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好書推薦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結構也產生變化,尤其婦女經濟地位提升、兩性平權和個人主義的興起,也激盪著傳統家庭經營的理念。在快速變動的社會環境下,如何延續家庭的意義和本質?需有賴每個人以愛和包容,用心經營。

古訓「從父、從夫、從子」
或許已不合時宜
但若以甘願心出發
尊寵父母公婆
疼惜另一半和孩子
因為甘願
就不難也不委屈了

【推薦序】「三從」到「三寵」

 ◎撰文/吳郁玟(撰文者為大愛電視台「三代之間」節目製作人)

古時有專為婦女所量身的「三從四德」,「三從」出於《儀禮‧喪服‧子夏傳》,詳載「婦人有『三從』之義,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見於《周禮‧天官‧九嬪》,本是宮廷婦女必備的四種修養:「德(德行)」、「言(言辭)」、「容(容貌)」、「功(技藝)」,後來演變成女孩出嫁前由家族長者教導「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女該有的德行。

女權意識抬頭後,胡適先生曾提出了反制男性主義的新「三從四得」。「三從」是:一,太太出門要「跟從」;二,太太命令要「服從」;三,太太說錯要「盲從」。而「四得」是:一,太太化妝要「等得」;二,太太生日要「記得」;三,太太打罵要「忍得」;四,太太花錢要「捨得」。

男女瞬間平等了不少。但無論是舊三從或是新三從,當一對男女共組家庭時,彼此都要開始改變;也許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忍耐」,也可能是因為愛而產生的「退讓」,這樣的改變無非是要求得一家人幸福快樂。

夫妻間相處不免爭執,是誰該先退讓,男人?還是女人?沒有定論。但是從紀媽咪(紀陳月雲)和何佩玲的故事會發現,有智慧的人才能扮演這個讓人生轉變圓滿的角色。紀媽咪的婚姻過程,從「不忍」到「忍耐」到「退讓」,道盡了一個女人智慧的成長。

本書內容是取材自大愛電視台「三代之間」節目,製作動機並不是要教導女性如何成為好媽媽、好太太;而是想讓年輕婦女了解阿嬤年代的婦女智慧,進而重新省思自己的角色。

例如林施淑美阿嬤的「箍桶」哲學──女人就如同木桶外的鐵箍,要緊緊圈住一家人,為了家庭的圓滿,即使在外風吹雨打也不言累;還有做茶壽的阿嬤,為了讓下田的先生,在冬日也能吃到熱飯菜,一分體貼心意激發了創意,以鳥巢的概念草編成型,利用棉被保溫的原理,製作成茶壽。

阿嬤年代的婦女哲學就是「以一家人的幸福為幸福,以一家人的成就為成就」。而自己呢?便在這樣的信念下縮小了。

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結構也產生變化,尤其婦女經濟地位提升、兩性平權和個人主義的興起,也激盪著傳統家庭經營的理念。在快速變動的社會環境下,如何延續家庭的意義和本質呢?

因此,我們也嘗試去解讀現代婦女可貴的一面,例如從王靜慧的保溫熱食,發現「做飯」是媽媽給家人最簡單的一分愛。

從小,家裏都是晚上六點半準時開飯,媽媽下班趕回家做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今,我已是兩個孩子的媽,下班做飯對我和孩子來說,卻是常態生活中的驚喜。

回想未成家前的每頓晚餐,數十年來從沒因為媽媽的累或生病而變成便當,這一分具持續力的母愛,至今我才深刻感受。一份晚餐不是「應該的」,而是媽媽為家人甘願的付出。

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之一阿利師姊曾經唱過一首歌給我聽──
是甘願,也就不怕難,
不甘願,早放聲哭喊;
是甘願,所以能美滿,
不甘願,才會說傷感……

一年的時間製作完「三代之間」節目,對這首歌感受特別深。古時候的「三從」,從父、從夫、從子是訓誡,現代人面對這樣的訓誡,有太大的排斥感;但是若以甘願心出發,「三從」換成「三寵」,尊寵父母公婆、疼惜另一半和孩子,因為甘願就不難也不委屈了。

本書歡迎您隨喜助印,洽詢電話:02-28989000分機1168

《慈濟道侶叢書》取得方式,請參考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html/contents.html


以上內容轉貼自(提供線上試閱)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2/020/index.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的循環─談生生世世 》內容簡介

  • 聆聽證嚴法師娓娓道來的小故事,彷彿見其人、聞其聲,心靈一片沈靜。

  本書由證嚴法師所著,以人生各發展階段的生活故事為主軸,形成生命的歷程。書中分為三部份:

  1. 上篇「心香處處聞」
      提醒人們在生活中體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從純淨的本性照見自我,認真看待生命、尊重生命,未來才不會亂了方向。
  2. 中篇「自我的淬煉」
      提醒我們愈平常、愈容易的事,愈需要學習,學習得愈透徹,人生就會過得愈自然。如能體悟真諦而不迷亂,自然心境清明,不受無明煩惱繫縛。
  3. 下篇「自在的終點」
      從平凡的感動中,閱讀生命的終點。在生與死之間,放下執著,超越生死,真理的註解自然延續。
    --------------------------------------------------------------------------------------
                                                   【美的循環--談生生世世 】


生是死的開端、死是生的肇始,一個生命的誕生,多半受到喜悅地迎接與呵護,也象徵一個新的希望與開展。然而,也有的是一來到世間,非但未受歡迎與祝福,還飽受摧殘。佛家強調生命的根源是來自心識,其維繫力量是一切因緣業力所感召,生命就在業緣中來去,並不只有今生今世,而是不斷地生死相續。

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什麼?古今中外東西方諸多哲人,也深層地探索。東方儒家以現世、積極的心境看待生命,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死固然為必經之途,但生而為人更應善盡本分,是故大倡孝悌仁義的理念,教導大眾如何學做人。莊子言:「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一言以蔽之,生死是極其自然不過的事,人應處之而安然自在。

西方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認為:身體只是心靈實現其目的之必要條件,心靈才是行動的真正原因。此外,他的學生柏拉圖(Plato,427-347B.C)認為:人的靈魂是獨立實體,與理念同類,靈魂是先於肉體而存在的,是不死的,且降臨於肉體之前。

東西方哲學歷經不同階段演變的觀點,自宇宙本質的探討,乃至對人和信仰的關注,因層面的不同,對生命的定義與價值觀也迥然不同。無論辯證如何,真理卻是恆常不變的。

佛教主張人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地大,如人身皮肉、筋骨;水大,如人之血液、涕唾;火大,如人之體溫;風大,如人之呼吸。由於業力的關係,生命才繼續存在。在佛典《父母恩重難報經》中描述,有一回佛陀領眾南行,在路邊見一堆枯骨,便五體投地恭敬地禮拜,並向滿是疑惑的阿難尊者解釋:「此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緣,我今禮拜。」

從中可明瞭,佛陀已往返人世許多回,並且告誡眾人:生命,並非只有一生的老死之後就全然斷滅,而是不斷地在生死中輪轉不息。生命的起緣是來自一切因緣,一如大地萬物因生命的流轉而顯出萌芽與凋零,一年四季輪替不息,猶如無聲的說法。

世間真相與真理

《八大人覺經》中,第一覺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即剴切指出,世間成住壞空皆是無常,心是造作一切的根本源頭。綜觀今日天災人禍時有所聞,證嚴上人曾言及人生無常:「四大調和就是平安。宇宙的四大若不調和就會發生災難,例如:地不調有地震;水不調有水災;風不調有颱風;火不調有旱災。當今人為的破壞,更造成諸多不調的現象,如空氣污染、土地污染等等。」

放眼天下,在世紀末的現代,工業科技發展如異軍突起,大大改善人類的物質生活,但是人心並未因此而滿足,在不斷地追求物欲下,心靈益顯空虛;因過度開發而直接、間接地戕害了環境生態,致令天候異常,「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日趨嚴重。

但見一九九八年阿富汗發生震災、中南美受颶風襲擊;一九九九年科索沃因種族爭戰死傷慘重,土耳其發生大地震,天災人禍的巨大浩劫,一次次奪去多少無辜的生靈,摧毀了多少家園!即使生長在臺灣寶島,近年或因颱風引發水災、土石流,還有慘痛的空難事件,更嚴重的是「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全臺近百年來最大的傷亡……,讓人不禁憂心忡忡,大地反撲何時休?世間的悲劇何時止息? 

現今道統日漸式微,社會亂象頻仍,過去如《禮記》〈禮運篇〉所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倫理觀念,逐日被「速食文化」啃食殆盡。

究竟社會發生了什麼問題?讓孩子們不想留在家裡,也漠視父母親的感受?老人族群蜷縮社會一隅,更是常被人忽視。其實,人倫道德,是生而為人最純真、樸素的愛,是世間的基石;若人倫道德不彰則家庭紊亂不安,社會也將動盪失序,如何恢復固有倫理道德,實乃當務之急。

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教育、哲學家杜威博士(John Dewey,1859-1952 )認為:人生來具有「分化」、「結合」兩種天性,分別產生利己與利他心,社會是否穩定與發展,端視此二者的協調與平衡。的確如此,上人言:「人與人之間,若有善的互動、愛的力量,這個社會一定是和睦且充滿溫暖。世間是福是禍,就看人心向善或向惡,人人向良善的道路走,世間才有平安幸福可言。」

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死

在本書上篇〈心香處處聞〉中,年幼的孩童日日投硬幣存撲滿,為的是「幫忙師公蓋醫院」,在幼小的心靈開啟一扇愛的窗,延續到他們成長後,心中的善依舊不斷增長;像慈青在醫院當志工服務病患,於生活中體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因而能更積極發揮良能,淨化自心;還有許多善心人士,默默地在社會上奉獻心力,一如濁世清蓮,非但不受外在環境的染著,還能散發馨香,美化人間。

佛陀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心也是起惑造業的源頭。《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回歸清淨本性,還諸本來面目,正是我們亟需修學之所在。

本書中篇〈自我的焠煉〉中,提及佛陀在世時,有位長者請示佛陀,如何去除病苦。佛陀告訴他,若能身病、心不病,病痛即可解脫。凡夫都有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煩惱,一旦生病,更使生活籠罩在痛楚與死的恐懼中;若能徹底了知身體是假色,使老、病、死的一切歸于自然,身體的病痛自然不會如此強烈。上人嘗言:「把身心的執著放開,在日常生活中盡本分事,才能發揮人生真正的價值。」如能體悟真諦而不迷亂,自然心境清明,不受無明煩惱繫縛。

佛經云:「人命在呼吸間。」我們身處的世界,佛經稱為堪忍的世界?三界無安、苦多樂少;許多欲樂皆構築於虛幻的感受,待樂境過後,隨之而來即是傾巢的種種苦受。西哲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認為:人的生命歷程,本就是一部痛苦史,因欲求無止境,即使獲得滿足也是短暫的。上人嘗言:「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身體既是四大假合所組成,唯有善用生命的良能,才能迸發出璀璨的光輝,哪怕是走到人生終點站,依舊可以歡喜自在。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死亡,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必經之途,國人常諱之不談,總覺得不吉利。而且一旦瀕臨人生的終點站時,無論老幼,很多人對往生後的去處皆感到茫然與恐懼。世界主要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回教、印度教及猶太教的教義中,均教導人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死亡。而佛教如何引導臨終之人,以安然自在的豁達心境面對生命的終點站?弘一大師曾言:「臨終雖恃他人助念,諸事如法,但自己亦須平日修持,乃可臨終自在。」上人曾教大家要認清生死:「生命乃隨著業力輪轉不息,最重要的是必須去除煩惱;煩惱不除,生死不了。」

於本書下篇〈自在的終點〉即以諸多實例,呈現出縱使到了生命的盡頭,只要能放下執著就能超越生死的煩惱。其中或有癌症患者,忍住病痛不做化療,為的是捐出大體供醫學研究;也有老人們在臨終時,以安詳自在的心境,譜下生命的休止符。

上人言:「面對坎坷無常的人生,還好有一群人間的活菩薩,以愛心投入拔苦予樂的工作,不只在臺灣,而且遍布全球。人生一切都是從心開始,淨化人心、自立立他的工作,猶如攀登高山,雖然山路難行,若能一步步持續向前邁進,即可達到目標。」

如何在短短數十寒暑的生命歷程,烙下無悔的歷史足跡?這一切端視我們如何看待生命、尊重生命、發揮良能而無忝所生。


靜思文化、天下文化首度合作出版
書名:美的循環--談生生世世
定價:250元
全國各大書局及慈濟全省各分支會、聯絡處皆有展售
讀者服務專線:02-27760111分機2103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書32則平凡生活故事,蘊藏著深邃的生活智慧——「利他」的正念、愛與慈悲心,讓生命瞥見希望的轉機,將困境轉化為成長的養分。當坦然面對生命,我們將學會感恩這一切事物帶給我們的啟示。

【推薦序】
心——面對生命的關鍵
(作者:靜淇/慈濟大學兼任講師)

記得幾年前,有位全身刺青、罹患癌症的「大哥」住進慈濟醫院。年約四十的他,對醫護人員及志工經常大聲謾罵,對照顧他的太太更是「三字經」不離口。

因糖尿病而一腳截肢的太太,每天戰戰兢兢地服侍他,磨到腳破皮流血,大家看了都很心疼。
太太私下表示,先生從十幾歲就混跡江湖,婚後不但遊手好閒、惹是生非,女友更是一個接一個帶回家;想到自己既要做工養家,又要忍受拳打腳踢,她不禁忿忿地說:「簡直不是人!」

住院期間,「大哥」每天看到的都是和善的笑臉,聽到的都是溫言愛語,更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關懷;漸漸地,他的「三字經」變成了「阿彌陀佛」四字好話,也發願出院後要當志工。
後來,他的病情受到控制,出院回台東去了;幾個月後,因病情復發再度住院,太太告訴志工,先生回家後宛如變了一個人,每天都會帶點東西去關心社區的獨居老人,真的實踐當志工的諾言;她悠悠地說:「像個人了!」

「大哥」從大愛電視看到證嚴上人開示有關大體捐贈的事,一直謹記在心;彌留時,太太拿出他親筆簽寫的大體捐贈同意書,感動得痛哭流涕說:「他是好人。」

從「不是人」到「像個人」到「是好人」;從「黑道大哥」昇華為「捨身菩薩」。

生命的歷程對他而言,宛若輕舟已過萬重山般的輕盈自在,不帶走一絲漣漪。

人生在世,譬如行船於大海,當「輕舟已過」,那就是風平浪靜了!我喜歡書中這種人生態度:舉重若輕,遇事沈著。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斯之謂。

生命是一連串的體驗。在生命的長河中,管他風從哪裏來,面對就是。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有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更道出:心,是面對生命的關鍵。

春天的百花盛開,你看見了嗎?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你有閒欣賞嗎?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你感受到了嗎?冬天飄著皚皚白雪,你有無驚豔?

在現實生活裏,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窮通、榮辱等得失,都不掛在心上,那麼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啊!

本書的題材,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作者卻能在平凡中見智慧、在細小中見偉大,這是我很欣賞的地方。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英國詩人,有一首著名的四行詩:「一沙見世界,一花窺天堂,手心握無限,須臾納永恆。(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個人若能在簡單生活中去享受、體會與學習,將是多麼精彩豐富啊!

