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謙讓篇─六尺巷美談

 

清朝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為人豁達大度,做事認真謹慎。

 

張英在京師為官時,家人由於興建府第,與隔壁方姓望族因地界不清而打官司。縣令鑑於雙方都是有權勢的望族,遲遲不敢定案。

 

於是家人修書張英求援。張英接到家書後,立刻以二十八字短詩回覆。詩文的內容是:「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函後,主動讓出三尺土地,方姓望族見狀,也自動讓出三尺。由於彼此相讓,兩家之間,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人行巷道。

 

張英的豁達忍讓,非但化干戈為玉帛,且留下千古美談。人人路過六尺巷時,均稱頌不已。

 

四十多年前,慈濟功德會草創之初,有位婦人每個月捐款二十元。

 

有一天,慈濟委員去她家收善款時,婦人隨口說:「唉!最近好煩!」

 

原來婦人隔壁的鄰居正在改建房子,地基挖過了兩家的地界,婦人覺對方欺人太甚,彼此爭執不下,便打起官司。慈濟委員了解事情的始末後,問她:「你知道我今天為何到府上來嗎?」

 

「當然知道,來收善款啊!」

 

「你知道這些錢的作用嗎?」

 

「當然知道,救濟啊!」

 

「你知道要救濟誰啊?」

 

「這我就不知道了!」

 

「對啊!是誰遭受苦難需要幫助,你並不知道,卻能夠每個月捐出二十元,如今只為了牆界,就和相處了四十幾年的老鄰居打官司,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這麼做值得嗎?」

 

婦人恍然大悟,立刻向法院撤銷訴訟,鄰居也大感歉意,主動將牆界後退數尺,如此一退一讓,兩家之間,也空出一條巷子來。

 

讓地美談,真是無獨有偶,古今輝映,雖然人的慧根有利鈍之分,一旦心地感受震撼,即有所覺。可見人人皆有佛性,個個同具慈心。

 

讓步,就不會得寸進尺。

 

【靜思一下】

希望別人來配合自己,很困難、很辛苦,且容易自我膨脹;不如調整步伐,配合他人。─ ─證嚴法師
-------------------------------------------------------------------------------------------------------------------------------------------------------------------------------

定慧篇─冉伯牛患不治症

 

孔子的弟子冉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又生了滿身毐疹,雖經診治但不見效。

這一天,冉伯牛正感滿懷惆悵與寂寞時,佣人向他報告:「老師又來看您了!」他慌慌張張從病床上爬起來,想要迎接老師,卻又躺了下來……

 

冉伯牛的心裡既興奮又無奈,他何嘗不想見老師;不過,他擔心自己的病容會污辱老師的尊嚴….就這樣,既想見又不敢見的矛盾思緒,不斷起伏。


不多久,窗外傳進了孔子的聲音:「伯牛!我不勉強你給我看你病苦的臉,但你也該讓我聽聽你的聲音吧!」


「老師請您原諒我!」


「我知道你不喜歡別人為你難過,這樣想很對;不過….」孔子說:「你的心不要被病拖累啊!心靈不能平靜安詳,是君子的恥辱啊!」


孔子安慰他:「你可以藉由這個病來考驗你的心志,增益你的人生經驗。你若能透過病來了解一切,而心得以平靜,就是『智』;心雖不免憂傷,卻能不動搖正念,就是『仁』;又不怕人家的議論,而更能精進,就是『勇』。所以,你要放開心胸,不要被病拖累了。」


老師殷切地教誨讓冉伯牛感受頗深,不覺鳴咽了起來。


「伯牛,把你的手給我。」孔子從窗外伸進右手,冉伯牛畏怯的從棉被裡慢慢伸出粗糙的手。


孔子緊緊握著,對冉伯牛說:「人生總有個終點,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相見;但願你能堅持到底,保持心靈的平靜。」


孔子以嚴謹而無限親暱的口吻,來撫平他創傷的心靈,寬舒他抑鬱的情緒。「以你的修為而言,應該不會生這種病才對,莫非是「天命」要你承受這種病苦,來增益你尚未發揮的良能?你一定要保持心的平靜,才能不被身病所困擾。」


聞言,冉伯牛再一次打開了心結,頓覺心境寬暢,平靜而舒坦,再也不因醜陋的病體而感到羞恥。

 

人難免對死亡有莫名的疑懼。對於臨終者,安撫其疑慮、憂懼、煩悶不安的心,使其了無罣礙而能時時攝心平靜,即最好的臨終關懷。

 

生、老、病、死,都是自然法則

 

【靜思一下】

無常環伺,巨變不期而遇,一旦生命大限來到,要以智慧化無用為大用。─ ─證嚴法師
--------------------------------------------------------------------------------------------------------------------------------------------------------------------

知足篇─網開三面

 

從前,有一位老漁翁和小孫子住在河邊,以網魚維生。有一天,小孫子好奇問老漁翁:「為什麼您補魚的網洞那麼大,如果把網孔縫得更小,不是可以補到更多的魚嗎?」

 

老漁翁說:「那是要讓小魚能夠順利長大。就因為我們能放過小魚,所以我們才永遠有大魚可以吃啊!」

 

到了秋天,老漁翁收起魚網,不再網魚了。小孫子又問:「為什麼要放棄吃新鮮的魚,而吃以前剩下晒好的魚乾呢?」

 

老漁翁不厭其煩向小孫子解釋:「秋天魚兒產卵,我們不能殺死那些雌魚,否則將來不僅沒有大魚,連小魚都沒有了。」

上古時代,商湯見有人布設四面遮天的網、口中祈禱著所有的飛禽走獸都盡入網中,忍不住嘆道:「唉!真要將天地萬物都一網打盡了,除夏桀以外,誰會這樣殘忍呢?」

 

於是,他下令把網收了三面,又教導狩獵者更改祈禱的語詞:「昔日蜘蛛結網,今見婦女織布,全只有一面,上下左右,都可以暢行無阻。我的網也只願網進那些粗心大意或心存冒犯的飛禽走獸!」

 

漢水以南的部族,聽到這件事,都紛紛讚美商湯的仁德廣布,被及禽獸。於是,四十個部族一一歸服。


獵人布置四面遮天的巨網,未必能補獲鳥獸,而商湯僅僅留下一面,卻不僅網到鳥獸,還攬獲了四十個部族友邦。

 

古人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以免一網打盡,失去生機;今人貪圖便利與享受,過度開發資源,對大地的毀傷日益嚴重。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靜思一下】

大地像母親,生長萬物、負載群生;大地受毀傷,人類當思節制、疼惜。欲念無盡,消費就變成消福;延長物命,就是延長地球的壽命。─ ─證嚴法師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昨天的母親節,慈濟為慶祝「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於全球各地同步舉辦浴佛大典。

昨天早上七點,我以社區志工身份身穿灰色上衣與白褲,與我們社區幾個志工一起到會場擔任標兵人員。也就是在浴佛會場的四周外圍,由身穿灰天白雲的社區志工形成一道人牆,以控制參加浴佛典禮會眾的秩序,並莊嚴整個道場。前天下午去彩排時,負責掌控整個會場的師姊真不愧是   上人的好弟子,她口說好話地稱許我們這些社區志工的功能就好比是"護法"菩薩,而不是說"人牆"。光是這一點,聽了就讓人覺得窩心,讓這看似不起眼的任務無形中也神聖起來。

今年與往年有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往年都是在屏東分會或社區共修處的室內舉行;而今年則全屏東縣市統一移師到屏東市的千禧公園舉辦,所以這次是在戶外。正式活動是早上八點才開始,不過有承擔會場相關工作的師兄姊及社區志工分別在六點半、七點就要到場stand by。這天天氣不僅晴朗還豔陽高照,大家就這樣曝曬在太陽底下,直到經過一連串的活動流程後,終於來到了出班時刻,雖然此時才九點半,卻也要等到所有會眾一排一排按照程序魚貫出場。

結果站我旁邊那位年紀與我相彷、來自他鄉的志工就跟我說,她肚子好餓喔!她不說還好,經她這樣一說,我突然感覺身體好像怪怪的,我就跟她說,我好像有點想吐,此話一出,不適感愈加明顯,我感覺快昏倒了,因為有一股麻麻涼涼的感覺直衝腦門,我趕緊蹲下去,想要休息一下。她就叫我別再繼續待在這邊了,甘脆先到樹蔭底下休息。我毫不思索就照她的話想自行走到有樹的地方,結果走了幾步後,我發現眼前景象越來越模糊不清了,只聽到人聲鼎沸的吵雜聲在我耳邊嗡嗡作響,我知道自己快暈厥了。「我的媽呀!您在哪啊?」此刻如果有媽在我身邊不知該有多好,然而會場茫茫人海中我要去哪找媽啊?媽一定不知道我"落難"了....

