動就惹事生非,這也是人間的修羅。這種心理狀態不斷瞋恨鬥爭,這都是造成的苦難。要如何才能從六道中解脫?尤其是會擾亂六道的修羅,應該是從人人的心先消除掉。天人群中都有修羅,何況人間人群中?在人群中人的個體當中,人的心中也還是會有修羅,所以總而言之,修羅秀是有天福無天德,就是有福無德,這就是福中的修羅。有的在地獄、餓鬼、畜生中,就是業中的修羅,罪業中的修羅。

在人群中同樣有有福之人,但是渾然度日,貪、瞋、癡、慢、疑合在一起,只知道要享福,不知道要造福,這種的心態就是內心煩惱已經被修羅佔領了我們這片清淨善良的本性,善良的本性被佔領去了,所以這念清淨的本性,經常浮起來又被壓下去。

很多人都說我知道過去錯了,我現在要趕緊來改過。但是要改過是發一念心,很快改過的心念又被壓下去,真是可怕,修羅在我們心中那股力量很大改過一定要有毅力,怎樣叫做改過,就是懺悔,我們要懺悔,不然時日過得很快,一日一日的過去;一月跟著一月過去;一年也是一年年的過去,這種無明的人生過程,實在是苦不堪言,所以我們必定要懺悔以洗清我們的無明,也就是自降伏內心的無知、無明、修羅這種魔道在我們的內心作怪,所以我們必定要懺悔。懺悔才能夠將人生觀念糾正。

所以佛陀說法,在說法中無不都是要我們往清淨光明的道路走去,清淨光明的道路,就是我們人人心中的本性我們的本性能使之淨化,一分的淨化就是除了一分的無明,淨化不斷地接近我們那份光明、無污染、與佛同等的佛性。所以我們修行不能缺少這分懺悔的心

因為我們凡夫,什麼人沒有過失?什麼人思想沒有偏差過?什麼人生下來就能智慧具足?事理明白都沒有過錯的人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有過錯,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懺悔來警惕自己,修正自己自己若不警惕、修正,要如何去警惕別人、修正別人?

所以我們要下定決心,要好好懺悔。

懺會這兩個字,可以做一個比喻,就像是我們在誦「無量義經」的時候,可以看到經文說:「水能洗滌一切垢穢,無論是井水、江水、河水。只要是水就能洗滌一切的垢穢。」這就是世間的物質,需要有水才能夠淨化。我們人呢?人人一定需要來照顧心地,內心的心地,我們也同樣有一股清水,只是我們向來不懂得使用

什麼是清水?就是心地的清水,但是水從哪裡來?就像我們平常在大地上行走,每一片土地,有時候我們會擔心沒有下雨就沒有水,沒有下雨地上的萬物、草木都會枯萎了!雨是從天上落下的,大家以為是這樣,其實水是在大地上,只是我們沒有挖掘,沒有發現到。

所以有的人若是沒有河、沒有溪,沒有接近水的地方,也可以向地下鑿井,地下有水,但是地下水有一條水脈,如果你找到地下的水脈,一開鑿下去,很快在淺淺的地方就會有水,水就會流出來。但假使我們沒有找到水脈,可能要再開深一點,用功再挖掘下去,直到見到水為止。如果我們這樣得到水,東西就能夠洗乾淨。

我們的心地如果見到法如此我們的心靈就能夠淨化

大家是否還記得?上人曾經說過,當初慈濟要成立醫院之前,陳教授很關心上人,也就是說上人要蓋醫院的時候,慈濟經過十多年的時間,看到我們所要救的人好像很多,受苦的人不只是貧,受苦的人還有很多是病。發覺人生病苦為多,病比什麼都痛苦,尤其是貧中帶病,或是病中帶貧。真的是苦不堪言,唯有需要有醫藥去幫助,當然慈濟也辦過義診,但不是徹底的救治。當然希望慈濟可以長期、不斷地延續下去,所以想出了一個能夠究竟救人的方法,而且還能夠讓愛的良能不斷地延續下去,所以上人決定要蓋醫院。

這位陳教授很關心上人,說:「師父,聽說您要蓋醫院,雖然蓋醫院很好,但我要勸您不要做。」上人問說:「為甚麼呢?」他就說:「因為師父您的身體不好,看您的身體已經不能夠再加重負擔。您可知道還有很多眾生需要您嗎?蓋醫院是很操勞的事情,蓋醫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您不要再加重您的操勞,蓋醫院真的是很操勞的事情。」

上人回答說:「陳教授,我知道你很關心,我也知道蓋醫院是很自不量力的事情。但是我覺得救是因為有很多的眾生需要,所以我才更要為他們想辦法,雖然現在的會員大家都有愛心,每個月都付出,但是我發覺要救得人很多。就像是一個水池,我現在用磚頭、用水泥把他砌起來,讓水池可以儲水。但是下面需要水的人很多,上面靠著一滴一滴的水下來,倘若上面沒有水繼續滴下來,下面的人就沒救了。所以我決定,將砌水池的力量我要往下挖掘,掘出井水來,希望井水能源源不斷,以他自己本身的泉水去做救人的工作,所以我還是決定要做個掘井的人。」這是在二十多年前,決定要蓋醫院那個時候的事情。

所以水要往下掘,法也要往心理找法水是一個法,如何才能淨化人生?要讓人人都能瞭解,做善事有很多的方法,除了救貧以外,還有搶救生命,讓大家更有機會集合,這股力量才會更大。世間的一切都需要水,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中也更需要法水,水能清洗我們清洗我們內心的污垢、淨化我們內心的無明

當然鑿井的方法就要以佛陀的智慧來為我們開啟,所以我們要懺悔的方法

期待各位要知道,日子不斷地過去,一日一日的過去,一月一月的過去,一年一年的消逝,月圓的時候就是開始要月缺的時候,等到月闇了之後,又是月要開始圓的時候。

各位,就像人生一樣,人生一期的壽命有限,一期的壽命之後又要到哪裡去呢?還是在六道輪迴中。何時才能夠保持著永遠呢?我們能在六道中來去自如,讓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要去的地方當然要從我們的本性中發出這分智慧所以我們要用心,要用懺悔的心來面對日子所以明天開始,希望開啟一個懺悔法門,請大家要多用心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