對照當今許多人的生活態度,忙碌、複雜、貧乏、工具性,本書就像一道清流,輕輕流淌於心湖。

其實,本書更令我震撼的是,將得失與成敗置諸腦後,體驗放在中間。如果生命只是個過程,那麼成敗又將如何?所謂:「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生命中可貴的是有跌倒、有困頓;那些令我們挫折的,其實就是我們的老師。

莊子在《逍遙遊》中,用大鵬展翅和塵埃落地的對應,說明人生起落。人生猶如駕船在峽谷之中,經過激流險灘,突然到了風平浪靜的湖面,讓繃緊的心弦一下子放鬆下來,在眼前寧靜的景致裏,細細回味著剛才的搏鬥
--------------------------------------------------------------------------------------------
以上內容轉貼自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1/016/index.htm

如何取得《慈濟道侶叢書》?
請參考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html/contents.html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heavener - [出版] 塵襲的新書《極地之光》

 
《極地之光》是本人極為欣賞的
blog作家「塵襲」最近所剛出版的小說,一本道盡各種生命課題及生命內涵的小說,很值得細細品讀並且珍藏,包準您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許多生命答案。

說到《極地之光》這本小說的因緣,就要提到塵襲的blog....「塵襲的幸福工坊」。這就要回溯到去年八月的某天,小妹突然丟一個網址給我,點進去一看是《極地之光》網路小說第一回。看完後,被塵襲的文采所深深吸引,意猶未盡,迫不及待往下看第二回、第三回......,印象中總共好像有50幾回吧!忘了是花了幾天看完的,反正就看得很認真。(呵~現在已付梓成書,網路上看不到嚕!)。

先說,雖然有看過網路小說了,不過我還是有買這本書喔,因為值得珍藏~

《極地之光》真正吸引我的原因,除了精采的文字表現與劇情外,主要是被裡面偶爾出現的佛法與佛理所"震撼",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對了,就是與我所熟悉的「證嚴上人」的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字字句句皆是真理,攝受我心。

據小妹說,《極地之光》的網路小說,原本去年就要出版成書,因出版社臨時出了點狀況而停擺,呵~我也才有機緣將這部精采的小說一睹為快。而在網路(blog)流傳了一年多後,如今因緣成熟,終於付梓成書,好文字終究還是有機會找到表現舞台的。

看完《極地之光》網路小說,再看塵襲blog上其他文章,不得不對塵襲發出讚歎,說他是文字高手一點也不為過。其所寫題材涵蓋生活各個面向,舉凡親情、友情、愛情、心靈
….. 思路非常寬廣,而其文章背後的精神
皆不脫離心靈層面的探討,賦予讀者思考與想像空間。其文字表現形式,有散文、小說、新詩.....等文體,無所不寫。再以其攝影作品搭配文字,整體表現的是超高水準作品,也為讀者帶來豐富多元的心靈享受。

塵襲在我心目中更是個奇人,與我年紀相仿的他,從他的文字不難發現其佛學造詣非常精深,彷彿看盡人間世事、看透生命本質,真的很難相信他的真實年齡。令人佩服的是,塵襲以不同於「證嚴上人」其宗教家特有嚴謹形象的另一種形式來傳遞佛法,常可見他文中的主角不失幽默風趣的對白來貫穿整場,很生活偶又切入一些心靈層面的佛理,主軸即是佛法精神,輕鬆中又摻雜著嚴肅的生命課題,如此更貼近年輕族群及普羅大眾的心。

「心念,主導了你想看到的一切。」….塵襲以另一種形式來詮釋「一切唯心造」的意涵。

「生命本然清淨圓滿,一念執取分別,讓我們自以為活在問題裡。自以為需要一個答案。於是,佛陀慈悲說了法」..


「生死只是現象的緣起與緣滅。」

「生命的精采,不是在於你活了多久,而是你是否曾經真實活過。」

塵襲像是心靈導師般透過文字傳達他對各種生命課題的感受、看法、體驗及態度,永遠予人正向光明的一面,閱讀他的文字是一種享受與福份。咀嚼塵襲的文字總能燃起心靈的智慧火花,在心靈產生悸動。而在塵襲的blog也證明了一件事,透過網路世界也能達到無聲說法的境界。

我想《極地之光可歸類為宗教小說,市場上至今尚未出現過類似探討佛法的小說,實是一項創舉。隨著小說的劇情描述,總能輕易在腦海中產生畫面並上演著。字裡行間,常可發現到智慧的寶藏,那是生命至理,更是人生真理。這本小說對書中主角之間的愛情、親情、友情及心靈層面有著深刻描繪,是富涵生命意義,很有深度與廣度的一本「奇書」。

在接觸塵襲blog之前,其實我甚少接觸部落格,塵襲的文字總能輕易觸動人心,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他部落格的忠實讀者。不過也很有福報,這一世能接觸上人的法語還有塵襲的文字等這些善知識,我想宗教信仰或讓精神有所寄託的任何方式都足以讓人心靈得到依歸與滿足。

將生命課題與意義這等無形的心靈層面化為有形的文字,讓更多讀者有機會讀到,將與更多生命結緣,以生命影響生命,此因緣對世間的影響力將無限寬廣。這也就是為何雖已看過,還是覺得一定要珍藏的主要原因,塵襲的書很適合當傳家寶,因為這都是他的精神代表作,也唯有化為有形的實體,其精神才能在世間流傳不朽。

〈極地之光〉,我想那是一道光明的智慧之光。看完這本小說,
一股豐沛的生命能量與光明智慧,讓我的內在充實滿滿,感動滿滿,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在這本小說裡盡現。呵~可惜我不是文字高手,無法用最吸引人的文字來介紹這本小說,只能說這部小說very very「耐人尋味」。這劇情若能拍成電影,一定又是另一項創舉,真的期待有此一天。

《極地之光》真的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好書,在生命旅程中三不五時拿出來咀嚼一番,相信將讓您得到意想不到的心靈收穫與滿足。誠心推薦給有緣的您~

PS:一般書局若不容易找到這本書,建議可上網路書店訂購,輕鬆又便利多了。

金石堂網路書店網路紅利價75折優惠呢
...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LID=se008&kmcode=2018575359643&Actid=wise&partner=


誠品網路書店目前有85折優惠...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68671904806

博客來網路書店是9折優惠...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2985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肌肉萎縮症像無形的魔咒,
一點一滴抽離掉身上的力量,
他被迫倚賴呼吸器無法動彈,
視線所及只有一百二十度的世界,
能受意志控制的就僅剩兩根手指,
和發不出聲音的嘴巴。
靠著僅有的這些,他要實現一個夢……


一百二十度的天空 撰文/何姿儀

「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我來扮演這種角色?我實在想不透,為什麼『導演』從來都不考量人家的演技及感受會如何?一旦演出不夠精彩或出差錯,都得獨自默默承受舞台下觀眾無情的嘲笑與數落,那滋味並不好受!」

躺在病床上,竣超心裏不斷問著老天爺,沒有聲音、沒有動作、沒有表情,只有身旁的呼吸器幫浦,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加壓抽吸,節奏單調而規律。

自從被診斷出罹患肌肉萎縮症的那天開始,竣超的天空就逐漸被重重陰霾所覆蓋。生命之於他,是一場無止境的拔河賽,必須用超凡的毅力與全部的能量面對;何時宣告疲憊放棄,死神就何時奪走他的生命。

痛能呻吟,是奢侈的幸福

小學一年級時,當同學們快樂地盪鞦韆,竣超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老是盪不起來;媽媽也發現,竣超從小腿就比較沒力,經常跌倒。但老一輩的人都說:「這沒什麼關係啦,等『轉大人』的時候,多燉一些補品吃一吃就沒事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直到小學五年級的某一天,媽媽發現竣超的手臂彎曲、手筋又硬又緊,著急地到處請教人,也開啟了接下來漫長的求醫之路。

他們奔走於現代醫學與民俗醫療之間,尋找希望;也不能免俗地去求神問卜,尋求奇蹟。

隨著年月消逝,竣超全身的肌肉與活動力漸漸衰退,直到每一個舉手投足,都需要仰賴他人的協助;而原有的興趣、才華,以及對人生的抱負,都隨著不由自主萎縮變形的身軀,逐一被剝奪殆盡。

從坐在輪椅到躺臥病床,竣超一天二十四小時,只能望著蒼白的天花板無言地吶喊。看身旁的人來來去去、看生命在呼吸之間緩緩朝向終點前進。

漸漸的,他連自主呼吸的能力也喪失了,仰賴機器維生;直到氣切孔逐漸鬆弛變大,他再也無法從喉嚨發聲,連氣音也因孔洞漏氣而無法辨識。

他奮力將空氣從食道噴出,「食道語」成了他與外界溝通的僅存方式,卻也讓他的表達變得困難重重。

「你不妨將心比心想想看──一個健康、意識清醒的人,突然間變成全身無法動彈,又不能說話;而勉強說出來的話,又讓別人聽不懂、猜不透,那種痛苦的確是生不如死!」

痛,若能呻吟,對竣超而言將是奢侈的幸福。擁有一切感覺,卻不能動彈、無法吭聲,是竣超每一天必修的苦行。

時光消磨著身體,靈魂找不到出口;然而,他卻化苦為堅強的意志力,儘管夢想無法飛翔,他仍不斷醞釀著,有朝一日,必定要啟航。

不交白卷,決心回報母恩

在三十多年前那保守的年代,不明原因的疾病,總是若有似無地與污名產生連結。為了家、為了兩個罹患重症的孩子,母親用生命撐起一把保護傘,在風雨飄搖中,守著這一家子。

夜半時分,母親常恍惚醒來,想著受病苦折磨的兒子,便心痛得不能成眠。三十多年來,母親的奔忙、不離不棄,及吞下的辛酸淚水,點點滴滴,都深烙在竣超的心坎。

當罹患相同疾病的弟弟放棄氣切離開人世,心願的種子,卻在竣超的心頭悄悄萌芽。

不願這一生交出來的是一張白卷,母親的愛、母親的苦、母親的偉大,讓竣超想寫成一本書。唯有這樣,才能對母親的宏恩做出一點點的回報。

「我要讓人們知道,我有一位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也要向母親證明,她費盡千辛萬苦照顧這個躺在呼吸照護病床上的兒子,並不是像人家所說的那種沒出息的廢物。除了這個心願,我別無所求。」

然而,竣超的手無法執筆、喉嚨發不出聲音,許多有心人嘗試各種方法協助他──錄音、錄影、訪談……卻總是不得法。竣超清楚地感覺到身體逐漸衰敗,儘管不肯輕言放棄,但他的信心也開始飄搖鬆動了。

「你知道嗎?我都是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因為沒有人可以幫助你;我都是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到底,不可以放棄,因為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唯有走出自己心中的陰霾,成功才有希望。」

時光對竣超而言,是一種折騰。它無情地流逝,讓竣超毫無把握的可能;又冷酷地靜止著,讓竣超只能守著一輩子的記憶與想像,卻無法付諸實行。

「時間沖淡不了我的記憶、雨水洗滌不了我臉上的淚痕。不會的,我不會因為這樣而喪失意志,這反而更增強我的信心與鬥志。」

黑夜又天明,光陰不斷地流去,他孤獨地守著「不可能」實現的夢。母愛,是他活著的唯一力量;報恩,是他生命的唯一期盼。他要向世界證明,為了母親,他忍耐躺臥病床的痛苦,靜靜等待,等待希望……

群策群力,圓夢之旅啟航

透過大愛電視節目得知大林慈院的整形外科具國際醫療水準,竣超再度燃起了希望──若能將氣切孔肌肉裂縫進行植皮補合,就能透過錄音來寫作,完成最後的心願。

「但想想自己的身分,我這樣一個無名小卒……」竣超內心千迴百轉,一股焦急與迫切不斷地在內心鼓漲起來;腦海裏突然閃過一個身影──呂欣茹,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對!就是她!」竣超感到振奮不已。

欣茹是個極富愛心與熱忱的人,任職於雲林北港媽祖醫院期間,認識了竣超。轉任大林慈院後,欣茹也不曾遺忘這位「朋友」,不時抽空前往北港探望。

竣超託護理人員向欣茹求援;這通電話,也牽起了竣超與慈濟人的奇妙因緣。

就在那個星期日早晨,竣超朦朧醒來,發現自己衷心期盼的欣茹,帶著兩個女兒站在自己的身旁,他定睛一看,確定這不是夢,而是真實的情景!像壓力高張的水壩,找到了洩洪的出口,竣超不再強顏歡笑,將壓抑許久的痛苦失落,一股腦兒向欣茹傾吐。

欣茹掀開氣切孔上的紗布,詳細地拍照記錄,以便帶回大林慈院請整形外科醫師評估。「你放心!我們會幫助你達成心願的。」欣茹的話,為竣超帶來無比的安慰。

兩週後,護理人員捎來了欣茹回覆的消息:「這是一件很浩大的工程,並不是醫師不想為你做,而是因為可能造成你生命上的危險。」瞬間,竣超的腦筋一片空白,心情從雲端墜入了萬丈深淵,「天啊……難道老天真的是要絕我的路嗎?……」

當竣超的心情陷入谷底,欣茹卻依舊鍥而不捨地為他尋找一絲的可能性。她向醫院同仁們說起了竣超的故事,成了為他著書圓夢穿針引線的關鍵。

儘管不確定能否為竣超帶來任何幫助,在一清朗的秋日上午,大林慈院人文室同仁與慈濟志工,來到北港媽祖醫院探望竣超。確認了竣超的想法後,當他們再度造訪時,帶來了一部筆記型電腦;然而,協助竣超操作電腦的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順利。

在電腦鍵盤上敲打一個鍵,大約需使上五十八公克的力氣,這對一般人來說非常容易;然而,竣超唯一能活動的手指,卻連這樣微弱的力氣也使不上。大家忙著嘗試各種角度、各種工具,也都無法找到可行的方法。

五十八公克的細微力量,給竣超帶來了無比沈重的打擊,高估自己身體活動力的他,不禁退縮了。「不好意思,我不值得你們這樣為我付出……」

但大林慈院同仁並沒有就此放棄,大家一心想著如何克服困難,給這位生命的勇者支持與力量。

四季交替,歌詠生命篇章

正在籌設「聽語中心」的大林慈院工作團隊,輾轉聽聞了此事。決心協助竣超建構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耳鼻喉科主任何旭爵、工務室主任姜立新,串聯了嘉義大學教授陳明聰、科技輔具基金會,結合彼此的專業領域,一起為竣超打造夢想——從餐桌改造到程式設計;從電腦架設到輔具研發。歷經半年的努力,反覆地討論、設計、測試、修改,終於為竣超量身設計出一台獨特的專屬電腦。

二○○五年三月,這份禮物送到了竣超的手中,讓無法說話,左右手各剩兩隻手指頭可以動的他,得以翱翔在寫作的世界裏。

「那時候我的心境,如果是用『熱血沸騰』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如果不是有很多人在我的病床邊,恐怕我感恩與激動的淚水會決堤。」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環的腳步未曾停歇,躺在病床上,竣超看不見窗外景色的變化,但生命的波瀾起伏,卻從他的手指間,緩緩地刻鏤下來。開始寫作的日子,是竣超這一生中最充實、最快樂的時光,也是最不可思議的美好時刻。

儘管身體不聽使喚,他用堅忍的毅力與生命力,戰勝了被病痛束縛的身體;憑藉著一台獨一無二的電腦,和僵硬的兩隻手指,不斷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一字一句敲出他生命的篇章,描繪出他內心深處最溫暖的色彩。

在他細膩的文字裏,有一幅幅與親人相處的情景、一首首詠歎母愛的詩歌,一篇篇回味無窮的童年故事,也有一段段曾經讓他哭泣的痛苦回憶。他無言而萎縮的身軀裏,靈魂卻是超乎想像的豐潤與多彩。

曾經,竣超流著淚,對母親說:「當我死後,把我的骨灰綁在氣球上,當氣球升上天空就會爆破,這樣我就自由了、自由了……」

然而,就在收到電腦禮物的那一天,竣超的願望改變了。他紅著眼眶,堅定而激動地說:「當我死後,我要把大體給慈濟醫院,讓你們作病理研究。」大家明白,在那一刻,他一生的痛苦與磨難,無須等待氣球升空,就已全然解縛了。

一切只起於一顆心念種子。竣超對生命的熱切,牽引著一群慈濟醫院的同仁,來到這個素昧平生的重症病患身邊。若問,是什麼理由讓這麼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這樣無所求地為竣超而努力?也許那是因為──每個人都被竣超不凡的生命力撼動,進而願意全力守護這個單純感人的夢想。

開啟電腦,竣超沈浸在寫作的天地裏,他的靈魂,飛翔了起來。如今,躺在病床上的竣超,不僅看得見一年四季的萬種風情,更感受得到生命間交會的亮麗光芒,以及人世間的愛和溫暖。

三年間敲下六十六萬個文字,承載著竣超無與倫比的夢想。竣超的生命故事,尚未完結;竣超的夢想,還將繼續編織下去……


【幸福時光】一指作家 ◎林慧羚(大愛電視台「看見幸福的力量」企編)

大學時代曾經是個文藝青年,也有個當作家的夢想,可是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因為總有許多理由去蹉跎光陰。

當我抵達北港去拜訪竣超時,見到他用一根柔弱無力的指頭,一個字、一個字敲出六十六萬字的作品時,真覺得不可思議!如果這真的是夢想,那就要付出生命去完成,竣超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人。

竣超從小罹患肌肉萎縮症,目前只能躺在呼吸病房,靠著呼吸器維生;但是他比別人更具堅強的意志力,當他決定去做某件事,總是全力以赴,寫作就是如此。

打從竣超決定要寫一本感恩母親養育之恩的書後,許多助力就來了。在慈濟大林醫院同仁、特殊教育專家和志工幫忙下,終於組裝了一台天下獨一無二的愛心電腦,讓他可以躺著創作。

從此,他拚命地學習電腦,克服病痛的障礙,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不可能的生命奇蹟,讓被禁錮的靈魂有了出口。

我在竣超和他的家人身上,看到奇蹟,也看到走過生命的逆境。竣超的意志力,開闊且堅毅,讓我們沒有藉口說自己不可能,也沒有藉口去放棄生命;因為唯有活著,才能創造出自己的價值,就像竣超一樣。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2/018/index.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收到《慈濟道侶叢書》了,這次主題為「當幸福來敲門」。裡面所收錄的都是大愛台「看見幸福的力量」節目裡那些主角的生命故事~~

書的封面那一段話寫得很好:用世俗眼光看待,這是一個個充滿悲苦的人生。他們卻視苦難為滋養花朵的沃土,努力為生命荒原墾植出一片良田。

光是看完此書的
【序】,就讓我深深感受到此刻的自己是多麼的幸福。透過他人的示現"苦相"來反觀自照而自我覺察,原來自己所擁有的是那麼的多,還有什麼資格抱怨呢?