我只能憑著意志力拖著踉蹌的步伐搖搖晃晃地好不容易來到樹下,也不管有沒有椅子了,我馬上席地而坐,背靠著樹幹並抱頭屈膝閉目休息。就這樣過了幾分鐘後,終於有涼風徐來,抬頭一看,隱約見到旁邊原來有椅子,我馬上三步作兩步移到椅子上坐下來,並繼續閉目養神,因為那感覺還沒完全消除。這時我聽到坐我旁邊的一位會眾,就關心地問我是不是熱到了,我只能點點頭,因為我眼睛還睜不開,她就好心地在我脖子上按摩,我就這樣坐享這不求自來的"福利",並感受到這位婦人的媽媽心,同時也是一顆溫暖的愛心與慈悲心。雖然我有跟她說聲"謝謝",可惜在我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她的臉時,她就離去了。

不過有件事此刻卻在心中罣礙著,那就是一起開車來的幾位志工師姊一定在約定的地方等不到我,他們會不會也四處找我呢。隨後那位站我旁邊的志工師姊,也往我這方向走來了,她也關心我有沒有好一點,與她走一起的兩位媽媽級會眾,也好心地從包包掏出薄荷給我擦,這時終於真的有好一點了。就跟他們說我有好一點了,謝謝他們的關心,他們才安心地與我道別。還好我認識的師姑此時也出現在我附近,於是就向她提剛中暑的事,她就攙扶著我陪我走到與師姊們約定的那顆樹那邊。還好,終於看到某位師姊了,他們也以為我在放包包的地方找他們,於是就在這範圍內四處遍尋不著我的身影。我只能向他們提及剛中暑的過程,終於全員到齊,總算得以踏上歸途。這場浴佛大典的中暑記就這樣平安落幕了。

