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十四日 去煩惱,增智慧

◎釋德


◆10‧24《農九月‧初七》

【靜思小語】煩惱去除一分,智慧就成長一分。


透徹苦諦,解脫煩惱


揮別高雄,繼續北上行程,近午抵達台南靜思堂。


聆聽多位師兄、師姊及會眾上台分享,皆不離親子之情、別離之苦;上人開示時講述一則故事,取喻人生在世首要體悟的道理,就是「苦諦」——


在一個小城市的郊外有座寺院,住持師父很有德行。某日,一位婦女帶著七歲兒子前來禮佛,老師父見到男孩禮佛虔誠,且有殷切求法之心,即為母子述說「苦、集、滅、道」四聖諦。


男孩聞法之後頗有領會,主動詢問老師父,應如何滅苦?老師父見男孩穎悟絕倫,再對之講說因緣果報之理,指引其滅苦之道。男孩恍然大悟,當即要求母親讓他在此出家修行。母親知道孩子慧根敏利,未來必有成就、能度眾生,遂含淚允諾而去。


沙彌跟著老師父精進修行,某日打坐時,突然映現過去四世的人生境界。第一世的母親辛苦懷胎十月生產,孩子卻在三天後夭折,母親被視為不祥而逐出家門,日日在村中流浪哭泣。另一位婦女很同情她,剛好奶水不足,就收容她為自己的孩子哺乳;喪子的母親卻因此更陷悲苦,最終精神失常,終日癡癡地在村子裏尋找自己的孩子。


第二世投生在一個求子殷切的家庭,白皙可愛很得人疼,卻在三歲時生了怪病,全身冒出像燒燙傷的水泡;父母傾盡家財帶著孩子求醫,仍舊藥石罔效,不到四歲就往生了。父母傷心欲絕,父親積鬱成疾,只能靠母親乞討維生。


第三世投生到另一個家庭,十歲時到水邊嬉戲,突然遭到大水、土石沖擊而亡。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陷入悲苦,祖父母、父母日日淚眼相看。在第四世雖能平安長大,二十歲外出經商時,忽然停止呼吸病死他鄉;父母妻子頓失依靠,家境趨於貧困。


歷經五世人生,不過短短四十多年歲月,五位母親皆尚在人世,心卻沈於與孩子生離死別的悲悽,若非瘋癲失常,就是家境破落,處境堪憐。


沙彌出定時,大大嘆了一口氣道:「苦啊!」懺悔自己五世為人,都帶給母親無限的悲惱。


上人以此教示:「苦,就是人生的真理。如果無法看開人生之苦,不斷累積煩惱,則會生生世世隨業沈浮,無法解脫。」


能平安度日,就是人生之福;知足、心富,就不貧。」上人指出,唯有法入心、懂道理,才能在境界現前時看得開、放得下,「有法度」自己。


福慧雙修,法喜充滿


付出助人,其實是成就自己的福業。上人勉眾修福也要修慧,若偏於一方,菩薩道無法走得長遠。


只是修慧而沒有造福,無法與眾生結好緣,要做事時得不到助緣。只是造福而不修慧,則無法透徹道理,雖有福報,也只是物質的享受,心靈感受不到法喜。」


上人說,智慧的種子人人本具,而慈濟大家庭提供陽光、露水、土壤的良好環境,幫助人人自我成就、相互激勵,在菩薩道上相伴精進行。


心有煩惱,就無法吸收法理。心靈的煩惱去除一分,清明的智慧就能成長一分。就像搬開壓覆在種子上的石頭,讓種子接受陽光雨露滋養,自然能萌發成長。」


上人勉眾把天下人視如己親。「愛的範圍更開闊,且愛得毫無煩惱。如此不只造福人群,也能成長智慧。」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6期》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3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