在陳國安先生的故事裡,則讓我看到夫妻間那種患難中見真情的可貴情操。也讓我想起昨天收到加州師姊來信裡她所提到的個人觀點:「男女間的愛情,在多年的婚姻生活後,是否能轉變為夫妻間的情與義,這才是兩人是否能長久的最重要因素。」....的確是,因為這句話已在這對夫妻身上得到印證。

「見苦知福」不僅是幸福的泉源也是一股幸福的力量。願與有緣的您分享~~
----------------------------------------------------------------------------------------------------

以下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2/018/index.htm


【序】看見幸福的力量
 撰文/靳秀麗(本文作者為大愛電視台節目部經理)

你怎麼定義幸福?生活當中,什麼事物使你感覺最幸福?

最近一則社會新聞盤據各媒體新聞版面——一位中年男子中風癱瘓在床,他的妻子決定帶著兩名幼子離家,並且以丈夫中風為由訴請離婚;雖然後來法官判決不准離婚,但這樣的家庭悲劇,確實令人不勝唏噓。

身處困局中的人,或許有她萬般的無奈,我們理解;不過我相信也期待,這起新聞事件只是個案,不是社會的普遍現象。

在大愛電視台「看見幸福的力量」節目採訪過程中,我就親眼看到了一盤全然不同的人生棋局——對弈的這對夫妻,既貧且病,卻有令人動容的深情厚義;在一方身處病痛最困難的時候,另一方依然不棄不離。

陳國安的妻子癱瘓在床十年,妻子病倒後,正值壯年的陳國安不惜辭掉工作,親自為她擦澡、餵食、換尿布;十年來默默付出,無怨無悔……如果我不是親眼所見,真的不相信會有一個大男人,願意放下自尊,無微不至地照顧太太、照顧這個家。

也因此,陳太太雖然臥床多年,皮膚依然白皙水嫩,沒有半點褥瘡;家裏也整理得乾乾淨淨、井然有序,就連子女教育也沒有半點忽略。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為了教育子女孝順、培養同理心,陳國安告訴孩子:「你覺得糞尿味道不好聞嗎?要知道你們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照顧你們的。」因此,孩子們雖正值青春期,偶爾會有貪玩的時候,但也能體諒爸爸的辛苦,更會幫忙照顧媽媽。

難得的是,陳國安的父母也充分包容生病的媳婦,多年來協助照顧孫子三餐、接送上學。
陳阿嬤不但沒有嫌棄媳婦,反而一直稱讚媳婦過去對她的好;她還伸出手指,秀出媳婦送她的戒指說:「這戒指將來要留給孫女。」

我讚美她真是一位好婆婆時,她謙虛地說:「互相啦!」

這家人的苦難其實並沒有結束。陳國安的大兒子也得了和媽媽一樣的疾病,吞嚥困難、語言表達功能逐漸喪失……命運用各種磨難來考驗這一家人,但他們皆以一貫認命的態度來面對。也難怪陪伴這個家庭的慈濟志工有感而發地表示:「看起來好像是我們在付出,事實上是自己學習到更多!」

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幸福的力量從何而來?

陳國安的家庭,或許在世人眼光看來,日子苦不堪言;但他們一家人卻以實際行動相互扶持,內心反而充滿感恩與關懷。

愛情和親情的溫暖,其實就在日常的點滴互動裏,就在每天的一粥一飯之間。很多人終日忙碌,只想著編織一個幸福的將來;卻看不清幸福就在眼前——在我們生活中,也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不必強求、不必羨慕別人。

每一回為了「看見幸福的力量」節目出門採訪,我總能帶著滿滿的感動回來:為自己、為工作、也為我的家,蓄積滿滿幸福的能量。

遭受苦難的人以身示現無常,在無常中他們沒有抱怨,只有感恩;在苦難人身旁,也總會看見慈濟志工無怨無悔、只求付出的菩薩身影。

在人性向上、向善的故事中,我們看見了幸福!原來這就是幸福的力量!

幸福的力量,讓我們能以清澈明亮的慧眼「見苦知福」。

幸福的力量,讓我們能以知足、感恩的雙手,譜寫人世間「人幫人」、「人助人」最美麗動人的傳奇。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謙讓篇─六尺巷美談

 

清朝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為人豁達大度,做事認真謹慎。

 

張英在京師為官時,家人由於興建府第,與隔壁方姓望族因地界不清而打官司。縣令鑑於雙方都是有權勢的望族,遲遲不敢定案。

 

於是家人修書張英求援。張英接到家書後,立刻以二十八字短詩回覆。詩文的內容是:「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函後,主動讓出三尺土地,方姓望族見狀,也自動讓出三尺。由於彼此相讓,兩家之間,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人行巷道。

 

張英的豁達忍讓,非但化干戈為玉帛,且留下千古美談。人人路過六尺巷時,均稱頌不已。

 

四十多年前,慈濟功德會草創之初,有位婦人每個月捐款二十元。

 

有一天,慈濟委員去她家收善款時,婦人隨口說:「唉!最近好煩!」

 

原來婦人隔壁的鄰居正在改建房子,地基挖過了兩家的地界,婦人覺對方欺人太甚,彼此爭執不下,便打起官司。慈濟委員了解事情的始末後,問她:「你知道我今天為何到府上來嗎?」

 

「當然知道,來收善款啊!」

 

「你知道這些錢的作用嗎?」

 

「當然知道,救濟啊!」

 

「你知道要救濟誰啊?」

 

「這我就不知道了!」

 

「對啊!是誰遭受苦難需要幫助,你並不知道,卻能夠每個月捐出二十元,如今只為了牆界,就和相處了四十幾年的老鄰居打官司,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這麼做值得嗎?」

 

婦人恍然大悟,立刻向法院撤銷訴訟,鄰居也大感歉意,主動將牆界後退數尺,如此一退一讓,兩家之間,也空出一條巷子來。

 

讓地美談,真是無獨有偶,古今輝映,雖然人的慧根有利鈍之分,一旦心地感受震撼,即有所覺。可見人人皆有佛性,個個同具慈心。

 

讓步,就不會得寸進尺。

 

【靜思一下】

希望別人來配合自己,很困難、很辛苦,且容易自我膨脹;不如調整步伐,配合他人。─ ─證嚴法師
-------------------------------------------------------------------------------------------------------------------------------------------------------------------------------

定慧篇─冉伯牛患不治症

 

孔子的弟子冉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又生了滿身毐疹,雖經診治但不見效。

這一天,冉伯牛正感滿懷惆悵與寂寞時,佣人向他報告:「老師又來看您了!」他慌慌張張從病床上爬起來,想要迎接老師,卻又躺了下來……

 

冉伯牛的心裡既興奮又無奈,他何嘗不想見老師;不過,他擔心自己的病容會污辱老師的尊嚴….就這樣,既想見又不敢見的矛盾思緒,不斷起伏。


不多久,窗外傳進了孔子的聲音:「伯牛!我不勉強你給我看你病苦的臉,但你也該讓我聽聽你的聲音吧!」


「老師請您原諒我!」


「我知道你不喜歡別人為你難過,這樣想很對;不過….」孔子說:「你的心不要被病拖累啊!心靈不能平靜安詳,是君子的恥辱啊!」


孔子安慰他:「你可以藉由這個病來考驗你的心志,增益你的人生經驗。你若能透過病來了解一切,而心得以平靜,就是『智』;心雖不免憂傷,卻能不動搖正念,就是『仁』;又不怕人家的議論,而更能精進,就是『勇』。所以,你要放開心胸,不要被病拖累了。」


老師殷切地教誨讓冉伯牛感受頗深,不覺鳴咽了起來。


「伯牛,把你的手給我。」孔子從窗外伸進右手,冉伯牛畏怯的從棉被裡慢慢伸出粗糙的手。


孔子緊緊握著,對冉伯牛說:「人生總有個終點,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相見;但願你能堅持到底,保持心靈的平靜。」


孔子以嚴謹而無限親暱的口吻,來撫平他創傷的心靈,寬舒他抑鬱的情緒。「以你的修為而言,應該不會生這種病才對,莫非是「天命」要你承受這種病苦,來增益你尚未發揮的良能?你一定要保持心的平靜,才能不被身病所困擾。」


聞言,冉伯牛再一次打開了心結,頓覺心境寬暢,平靜而舒坦,再也不因醜陋的病體而感到羞恥。

 

人難免對死亡有莫名的疑懼。對於臨終者,安撫其疑慮、憂懼、煩悶不安的心,使其了無罣礙而能時時攝心平靜,即最好的臨終關懷。

 

生、老、病、死,都是自然法則

 

【靜思一下】

無常環伺,巨變不期而遇,一旦生命大限來到,要以智慧化無用為大用。─ ─證嚴法師
--------------------------------------------------------------------------------------------------------------------------------------------------------------------

知足篇─網開三面

 

從前,有一位老漁翁和小孫子住在河邊,以網魚維生。有一天,小孫子好奇問老漁翁:「為什麼您補魚的網洞那麼大,如果把網孔縫得更小,不是可以補到更多的魚嗎?」

 

老漁翁說:「那是要讓小魚能夠順利長大。就因為我們能放過小魚,所以我們才永遠有大魚可以吃啊!」

 

到了秋天,老漁翁收起魚網,不再網魚了。小孫子又問:「為什麼要放棄吃新鮮的魚,而吃以前剩下晒好的魚乾呢?」

 

老漁翁不厭其煩向小孫子解釋:「秋天魚兒產卵,我們不能殺死那些雌魚,否則將來不僅沒有大魚,連小魚都沒有了。」

上古時代,商湯見有人布設四面遮天的網、口中祈禱著所有的飛禽走獸都盡入網中,忍不住嘆道:「唉!真要將天地萬物都一網打盡了,除夏桀以外,誰會這樣殘忍呢?」

 

於是,他下令把網收了三面,又教導狩獵者更改祈禱的語詞:「昔日蜘蛛結網,今見婦女織布,全只有一面,上下左右,都可以暢行無阻。我的網也只願網進那些粗心大意或心存冒犯的飛禽走獸!」

 

漢水以南的部族,聽到這件事,都紛紛讚美商湯的仁德廣布,被及禽獸。於是,四十個部族一一歸服。


獵人布置四面遮天的巨網,未必能補獲鳥獸,而商湯僅僅留下一面,卻不僅網到鳥獸,還攬獲了四十個部族友邦。

 

古人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以免一網打盡,失去生機;今人貪圖便利與享受,過度開發資源,對大地的毀傷日益嚴重。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靜思一下】

大地像母親,生長萬物、負載群生;大地受毀傷,人類當思節制、疼惜。欲念無盡,消費就變成消福;延長物命,就是延長地球的壽命。─ ─證嚴法師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定慧篇─將軍把玩古董

 

從前有一位將軍,喜好收藏古董。

 

有一天,他在家中把玩心愛的古董,一不小心,差一點就從手中滑落,雖然沒有摔破,卻使自己驚出一身冷汗。

 

將軍心想:「我帶領著千萬大軍,出生入死,百戰沙場中,都未曾害怕過;為何今天為了一只小杯子,就驚嚇成這個樣子?」

 

最後,他悟通了!是因為有愛憎之心,才使他驚駭。於是,他很灑脫地隨手把杯子一丟。

 

在春秋時代,周宣王很喜歡鬥雞。有一天,人家送他一隻很強壯的鬥雞,他就交給紀渻子去飼養,希望訓練成為天下無敵的鬥雞。過了幾天,性急的周宣王就問:「那隻鬥雞訓練得怎麼樣了?可以上場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看到別隻雞的影子就會很興奮,聽見別隻雞的聲音便會衝動起來,所以還不能上場。」

 

再過十天,周宣王又問。紀渻子的回答還是:「不能上場。因為這隻雞鬥志高昂,常對四周怒目而視,不能自制衝動,所以還不能上場。」

 

又經過十天,周宣王再次問紀渻子情形如何?

「牠的意氣還很強,有躍躍欲試的模樣,尚不能克服鬥志,還不行!」

又再經過十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現在牠聽見別的雞叫,已經沒什麼反應,看來好像一隻木雞,牠的心已經不受外物影響了。」

 

於是,周宣王便讓這隻雞上鬥技場。果然,牠一上場就穩穩站立紋風不動,只以眼睛注視著對方,對方感覺牠高深莫測,自然產生莫名的畏懼,不敢攻擊;而牠就真的成了天下無敵。


 

真正的勇者、智者,並非武功高、能力強、學問好,而是不動心─不為外物所動的平靜功夫。

有得失之心,就有悲歡苦樂。人往往被自己的得失之心所左右,導致處處看不開、事事放不下,因此痛苦、煩惱、憂慮、恐懼等伴隨而來。

 

意不浮動,就能不被外境所亂。

 

【靜思一下】
藉境練心─順境時莫得意忘形,失意時亦莫灰心;藉事修心─不論世事如何難辦,人生道路如何難行,都要禁得起磨練。
─ ─證嚴法師
---------------------------------------------------------------------------------------------------------------------------------------------------------------

知足篇─小馬駒的抱怨

 

從前,大月支國(為西域古國,本居今甘肅省中部西境及青海省東境)習慣用酥油煎麥子餵豬。宮廷裡的小馬駒看見了,不滿的對母馬說:「我們為國王出力賣命,不論路途遙遠都要趕,勞累受苦,卻只給我們吃乾草、喝地上的積水。」

 

「你羨慕那些吃酥油煎麥子的豬,是不是?不要多久,你就會看到他們吃煎麥的下場。」

 

不久,新年到了,家家戶戶把養得肥大的豬綑綁起來,丟進熱水鍋裡,到處都可聽見肥豬的哀號聲。

 

小馬聽到豬的哀號聲難免恐慌,母馬就說:「你還想吃酥油煎麥子嗎?要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可以去看一看。」

小馬看過後,終於了解是怎麼一回事,才明白以前羨慕他人、生起比較心是錯誤的。從此以後,牠吃起乾草,覺得分外甜美,即使看到麥子也不吃。


 

羨慕他人而忘了自己應有的分際,即容易迷失自我。佛陀曾告誡弟子:「身為比丘,應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不可以垂涎他人所有的東西。只有知足,才能證得三摩地、止觀和八正道。」

 

心生羨慕是因為不知足,如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何來計較有無、比較多少,生起貪求之心而羨慕別人?