而回到家稍作休息並吃完午餐後,體力也漸漸回復,雖然還有點累。不過還是開車載丫嬤到我們鄉的慈濟共修處參加小型的浴佛,雖然人不多,可是在室內就不怕太陽的荼毐了。跟早上的大型場面比起來,人多嘴雜,或許是站在大太陽底下,我想很多人都受不了吧,感覺整個空間是吵雜的,反而感受不到浴佛典禮該有的莊嚴肅穆。而在下午的共修處裡,雖然參加的人不多,卻很溫馨莊嚴,因為大家都安靜地隨著主持的師姊引領大家進行一整個浴佛流程,且在「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的短暫浴佛過程中,終於讓我感受到那當下清淨的一念心,希望能時時洗滌內心塵垢,讓自心常保清淨。
~~~~~~~~~~~~~~~~~~~~~~~~~~~~~~~~~~~~~~~~~~~~~~~~~~~~~~~~~~~~~~~
以下轉貼自慈濟的相關訊息~~

慶祝「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  
慈濟本周日於全台九十四個地點同步舉辦浴佛大典
紀錄:陳怡君於 2009/05/06  PM 02:27
慶祝慈濟四十三周年慶,五月十日三節合一,慈濟將舉辦浴佛活動,於全台各分支會聯絡處、台北中正紀念堂瞻仰大道、台中夏綠地七期預定地,以及鳳山中正預校登場。全台九十四個地點,共舉辦一百二十場浴佛,預計逾十六萬人參與。慈濟歡迎社會大眾參加,一同傳達佛恩、父母恩、眾生恩,以紀念佛陀的教育、感念父母的生育之恩,與感恩眾生的教導。尤其、面對H1N1新型流感,全球疫情尚未平歇,更希望藉浴佛虔誠祈禱,共聚善念力量,平息這場災疫。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國定佛誕節,慈濟也選擇這一天定為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意義殊勝。慈濟在全球舉辦浴佛大典,不是為了傳統,而是要莊嚴又恭敬地表達人人的感恩之意,祈祝人人平安吉祥,以虔誠之心報三恩—佛恩、父母恩、眾生恩。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大典今年是第三年舉辦,於十日晚間六點二十舉行,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包括來自十幾個國家約三百位法師,透過法師的肯定與融入來呈現慈濟「為佛教、為眾生」的精神法脈;此外亦有國內軍警政人員及各國使節、藝文界、企業界、一百多個學校的師生參與。這場萬人浴佛大典,將是一場莊嚴清淨、撼動人心的佛教盛事。

慈濟表示,去年中正紀念堂浴佛大典舉行時,有許多社區民眾在場外觀禮,很遺憾無法入場參與,因此大典結束後,將於七點半與八點另外開放二場供民眾浴佛,預計三場浴佛將有三萬人參與。

高雄鳳山的中正預校,首次結合慈濟人,於十日下午三點在校內廣場舉辦浴佛大典,當天將有中正預校海陸空學生以及高雄縣、鳳山地區民眾及慈濟志工五千多人浴佛。平常忙於縣務與校務的高雄縣縣長楊秋興與中正預校校長夏玉人將帶著父母親前來參與體驗不一樣的母親節;浴佛現場更設有博愛區,將提供長者舒適空間及移動式的浴佛台,其中協和新村就有十幾位校官級退伍軍人將前來參與,對於一脈相傳的軍人氣魄,老少間將有跨時空的對話。

慈濟創立於一九六六年,由台灣走向國際,在三十周年慶開始,固定於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當天,作為全球慈濟日;證嚴法師指出,此日作為全球慈濟日,有多重寶貴的意義,「其一,於『佛教慈濟』,人人以佛心為己心,故應感恩三寶(佛法僧);其二,感念父母生育之恩、師長教導之恩;其三,感恩苦難眾生,讓我們從他們的示現了解苦諦。」

浴佛是藉莊嚴儀式清淨自心,因此浴佛典禮,以虔誠供香花、獻湯燭、禮佛足,許以修善、斷惡、度眾生的清淨心願,迴向給社區大眾,全體大眾在莊嚴肅穆的佛號聲中,一起虔誠唱誦,眾人齊聲共振,將浩然的道氣上達天聽,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十日當天包括台灣在內,慈濟在全球二十九個國家,總計將舉辦二百七十場浴佛大典,祈願在全球慈濟人虔誠推動下,藉浴佛之莊嚴淨心,慈濟人的合和用心,讓大眾共同感受佛恩、父母恩、眾生恩,並接引更多人投入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的慈濟菩薩道。
 
 
撰文者:基金會秘書處

----------------------------------------------------------------------------------------------------

虔敬慶祝佛誕日、母親節與全球慈濟日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佛誕日、母親節與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
慈濟的第一天,在一九六六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四日;始訂定新曆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全球慈濟日」,這一天也是「母親節」。在二000年開始,臺灣也將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佛誕節」。

此日為「三節合一──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有多重寶貴的意義。其一,於「佛教慈濟」,人人以佛心為己心,故應感恩三寶,這是「敬田」;其二,感念父母生育之恩、師長教導之恩,即是「恩田」;其三,感恩苦難眾生,讓我們從他們的示現了解苦諦,這是「悲田」。

敬田、恩田、悲田,恭耕大福田
「感恩三寶、感恩父母師長、感恩眾生,敬田、恩田、悲田三合一,就是一畝大福田。所以,每到這一天,我們要進行浴佛儀式,不是為了傳統,而是要莊嚴又恭敬地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意,福慧雙修。」上人表示,五月是感恩的月分,也是慈濟月,希望全球慈濟人每年都在五月推動慈濟活動,落實社區耕福田。
-------------------------------------------------------------------------------------------------
浴佛的真正意義
內顯外照的引世明燈
「浴佛在於啟發人人的愛心,虔敬無掛礙,致心地光明而清淨。」
佛陀誕生於王室,在其成長過程中,雖得眾人寵愛於一身,隨著年歲漸長,眼見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乃至於印度社會之四姓階級的貧富貴賤落差,心中困惑日增。 「為了尋找可思可議之解答,以突破心靈的迷惑,悉達多太子遂出家探究。」

浴佛是要提醒大家,在二千多年前,有位覺者來到人間,傳達真理給人們,希望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相互感恩,心中恆存一分愛。「大家應當要體會佛心,破除迷情,向佛陀學習,具備清淨的『覺有情』;人人心中的愛能啟發,存有感恩,心才能清淨,這才是浴佛的真正意義。」
二00五年‧夏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

浴佛的動作與意涵
禮佛足、淨心地
浴佛,是禮佛足、淨自心。佛在世時,世人對佛的恭敬禮,就是要五體投地,以手觸摸佛陀的腳,以額頭觸及佛陀的腳,這就稱為『敬足禮』,表示至為虔誠的禮敬。」這樣的禮敬形式,傳衍至今之中土成為「頂禮」。所以,在慈濟的浴佛大典中,以手沾香湯、躬身禮敬佛像之足,代表「禮佛足」的至誠禮敬。

以最尊敬的心來禮佛足,其實是淨化自己的心。大家若能夠瞭解這個禮節,就能提起虔誠之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高警覺,謹慎不犯戒,如此則能讓自心常保清淨。

觀想清淨智慧水,洗滌煩惱塵垢
〈浴佛偈〉我今禮頌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意即在浴佛時,我們要以清淨香水來灌沐佛身,雖然浴佛水不多,但是我們要觀想這是非常清淨的智慧水,能灌沐莊嚴佛身所匯聚如海之功德;同時願能洗除五濁惡世眾生煩惱塵垢,與佛陀一樣證得清淨無染的法身。
~二000年.夏之卷
-------------------------------------------------------------------------------------------

日日都是佛誕節
佛陀成道後覺悟天地宇宙真理,說法四十九年間,苦口婆心不斷用智慧為眾生分析,說明人的本性原本清淨無染,只因一念無明起,遂生出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生滅變異的虛妄世界,眾生就又在此夢幻中生煩惱,起惑造業以致六道輪迴不已,無有出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陀,為眾生宣說借假修真之理,我們唯有飲水思源,敬受佛法才能銘刻真理。