證嚴上人說:「少欲的人除了不必巴結別人、羡慕別人、奉承別人之外,心也不會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所牽制。」

 

1三摩地─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

2止觀─止即妄念不起;觀則念念分明

3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貪念,只會招惹煩惱。

 

【靜思一下】
眼睛看到了好的東西、耳朵聽到了好的聲音,鼻聞香、舌嘗美味…..六根被外在六塵引誘,便會樣樣比較高下好壞,貪求之心自然產生。─ ─證嚴法師
-----------------------------------------------------------------------------------------------------------------------------------------------------------------

珍惜篇─水溝中的飯粒

 

唐朝有一丞相王涯,官居一品,擁有千餘門客、僮僕,日食萬錢,享盡榮華富貴。

 

王相府的廚房與一佛寺相鄰,每日三餐清洗鍋、碗的水,盡向溝裡傾倒,流經佛寺後院而出。

 

一天,佛寺住持長老,到後院行走,見溝內流水中有白色物體翻滾,大如雪片、 小如玉屑,心下狐疑,近前細看,果然是上等白米飯,不禁合掌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一粥一飯,得來不易,農作的人不知要花費多少勞力和工夫,才能收成?可是卻有人如此糟蹋糧食,唉!」老和尚痛惜地說。

 

從此以後,他每餐命人用笊籬撈取溝內殘飯,在清水中洗滌,攤於篩內,晒乾後再用磁缸收貯,不消三、四個月,一缸便滿;如此兩年下來,共積了六大缸有餘。

 

那王丞相自以為可以千年富貴、萬代榮華,誰知樂極生悲,一日遭人忌害,觸犯了朝廷,闔家待審,生死難卜。

 

原有的門客、僮僕,各自流散逃亡,產業財物盡為仇家所奪,寸銀無留;王涯一家至親二十餘口,米盡糧絕,忍飢挨餓,哭哭啼啼。


鄰寺的老和尚便命人將缸內所積乾飯,浸軟蒸熟,送予王涯一家人充飢。

 

王涯吃罷,連稱甘美。就叫婢子來問住持,何以出家之人,有此美食?老和尚合掌說道:「這不是貧僧寺內家常之飯,而是尊府清洗鍋、碗時,流落在水溝中的飯粒。貧僧可惜有用之物被棄為無用,乃命人洗淨晒乾,準備留為荒年濟貧用;誰知今天卻救濟了尊府之急,這大概是天意吧!」

 

王丞相知道以後,無限慚愧,嗟嘆一聲說:「我平昔奢華無度,不惜五穀,糟蹋天物,焉得不敗?今日的災禍,當然是避免不了!」


 

現代人生活在物質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的環境中,不知道缺乏物質的困苦與不便,只知享受文明帶來的方便,而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雖然人們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早養成了浪費的習慣,要教人人惜福、知足,是一奢求。但如果人們都像王涯一樣不知惜福而盡情浪費,有一天會自食其苦。

 

有則惜福,無則知足。

 

【靜思一下】
從生活中克制自己,不要受欲念驅使追逐享樂,而過度消耗物資。─ ─證嚴法師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剛看完最近一期的〈慈濟道侶叢書〉,這期是輪到{幸福}系列,書名是「一切,不是偶然」。因為網頁電子書上並沒有將書裡每一則故事內容都開放線上瀏覽,我就先轉貼電子書上可瀏覽的作者自序及本書誕生之因緣及其中之三則小故事同有緣人分享。另外有幾則我覺得也富教化寓意、能夠啟迪人們心智的哲理小故事,因為電子書上無法瀏覽,只好再另外登打po在下一篇嚕~~
----------------------------------------------------------------------------------------------------
以下轉貼自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2/016/index.htm

萬事萬物的發生並非偶然,處理的態度,是決定結果的關鍵……作者援引古今中外歷史故事、訪視個案見聞、生活中耳聞目睹事例,詮釋證嚴法師的雋永法語,盼人人應現妙用,解開煩憂,感受幸福。


【自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撰文/蔡(木+百)洲

佛法生活化,是大家常聽到的一個名詞。「佛法」能令人解開痛苦、憂煩,能依而修行,終能脫離生死輪迴;而「生活化」,設若切實奉行,即能身心調適,而在生活上應現妙用,感受幸福。

遺憾的是,人們長久以來被積習已久的偏差觀念所薰染,以為世間是逆流苦海,又認為佛法是那麼浩瀚深奧;雖然屢有高僧大德注釋經義,但要依而奉行,確有一段距離。可說是譯作精妙不思議,如要遵行,即行有深妙不容易。

一九八九年間,我有機緣參與慈濟,有幸聆聽證嚴上人開示,記得上人曾說:「有心度人脫離苦海,但要引他們進入佛門有所難,所以先開善門,再引進入佛門;因為人人都有善根,且有樂於助人的善心,因此創設『功德會』。」

這是引領大眾最好的方法,是一種漸進法,由淺入深,既不離生活化也是普遍化,又能使人們樂於參與,使人們種善緣、結善果而成就福慧。

也因此,我想既已恭讀證嚴上人所有著作,何不擇取其中雋永法語為主題,再以故事為引例來詮釋,讓任何階層的讀者都容易明白其中道理。

於是著手蒐集在慈濟訪視個案中所見所聞,或在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事例,或歷史故事,用上人法語作結;藉此令人有所警醒,或能改善偏頗的觀念,即不枉此書之問世。

《一切,不是偶然》一書雖無一般暢銷小說的精彩,也沒有名家大作的精闢見解,但望閱讀此書之際,不以文辭優劣、內容淺陋而擱置,不妨換另一角度來參閱,相信自有所收穫與心得。

更希望讀者閱後,能以更開豁寬宏的心胸去面對周遭的人、事、物——不要只看表相,要透視內在,以慧劍抉擇是非,不使偏頗妄念蒙蔽良知良能。又一面以「無生法忍」清除貪、瞋、癡、慢、疑,精進菩薩道上,於其中學習、付出與接受考驗。

自知學識淺陋,倘有詮釋不周延或者引喻不妥切之處,敬望諸方大德高賢,不吝指正是幸!

二○○九年二月於鳳凰城(台南)
----------------------------------------------------------------------------------------------------
 【書摘2】定慧篇──商歌羅的疑問

有回,商歌羅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郊外的祇陀林精舍拜訪佛陀。

「世尊!我實在搞不清自己,有時候我自覺舒暢,對學過的東西講得非常稱心,連沒學過的東西也能滔滔不絕說出來;有時候,我卻感到非常昏昧,連學過的也完全想不起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佛陀對商歌羅開示:「一盆水假如染有紅色或青色,就不能映照出一個人原來的臉色。同理,人的心如果被貪欲所薰,居心不淨,就不能反映出任何事物的實相。假如這盆水被煮沸冒著蒸氣,能映出臉的原貌嗎?

同理,人如果被怒火焚身,則不能洞察實態。假如這盆水浮著水苔、塞滿水草,能映出臉形嗎?同理,人心為愚昧或疑惑所蒙蔽,就不能看出實態。」

佛陀於是做了這樣的結論:「相反的,如果這盆水清淨而不污濁、靜止而不沸騰、空明而不塞水苔、水草,那麼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反映出物體的實態。人心不為貪欲所煩惱、不為瞋怒所激動、不為愚癡所障蔽,心態能夠保持平靜,不論是何時何地遇到任何事物,都能保持正見啊!」

相信大家都有如下體驗,就是環境愈靜、愈沒有事情,妄念會更多、欲心愈熾然;若是一天忙到晚,念頭專一,反而貪欲妄想較少。

由此可知,境靜不一定能讓人心靜安閒。如果能放得下、不爭執、不抱怨、不憤怒,毀譽不動、煩惱不生、意不妄想……如是由「無無明」而動中取靜,內心自然趨於平靜,才是真靜。是故真靜,非從境取,是由心得。

◆一切唯心造。

【靜思一下】
即使人事紛雜,若是心靈純淨,則萬事萬物無不在為我們說法,能令我們心生法喜。──證嚴法師
--------------------------------------------------------------------------------------------------------------------------------------------
【書摘4】知足篇──哲人哲思

古希臘哲學家戴奧真尼斯(Diogenes)一向很知足於當前的境遇,視簡樸、無欲、自由自在的生活為最高理想。

當他看見老鼠在牆角奔跑時,心裏想:「老鼠沒有固定的窩,不怕黑暗,也不求美食,適應能力又強,這是牠的特性,也是人類所缺欠的。」

他從來沒有穿衣和居住方面的苦惱,因為他總是以一條長布裹身;且由於他夜晚就睡在木桶裏,遂有「木桶中的哲學家」雅號。

有一天,他到泉邊取水,發現一位小孩用手捧著水喝。他對自己說:「我又多帶了一樣東西。」便將身邊僅有的一個碗也丟了。

戴奧真尼斯對於一切事物都抱持著不忮不求的心態,對於權勢者也絲毫無懼。當亞歷山大征服希臘,來到科林多斯訪問時,一些政治家和學者們紛紛前來參見他,以博得大帝的歡心。唯有戴奧真尼斯不想向大帝表示任何敬慕之意,依舊睡在木桶裏。

於是,亞歷山大對這位倔強的男子非常感興趣,便屈駕前往他的住處。這時,戴奧真尼斯橫躺著身子,正在晒太陽。

「我是亞歷山大大帝!」一個充滿著威嚴的聲音說道。

「我是木桶中的哲學家!」戴奧真尼斯躺著回答。

亞歷山大非常賞識他的膽量,於是說:「你想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

戴奧真尼斯舉起一隻手輕揮道:「請你稍微退到旁邊,因為你擋住太陽光了。」

聽到了這句話,一向被人視為偉大象徵且自視甚高的亞歷山大,不覺由衷佩服他的豪邁無羈性格,「假如我不是亞歷山大,那麼我會希望自己成為戴奧真尼斯吧!」

比戴奧真尼斯早一百多年、也是古希臘哲學家的蘇格拉底(Socrates),同樣淡泊名利,過著知足簡樸的生活。

有一天,他心血來潮對學生們說:「來!我們去市集逛。」

學生們覺得很奇怪,因為老師從來不買新衣服、家具或日用品等,為什麼要去逛市集?蘇格拉底看到學生們滿臉狐疑,便很輕鬆地說:「等我參觀完後,再告訴你們吧!」

在市集裏,蘇格拉底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東西,看得好興奮……他確實感到「滿載而歸」──其實兩手空空如也。

學生問:「老師,你參觀這麼美麗又豐富的市集,你得到了什麼?」

老師說:「我得到一個非常好的結論,我發覺原來我不需要這麼多的東西。」

戴奧真尼斯身無長物而自在無礙,使亞歷山大大帝也被其性格所感服;蘇格拉底一無所求而悠然自得,令學生們無限敬佩。兩位哲學家,同樣都能不為物欲所累,才能在心靈上無限充實富足

◆有求必苦,「心」富最富。

【靜思一下】
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不管;善的事情仍要積極去做,不為日常生活是非而患得患失。──證嚴法師
----------------------------------------------------------------------------------------------------

【書摘5】謙讓篇──你也對


門外有甲乙兩個和尚正在爭論一個問題,雙方堅持不下。

甲和尚氣沖沖跑進房來,對老和尚說:「師父!我認為這個道理應該如此,可是乙卻說我不對,您認為是我說得對,還是他說得對?」

「你說得對!」老和尚說。

甲和尚很高興地出去了。過了幾分鐘,乙和尚也跑進來問老和尚:「師父!剛才甲和我辯論,他的見解根本是錯誤的,而我說的都是有根據的。您說是我對呢?還是他對?」

「你說得對!」乙和尚聽完也歡天喜地跑了出去。

站在一旁的小沙彌大惑不解地問:「師父!不是甲對,就是乙對,您怎麼向他們兩個人都說:『你說得對』呢?」

「你也對!」老和尚看了小沙彌一眼說。

從前有一戶人家經常吵架,看到隔壁一家非常和樂,十分羨慕,便前往請教;「你們家好像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從來不吵架,能否告訴我,有什麼祕訣?」

「因為我們家每個人都是壞人啊!」

問的人不明其含意,深覺受了侮辱,就悻悻然地回去了。

有一天,和樂的這家人被偷走了一輛腳踏車,他們全家人的談話,無意間被鄰人聽見了──

「沒有將大門關好,是我的錯!」

「不!我忘了上鎖,是我的錯!」

「不對啦!是我把車子放在院子裏,全是我的錯!」

聽到他們紛紛自認錯誤,鄰人恍然大悟。

「此心常守圓滿處,天下自無缺陷事。」凡事善解,就會歡喜自在;而「善解」的先決條件是無執著。執著即有我見,我見並非正見;正見令人覺悟,我見使人迷茫。

老和尚已無我執,故無所偏,而來個皆大歡喜。或許你也會問:「這樣對嗎?」

就像好人相處卻會吵架,壞人相處反而平靜,豈不違反常理?其實是自認為自己不好的人,具有正確的知見,有錯就攬在己身,彼此自承過錯,何來爭執?

◆凡事善解,就會歡喜自在。

【靜思一下】
心胸開闊,以平等心待人,自然能同理他人感受;己所不欲之煩惱,亦不會施予他人。──證嚴法師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上一次所介紹的「慈濟道侶叢書─幸福漲停板」這本書裡,有提到總共收錄了十三個藉由克勤、克儉的生活態度,來重新審視幸福真義的故事。而其中最令我感佩的一篇故事就是以下我所要po的,因為"慈濟道侶叢書"的線上試閱無法點閱這一篇,不過這篇文章在最近幾期的《慈濟月刊─504期》裡也曾經刊出過,我就轉貼"慈濟月刊"電子書裡的這篇內容與有緣人分享。看看這一對曾經在金融投資業叱吒風雲的高薪夫妻檔--柳宗言與林蔚綺,如何從奢靡浮華回歸到簡約樸實的生活,因為這對年輕夫妻改變的不只是外在裝束,更重要的是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意義。
----------------------------------------------------------------------------------------------------
以下是
「慈濟道侶叢書─幸福漲停板」裡,林蔚綺的幸福小語~~

1、「物質欲望向下比,精神道德往上提」,這才是比較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2、「人生無常,財富也無常,現在存的,不見得將來能留得住」
3、「最能讓人安心的{投資},是廣結善緣、多做善事。」


以下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04期》

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mod=tc_monthly&act=detail&id=832

人生最安心的投資——林蔚綺與柳宗言 保值「幸福感」


 
◎撰文‧葉子豪 相片提供‧林蔚綺

台灣股市行情、歐洲開盤表現、
美國金融市場收盤價……
她的生活二十四小時
跟著國際股匯市波動;
旅遊、美食、高消費,
成為她犒賞自己、紓解高壓的方法。
周而復始「與錢共舞」,
心情隨著行情震盪,
讓心靈過勞——
人生究竟為何辛苦為何忙?
終於,她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好的投資……


對全球投資人及金融從業人員來說,今年禍不單行。早些時候美國政府調升利率,財務吃緊的「次級房貸」戶繳不起本息、放貸的銀行陷入資金危機,數以「兆」計由次貸所衍生的債券及金融商品,瞬間成為一堆廢紙。

連鎖效應所及,多家投入大筆資金買「債」求利的知名金融機構不支倒地;連挺過美國南北戰爭、經濟大蕭條及兩次世界大戰的百年老字號「雷曼兄弟」,也在九月中旬宣告破產。全球股票、債券、房市哀鴻遍野,投資人損失慘重。

「投資和儲蓄不同。儲蓄是你存錢進去,本金拿得回來還有利息;投資不一定保本,即使名稱上『保本』,也不保證拿得回原始投入本金。」談起近來全球經濟危機,曾是銀行財務團隊一員的林蔚綺相當感慨。

兩年前捨棄高薪,結束十二年與「錢」共舞的金融職業生涯,林蔚綺「跳槽」到慈濟當全職「志工」;金融市場的高低震盪已成過去式,但那段心情隨數字起伏的日子,如今想來仍恍如昨日。

行情影響心情 煩惱日不落

「相對於慈濟人『大愛』日不落,我以前真的是『煩惱』日不落。地球是平的,全部的市場都連動。」林蔚綺表示,從事國際金融業務,每一刻都不能放鬆——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盯亞洲匯市、債券市場,下班以前看歐洲市場開盤;也不能遺漏晚上美國華爾街開盤,常盯著電腦網路看全球財經新聞到半夜;早上起床還要關心美國金融市場的收盤價。

「操作的錢都是八、九個零。」依舊帶著專業氣息的她形容,當時心情常跟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前主席葛林斯潘的公布而起伏。