在佛誕節,我們舉行種種慶祝儀式來紀念佛陀,表達我們對佛陀的敬意。但心若不起恭敬,佛法絕對無法入心,真正的心敬,是日日都是佛誕節。唯有平日時時照顧好自己的心,保持清淨的心地,對一切人敬重如佛,這才是佛陀對我們深切的付託。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跪羊圖...這是一首讓我每聽必哭的慈濟歌。我想,為人子女者若聽到這首歌而不感動涕零者,幾希矣~~




跪羊圖

詞曲 :李子恆 /演唱: 蕭蔓瑄 、謝文德

古聖先賢孝為宗 萬善之門孝為基
禮敬尊親如活佛 成就生命大意義
父母恩德重如山 知恩報恩不忘本
做人飲水要思源 才不愧對父母恩

小羊跪哺 閉目吮母液
感念母恩 受乳恭身體
膝落地 姿態如敬禮
小羊兒 天性有道理

人間孝道 及時莫遲疑
一朝羽豐 反哺莫遺棄
父身病 是為子勞成疾
母心憂 是憂兒未成器

多少浮雲遊子夢 奔波前程遠鄉里
父母倚窗扉 苦盼子女的消息
多少風霜的堆積 雙親容顏已漸老
莫到懺悔時 未能報答父母恩

為人子女 飲水要思源
圓滿生命 盡孝無愧意
兒女心 無論在何地
給雙親 一聲感恩您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媽:


首先要向您懺悔,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很貼心的女兒。之前我們曾有幾次因觀念不合造成言語衝突而讓您受氣,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彼此了,越是在乎,越是求好心切,堅持個自立場互不相讓。現在回想起來,我知道是我個性太固執、倔強了,總是堅持己見悍衛自己的觀念與做法,以致讓我常忘了自己的身分是您的女兒,忘了孝順是我的本份──對長輩不只要孝敬,更要順從。在此向您說聲:「媽,對不起,我錯了」。

嘎然而止的生命,雖然讓我們頓失最大的依靠,卻為我們上了人生最寶貴的第一堂生死課。讓我們體驗到人生無常的滋味,讓我們學會把握、珍惜與感恩。把握時間做對的事、做有意義的事;珍惜所處空間裡所發生的每個緣份,不管是家人還是法親之間更要彼此感恩。也感恩您與慈濟結下好因緣,"因"為若不是您加入慈濟,引領我們進入慈濟法門,讓我們有'緣"份能接觸上人的善知識與慈濟的美善世界,正是這樣的因緣,才有辦法讓我們對爸的離去稍稍釋懷。縱然有再多的不捨,終究還是得放下,明白再多的淚水也無法改變事實,再多的自責與遺憾都是多餘。目前能做的,就是讓我懂得及時把握行孝的機會,更珍惜我們還在世的親人們彼此間交會的每一個緣份。


我們三姊妹真的很有福報,我想是我們前世修來的福氣吧!賜給我們如此完美的父母,從小對我們悉心照顧,細心呵護到我們長大成人,您們總是為我們打點一切,卻也讓我們更加依賴您們。如今隨著爸的離去,我知道我們都該更獨立堅強,需要更多勇氣來面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愛別離苦讓我們的情感彼此牽掛,卻也讓我們更加緊密。希望在面對下一次生死課題時,讓我們沒有任何遺憾與後悔,唯有把握與珍惜當下每一刻的相處時光,或許才能不枉此生吧。



也希望您別對我太憂心,也請您放心,感恩平日有接觸佛法的因緣,願佛法賜給我無上智慧,我會好好安頓自己的身心,當個心靈富足的人。雖然我沒有讓您引以為傲的地方,但是簡單、平凡如我,不求什麼,只要你們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這樣就讓我覺得滿足與幸福了。 


女兒平日不擅表達內心情感,心中卻是滿滿的感恩之情。紙短情長,只好藉著母親節前夕,透過這封感恩信向您說聲:「媽,您辛苦了,也幸福了。也明白我們的緣份或許只有這一世,好希望下輩子還有緣份能當您跟爸的女兒。母親節快樂,天天都要快樂、平安、健康、順心。媽,我愛您。」


                                                                                                                         愛您的女兒   敬上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定慧篇─將軍把玩古董

 

從前有一位將軍,喜好收藏古董。

 

有一天,他在家中把玩心愛的古董,一不小心,差一點就從手中滑落,雖然沒有摔破,卻使自己驚出一身冷汗。

 

將軍心想:「我帶領著千萬大軍,出生入死,百戰沙場中,都未曾害怕過;為何今天為了一只小杯子,就驚嚇成這個樣子?」

 

最後,他悟通了!是因為有愛憎之心,才使他驚駭。於是,他很灑脫地隨手把杯子一丟。

 

在春秋時代,周宣王很喜歡鬥雞。有一天,人家送他一隻很強壯的鬥雞,他就交給紀渻子去飼養,希望訓練成為天下無敵的鬥雞。過了幾天,性急的周宣王就問:「那隻鬥雞訓練得怎麼樣了?可以上場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看到別隻雞的影子就會很興奮,聽見別隻雞的聲音便會衝動起來,所以還不能上場。」

 

再過十天,周宣王又問。紀渻子的回答還是:「不能上場。因為這隻雞鬥志高昂,常對四周怒目而視,不能自制衝動,所以還不能上場。」

 

又經過十天,周宣王再次問紀渻子情形如何?

「牠的意氣還很強,有躍躍欲試的模樣,尚不能克服鬥志,還不行!」

又再經過十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現在牠聽見別的雞叫,已經沒什麼反應,看來好像一隻木雞,牠的心已經不受外物影響了。」

 

於是,周宣王便讓這隻雞上鬥技場。果然,牠一上場就穩穩站立紋風不動,只以眼睛注視著對方,對方感覺牠高深莫測,自然產生莫名的畏懼,不敢攻擊;而牠就真的成了天下無敵。


 

真正的勇者、智者,並非武功高、能力強、學問好,而是不動心─不為外物所動的平靜功夫。

有得失之心,就有悲歡苦樂。人往往被自己的得失之心所左右,導致處處看不開、事事放不下,因此痛苦、煩惱、憂慮、恐懼等伴隨而來。

 

意不浮動,就能不被外境所亂。

 

【靜思一下】
藉境練心─順境時莫得意忘形,失意時亦莫灰心;藉事修心─不論世事如何難辦,人生道路如何難行,都要禁得起磨練。
─ ─證嚴法師
---------------------------------------------------------------------------------------------------------------------------------------------------------------

知足篇─小馬駒的抱怨

 

從前,大月支國(為西域古國,本居今甘肅省中部西境及青海省東境)習慣用酥油煎麥子餵豬。宮廷裡的小馬駒看見了,不滿的對母馬說:「我們為國王出力賣命,不論路途遙遠都要趕,勞累受苦,卻只給我們吃乾草、喝地上的積水。」

 

「你羨慕那些吃酥油煎麥子的豬,是不是?不要多久,你就會看到他們吃煎麥的下場。」

 

不久,新年到了,家家戶戶把養得肥大的豬綑綁起來,丟進熱水鍋裡,到處都可聽見肥豬的哀號聲。

 

小馬聽到豬的哀號聲難免恐慌,母馬就說:「你還想吃酥油煎麥子嗎?要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可以去看一看。」

小馬看過後,終於了解是怎麼一回事,才明白以前羨慕他人、生起比較心是錯誤的。從此以後,牠吃起乾草,覺得分外甜美,即使看到麥子也不吃。


 

羨慕他人而忘了自己應有的分際,即容易迷失自我。佛陀曾告誡弟子:「身為比丘,應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不可以垂涎他人所有的東西。只有知足,才能證得三摩地、止觀和八正道。」

 

心生羨慕是因為不知足,如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何來計較有無、比較多少,生起貪求之心而羨慕別人?

證嚴上人說:「少欲的人除了不必巴結別人、羡慕別人、奉承別人之外,心也不會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所牽制。」

 

1三摩地─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

2止觀─止即妄念不起;觀則念念分明

3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貪念,只會招惹煩惱。

 

【靜思一下】
眼睛看到了好的東西、耳朵聽到了好的聲音,鼻聞香、舌嘗美味…..六根被外在六塵引誘,便會樣樣比較高下好壞,貪求之心自然產生。─ ─證嚴法師
-----------------------------------------------------------------------------------------------------------------------------------------------------------------

珍惜篇─水溝中的飯粒

 

唐朝有一丞相王涯,官居一品,擁有千餘門客、僮僕,日食萬錢,享盡榮華富貴。

 

王相府的廚房與一佛寺相鄰,每日三餐清洗鍋、碗的水,盡向溝裡傾倒,流經佛寺後院而出。

 

一天,佛寺住持長老,到後院行走,見溝內流水中有白色物體翻滾,大如雪片、 小如玉屑,心下狐疑,近前細看,果然是上等白米飯,不禁合掌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一粥一飯,得來不易,農作的人不知要花費多少勞力和工夫,才能收成?可是卻有人如此糟蹋糧食,唉!」老和尚痛惜地說。

 