而今讓林蔚綺全心投入的,是慈濟無給職的志願服務;偕同夫婿柳宗言走進各公司行號、學校社團,宣導節能減碳抗暖化的觀念。

「請大家給自己不方便,為地球保生機!」播放完冰山融解、氣候變遷及糧食短缺等相關資料片,柳宗言語重心長做了總結。坐在一旁的林蔚綺起身向前,與夫婿一起向撥冗參與的主管及員工鞠躬致意。

走出辦公大樓,兩人和同行的志工友人走向有一點遠的捷運站,以大眾運輸代替開車來節能減碳;他們不只「說到」,更切切實實地「做到」。

「有時候我會掙扎,到底要不要開車?以前是以時間做考量,現在我會想,能不能再減碳?以這種心念出發,就會想辦法克服。」

在位於台北市文山區半山腰的家裏,林蔚綺談及想法的轉變。推開玻璃門,走到陽台,放眼望去盡是台北盆地南緣的精華區,可以想見入夜後,將是一片燦爛輝煌。可是若全球暖化的趨勢不減、極地冰融,這眼前的繁華,不無可能消逝在一片水鄉澤國中。

「如果海平面上升六公尺的話,我們家……還好。」柳宗言露出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嘆息的苦笑。

「五年級」的林蔚綺與柳宗言,改變生活、儉約樸實,為環保盡了一分力。不過從前的他們,可是花錢不手軟的享樂一族。

「以前常去五星級飯店吃晚餐,就我們兩個人而已。那是一種心態,覺得工作時間很長又很忙,總要犒賞自己,然後就會落入——努力賺很多錢,然後努力消費的循環。」回想盡情享受的日子,柳宗言不諱言,那曾是夫妻倆心中「成功」的圖象。

賺錢辛苦 花錢減壓

一九九一年,林蔚綺和柳宗言赴美留學。

「哇,這麼大的超市,二十四小時營業,東西都這麼便宜!」初到山姆大叔的國度,看到大賣場裏滿坑滿谷的食物及日常用品,柳宗言相當驚訝;沒多久就入境隨俗,學起老美的生活方式。

學校所在地加州幅員遼闊,住宅和商業區距離不算近,小倆口總是趁著假日開車到大賣場「瞎拚」,一次購足一週所需的食糧用品。每逢較長的假期,更呼朋引伴旅遊,展開「千里長征」。

柳宗言取得電機碩士學位,林蔚綺也拿到企管碩士,返台後學以致用,分別從事電子資訊業以及財務金融工作。

夫婦倆延續留美時期「囤糧」的習慣,「買七天的份量,但有時候一週才煮兩餐,等到食物發霉了就丟掉。」想到以往浪費掉的食物,柳宗言相當心疼;但和其他支出相比,吃的耗費其實不算太多。

從「窮學生」晉升為「白領新貴」,高收入讓這對年輕夫妻得以「無樂不作」。

每當林蔚綺走出自家銀行大門,總會被附近的百貨公司吸引,雖然衣服已經夠穿,但她還是忍不住走進去轉轉,看看有什麼新品;上萬元的名牌服飾,不手軟地「刷」下去。

柳宗言喜好資訊產品,新上市的產品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在家裏,即使價格高、功能設計仍待改進,但他花錢替別人做「測試」,樂此不疲。

收入高人一等壓力也大,他們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國外旅行來「減壓」。珍藏的相本裏,多的是兩人在各國古蹟名勝前的留影。

他們也不忘孝敬父母,談起兒子,柳媽媽余蓁蓮說:「我提早退休,他怕我無聊,就替我買了俱樂部會員卡,讓我去運動。」幾年前柳宗言換了一部德國進口車,但想到爸爸開的還是老爺車,便再花一筆錢買下一部更高級的車送給父親。「其實我們很捨不得,但講了也是白講。」余蓁蓮笑道。

林蔚綺也經常為娘家爸媽添購新衣。只是過慣了儉樸生活的林爸爸、林媽媽,總是把女兒孝敬的新衣放進衣櫃裏,穿來穿去還是一身舊衣服;惜福的他們,就連兒子、女兒穿過的童裝,也留下來給孫子穿。

當時,習慣富裕生活的林蔚綺,覺得父母實在不需要這樣過日子。「那是因為自己不了解,而不是不必要。」現在的林蔚綺如是反思。

財富無常 急流勇退

林蔚綺的能力強、抗壓性高,在瞬息萬變、忙碌緊張的金融職場,工作表現得到主管及同事的認同。然而工作幾年後,一股「為誰辛苦為誰忙」的疑問油然而生,一切的努力彷彿只剩一份還不錯的收入,支持著她在資金的大海裏繼續奮鬥。

就連最大的嗜好出國旅遊,也達不到預期的「減壓」效果,每當假期結束返回工作崗位,她就像洩氣的皮球。「我在職場上所看到的價值觀,和我本身的不太一樣。工作對我來說,開始產生困惑和壓力。」

心靈「過勞」的她,二○○六年三月向公司請了休假,到花蓮慈濟醫院做志工。拋開豐裕的衣食享受,林蔚綺住進靜思精舍,和別人一起穿制服、睡通鋪,過著簡約的團體生活,並學著以無所求的心服務病人。

短短五天,喜捨無求的體驗,讓她看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上人說,物質欲望向下比,精神道德往上提。我相信這是比較健康、比較幸福的生活方式。」

「本來她每天眉頭深鎖,已經持續很長時間的壓力;去了花蓮以後,眉頭都開了!好像頭頂放光,那種法喜旁人都能感受到。」柳宗言還記得,林蔚綺回家後講的都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而且應用在生活上,不只是說說而已。

這次志工行,促使她重新省思人生的定位和方向。

「你不怕將來沒錢嗎?你的退休金存夠了嗎?」聽到林蔚綺打算離職,上司和同事們大吃一驚,難以想像年紀輕輕就坐擁高薪的她,竟然捨得放下得來不易的一切;還有人甚至猜測,她是不是已找到了更好的「財路」?

妻子的決定也讓柳宗言大感不解。「和同年紀的人相比,你的收入非常高,何不把賺來的錢捐出來做更多事?」當時柳宗言對做善事的認知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自認夫妻倆是可以「出錢」的人;所以對於太太辭職做志工,「多了一個人力,卻少了許多捐款」,怎麼算都不合乎成本效益。

但林蔚綺辭意甚堅,做丈夫的只好接受,「捐」出另一半。

「我的體會是,第一,退休金到底多少才夠?不知道。第二,人生無常,財富也是無常的,現在存的,將來就留得住嗎?」對於眾人關切的「錢」題,林蔚綺反倒看得很開,認為人與人之間真誠互助更重要。

她以「風險分攤」的觀念分析,一個人遇到無常,可能在一夕之間失去所有。「所以我覺得最能讓人安心的『投資』,是去廣結善緣、去付出做善事。」

以身作則 號召減碳

林蔚綺和柳宗言加入「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收集全球暖化、糧食行情以及世界災難等訊息,作為慈濟國際救援的後盾;投入節能減碳宣導活動後,更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製造「碳足跡」。

夏天不開冷氣、洗澡水接起來再次利用、多走樓梯少搭電梯……實際的行動,讓兩人宣導時更具說服力。

「但分享得愈多,就有愈多人反過來看你。」柳宗言笑說,現在公司裏多了許多「糾察隊」,同事們注意著他的動作,是否合乎先前宣導節能減碳的標準。

「以往開車上班,走北二高,十五、二十分鐘就到了;現在搭捷運轉公車,一個小時。」即使身為主管、領有油錢津貼,但他非必要絕不動車;林蔚綺也響應節能,把愛車脫手。

雖然沒有孕育下一代,但夫妻倆並不認為單身或無子女的人,面對如全球暖化的生存問題時,可以用沒有後代所以「事不關己」,或是「有生之年遇不到」的消極態度去迴避。

「要學上人的大愛,把全天下的小孩當成自己的小孩。有了這種想法,要留下什麼樣的世界,就成為很大的責任。」柳宗言道出心中的感想。

「溫室效應起於人類的貪婪,貪婪則是以經濟發展為前提所刺激出的欲望。要改變這種經濟型態,該從人心開始改變。」商學背景的林蔚綺,認為人的幸福並非百分之百由經濟決定,很多人生活條件很好,卻不覺得幸福;就像以前的自己,明明衣服已經太多,卻還是覺得少一件。

「後來我發現,我完全沒有需要再去看那些五花八門的東西,很浪費時間,只會讓自己的心更亂。」一襲深藍色的慈濟委員制服,足夠讓林蔚綺進出各種場合,在社區走動關懷;以往每年至少一次的出國旅行也不再熱衷了,因為省下的時間和金錢,要投入更有意義的事。

承擔著不支薪的志願服務工作,柳宗言與林蔚綺的生活忙碌;把時間「投資」在公益上,即使沒有金錢回報,卻很快樂、很充實。

談到近來為人所關注的投資理財、金融危機等熱門話題,林蔚綺認為投資要有理性,不能只想追求高利。「因為高利潤相對高風險。把錢區隔好——分清楚那些錢是完全不能動到、那些可以做投資,就算損失也沒關係;這才是真正的財富管理。」

但她更建議,若能維持基本生活,就不要放太多心思在金融的操作上;多付出多布施,才會讓人生過得更好。

「把一部分時間拿來為社會付出,幫助更多人,讓這個M型社會平衡一下。」林蔚綺鼓勵每一個人:「回頭看看,我們可以再為別人多付出些什麼吧!」

這對由奢返儉的都會夫妻,用自己的改變,證明「觀念轉,幸福不遠」!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濟道侶叢書」是我必看的慈濟相關書籍,每兩個月為一期,以「生命」系列與「幸福」系列為主軸每期輪替,而發展出每期不一樣的主題內容,而每一期的「慈濟道侶叢書」裡面所收錄的都是以慈濟志工或慈濟照顧戶為主角,分享其生命歷程與人生體驗的感人故事。

像上一期的主題「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慟」就是「生命」系列,看這本書時也隨著一例例喪親之慟再次讓我陷入喪父之慟中(之前在部落格有PO過)。而這一期的主題是「幸福漲停板」,就是「幸福」系列,本書收錄了十三個藉由克勤、克儉的生活態度,來重新審視幸福真義的故事。文中的主角不僅闡述了回歸由繁而簡的清平生活之道,更將生命內化為一種質樸的幸福之美——不只是物質生活的簡單、儉約,更是心靈層次的簡樸,以及心念單純澄明的狀態……


《幸福漲停板》這本書的〈序--沒有過不去的苦〉也寫得很好,撰文者「陳美羿」是一位退休老師也是資深慈濟志工及資深筆耕志工,之前也看了她不少關於慈濟的文章及著作,頗欣賞她的文筆,深入淺出的論述,沒有華麗的詞藻,而是平易暢達且攝受人心。在這波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寒凍景氣裡,且看她如何教我們累積滿滿「幸福」存款。我想今天就先PO這篇序文吧~~

--------------------------------------------------------------------------------------------------------------------------------------------
以下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2/015/index.htm

【序】沒有過不去的苦
 

 撰文/陳美羿

五、六十年前的台灣,大多數人都吃不起白米飯,只能煮番薯簽混合米粒,來維持三餐的溫飽;儘管經濟拮据,但是「一枝草一點露」,每個家庭還是辛苦的把孩子一個個拉拔長大。
就如我的母親,她生長於一九三○年代,走過二次大戰到光復初期。在那個台灣經濟最貧窮、最困頓的時代,她做農事、做手工,用一元、五角的點滴收入,努力拉拔八個兒女長大成人,也因而養成了極度節儉的生活態度。

即使後來她當了阿嬤,依然不放棄每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經常到公寓樓下的小工廠,做電纜線加工。兒子子豪常說,那特別的橡膠味、金黃色銅絲,以及鄰居阿婆們東家長西家短的閒聊,是他童年記憶中很深刻的一部分。

相較於時下的年輕人,兒子是個「什麼都不要」的「怪」孩子,很多時候都是我「逼」著他去買新衣服。為什麼他的物欲比一般人低得多﹖我們討論的結果,應該是跟母親走過貧困時代的記憶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吧!

台灣經濟起飛後,出現了很多過去聞所未聞的新名詞和新現象──什麼「理財」、「資產配置」,還有廣告詞「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定存會被通膨吃掉」等;分析師大談股票、精算師鼓勵投資、財經名嘴計算退休該存幾千萬才夠……

金融業者推出琳瑯滿目的包裝商品,年輕的「理財專員」熱情招呼、解說、「代操」,投資人希望小錢能「滾」成大錢;有人早晚「看盤」,希望在「股海」或「匯市」中「一夕致富」。

這樣的現象,除了人性的「貪婪」之外,還有很多人是基於對金錢的「不安全感」──錢不夠,老了怎麼辦?生病了怎麼辦?

無奈人算不如天算,一場金融海嘯,各國銀行競相降息,連最老實的定存族都「哀鴻遍野」;而大玩金錢遊戲的人或「血本無歸」、或「腰斬」。怎麼活下去啊?

一個朋友說得好:人心太不像話了,所以上天就降災,像是風災、火災、水災、地震、海嘯;但是,上天發現這樣的災難,受苦的大部分是窮苦的人,於是再來個金融風暴,讓富豪也遭殃。

如果這是上天的旨意,我想應該不是要摧毀人類,而是給個教訓,希望人們好好反省及思考:怎樣才是正確的金錢觀?怎樣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

證嚴上人也說:經濟危機來自人心不調,金融風暴就是心靈風暴;要度過如此的危機與風暴,就是回歸「清平」──清淡的生活、平靜的心境。人人若能「克己復禮」,克服奢靡的心理,勤儉節約、安分守己努力打拚,相信一定可以度過難關

我很喜歡「把愛傳出去」這首歌,特別是裏面的兩句話:「有你的祝福,沒有過不去的苦。」因此,在這景氣「寒凍」之際,我們更需要的是加倍的勇氣和彼此間的關懷鼓勵。

本書中,有許多簡單過生活的妙方──在家溫馨用餐比上館子便宜;騎單車運動比開車省錢;到社區公園打球比出國旅遊舒服……需要的,當用則用;想要的,能省則省。回歸清平生活,應該會發現──「快樂」原來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記得多年前我到銀行遇到一個理專,他跟我介紹基金說,可以定期定額投資,也可以單筆投資,敢冒高風險就可能高獲利……我告訴他,有一種投資完全沒風險,但是獲利千百萬倍。

他瞪大了眼睛,問:「真的嗎?那是──」

「布施。」我說:「把錢拿去做好事,萬無一失,利潤千百萬倍,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二十二年前,仁愛傳教會的修女借給我天主教的書籍,我看到了一句話:「世界上,每天都有銀行倒閉……」那段內容講的是,錢財是虛幻的,隨時會化為烏有。但是愚昧的人們,卻汲汲營營去累積財富。後面告訴我們,處理錢財最好的一種方法、「利息」千百萬倍的,那就是「施捨」。

這段話跟佛教的說法一致:錢財是「五家共有」,而「布施」是六度之首。「施捨」和「布施」是一樣的行為,就是與人分享。

看看身邊的親朋好友有沒有陷入困境的?趕快拉他一把!想想天涯海角邊上,挨餓受凍的地球村同胞,一分虔誠恭敬的布施,「獲利」將不是金錢可衡量。
----------------------------------------------------------------------------------------------------
以下是「慈濟道侶叢書」相關資訊:

 

以下轉貼自
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intro=3

 

認識道侶叢書

【慈濟道侶檀施會——慈濟道侶叢書】簡介

 

 ◎如何取得贈書?
加入「慈濟道侶檀施會」的會員,每兩個月可獲一本【慈濟道侶叢書】(一年六本)。

 

 ◎沿革
「普門文庫印經會」捐贈予慈濟
→1986年成立「慈濟道侶檀施文庫」(開始推動「文化志業」)
→2004年出版圖書訂名為【慈濟道侶叢書】(同年三月《慈濟道侶》半月刊停刊)

 

 ◎什麼是「慈濟道侶檀施會」?
在資訊充斥、文化多元的現今社會,「慈濟道侶檀施會」藉著《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以人文關懷記錄的角度,將大愛與智慧散播人間,期許為每一顆心靈找回那清淨澄澈的本質,肯定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慈濟道侶檀施會」即是支持慈濟四大志業的「人文志業」,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推動者,而這分安住清淨喜樂的心靈工程,需要大家一同來護持與推廣。

 

 【慈濟道侶叢書】分為「幸福系列」和「生命系列」
「醞釀幸福,從一個小小觀點開始」、「生命長短無法掌握,可以掌握的是生命的姿態」——透過真實人物故事、真實經驗分享,和讀者一起發現幸福、掌握生命價值。

 

◎如何加入會員?
每年捐款1200元或以上(每月100元或以上)
1.郵政劃撥帳號:19905781
   戶名:慈濟傳播人文基金會(請註明「加入慈濟道侶檀施會」)
2.交由慈濟委員代收。
3.利用信用卡捐款,限一次單筆刷卡1200元以上;索閱訂閱單或相關問題,請洽讀者服務專線,或慈濟人文喜閱書苑「護持專區」。
讀者服務專線:02-28989000分機1168

 

◎歡迎隨喜助印,廣結善緣
如果您喜歡【慈濟道侶叢書】也希望和更多人結緣分享,歡迎隨喜助印。詳情請洽讀者服務專線,或慈濟人文喜閱書苑「護持專區」。
------------------------------------------------------------------------------------------
以下內容轉貼自
http://www.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catid=45:culture-about&id=565:2009-05-04-00-49-02&Itemid=452&lang=en

 

慈濟道侶檀施會

 

「檀施」二字,就是檀越、信施的意思。

 

 慈濟道侶檀施會成立於一九八六年,成立宗旨如下:一、步武普門文庫諸前賢的印行佛教典籍法業;二、建立佛家流通書刊的新形象;三、護持慈濟文化志業的成就;四、減輕慈濟其他志業體,如建院、濟貧等基金的負擔。

 

 證嚴上人曾開示:「現今社會需要淨化,而淨化社會有賴文化工作。因此慈濟四大志業中,文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負責推動文化志業的核心就是慈濟文化志業中心,而支持推動龐大志業的幕後功臣,就是慈濟道侶檀施會。

 

 檀施會承擔弘揚佛法、廣結善緣的功能,舉凡印贈慈濟道侶半月刊、書刊,廣播製作、文宣…等等弘法活動,檀施會會員涓滴護持之功實不可沒。
--------------------------------------------------------------------------
以下內容轉貼自:
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mod=page2

 

 一九八六年八月慈濟成立文化中心,九月創辦《慈濟道侶》半月刊,恭請印順導師為發行人,證嚴法師為社長,陳慧劍居士為總編輯;十月成立「慈濟道侶檀施會」——「檀施」是檀越、信施之意,號召會員贊助慈濟以文化出版傳播善法、廣結善緣。

 

在社會喧囂擾攘、流行文化氾濫的今天,「慈濟道侶檀施會」每兩個月出版一本「慈濟道侶叢書」與會員結緣,以清新的文字,為每一顆心靈注入最真實的感動,將大愛與智慧散播人間,撫慰人心的不安與失落,引導讀者珍惜生命、發現幸福。
------------------------------------------------------------------------------------------------
【慈濟道侶叢書】也有FB,裡面文章這邊都看得到

 

 https://www.facebook.com/TzuChiBook?fref=nf
----------------------------------------------------------------------------
各期【慈濟道侶叢書】線上試閱
 
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s=3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生命故事3】失而復得的愛——張如容
撰文/涂心怡

四十歲那年失去唯一的孩子,奪走她為人母的身分。
在慈濟,她重拾「母親」角色,
以媽媽心去愛普天下孩子,卻意外擁有更多兒女的愛……
-------------------------------------------------------------------------------------------------

來到好友張如容的家裏,林柔婕發現,平時淨潔的櫃子與冰箱上,貼滿了一張張帥氣小男孩的照片,那位總是笑得一臉燦爛的孩子,前幾年罹患癌症而往生。

小男孩名叫余豐任,在他還小時,林柔婕每個月都會帶兒子過來玩,「豐任往生後,我就不太再帶他來,怕如容會想起豐任,又開始流淚……」

非但如此,林柔婕在張如容面前,絕口不提小孩的事;而張如容也怕睹物思人,將兒子的遺物和照片通通收起。

如今,她卻將豐任的照片貼在顯而易見的地方。張如容告訴林柔婕:「我必須去面對,逃避只會讓我更走不出來。」

求來的孩子

張如容在慈濟「斗六兒童成長班」擔任隊輔媽媽已經兩年,平時除了教導孩子《靜思語》,也帶他們到養護中心關懷長者。喜歡孩子的張如容笑說:「當初結婚,或許就是想要一個孩子而已!」

怎知,婚後多年不孕,夫妻倆陷入焦慮。在長輩關懷的壓力下,他們努力尋求醫療資源,媽媽也四處拜求送子觀音。終於在張如容三十歲那年,生下一名白白胖胖的小男嬰。

「豐任可說是我去硬求來的。」張如容嘆了口氣:「不是我的,求來也留不久。」

豐任十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破壞了原本該是幸福的未來——醫師診斷出孩子罹患「橫紋肌肉癌」,發現時已是末期、無法開刀,唯一能寄望的只有化療。

擔心孩子小小身軀撐不住化療痛苦,幾個大人沒人敢做決定;反而是病床上的孩子主動答應醫師的治療方案。面對病情,豐任不哭也不鬧,展現超越成人的勇敢。

無奈癌症變化太快,邁入第二期療程時,病況急轉直下,癌細胞轉移到心臟與肺部。豐任被癌症持續折磨,瘦得剩皮包骨,不僅血尿還時常咳血,教張如容心如刀割。

孩子面對死亡,疑惑遠大於恐懼。豐任曾問媽媽:「我是不是得了治不好的病?」

為了不讓他害怕,張如容安慰:「醫師盡心力為你醫治了,如果有一天你到了天堂,就不會再這麼痛苦;雖然我們暫時分開,但媽媽會去找你,你先在那裏等媽媽喔!」

想不到豐任聽了,竟正色對她說:「媽媽,我要去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天堂!」原來,豐任自小跟在信佛茹素的外婆身邊,長期耳濡目染,也很有佛性。

住院期間,豐任經常默念佛號,平靜內心;晚上痛到睡不著,也會請媽媽念經書給他聽。在一聲聲清淨佛號聲中,他總能與病苦共處、安然入眠。

「一個漂亮的孩子帶進醫院,最後卻瘦得只剩皮包骨……」住院近六個月,豐任撒手人寰,因化療使皮膚泛黑、雙頰凹陷,但令家人安慰的是,豐任往生時面容極為安詳。張如容回憶:「我還記得,他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媽,我都沒事了,您放心……』」

尋覓生命出口

兒子往生後,張如容被悲傷的情緒淹沒。電話鈴響不接、親友上門不理,事業上的交際應酬全都缺席,只有止不住的淚水終日伴隨。

先生經常外出打牌,兩人為此時常針鋒相對,張如容將一切冀望都放在乖巧、學業成績又好的兒子身上。兒子往生後,他們的感情更是日益淡薄。一個選擇封閉內心,陷入憂鬱;另一個選擇逃避,更加沈迷方城之戰中。

之後,九二一地震又震垮她當初買給兒子、準備讓他長大後安居的房子,「老天帶走我的孩子,又震垮屬於他的房子,當時,我真是崩潰了……」張如容打從心底認為,這一生什麼都沒了,沒有希望,也沒有未來。

就在她決定放下工作、調適身心之際,丈夫投資失敗,造成龐大負債,寬裕的生活頓時充滿壓力;一而再的打擊,也讓張如容深陷心牢無法掙脫。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學生時期就認識的好姊妹林柔婕。

林柔婕不僅每個週末都陪著張如容,更是每晚和她通電話,慰解她喪子之痛。即使十年過去了,林柔婕都還鮮明記得那個沙啞的聲音、沒停過淚的臉龐。

「如容心臟不好,每天都要服藥,有一天竟然跟我說,她把藥停了……當時我真怕她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在義無反顧陪伴了好一段日子之後,林柔婕終於忍不住:「你不要再哭了,哭瞎了誰理你?」

一句重話盼摯友堅強,果真讓張如容清醒過來,「是啊,就算哭瞎了眼,孩子還是不會回來、先生依舊故我,傷的是自己。」

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尋求安慰只是一時,往後的人生路還是要靠自己走出來。於是,她積極尋覓生命出口,藉著寫日記抒發情緒,也參加心靈成長課程;佛教成了她最有力的精神依靠。「豐任到世間短短十年,是為了來度化我,我怎可懈怠?」

她四處參加法會,也在家設立佛堂,全心投入佛法世界;雖然心靈得到平靜,卻仍執著。「我翻閱經典,認真探索,是否真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究竟豐任往生到哪兒?過得好不好?卻始終找不到答案……」

後來她收看大愛電視,聽聞證嚴上人開示:往生者的淨土,就在生者的心中。張如容頓時體悟:「只要我過得好,豐任就會好。」

笑容取代淚水

除了證嚴上人開示,張如容也從大愛劇場中,找到見賢思齊的對象。劇中主角面臨先生生意失敗、兒子往生,仍投入志工行列,行善助人,後半輩子的人生很亮麗。讓張如容反思自身遭遇:「上人說要將小愛化為大愛,走入人群付出關懷。我認為自己不該再關在家裏,像個無用的人。」

她開始尋找慈濟,報名見習、培訓委員。同事見她有個能全力付出的重心,主動成為她的會員,以行動支持。

「她改變很多,不但講話的口氣變得柔和,也會耐心聽我把話說完。慈濟的力量真有那麼大?」為此,先生不但開車接送,甚至戒除麻將、菸酒,跟隨走入慈濟,參加慈誠培訓。這讓張如容好開心,「我在慈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先生的改變,感染了張如容,憂鬱的心逐漸轉變。有了能量,她快速收拾鬱悶,走出怨天尤人的窠臼,「跟著師兄、師姊訪視個案,更覺得自己的苦不算什麼,要惜福。」

「她每次參加完志工活動,就會打電話給我,分享今天所看、所做。」林柔婕欣慰地說:「終於,我在她臉上看到的不再是淚,而是耀眼的笑容!」

繼續母親角色

豐任往生後,張如容一直想再懷個孩子,以填補無法付出的母愛;但年歲已有,又是不孕體質,嘗試人工受孕都無法成功。

「有一次支援兒童成長班生活組,看到一大群孩子,我好開心、好想跟他們互動!」於是,她主動報名擔任隊輔媽媽。

剛開始,難免觸景傷情。她常想:「如果兒子在,大概也有那麼高;如果兒子在,大概也會這樣做……」母親節,她拿起兒子親手做的賀卡,望著空盪的家,感覺一片空虛。

情緒重新一理,她說現在不會這樣想了,因為有很多兒女給她愛。「有一次上紙藝課,孩子做了兩張卡片,跟我說:『如容媽媽,我要把最好的這張送給你!』」溫馨縈繞心頭,她笑說:「我覺得真是來對了!」

張如容彷彿又拾起睽違已久的母親角色,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能讓她充滿喜悅:「有些孩子會挑食,我跟他說,吃這個才會長大又健康,他們就真的吃了,好可愛!」

還有一次,在人潮擁擠的義賣現場,小朋友遠遠看到她,朝她跑來,一聲聲「如容媽媽、如容媽媽」喊著,讓她感動得想掉淚,「很久沒有人這樣親暱的叫我媽媽了。當下我告訴自己,一定要以母親的愛,用心對待。」

曾有個暑期營隊的孩子天真問她:「如容媽媽,你有兒子嗎?像我們一樣大嗎?」她抱著他們說:「如容媽媽沒有兒子,但是有你們,你們就是我的孩子。」

已經五十出頭的年紀,當他人不經意地問起孩子,她已能坦然面對。「孩子再乖、再成材,為人父母都還是不免會擔心;我想,豐任大概是不想讓我擔心吧!」

張如容還是深愛著兒子,但已不再因失去而傷悲;「就想像是孩子大了,離開身邊獨立了。我只是心疼這個孩子,在世時受太多苦……」

面對既成的事實,將心境往好的地方想,就能捨。幾年前,從小帶她長大的祖母離世,張如容雖然萬般不捨,卻很快就恢復平靜。「與其看她受病苦折磨,不如祝福她換個較好的身體再來。經過豐任的事情,我知道應該選擇祝福,對亡者、生者都好。」

至今,先生痛改前非,用心做慈濟,與張如容利用下班時間投入志工行列,「我要一點一滴找回從前的自己,讓豐任安心!」

【生死醍醐】

對於那些因為親愛的人過世而深陷於悲傷和絕望的人,我衷心的忠告是:祈求幫助、力量和恩典。祈禱你要活下去,並從你現在所處的新生命中發掘最豐富的意義。不要佯裝堅強,要能接受憂傷,要有勇氣、要有耐心。總之,透視你的生命,去發現你能夠把你的愛更深刻地與別人分享的方法。──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1/014/index.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故事2】「面對」才能「放下」——施麗真 
撰文/賴怡伶

地震瞬間奪去四位家人生命,
倉惶埋葬的痛苦經歷,
日復一日啃蝕倖存者。
對死亡的驚懼與哀傷,
她終於能夠面對……
-------------------------------------------------------------------------------------------------

夏日豔陽將玻璃建築照得流光閃閃,蒸騰熱氣烘烤著都市裏外——是這麼好的一個天氣,流淌頸項的汗水都還沒乾。施麗真與劉樑佃夫妻坐在圓桌前,猶豫中帶點果決的說:「要問什麼儘管問,沒關係!」

「上人說要勇於分享;因為每分享一次,就是洗滌心中的痛苦一次。若我的經驗有鼓勵作用,我很願意談。」施麗真字句清晰的陳述,表情卻有些僵硬,因為即將要談到的,是九年前的那場台灣大災難。


一九九九年九月,施麗真位於台北市東星大樓的娘家正為家庭大事忙碌——遠赴美國讀書的小弟即將迎娶日籍太太,爸媽為此重新裝潢房子,婚宴訂在中秋;原與爸媽同住的大弟體貼遷居淡水,房子才剛下訂,即帶團前往加拿大。

洋溢喜氣期待著未來的施家,卻在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那陣猛烈的天搖地動中,失去了四條性命。

深夜消息傳出,施麗真與劉樑佃夫妻火速奔往東星大樓,親見整棟大樓如頹倒巨人癱斜在旁。

「鋼骨、瓦礫、瓦斯味、噴水柱、奔走的消防隊員與救護人員、惶恐的居民、四散的茫然面容與哭聲……」即使到現在,那宛如末日的景象,施麗真只要一提起,內心的顫抖就無法止息。

「我們一直到第六天,才找到爸媽和弟弟、弟媳。爸媽的身體是完好的,兩個人擁抱在一起,法醫判斷是窒息;弟弟、弟媳卻因為瓦斯外洩悶燒,外觀難以辨識,只能做DNA檢測……」

用語句來推想那段時間的經歷、情緒的驚惶是無效的,施麗真眼中的猶豫和話中的遲疑,漸次揭露出深沈的痛;而那痛,也無法全然的傳達……

公祭結束,政府陸續提出重建方案;地震後的斷垣殘壁逐漸清除,受九二一震災影響不大的台北,生活又如常運轉。但是災後症候群,卻慢慢在施麗真及其家人身上發酵。

慟在生活中延宕

地震後,施麗真的痛苦嚴重影響了生活。

「公司讓我休假,但我待在家裏一點也不好過,動不動就哭;哭了六個月後,視力變得很差。每次覺得有地震的時候,我就躲到角落;晚上也沒辦法睡——一方面是害怕地震,一方面又想著:往生的家人去了哪裏?現在過得好不好?……那段過程大約持續一、兩年,真的是很苦。」

施麗真的家人同陷在痛苦當中,其中以大弟最為嚴重。當時帶團前往加拿大的大弟,接獲噩耗後急忙趕回台灣,十多天都待在殯儀館父母靈前,晚上就睡在車子上;喪事告一段落,他宛如從人間蒸發,施麗真輾轉才確認大弟搬到淡水。

「找上門,大弟還是避不見面,只能從門縫塞東西進去或將東西放門口。」施麗真夫妻和兄弟姊妹並不放棄,持續聯絡與拜訪,逐漸打開大弟的心門,窺見他內心的痛。

「在半強迫、半要求下,我們終於進到他家。大弟鬍子留很長、頭髮很亂,變得很頹廢、很瘦,他說要為爸媽守孝。房子只是粗胚而已,他在地上鋪了紙板、一條棉被,每天就這樣過。」