從此以後,他每餐命人用笊籬撈取溝內殘飯,在清水中洗滌,攤於篩內,晒乾後再用磁缸收貯,不消三、四個月,一缸便滿;如此兩年下來,共積了六大缸有餘。

 

那王丞相自以為可以千年富貴、萬代榮華,誰知樂極生悲,一日遭人忌害,觸犯了朝廷,闔家待審,生死難卜。

 

原有的門客、僮僕,各自流散逃亡,產業財物盡為仇家所奪,寸銀無留;王涯一家至親二十餘口,米盡糧絕,忍飢挨餓,哭哭啼啼。


鄰寺的老和尚便命人將缸內所積乾飯,浸軟蒸熟,送予王涯一家人充飢。

 

王涯吃罷,連稱甘美。就叫婢子來問住持,何以出家之人,有此美食?老和尚合掌說道:「這不是貧僧寺內家常之飯,而是尊府清洗鍋、碗時,流落在水溝中的飯粒。貧僧可惜有用之物被棄為無用,乃命人洗淨晒乾,準備留為荒年濟貧用;誰知今天卻救濟了尊府之急,這大概是天意吧!」

 

王丞相知道以後,無限慚愧,嗟嘆一聲說:「我平昔奢華無度,不惜五穀,糟蹋天物,焉得不敗?今日的災禍,當然是避免不了!」


 

現代人生活在物質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的環境中,不知道缺乏物質的困苦與不便,只知享受文明帶來的方便,而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雖然人們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早養成了浪費的習慣,要教人人惜福、知足,是一奢求。但如果人們都像王涯一樣不知惜福而盡情浪費,有一天會自食其苦。

 

有則惜福,無則知足。

 

【靜思一下】
從生活中克制自己,不要受欲念驅使追逐享樂,而過度消耗物資。─ ─證嚴法師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在前幾天媽就跟我提起今年的母親節快到了,這次要帶丫嬤去哪一家素食餐館用餐以表達我們做晚輩的心意。

其實之前我們也未曾刻意為丫嬤舉辦什麼慶祝母親節的活動,正確應該是說,以往的母親節通常由我們三姊妹合包一份紅包送給媽,而父親則包給丫嬤。不過自從爸前年往生後,去年的母親節前夕,我跟媽才開始想來點不一樣的形式與做法。或許是爸不在了,讓媽加倍多了一份想代替爸孝敬丫嬤的心,所以去年我跟媽就是選擇在母親節前幾天,帶丫嬤去屏東市一家我們全家人(除了丫嬤)已去過幾次,裝潢得古色古香的「波蘿蜜」素食餐館用餐。印象中那是丫嬤除了去佛寺用餐,絕少有機會在外面其他地方用餐。


而媽前幾天在徵詢我的意見時,除了波蘿蜜,還有另一家走平價路線的素食餐館也在我的提議名單中。只是去年就已去過波蘿蜜了,今年當然想來點不同家的風味。後來媽卻決定要去從來不在我考量範圍內的「上海素食」吃到飽餐廳,不過卻被我以丫嬤老人家食量小,吃到飽對她來說太不划算等種種理由頻給媽打回票。呵~真不愧是學商的,我發現自己常常以經濟效益或成本效益為考量來衡量世間所有價值。

不過媽卻也適時點醒了我,一年才一次,何必算得這麼精呢?輕輕地一句話,當下卻給我一記重重的當頭棒喝....由此可見我是多麼地小心眼外加心胸狹隘啊!金牛座的節儉、小氣等等
"特質"似乎在我身上表露無遺。這比起之前表哥在台北請我們去吃到飽的素食餐廳,少說一個人也要五、六百元以上根本不算什麼吧!更何況「上海素食」吃到飽一個人頭也不過才218元,而且菜色豐富又美味。現在回想起來,與台北的相較之下,「上海素食」的菜色甚至還更多樣化呢!總之,就菜色與美味來說,可說毫不遜色。而且媽也想讓丫嬤見識一下她常聽人家說被子女帶去"上海素食吃到飽"的上海素食」到底
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母親節那天是慈濟
43
週年日,簡稱慈濟日,也是慈濟的浴佛日。母親節、慈濟日、浴佛日三節合一,通常母親節的前幾天也是身為慈濟人的媽較忙的時候,所以我們就提前在昨天中午帶丫嬤去「上海素食」慶祝母親節嚕!

當我們牽著丫嬤走在「上海素食」寬敞明亮的偌大空間,巡視著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及門庭若市的景象時,看丫嬤好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似的,彷彿大開她的眼界,感覺一切都很新鮮。在用餐時,我也從丫嬤的笑容中看到她吃得滿心歡喜,讓我明顯感受到丫嬤內心的喜悅,我想這喜悅絕對不是用金錢所能衡量的。給丫嬤的母親節禮物,雖然只是不足為奇的一頓飯,卻蘊藏著我們對丫嬤濃濃的愛與滿滿的感恩之情,感恩丫嬤讓我們有孝敬她的機會。

人生在世,為歡幾何?靜思語說:「行善、行孝不能等」,嗯~~我想,也要及時行樂吧,畢竟人生無常。在與丫嬤相處的日子正在倒數之時,唯有把握與親人間相處的每一刻稍縱即逝的時光,有付出的機會就盡量付出,希望別讓自己有太多後悔與遺憾的機會。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剛看完最近一期的〈慈濟道侶叢書〉,這期是輪到{幸福}系列,書名是「一切,不是偶然」。因為網頁電子書上並沒有將書裡每一則故事內容都開放線上瀏覽,我就先轉貼電子書上可瀏覽的作者自序及本書誕生之因緣及其中之三則小故事同有緣人分享。另外有幾則我覺得也富教化寓意、能夠啟迪人們心智的哲理小故事,因為電子書上無法瀏覽,只好再另外登打po在下一篇嚕~~
----------------------------------------------------------------------------------------------------
以下轉貼自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2/016/index.htm

萬事萬物的發生並非偶然,處理的態度,是決定結果的關鍵……作者援引古今中外歷史故事、訪視個案見聞、生活中耳聞目睹事例,詮釋證嚴法師的雋永法語,盼人人應現妙用,解開煩憂,感受幸福。


【自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撰文/蔡(木+百)洲

佛法生活化,是大家常聽到的一個名詞。「佛法」能令人解開痛苦、憂煩,能依而修行,終能脫離生死輪迴;而「生活化」,設若切實奉行,即能身心調適,而在生活上應現妙用,感受幸福。

遺憾的是,人們長久以來被積習已久的偏差觀念所薰染,以為世間是逆流苦海,又認為佛法是那麼浩瀚深奧;雖然屢有高僧大德注釋經義,但要依而奉行,確有一段距離。可說是譯作精妙不思議,如要遵行,即行有深妙不容易。

一九八九年間,我有機緣參與慈濟,有幸聆聽證嚴上人開示,記得上人曾說:「有心度人脫離苦海,但要引他們進入佛門有所難,所以先開善門,再引進入佛門;因為人人都有善根,且有樂於助人的善心,因此創設『功德會』。」

這是引領大眾最好的方法,是一種漸進法,由淺入深,既不離生活化也是普遍化,又能使人們樂於參與,使人們種善緣、結善果而成就福慧。

也因此,我想既已恭讀證嚴上人所有著作,何不擇取其中雋永法語為主題,再以故事為引例來詮釋,讓任何階層的讀者都容易明白其中道理。

於是著手蒐集在慈濟訪視個案中所見所聞,或在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事例,或歷史故事,用上人法語作結;藉此令人有所警醒,或能改善偏頗的觀念,即不枉此書之問世。

《一切,不是偶然》一書雖無一般暢銷小說的精彩,也沒有名家大作的精闢見解,但望閱讀此書之際,不以文辭優劣、內容淺陋而擱置,不妨換另一角度來參閱,相信自有所收穫與心得。

更希望讀者閱後,能以更開豁寬宏的心胸去面對周遭的人、事、物——不要只看表相,要透視內在,以慧劍抉擇是非,不使偏頗妄念蒙蔽良知良能。又一面以「無生法忍」清除貪、瞋、癡、慢、疑,精進菩薩道上,於其中學習、付出與接受考驗。

自知學識淺陋,倘有詮釋不周延或者引喻不妥切之處,敬望諸方大德高賢,不吝指正是幸!

二○○九年二月於鳳凰城(台南)
----------------------------------------------------------------------------------------------------
 【書摘2】定慧篇──商歌羅的疑問

有回,商歌羅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郊外的祇陀林精舍拜訪佛陀。

「世尊!我實在搞不清自己,有時候我自覺舒暢,對學過的東西講得非常稱心,連沒學過的東西也能滔滔不絕說出來;有時候,我卻感到非常昏昧,連學過的也完全想不起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佛陀對商歌羅開示:「一盆水假如染有紅色或青色,就不能映照出一個人原來的臉色。同理,人的心如果被貪欲所薰,居心不淨,就不能反映出任何事物的實相。假如這盆水被煮沸冒著蒸氣,能映出臉的原貌嗎?

同理,人如果被怒火焚身,則不能洞察實態。假如這盆水浮著水苔、塞滿水草,能映出臉形嗎?同理,人心為愚昧或疑惑所蒙蔽,就不能看出實態。」

佛陀於是做了這樣的結論:「相反的,如果這盆水清淨而不污濁、靜止而不沸騰、空明而不塞水苔、水草,那麼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反映出物體的實態。人心不為貪欲所煩惱、不為瞋怒所激動、不為愚癡所障蔽,心態能夠保持平靜,不論是何時何地遇到任何事物,都能保持正見啊!」

相信大家都有如下體驗,就是環境愈靜、愈沒有事情,妄念會更多、欲心愈熾然;若是一天忙到晚,念頭專一,反而貪欲妄想較少。

由此可知,境靜不一定能讓人心靜安閒。如果能放得下、不爭執、不抱怨、不憤怒,毀譽不動、煩惱不生、意不妄想……如是由「無無明」而動中取靜,內心自然趨於平靜,才是真靜。是故真靜,非從境取,是由心得。

◆一切唯心造。

【靜思一下】
即使人事紛雜,若是心靈純淨,則萬事萬物無不在為我們說法,能令我們心生法喜。──證嚴法師
--------------------------------------------------------------------------------------------------------------------------------------------
【書摘4】知足篇──哲人哲思

古希臘哲學家戴奧真尼斯(Diogenes)一向很知足於當前的境遇,視簡樸、無欲、自由自在的生活為最高理想。

當他看見老鼠在牆角奔跑時,心裏想:「老鼠沒有固定的窩,不怕黑暗,也不求美食,適應能力又強,這是牠的特性,也是人類所缺欠的。」

他從來沒有穿衣和居住方面的苦惱,因為他總是以一條長布裹身;且由於他夜晚就睡在木桶裏,遂有「木桶中的哲學家」雅號。

有一天,他到泉邊取水,發現一位小孩用手捧著水喝。他對自己說:「我又多帶了一樣東西。」便將身邊僅有的一個碗也丟了。

戴奧真尼斯對於一切事物都抱持著不忮不求的心態,對於權勢者也絲毫無懼。當亞歷山大征服希臘,來到科林多斯訪問時,一些政治家和學者們紛紛前來參見他,以博得大帝的歡心。唯有戴奧真尼斯不想向大帝表示任何敬慕之意,依舊睡在木桶裏。

於是,亞歷山大對這位倔強的男子非常感興趣,便屈駕前往他的住處。這時,戴奧真尼斯橫躺著身子,正在晒太陽。

「我是亞歷山大大帝!」一個充滿著威嚴的聲音說道。

「我是木桶中的哲學家!」戴奧真尼斯躺著回答。

亞歷山大非常賞識他的膽量,於是說:「你想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

戴奧真尼斯舉起一隻手輕揮道:「請你稍微退到旁邊,因為你擋住太陽光了。」

聽到了這句話,一向被人視為偉大象徵且自視甚高的亞歷山大,不覺由衷佩服他的豪邁無羈性格,「假如我不是亞歷山大,那麼我會希望自己成為戴奧真尼斯吧!」

比戴奧真尼斯早一百多年、也是古希臘哲學家的蘇格拉底(Socrates),同樣淡泊名利,過著知足簡樸的生活。

有一天,他心血來潮對學生們說:「來!我們去市集逛。」

學生們覺得很奇怪,因為老師從來不買新衣服、家具或日用品等,為什麼要去逛市集?蘇格拉底看到學生們滿臉狐疑,便很輕鬆地說:「等我參觀完後,再告訴你們吧!」

在市集裏,蘇格拉底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東西,看得好興奮……他確實感到「滿載而歸」──其實兩手空空如也。

學生問:「老師,你參觀這麼美麗又豐富的市集,你得到了什麼?」

老師說:「我得到一個非常好的結論,我發覺原來我不需要這麼多的東西。」

戴奧真尼斯身無長物而自在無礙,使亞歷山大大帝也被其性格所感服;蘇格拉底一無所求而悠然自得,令學生們無限敬佩。兩位哲學家,同樣都能不為物欲所累,才能在心靈上無限充實富足

◆有求必苦,「心」富最富。

【靜思一下】
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不管;善的事情仍要積極去做,不為日常生活是非而患得患失。──證嚴法師
----------------------------------------------------------------------------------------------------

【書摘5】謙讓篇──你也對


門外有甲乙兩個和尚正在爭論一個問題,雙方堅持不下。

甲和尚氣沖沖跑進房來,對老和尚說:「師父!我認為這個道理應該如此,可是乙卻說我不對,您認為是我說得對,還是他說得對?」

「你說得對!」老和尚說。

甲和尚很高興地出去了。過了幾分鐘,乙和尚也跑進來問老和尚:「師父!剛才甲和我辯論,他的見解根本是錯誤的,而我說的都是有根據的。您說是我對呢?還是他對?」

「你說得對!」乙和尚聽完也歡天喜地跑了出去。

站在一旁的小沙彌大惑不解地問:「師父!不是甲對,就是乙對,您怎麼向他們兩個人都說:『你說得對』呢?」

「你也對!」老和尚看了小沙彌一眼說。

從前有一戶人家經常吵架,看到隔壁一家非常和樂,十分羨慕,便前往請教;「你們家好像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從來不吵架,能否告訴我,有什麼祕訣?」

「因為我們家每個人都是壞人啊!」

問的人不明其含意,深覺受了侮辱,就悻悻然地回去了。

有一天,和樂的這家人被偷走了一輛腳踏車,他們全家人的談話,無意間被鄰人聽見了──

「沒有將大門關好,是我的錯!」

「不!我忘了上鎖,是我的錯!」

「不對啦!是我把車子放在院子裏,全是我的錯!」

聽到他們紛紛自認錯誤,鄰人恍然大悟。

「此心常守圓滿處,天下自無缺陷事。」凡事善解,就會歡喜自在;而「善解」的先決條件是無執著。執著即有我見,我見並非正見;正見令人覺悟,我見使人迷茫。

老和尚已無我執,故無所偏,而來個皆大歡喜。或許你也會問:「這樣對嗎?」

就像好人相處卻會吵架,壞人相處反而平靜,豈不違反常理?其實是自認為自己不好的人,具有正確的知見,有錯就攬在己身,彼此自承過錯,何來爭執?

◆凡事善解,就會歡喜自在。

【靜思一下】
心胸開闊,以平等心待人,自然能同理他人感受;己所不欲之煩惱,亦不會施予他人。──證嚴法師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八,正是釋迦牟尼佛的佛誕日,也是俗稱的浴佛節。通常這一天,我們都會去鄰鄉的慎修寺浴佛,中午順便在那邊用齋。而爸的骨灰罈正是安置在這座寺的納骨塔裡。

昨天是5/1勞動節,因為上班族有三天連休,小妹原本打算昨天一早搭同事便車南下回來度假,可是星期四公司卻臨時出狀況,因此項業務歸屬她負責,所以她的返鄉行隨時都可能生變。因問題還沒解決, 5/1一早勢必還要進公司繼續處理,以致回屏東註定是要泡湯了。

而媽今天也要忙慈濟會務,所以家裡就只剩我跟丫嬤了,原本想說只有兩個人去浴佛讓我有點意興闌珊,可是長期唸經拜佛的丫嬤,似乎很注重佛誕日這天,早在幾天前就不時跟我們"預告"初八要”洗佛”(台語),順便唸{浴佛偈}給我們聽……「我今灌木諸如來  淨智莊嚴功德海  五濁惡世離塵埃  同證如來淨法身」,若有親友來也不忘再唸上一段給他們聽。92歲的丫嬤因為體力衰弱平日甚少出門,不過我還是先徵詢她想不想去浴佛的意願,可以感覺得出來丫嬤很想去,於是我決定開車載她去,中午順便在那用齋。


十一點左右,當我走到屋後那片空曠的公有停車場時,好巧不巧,我家車子後方距離不到五公尺處停了一輛休旅車,這樣的距離看樣子似乎無法倒車。在這節骨眼上實在令人火大,不過我還是上車試倒車看看,因為受限於我家車子外圍那層固定住的帆布車庫,所以倒車角度的彈性有限,就這樣一會兒倒退一會兒前進,方向盤一會兒左一會兒右,還勞駕丫嬤在車外給我指揮深怕撞到那輛車子,就這樣折騰了好一陣子,因為空間的限制就是無法順利出來。眼看都已經快十一點半,看來是去不成了。看著那輛無中生有的車,實在是越看越氣,哪有人停車這麼沒常識的,而且停車場空間那麼大,別處不停為何偏偏就要這麼靠近我家車子,至少也要留意會不會擋到別人的出路。在不知車主的情況下,我就用月曆紙寫了幾句
帶有”警告字眼的語句,然後將之夾在雨刷夾上。

本來也跟丫嬤說不去了,
可是看丫嬤神情有點落寞,也不忍心阻斷她這念虔誠的向佛之心,後來只好硬著頭皮問丫嬤騎機車去好不好,想不到丫嬤也同意得爽快,呵~~沒辦法,只好委屈丫嬤忍受一下風吹日曬了。丫嬤原本不想戴安全帽想戴自己帽子就好,我還是堅持讓她戴上安全帽,事後證明還好我有堅持。因為騎到途中,還真的出現兩位警察在路旁取締交通違規,而騎在我前方的那位女子就是因為沒戴安全帽,在無處閃躲的情況下就這樣被攔了下來。真的好險,還好丫嬤有戴,不然不僅要賠上500元,到時候恐怕連浴佛也浴不成了。

而本來十分鐘的車程,因為載了老人家,當然不能騎太快,大概騎了十五分才到,還好浴完佛趕得及十二點準時用齋。呵~~今天對丫嬤就這樣被我騎機車載著跑,心裡著實對老人家有點過意不去,不過也發現丫嬤真的也是個單純又古錐的丫嬤。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感念王建勛老師生前為慈濟創作了不少好聽的歌曲,而且曲曲旋律都非常溫馨感人。在我所珍藏的音樂中,恰好也有幾首是由王建勛老師所譜曲的作品,特地挑了兩首同有緣人分享。這兩首旋律我非常喜歡,而且這兩首的意境都是在描寫父母恩情,聽著溫馨動聽的旋律,融入感人的歌詞中,總能輕易地讓我不自覺落下淚來。

"每年的今天"其涵意,我想不只是生日這天,每一天都應該感恩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因為沒有父母就不會有我們。而"母親的手"也是一首表達母親對子女無所求付出不求回報的溫馨感人作品。歌詞最後一句─「也推動了整個世界」,我想另一層涵意也是喻意著  證嚴上人就像慈濟人的母親一樣,帶領著全球慈濟人在世界各地聞聲救苦,大愛的力量也推動了整個世界,裡面的男聲應該就是王建勛老師。就藉著聽這兩首歌來追思懷念「王建勛」老師吧~~

每年的今天

歌名 每年的今天 陳建名
王建勛
歌詞 每年的今天
不只是生命開始的紀念
每年的今天
是母親鉛華洗盡的容顏

每年的今天
不只是生命開始的紀念
每年的今天