「我們苦口婆心勸他要回復正常生活。大弟卻說:『希望手足之間不要往來了,怕還有再一次的分離……』他帶團出國前,媽媽才千叮嚀萬囑咐他在外要小心,結果反而是家中發生巨變,他很不能接受。」

難以接受的何止大弟,倖存的家人,幾乎都患了程度不一的身心症狀。「到現在,我還是常常覺得在地震。」施麗真說,住在板橋的弟弟持續多年在桌上放一盆水,觀察水面來判別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地震;妹妹、弟媳等人則因長期睡眠不好,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

絕望中的安心力量

那樣倉惶埋葬的痛苦經歷,施麗真卻還記得,在絕望當中那及時安心的力量;也是這股力量,牽引她走向身心復健之路。

「九二一當天晚上,慈濟人就進駐災難現場了。天一亮,志工已為我們和救災人員備妥便當、點心、飲水和毯子,晚上還帶著大家祈福。隔壁鄰居一家四口,只剩下一名在中部讀大學的孩子逃過一劫,志工就一直陪在他身邊……」

當家人的遺體被送往殯儀館,施麗真忙著處理後事、陷入茫然哀傷情緒時,這股安心的力量還在。

「沒有經驗,卻要同時處理四個家人的後事,當時心中很慌亂。幸好在殯儀館那十幾天,每天早、中、晚都看到至少五十幾名慈濟志工來助念,一直持續到公祭。我們與慈濟人非親非故,真的感激在心!」

九二一地震半年後,證嚴上人行腳來到台北,施麗真的同事問她要不要到慈濟台北分會聽上人開示?想到半年前慈濟人的幫助,施麗真答應了。

「我記得當天全場爆滿,上人提及決定在中部援建五十所學校。他說:『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碰到這麼大的災難,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就是因為這句話,我跟同事說,『我願意出來幫忙!』」

施麗真開始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只要有勤務就馬上前往。「受人點滴,我一直記在心,也很想回報。投入慈濟後,才發現大家常常搶著做,那種力量是很驚人的。」在慈濟,她感受到單純付出的快樂。

超脫生死恐懼

雖然心中的痛,至今依然無法言喻;但是對死亡的驚懼與哀傷,施麗真有了更好的方法來面對它、放下它。

去訪視時,貼近苦難眾生,看到人生的病苦、貧苦……人世煩惱苦痛這麼多,救拔不盡,死有何懼?善與惡之間的拔河遠大過生死恐懼,見苦知福把握當下,遠勝過先前的妄想。」

「我常和大弟分享做志工的喜悅。並告訴他,可以平安活在世間,是多麼幸運!媽媽最擔心的就是他,所以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施麗真不知道大弟是否聽進了她的話?不過,災後一、兩年,他的生活也逐漸恢復常軌。

然而,每逢清明、九二一忌日,兄弟姊妹齊聚拜祭父母、弟弟、弟媳時,總是止不住的痛哭,哀傷彌漫在親族之間。

「以前我會跟著哭,但隨著時間過去,看到弟弟、妹妹都還是這麼痛苦,深覺這樣不行。我跟他們說,『一直牽掛著父母,父母也同樣牽掛著我們;我們要多祝福爸媽。』」施麗真帶著手足閉目祈願,將心安定下來,悲傷也逐次淡化。

「若一直沈浸在哀傷中,旁人怎麼安慰都沒法幫助你;自己要有覺悟,想好本末,就關關都能過。」九二一地震三年後,施麗真向手足們提議,無論再怎麼忙,每個月大家都要聚會一次,「爸媽不在了,兄弟姊妹的心更要在一起!」


【生死醍醐】

為什麼我們會準備如何過夜、如何過冬,卻對死亡毫無準備?不能不對死亡有所準備,預備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好好的過生活。愈是能好好的過生活,死亡的恐怖便會愈少,死亡也會變得輕鬆。──托爾斯泰(Leo Tolstoy)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1/014/index.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故事1】他們身上,有我的思念——許慎慧
撰文/涂心怡

直到那天的相遇,她不再執著於「失去」,
因為真正體認到孩子已換了一個形體存在。
投入器官捐贈推廣,
她一次次面對傷口,
讓傷痕逐次淡化。
---------------------------------------------------------------------------------------------------

戴著扁平的白帽,身著深藍色圍裙,蕭智謙是社區烘焙班裏少見的年輕身影。他和媽媽許慎慧一起報名,他學習如何烘焙麵包,母親則學習料理養生餐點。

十幾年前,許慎慧開始接觸烘焙,一心想到法國藍帶學院進修;這個未完成的夢想,全都寄託在兒子身上。

剛升大一的智謙,英文表達能力很好,能直接與外國人溝通,班上同學稱他是翻譯機。智謙答應媽媽,畢業後陪她到法國進修,當她的翻譯機,實現年輕時的願望。

「開學不到三個月,他竟毀約了……」回憶起那天在家裏接到醫院的電話,院方告訴她,智謙騎機車跌落兩公尺高的駁坎,到院時昏迷指數三,情況不樂觀……

不捨二度傷害

許慎慧趕到醫院,看到智謙躺在病床上,嘴巴、鼻子插管,左臉頰有些擦傷,右腳骨折,「那時看到他,就像是睡著一般,我反而鬆了一口氣。」

每天,她坐在加護病房門口,等待醫護人員進出時開門的瞬間;門一開,她立即站起來,為躺在大門邊病床上的智謙加油打氣。

站起,坐下,再等待下一次站起……她滿懷信心,企盼以母愛的力量鼓舞智謙甦醒;卻怎麼也料想不到,會永遠盼不到兒子清醒的那天。

昏迷指數一直維持在三、瞳孔放大、腦幹受損,「醒來的機會微乎其微……若機器無法維持他的生命,要搶救嗎?」

聽到醫師如宣判般的詢問,該是一片空白的腦袋,卻不知哪來的鎮定,許慎慧閃過幾個雜亂畫面——戲劇中搶救病人時,不是電擊就是注射強心劑,令人怵目驚心。她想,如果終究會死,搶救無疑是對孩子的二度傷害。

「我兒子很乖,心地善良又熱心助人,是個很活潑的陽光男孩,不喝酒、不抽菸……如果無法醒過來,他一定希望可以幫助別人!」

距離車禍發生第五天——十二月一日,智謙在眾人的祝福下,做了器官捐贈——腎臟、肝臟、心臟、眼角膜、骨骼以及皮膚,全部捐出。

尋找孩子的身影

葬禮結束後,許慎慧足不出戶,整日坐在家中,看著一切如故的景象,思念、流淚——看著餐桌,想起替晚歸的兒子做宵夜,他體貼地邀請媽媽一起吃;走到客廳,浮現他坐在沙發看電視的模樣……

從幼稚園到高中,她都親自接送孩子們上、下學。許慎慧一度痛恨自己——為何不能再堅持一次?為何要讓兒子騎機車上學?

「朋友打電話問我在幹嘛?我說:『在哭。早上等中午,中午等晚上,晚上等明天,就是哭……』」

後來,她逐漸走出家門,卻只是開車從家裏往返兒子的學校。「我在找智謙。只要看到酷似的年輕背影,就會停下來看看是不是我的孩子?找不到就把車子停在路邊放聲大哭,哭完繼續找……」那條路,許慎慧整整往返找尋半年之久。

孩子離去後,蕭家人從未坐下來分享彼此的情緒,只是各自在角落裏舔舐傷口;尤其一家之主的蕭爸爸更是強作鎮定,規律地上、下班。

一次,夫妻起了口角,許慎慧將積壓已久的情緒爆發出來,「孩子的死,你好像一點關係都沒有,不曾見你難過!」

蕭爸爸停頓了一會兒,原本高張的情緒平緩,幽幽地說:「每次開車停紅綠燈時,我會一個個搜尋,看看身旁騎機車的年輕人,是不是智謙……」

經過這一次的情緒釋放,讓夫妻倆更珍惜對方,了解必須攜手度過這段傷痛。

「有人勸我,雖然失去了一個兒子,但我還有另一個兒子跟女兒需要關心。」然而沈浸在喪子之痛中,她無法空出情緒去關心另外兩個孩子。

直到有一天,她無意間連結到女兒的網誌,智謙的雙胞胎姊姊回憶兩人從小到大相伴、弟弟對她的貼心照顧,她希望下輩子還能再結姊弟情。
然而筆鋒一轉,「我現在假裝很堅強,哪天我崩潰了,說不定會去找你,這樣我們就能天天在一起了……」

顧不得已經半夜十二點,許慎慧急著打電話給女兒:「媽媽要跟你講,媽媽很愛你!」此後,母女倆每天都通電話,讓彼此知道健康安好。

生命已被延續

家庭的凝聚力,支撐著家裏每一個人,但是思念與不捨仍在悲痛的心頭縈繞,很難接受一個活潑健康的男孩,就這麼消失不見。

兒子往生後第一個清明節,許慎慧半夜醒來後睡不著,打開電視轉到大愛台,節目正播著一則器官移植成功的案例。

畫面上出現熟悉的面孔,那是來醫院取走兒子肝臟的醫師;接著出現一位戴口罩的男子,他因為罹患B型肝炎,轉化成猛爆性肝炎,生命僅剩兩個月,幸運地得到一個年輕人的肝臟,重獲新生……

「這是我兒子,這是我兒子!」許慎慧指著電視機大叫。

受贈者在鏡頭前對家屬說:「謝謝你們的大愛,我不會浪費你兒子給我的肝臟,我會為他好好活下來……」

「這番話,就像是智謙在為我加油打氣。他很調皮,我想,他知道我在找他,用這種方式讓我們知道他很好……」

半年後,許慎慧到醫院參加一場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她代表捐贈者家屬上台分享;之後,主持人介紹受贈者代表上台,「聽到他的名字,我不敢相信命運如此巧合!」那個與她同齡的中年人,正是那天她在電視上看到的「兒子」。

彷彿孩子換一個形體站在她面前,她的情緒激動不已。「我的視線沒有離開過他,他好像也正看著我們;直到他下台,在我後面的位置坐下,我忍不住走到他面前,跟他說:『我可不可以摸摸我兒子?』那位先生把衣服翻起來,指著肝臟部位說:『他在這裏!』」

後來許慎慧才知道,受贈者知道她是誰。當時他正等待移植,在病房裏收看大愛台,正巧看到蕭智謙捐贈器官的新聞。

「當醫師告訴他,要接收的是一位年輕人的肝臟,他就知道,自己要延續螢幕上這個人的生命,不能辜負那位在病床邊傷心欲絕的母親。」

會場中,受贈者的太太泣不成聲地說,當初若沒有這分大愛,她可能會成為單親媽媽,獨自帶大兩個孩子。

這次的相見,讓許慎慧親眼見證器官捐贈所帶來的希望,「我知道我兒子還在,他遍布在不同的形體中;我不再去尋找他,因為我知道他在哪裏!」

不再執著於失去,蕭家人逐漸振作起來。許慎慧也協助慈濟志工推廣器官捐贈觀念,漸漸平復喪兒的傷慟。

智謙往生快滿一年時,有一天,許慎慧到台北慈濟醫院看牙,突然有一位師姊拿了一個小飾品與她結緣。

「我的生命是別人給的!」師姊摸摸脖子後方說:「我脊椎的第三、四節是別人給的,上人說,我的身體裏有別人的骨頭,所以,要一個人做兩個人的事,盡量善用身體做好事,和大家結好緣。」

許慎慧當下覺得好神奇,因為不久前,醫院才通知智謙的骨骼即將啟用。「無論她的骨頭是不是智謙的,對我而言,都是一個振奮!」

想哭就盡情地哭

站在校園禮堂中,許慎慧訴說當年為智謙做器官捐贈的決定,克制不住眼淚直流,台下的先生也紅了眼眶。

「我相信自己已經走出來了,但每次講還是會哭。兩年多了,那種痛一直都在。」透過一次次分享,她不斷面對悲傷,也一次次整理情緒。

有一次,她看見一位喪子的母親,在孩子的遺體前一滴眼淚都沒掉;許慎慧彷彿看到當年的自己,俯身告訴她:「如果你覺得難過,一定要哭出來,不需要表現堅強。我也曾有過喪子之痛,當時我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在人前哭,但回家後哭得更兇。所以你想哭就哭出來吧……」

有一位母親,天天都到殯儀館陪伴往生的孩子,家人與朋友怕她悲傷過度,希望許慎慧能去勸她。

許慎慧聽完後搖搖頭,「不要阻止她。當初智謙告別式之前,我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冰櫃前陪他。」

許慎慧說,火化之後,看到那一縷輕煙升起,就知道兒子真正從這個世界消失了;有形的身軀真正化為無形的那一刻,才是家屬悲痛的最高點……

「今天是母親節,一早我把卡片放在媽媽的棉被上,媽媽起來了,對我說:『你真乖』……」許慎慧念著智謙國小的聯絡簿日記、拿起謹慎保存的卡片,兒子小時候的衣服也妥善地收好,「這原本要留給智謙的孩子穿……」原是要讓孩子留作紀念與傳承的物品,卻成為她一再回味與思念的寶貝。

許慎慧身上套著一襲淡藍色的寬大襯衫,雙手拎起衣衫下擺,帶著愉悅的神情說:「這是智謙的衣服喔!我穿剛剛好,可以惜福。」

走入兒子的房間,她打理得如同他生前一樣;拿起那只因車禍強烈撞擊、指針永遠停留的錶;翻閱一張張永遠笑容滿面的照片;保留錢包裏那張來不及花掉的五百元;夜裏,撫著照片跟逝去的孩子說心裏話……指尖留連的動作,都能讓她重新找回力量。許慎慧說,痛要哭,苦要訴,最終還是要面對孩子離去的事實。

「放下,是對往生親人最終的祝福。」許慎慧說,這幾年來,她一直在摸索,「放開兒子的手,祝福他一切都好,但對他的思念不會少。」

摯愛從生命中消失,內心的空盪是無法被填滿的,「我用思念去填補,對我來說,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一直支撐著我!」


【生死醍醐】

少婦迦沙喬達彌的一歲長子病逝了,她抱著小屍體瘋狂的到處求人救活兒子,最後她來到佛陀面前。佛陀慈悲地說:「只要你能夠向任何一戶沒有逝者的家庭要回一粒芥菜籽,或許能救回孩子。」於是,她挨家挨戶詢問,最後終於了解「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才停止哭泣,接受孩子去世的事實。——《法句經》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1/014/index.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剛看完這本由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出版的<慈濟道侶叢書>,生命系列014期─「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慟」。裡面收錄了十五個如何療癒面對至親死亡創傷的生命故事。這讓去年才歷經喪父之慟的我們感受更是特別強烈,只能強忍悲傷情緒看完這本書。而書中每一位主角所面對不同的死亡課題時,他們在心境上如何調適並進而轉念的過程,更是值得我們來學習。

這本書在網路上也提供「線上閱讀」其中之六個的生命故事,還有一則是由撰文者之一所寫的採訪後記,裡面文字非常攝受人心,所以也想在這個園地與有緣人作個分享....