是父親雙手重疊的厚繭

給我順利成長的家園
為我幾度落淚的雙眼
那鉛華洗盡的容顏
最美的一張臉

給我遮風避雨的屋簷
為我承擔苦難的雙肩
那雙手重疊的厚繭
我每年的今天

親愛的世界像一個圓圈
將我圍繞在太多的感謝裡面
每年的今天 在吹熄蠟燭以前
許下這 為愛而來的心願


母親的手

詞:陳建名
曲:王建勛



在那懵懂的季節
很多事情我還學不會
是你耐心的牽引我
給我依靠和安慰

寒冬為我蓋暖被
夏日為我拭去汗水
付出從不求收回
從那白天忙到深夜

看看天上彎著那半邊月
像那母親的側影一樣美
推動搖籃的那雙手
也推動了整個世界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再次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那就是為慈濟創作無數慈濟歌曲的知名詞曲創作人,也是備受慈濟人推崇愛戴的王建勛老師,於4/25病逝家中,得年47歲。4/23是父親祭日,4/24我生日,4/25是王建勛老師.......,這樣的日期排列巧合,幾乎讓我無言以對。尤其是最近接二連三傳來慈濟人離世的消息,一種萬般不捨的無力感霎時湧上心頭。


猶記得三、四年前還在靜思書軒新舞台店聆聽身受肝病之苦的王建勛老師分享他創作慈濟歌曲的心路歷程,
老師談他的創作歷程、歌曲背後的故事與譜曲時的心境。那時的他身形已明顯消瘦不少,臉色也呈泛黃黑,不過在他精神奕奕的暢談中,讓他的眼神更顯得清亮。現場的他談笑風生,以現場播放、演唱或帶動唱的方式呈現他所創作的慈濟歌曲,熱情地與現場朋友們互動,實在令人不捨他雖然抱著病仍然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因緣做慈濟,他這種「把握時間,珍惜空間,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大愛"做慈濟的精神讓當時的我感動不已,他是真正的「盡形壽,獻身命」,這份精神實在令人讚嘆,更值得大家學習。

王建勛老師與莊奴老師一人譜曲,一人寫詞,也聯手創作了不少首淨化人心的慈濟歌曲,更是讓慈濟人們個個都能朗朗上口,可以說是慈濟人的精神指標。近二十年來,王老師從流行樂界跨到宗教領域,為佛教還有慈濟創作佛曲與慈濟歌,譜出無數動聽美妙的旋律,這些歌曲如同一粒粒愛的種子,深植於每個人心中,不斷地傳遞生命與愛的真諦。老師並以滿懷感恩的心不時地投入社會公益活動,以創作回饋社會,以動人的歌聲帶給大家無限的希望與祝福。

王老師吟唱慈濟歌曲時的溫暖歌聲與他的爽朗笑聲彷彿還在耳際迴盪著,他的慈悲身影彷彿還歷歷在目.....雖然再也聽不到王老師所創造的歌曲了,不過我相信王老師生前所創作的所有歌曲將會生生世世不斷地被傳唱下去,他的精神將永存於世間,形成一股愛的循環與善的循環,生生不息。
--------------------------------------------------------------------------------------------------------------------
以下轉貼自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55702

王建勛肝疾往生 創作不輟慧命存

王建勛.jpg 

曾經榮獲金曲獎最佳宗教專輯的音樂創作人王建勛,長期受肝硬化所苦,二十五號下午病逝,四十七年的人生歲月畫下休止符。王建勛一生創作無數動人歌曲,十多年前與慈濟結緣,更透過創作、用音樂傳愛。王建勛做慈濟歌曲,多半是他譜曲,音樂創作人莊奴作詞,攜手創作慈濟歌曲十六年,知道王建勛往生,莊奴數度泣不成聲,他說王建勛三年前就為肝病纏身,但仍持續創作,王建勛是用生命、用音樂,為社會奉獻。


這是兩年前,音樂創作人王建勛與眾人分享慈濟歌曲創作的畫面,當時的他其實已經肝病纏身,但儘管體力變得虛弱,王建勛還是抱病上台,希望親身的解說,能讓更多人從慈濟歌曲的內涵獲得的感動,化為實際善的行動。

音樂創作人 王建勛:「慈濟是一個實踐的團體,所以我們做就對了。」

曾經獲得金曲獎最佳宗教專輯,王建勛創作無數動人歌曲,民國八十二年與慈濟結緣,他更運用深厚的佛學基礎與音樂創作實力,為慈濟譜出『心願』、『擁抱蒼生』等歌曲,成為慈濟人傳唱、用音樂傳愛的佳作。

二十五號下午兩點半,王建勛因為肝硬化,離開人世,與王建勛攜手創作慈濟歌曲多達約六十首的作詞人莊奴忍不住老淚縱橫;他說本來約好,今年要一起培訓慈誠的,但王建勛卻先走了,留下遺憾。

名作詞人 莊奴:「十六、七年以來,在我心裡面我們有四種關係,一個是他叫我老師,有師生的關係,他對我、我對他之間,又好像父子一樣,我們之間又很友愛就像朋友一樣,最親近的是我寫詞他作曲給慈濟。」

八十八歲的莊奴,感嘆白髮人送黑髮人,他說是王建勛引領他與慈濟結緣,他們攜手創作慈濟歌曲十六年了,每年都會一起回花蓮見上人,那種心心相惜的感情一言難盡。

慈濟志工收到王建勛往生消息,也很快地動員協助處理後事,慈濟志工表示,王建勛與其家屬都希望以佛教方式處理後事,還將舉辦追思會,供民眾表達追思與感念。

盛榮萱 吳帛勳 台北報導
2009/04/26
-------------------------------------------------------------------------------------------------------------------------------------------------------------------------------
以下轉貼自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55668

樂壇名人王建勛 肝硬化不幸病逝

曾經為慈濟創作不少好歌的王建勛老師 ,今天下午2點半,因為肝硬化,病逝台北雙和醫院。投入詞曲創作多年的王建勛,曾經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在樂壇中有獨特地位。


十多年來,王建勛也為慈濟譜寫出 許多知名歌曲,包括「一家人」、「擁抱蒼生」,是一位優秀的創作人。但是這些年來長期受肝硬化所苦,今天下午被家人發現昏迷在中和家中,送醫後宣告不治,這位音樂人的47年人生歲月也劃下句點。


◎王建勛小檔案
‧現年四十七歲
‧台灣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曾獲北區大專院校民歌比賽重唱組第一名;全國青年歌謠創作比賽 作詞得獎;好歌徵選作曲得獎
‧民國七十七年,以「蓮想」一曲參加馬來西亞佛曲創作比賽得獎
‧民國八十二年,與莊奴老師至花蓮拜訪上人,共譜「大家來做阿彌陀佛」、「慈濟小菩薩」;與許華齡、江俊彥、江孝文合錄《慈濟兒童歌選集》;為反毒製作《燃燈樂集》紀念專輯;以「阿爸牽水牛」、「一粒米」參加農委會鄉村歌曲得獎
‧民國八十五年,製作心韻系列《大愛走過三十年》
‧民國八十六年,製作心韻系列《拉車向前行》、《竹筒歲月》及童言童曲系列《快樂小天地》

參與骨髓捐贈活動,而有「搶救生命」、「髓緣之愛」的作品;參加「美麗台灣、清淨家園──九九九大家一起來掃地」活動,他譜了「人人做環保」、「掃咱的路」;為國際賑災寫了「慈悲的腳印」、「慈航千里濟眾生」;為護專加冠典禮作「護理之光」;為兒童發展復健中心募款寫「愛心蛙娃」;為捐贈大體的李鶴振師兄寫 「我對生命不灰心」;為慈濟委員寫「人間菩薩行」、「柔和忍辱衣」、「慈濟心蓮」;為慈濟托兒所成立譜「快樂小天地」;為三十一周年慶錄製《拉車向前行》、《竹筒歲月》兩專輯。
2009/04/25
-------------------------------------------------------------------------------------------------------------------------------------------------------------------------------
以下轉貼自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55681

宗教音樂人病逝 留下妙音傳世

曾經榮獲金曲獎最佳宗教專輯肯定的音樂創作人-王建勛,25號下午2點半,因為肝硬化,病逝台北雙和醫院。

收到傑出詞曲創作人王建勛往生的消息,慈濟志工強忍心中不捨,恭敬助念。

曾經獲得金曲獎最佳宗教專輯的王建勛,長期受肝硬化所苦,25號下午,被家人發現昏迷在中和住處,送醫後宣告不治,四十七年的人生歲月,劃下休止符。

民國八十二年就與慈濟結緣,王建勛用自己深厚的佛學基礎與音樂創作實力,為慈濟譜寫出包括《一家人》、《擁抱蒼生》、《拉車向前行》等不少受歡迎的歌曲。

人生雖然短暫,王建勛用歌曲為自己譜出最精采的旋律。

陳瑋 黃寧浩 台北報導
2009/04/26
-------------------------------------------------------------------------------------------------------------------------------------------------------------------------------
以下轉貼自<慈濟月刊368>http://taipei.tzuchi.org.tw/monthly/368/368c6-2.htm

聽得到的智慧
王建勛與慈濟的「妙音」緣


        文/慈濟小草

 

 

      那麼妙音旋律就是一種「聽得到」的智慧。

 

      如果說文字般若是一種「看得到」的智慧,

 

 