以下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
       <簡介>


1-014b.jpg 

生命系列│014
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慟

作者群:賴怡伶、涂心怡、李委煌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初版一刷
ISBN:978-986-83383-9-5

死亡看似無情的試煉,卻琢磨出有情的人性光輝——失去親人的苦痛,變成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新生的奇異恩典……本書收錄了十五個如何療癒死亡創傷的生命故事。

面對至親摯愛過世,他們用「祝福」代替悲傷,用「思念」填補失落, 用「付出」對治失去……把無可奈何之「慟」,昇華成源源不絕的「愛」。


【推薦序一】生命以不同的形態牽繫
@撰文/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死亡是最大的人生命題,雖說有生必有死,但是生者很難勘破生死相依的事實,更難理性地超越克服死亡的挑戰。中華文化傳統不乏生死智慧,如知識分子接受儒釋道哲理的啟發,將死亡視為道德生命或靈性修為的完成。

這樣的智慧屬形而上的理念,若要實際幫助人們面對死亡,尤其是親人驟逝帶來的傷痛、撫平巨大的失落感,需要生命走過這番歷程的相互借鏡,映現讓我們在生死之間知所安頓的多種可能。

本書收錄了十五個如何療癒死亡創傷的生命故事。療癒也許要用上一輩子的時間,然而,這死亡的關卡彷彿為他們打開另一條活路,教他們活得更深沈有力,清楚地照見生命其實以不同的形態,跨過生死之間的鴻溝緊密相連。

人生有八大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遭逢近親死亡將陷入其中至少一半的苦況。們最難接受的是:為何這麼好的人慘遭橫禍?為何沒有道別就永恆別離?被丟下的人如何活下去?晝夜憶念啼哭,也無法改變殘酷的事實。

無法接受是因情愛的眷戀,也是因所思所感一向依附在和亡者生前的關係裏,一切的感官記憶鮮明如昨,觸景處處傷情。

若是知道亡者的去處,也許還可安置懸念,告訴自己要祝福所愛的人好走,順因緣有另一段的新生。只是無人知道往生後的去處,轉念也非容易,感覺被掏空的生命需要找尋新的活力,以另一種的生活方式,和更寬廣的人際關係,重新安頓自己。

他人溫情的陪伴在此過程中會提供助力,但真正讓悲慟的人重新站起來的原因,是人心深處對大我生命的體恤和珍惜,決心與他人有更深的牽繫;在這方面,逝者並沒有缺席。

所以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人們如何感恩曾經擁有的愛,昇華對往生者的不捨,將生命的熱情轉移到種種服務的行動中。他們並非只想找事做,以填補昔人的空虛感,而是逐漸看清生命的無常變化,體會生命個體之間的因緣聚散;愛不曾離去,存在於溫存的記憶中,凡走過的仍留下深刻的痕跡,煥發為助人護生的力量,照護其他生命,包括往生者的器官捐贈挽救許多人的性命。

死亡看似無情的試煉,卻琢磨出有情的人性光輝。失去親人的苦痛,變成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新生的奇異恩典。生死相續相成,所有的生命原來以不同的形態牽繫在一起!

◆【推薦序二】把慟昇華成愛

◎撰文/李嘉富(國軍北投醫院副院長)

一九八八年五月八日,母親節當天,我正輪值第一年神經內科實習醫師,家裏傳來父親中風的消息!身為醫療人員,無法幫助身受病苦的父親康復,深感自責無力。

十一年後,正當我即將完成父親的期望、修畢博士學位之際,父親卻在此時往生。當時無法接受父親離去的事實,除了震驚,還出現情緒麻木、思想混亂、沒有辦法思考且不知所措等現象。

當天茫然坐車南下,直到看見父親的遺體,才感受到難過、悲傷的情緒。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強烈的失落感、持續的情緒低落、缺乏食欲、無法集中精神,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等類似憂鬱的狀態,一直盤繞著我的生活。

即使在父親告別式後的日子裏,思緒也空白了好一段時間,博士論文的進度因而停頓;懷有身孕的妻子也因傷心過度,導致流產,讓悲傷的情緒更為凝結。

當時除了充滿對父親的思念,也極度希望能再見到他,期待得到父親給我的指示。沈浸發呆、經常夢境、無法入眠,影響了博士論文最後的進度。直到我驚覺父親十多年來的病痛、母親茹苦幫我們照顧父親的辛勞,不該白費;也終於體悟父親往生前的農曆年住院期間,我陪侍在側,他對我的眷顧與愛護心念。

雖然父親來不及參加我的博士畢業典禮,但我找到了父親留給我的任務與使命,趕在母親節前夕的五月八日作為博士論文完稿日。畢業後,也得以持續努力完成父親遺願。

當無常來敲門

人生在世,就像搭乘一班開往心靈故鄉的列車,或平順或巔簸地穿越時光長廊,有時通過幽暗隧道,有時走過光明坦途。

在這趟「歸鄉」旅程中,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上下車的機會。每到一站,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劇碼,不斷重複上演;但,當輪到自己的至親摯愛到站下車時,有多少人能真正瀟灑泰然面對?

無常或早或晚到來,沒有人能預測。至親長年忍受病痛而往生,固然不捨;但突來噩耗讓摯愛遠離,更教人難以接受。

萬般無奈的失落感蜂擁而至,亡故親友不斷地浮現腦海中。有人因此傷心、難過、無助、無望,無法從哀慟的反應中回復;有人因為無常來得太過突然慘烈,導致過度敏感或過度麻木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二○○五年十月八日凌晨四點多,妻子被電話鈴聲驚醒,得知弟弟與弟媳因電線走火身陷火海。我們努力撥打手機,期望喚醒睡夢中的他們逃離,但話筒中傳來的僅是無人回應的待機聲。

這場無名大火,奪走了一對年輕夫婦的寶貴生命。對岳母而言,才剛送別因病往生的父親不到一個月,又面臨喪子喪媳之慟,真是情何以堪!
想到永遠失去心愛親人的重大失落、想到親人意外慘死的過程……自責、歉咎、罪惡感一一浮現。在創傷的歷程中,岳母多次出現昏厥與否認,彷彿親人並未真正死去。

時間雖然無法淡忘對老父與兒、媳的思念與傷悲,但是透過宗教法師的開示,以及參與慈濟志工活動,將近三年後的今天,岳母的心情逐漸開朗,也在照顧外孫中,找到責任與成就感,而白天寄情於筆墨之中,更是她親近永別親人的另一方法。

陪伴法則

「哀慟反應」是指一個人在遭遇對自己重要的人死亡時,所產生的身心反應。反應的內容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風俗文化、與死者的關係及親密程度、死亡的原因及場景等。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則是指某人於目睹、經驗一件威脅生命甚至死亡,或身體傷害的事件或情境後,創傷事件反覆浮現腦海或夢境,並引發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當事人可能藉由持續逃避與創傷有關之刺激,出現反應麻木——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分,減少重要活動與興趣;或持續過度警覺——如難以入睡、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當上述狀況超過一個月,且造成重大痛苦或功能損害,都可稱之。

近年來,全球天災人禍不斷,透過媒體傳播,總不免讓許多曾經歷喪親之慟的人,再度陷入低落的思潮。哀慟的情緒中,哪些是正常的反應?哪些是需要尋求醫療上的協助?若身旁親友發生類似狀況,該如何協助?如何自救?

摯愛過世,是多數人生命中難以承受之痛,哀慟歷程通常持續六個月到一年。在這段期間裏,每逢重大節日或是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哀慟者會特別想起過去共同經歷的種種記憶與情景。

隨著時間流逝,哀慟者可漸漸回復到原先的功能,保有正常的社交活動,工作、家庭也將慢慢回到生活常軌。

協助哀慟者時,「陪伴膚慰」是最好的良方,能讓我們與哀慟者的心靈產生聯結。這樣的聯結,雖不能減輕悲慟,卻能陪伴他們去承受、經歷,並走過最不堪的生命歷程。

陪伴者不要因為怕哀慟者過度難過,而告訴他:「不要哭了」、「不要難過了」。「感同身受」去傾聽哀慟者訴說傷心欲絕的心情、回憶,或是內心的遺憾與歉疚,是協助他們走過悲慟過程的重要開始。

大部分的哀慟者,多能在親友陪伴下,藉由時間療癒悲傷。

適度「保留死者遺物」的行為,是許多人用來追思亡者的一種方式,但是也不可過度保留,適時的清理、選擇保留少數具有紀念價值的物品,是比較好的方式。

尋求專業醫療

「哀慟反應」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雖然不一定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但是臨床上發現,過度嚴重或持久的哀慟反應,可能與嚴重憂鬱有關;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疾患,則可能與部分腦部神經細胞受傷有關。

因此,若出現病態的哀慟反應——例如反覆想要隨著親人一起死去、自殺;精神脫離現實,如嚴重的幻聽,感覺已去世的親友在跟他對話、要去找過世的人……或是出現無價值感的憂鬱症狀,和不斷有身體化症狀——例如出現和往生親友一樣的病痛表現等,都需要進一步由專業醫師幫忙。

尋找生命意義

從事精神醫療十多年來,每次聽到喪親者描述對失去親人的懷念與悲傷,同樣會觸動自己過往的心靈;當看到與悲傷共舞的心靈分享時,腦海中亦浮現一幕幕過往發生在自己或親人身上的景象,與曾經遇到令己刻骨銘心的故事。

在人生的列車上,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任務與使命,上車與下車都是自然必經的過程;重要的是我們的人生功課,是否能在下車前完成;我們的人生意義,是否能在經歷哀慟後體會實踐。

對我而言,我感恩父親用十多年中風後的身軀與病痛,教導我如何做好一位身心兼顧的醫師,並引導我選擇精神科作為終身的職志;我感恩母親為我們分憂解勞,照顧父親十多年而沒有任何埋怨;我感恩岳母始終歡喜協助我們照顧學齡前稚子;我感恩妻子在我陷入父喪哀慟時,忍著小產的悲傷,仍給我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協助我維持家業、學業與志業。

我感恩妻舅與弟媳,在被大火吞噬的前一晚,仍不忘對岳母說了句好話:「媽媽,我會好好孝順您」;我感恩那些前來求助的個案,用他們生命與心靈的苦難經驗,教導我如何避開坎坷的人生道路,接近幸福之門;我感恩那些在我以及家人面臨哀慟之時,給予鼓勵扶持、陪伴膚慰的親友與慈濟志工……

身為臨床醫療者,我也要向那些願意走出喪親陰霾,尋求資源的人說聲感恩。

因為您的求助,使其他關心您的親朋好友,減少對您的掛念與擔憂;因為您的分享,讓更多身陷喪親之痛的人,因而解惑離苦,回復心情;也因為您願意正向思考走出陰霾,讓更多正面的人生意義,得以被彰顯;因為您的善解包容,讓生者心安、往者靈安,增加社會祥和之氣。

陪伴膚慰與相互扶持,是協助哀慟者經歷哀慟與創傷的良方;尋找生命中有意義的事,則是度過哀慟、迎向幸福的出口。
透過書中的真實故事,讓我們一起諦聽「無常」這堂課;更期望能搭起療癒之橋,度人從「長慟失落」的此岸,到「重生付出」的彼岸……

<其他七個生命故事....待續~~>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貧致福 
作者:證嚴法師   出版:天下文化

由衷的向大家推薦一本由   證嚴法師所著的新作〈清貧致福〉....注意到了嗎?為何並不是清貧致「富」...那就看看以下內容吧,也是本書的摘要,相信會讓我們對生活價值觀有番不一樣的體悟....

以下內容轉貼自<天下文化書坊>網站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book.asp?bookno=GB275

<書摘>
文/釋德傅(靜思文化)
吳佩穎(天下文化)

第一次看到「清貧致福」這四個字,你想到的是什麼?貧窮、清苦?為什麼「清貧」可以「致福」?在現代的社會,人人追求非富即貴,汲汲營營於滿足各種欲望,為何要「清貧」?現在提出這個理念其目的與對治的對象為何?
縱使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較過去富庶且文明,但這仍是相對的世界,語言於此也無可避免,我們必須對使用的語言有明確定義。

清貧何義?
在了解「清貧致福」的意涵前,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清貧」二字的含意。清,是「清流」而非清苦;貧,是「歸樸」而非貧窮。「清貧」的定義,是必須相對於現代社會的「奢貴」而言,猶如天秤的兩端-一邊是「清貧」(清流、歸樸),另一邊是「奢貴」(奢靡、華貴);衡諸現今的社會,漸朝「奢貴」這一端傾斜,實令人憂心。

「奢貴」是人類過度發展物質文明的結果。人類的祖先早期因應環境的變化,四處遷徙,歷經百萬年,才落腳五大洲,發展各式文明。今日在網際網路的日趨成熟與全球化的浪潮下,經濟活動以倍數成長,大大改變了人們生活形態;過去百萬年的發展,相較於現今的進步,不過一瞬;如此快速進步的代價,是消耗過多自然資源,人與自然環境已逐漸失去互動能力,只是一味地掘取、耗用,「奢貴」的心態在此間,更是表露無遺。

「清貧」是一種lifestyle
「清貧」除了對治義,將之放在現今的社會,更是未來理想lifestyle的展現。網路的興起,虛擬世界的社群組織正開始集結、影響每一個人的思維與生活習慣,我們可以從部落格的蓬勃發展、網路購物消費等現象,察覺這個世界正在改變,這是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力道最為強勁的巨變,我們身處其中,必須有所對應。

未來是一個訊息多元且龐雜的社會,電腦幫人類運算解決問題,卻也創造出更多的複雜,例如因行銷而造成的過度包裝,反過來迷惑了人們的消費行為,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現代人的食衣住行育樂,生活種種,充滿各式選擇與需求;「如何生活」,已成了一種需要學習的新「技能」,必須有一套清晰且明確的思想理路,才能活得健康,活出個人特色。

如能將「清貧」思想落實為一種lifestyle、一種社群意識、一種新清貧致福的時尚生活,一如證嚴上人在本書的實踐,以清流歸樸為生活中心,時時刻刻保持頭腦清醒,這將是勇於接受創意的、再生的、活力的lifestyle

所以簡單的、永續的「清貧思想」,不是貧苦生活,而是從「心」開始的「儉約樸實」生活態度;解決物質富裕而心靈赤貧,得以與自然契合,並找到一種新的互動平衡-自然環境、團體倫理、生活品味等-多面向的觀照。

古老智慧的價值觀
「清貧」思想也是一種價值觀,我們可以在祖先留下來的智慧語錄中讀到,不論是《論語》裡的顏回簞食瓢飲,還是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自足自得,所追求的都是內心的平靜,縱使處亂世而能有所持,「無入而不自得」。此一價值觀的內在理念核心為「清流時尚」,外顯對治方法則是「遠離奢華」;而對於財富的追求,只要我們守持正道,清貧思想於此無礙。

尤其我們正面臨著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氣溫攀升、缺水、缺糧,不得不讓人正視攸關生存的問題,並尋求化解危機的途徑;因此,將生活回歸原味自然,讓心不隨欲望奔馳,在在指向應從遠離奢華開始。

人在本書之始,揭櫫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浪費,一味地追求享樂,殊不知真正的快樂,是來自於「知足」,生活簡單也可以獲致喜樂與輕安;倘若人人都能從個己生活做起,哪怕一個儉省的動作,或是打消一分花費的意念,都會如滴水漣漪般地產生善的效應,甚至對大環境造成影響。

綜觀現今的社會,多少人受「有一缺九」的欲望所惑─為了「補缺」而展開無止境的追逐;然而終其一生,究竟是否真正滿足?上人也指出,貧者深受物資匱乏所苦,富者卻因精神空虛所惱;若富者都能濟助貧者,運用既有的財富發揮大愛,不但能救人又能帶動他人,這可說是社會之福。

致福就是安頓身心靈
一般生活在物資不虞匱乏處的人,難以感受與想像驚世災難下的人們如何度日,乃至與個己生活的關連性。上人常常提醒大家,必須心存戒慎虔誠、居安思危;究竟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人人是否能安然度過每一天?何況我們都是生活在地球村的生命共同體,大地資源哪有永遠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呢?在日常生活中,力行簡約與珍惜資源,益顯分外重要。

從本書「你可以這樣做」,可了解上人倡導回歸原味自然的生活,如何簡化複雜的生活需求、勤用雙手良能;如何減少垃圾、少浪費,以及省水、省電、省紙;在工作場域,少酒食與應酬;如何減去煩惱是非、少憂鬱、多助人;從力行減碳,乃至食衣住行,如何從少食獲致身心健康、簡單素樸等,實質體現遠離奢華之易,讓克己復禮清流蔚為時尚。
「你還可以這樣做」,則是上項的延伸與小妙方;「生活的智慧」則集合各種生活巧思;「環保小百科」則是補充書中提到的相關概念,裨益讀者明瞭。

此外,從書中可見上人舉出諸多實例,其中不乏小人物卻恆持大願力,迄今仍力行不輟者;這些圖像多有影音卻苦無平面影像,或是有圖照,但是影像不明等因素,無法逐一呈現,不免有惋惜之處,然而儘可能讓選用圖片以展現文意為取向。
最重要的還是上人在生活哲學的引領,讓人感受在實踐上,其實並不困難。

當我們願意調整生活的步調,可能會驚喜地發現-只要在生活中稍事用心,就唾手可得那分簡單、優雅的安適與幸福;從「遠離奢華」到「清流時尚」,不論出世、入世,都可以為我們帶來身心靈富足,就是致福。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