      曾有人稱讚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品賞者從詩畫中就可

      體會作者心中的意境。

 

      在慈濟世界裡,也有一位妙音旋律的作曲者,聽眾和古人一樣可聆賞

      到「曲中作畫,畫中譜曲」的意境。

 

      如果說「詞」 是紅花,也須有綠葉陪襯,那麼這片綠葉是誰呢?

 

歷鍊似為圓滿「心願」

    他是一位全心致力於佛樂推廣的人。

 

      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很會作曲,也很會唱歌,慈濟三十周年慶大會典

      禮上播放的「心願」,就是他的精心傑作,他說:「歷鍊了一萬多個

      日子,好像就是為圓滿『心願』的創作而來!」

 

      原來他從高中時代,就開始塗塗寫寫,為了完成作品,會主動去找相

      關資料,解答心中疑惑。

 

      進入藝專雕塑科,他更是如魚得水,藝術天地所涉獵得到的領域,他

      幾乎都不會錯過,如書法、繪畫、作詞、作曲、演唱、戲劇舞蹈、美

      術設計……等,藝專三年的進修,可說為他未來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

      基礎。

 

      進入海軍陸戰隊服役後,他陸續對外發表詞曲創作,不意竟獲音樂唱

      片公司的青睞。退伍後,他考進台灣松下電器公司做美工企畫,沒多

      久,公司發現了他的長才,將他調回總公司為全省一千多家國際牌經

      銷商設計店鋪。

 

      店鋪設計是一門專門學問,除了賣場的規畫、商品的布置、陳列、空

      間的美化在在都需兼顧外,也需和店家作良性的溝通,交換意見和看

      法,以利用有限的空間,發揮最大效益。他,是公司認為唯一能圓滿

      人、事、物的人選;他,也總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默默為公

      司服務著。

 

參與譜出真樂章

    掛電話到公司找他,常聽到「出差」的回答。雖然他這麼忙,仍時常

      到花蓮靜思精舍參加各種活動教唱、在台北分會發表新歌、在「慈濟

      世界」電視節目裡見他出席各地茶會,甚至遠赴馬祖,為慈濟人主講

      的「幸福人生講座」暖場;國際賑災團的成員中,也不難發現他提著

      行李的身影……只要時間允許,他一定不會讓提出邀請的人失望。問

      他:「為什麼這麼積極地參與慈濟?」

 

      他說:「上人的理念和慈濟志業的推展正是社會公益的精神,而淨化

      人心也一直是我和莊奴老師想做的事;加上慈濟能真正做到推廣和落

      實,人、事、物的題材多,創作理念在這裡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揮。」

 

      由於理念契合,對他而言,參與慈濟即同步參與公益;若站在創作者

      的立場來看,慈濟就像「神燈」一樣,擦擦它,就可將理想實現──

      以音樂弘揚佛法,以佛法淨化人心。無怪乎他以「專業的精神」做慈

      濟事!

 

      因為投入所以深入,在投入多次的慈濟活動後,他也交出了漂亮的成

      績單,例如參與骨髓捐贈活動,而有「搶救生命」、「髓緣之愛」的

      作品;參加「美麗台灣、清淨家園──九九九大家一起來掃地」活動

      ,他譜了「人人做環保」、「掃咱的路」;為國際賑災寫了「慈悲的

      腳印」、「慈航千里濟眾生」;為護專加冠典禮作「護理之光」;為

      兒童發展復健中心募款寫「愛心蛙娃」;為捐贈大體的李鶴振師兄寫

      「我對生命不灰心」;為慈濟委員寫「人間菩薩行」、「柔和忍辱衣

      」、「慈濟心蓮」;為慈濟托兒所成立譜「快樂小天地」;為三十一

      周年慶錄製《拉車向前行》、《竹筒歲月》兩專輯……幾乎每首作器

      都叫好又叫座,問他為什麼能把每首歌詞都詮釋得這恰到好處?他說

      :「選擇了藝術這條路,就是選擇了『多用心』!」「創作者必須具

      備文學素養,懂得欣賞別人的文章,深入其意境,對詞有所感動,我

      們才願意把內心的感受呈現出來,將 它譜成曲」。

 

      他認為作曲就像畫一幅畫、雕塑一件作品、設計一家店面,也和做人

      一樣,都必須從平凡中培養內涵。

 

創作路上平常心「演出」

    十五歲即遭父喪的他,在家中排行老大,由母親獨力扶養兄弟三人。

      刻苦的環境,使他比一般同齡的孩子來得成熟,懂得為這個家思前顧

      後,母親的身心病痛,他總是第一個知曉照料的人。

 

      求學時代,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半工半讀相當辛苦,卻也培養出他毫

      無畏懼面對任何困境的精神。

 

      他說:「從小就希望自己能當個萬能的藝術家,心中的老師一直帶引

      著我朝這個目標邁進。」因為有這樣的想法、興趣和目標,所以他懂

      得把握因緣、機會。

 

      在學校時,他加入校內合唱團、與同學合組二重唱、四重唱;隨藝專

      青年訪問團到前線勞軍,學習舞台演出、學習唱歌、學習跑龍套、當

      配角,甚至學習構思節目企畫與執行,從學習中慢慢修正自己的缺失

      。因為勇於嘗試,他將自己雕塑得更知道如何在身處的環境中生存,

      也將後天的努力修飾得更像上天所賦予他的天分。

 

      他從不放過任何磨鍊自己的機會,如歌謠創作比賽、歌唱比賽,因為

      比賽能增廣見聞,充實自己的創作實力,他認為:「這些歷鍊和磨鍊

      都是未來成就自己的最大資糧。」

 

      從創作和比賽中,他也發現原來社會上還有許多詞、曲寫得很好的創

      作者,而開始認真思惟自己在創作路上的定位。

 

      終於他選擇了作曲為創作主向,同時,他更覺得創作也是一種責任,

      拋卻得失心,只問作品是否帶給他人正面意義。因為平常心「演出」

      ,所以他可以呈現出個人的風采和特色,悠遊創作領域,自由自在

     

 

貢獻公益,推廣佛樂

    他也為社會公益寫了許多作品,如為天安門事件寫「全世界都在為我

      們加油」;為愛盲文教基金會譜曲「穿越黑夜的光」;為反毒寫「戒

      毒歌」、「讓真心給自己一個堅定的承諾」,並參加「淨化心毒」演

      唱會。

 

      此外,經由好友陳振國的引介,他加入白雲文化中心,共同呼籲年輕

      愛樂者一起成立「白雲青年」合唱團,(後來更名為「燃燈青年」)

      ;同年亦加入中華佛教音樂推廣協會,參與「佛教創作歌曲」演唱,

      為世界佛教僧伽會企畫節目,籌辦「燃燈禪悅」佛教音樂會……也因

      為參與協會舉辦的寺院參訪活動,他前往花蓮靜思精舍、慈濟醫院參

      觀,與上人一圓師徒之緣,更為慈濟文化志業法輪的推動譜下「妙音

      」緣。

 

      為了推廣佛樂,他又邀集作詞、作曲、演唱、錄製等各方長才,成立

      了「般若海」製作群,他說:「我們試著將佛法的深度與內涵,用自

      然平實的語言、情感及創作的音樂手法,來傳達人間佛教對自我的覺

      醒、生活的啟示及對生命的關懷。」

 

作品如人品

    與他如師亦如友的莊奴說:「他的為人,有君子坦蕩蕩的真誠,乃性

      情中人;謹守師生分寸、不開玩笑、設想週到,任何事情都想到老師

      ,超越當今尊師重道美德。他的作品如人品,對詞曲、心靈看法、人

      生觀、情操、修養皆絲絲入扣表現於歌曲內──完美。」

 

      「『十年虔誠如一日』的這段師生情,就和寫作一樣,經得起考驗,

      雖然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讓我益發珍惜!」這位文字般若的作詞長

      者如是說。

 

      這位「十年虔誠如一日」的君子是誰呢?

 

      他,就是陪襯紅花的那片「綠葉」──王建勛。

 

      王建勛小檔案

 

      現年三十六歲

      台灣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曾獲北區大專院校民歌比賽重唱組第一名;全國青年歌謠創作比賽

       作詞得獎;好歌徵選作曲得獎

      民國七十七年,以「蓮想」一曲參加馬來西亞佛曲創作比賽得獎

      民國八十二年,與莊奴老師至花蓮拜訪上人,共譜「大家來做阿彌

       陀佛」、「慈濟小菩薩」;與許華齡、江俊彥、江孝文合錄《慈濟

       兒童歌選集》;為反毒製作《燃燈樂集》紀念專輯;以「阿爸牽水

       牛」、「一粒米」參加農委會鄉村歌曲得獎

      民國八十五年,製作心韻系列《大愛走過三十年》

      民國八十六年,製作心韻系列《拉車向前行》、《竹筒歲月》及童言童曲系列《快樂小天地》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