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從一無所有到看開 賴明鳳找到重生契機

2010/05/24 /屏東報導
 

水災前,賴家在部落算是富足,三個兒子也都在桃園工作,原本想在山上蓋了棟大房子,兒孫返家就住得下,不料,卻在一夕間成了泡影;讓她轉念的,是冥冥中似有安排,讓她全家當天決定不回山上,因而逃過一劫……

每天早上上工前,以工代賑鄉親總會先進行禱告,賴明鳳也是帶領禱告者之一。[攝影者:林美瑜]


去年的一場八八水災,重創屏東平地與山區。慈濟為讓受災的原住民鄉親擁有一個安穩居處,「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於焉誕生,並於今年4月26日舉行動土典禮,目前正如火如荼趕工著。

◎「普天三無」 是心中理想世界

5月11日這天,以工代賑鄉親開始進駐「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並依個人意願分配在生活組、環保組、香積組、工程組等不同組別,由慈濟志工帶領投入工作。園區內的廁所始終保持乾乾淨淨的,這就要歸功於以工代賑其中一位鄉親的清潔,她就是來自霧台鄉佳暮村的賴明鳳。

若說起賴明鳳,就不得不提到葉秀惠師姊,秀惠師姊是屏東唯一的一位原住民女性慈濟委員,她可說是慈濟人與原住民鄉親之間的最佳橋樑,站在同種族同宗教的同鄉情誼上,秀惠師姊可說是慈濟志工在為原住民鄉親帶動慈濟人文時的最佳推手。

最常見到的一幕就是,賴明鳳總是利用工作空檔,跟著秀惠師姊勤練慈濟歌「普天三無」的手語。

原來,賴明鳳在4月26日動土典禮上聽到「普天三無」時,便非常喜歡這首歌,對照節目流程表上所印製的歌詞,發現歌詞中所描寫的,非常貼近她心中的理想世界—─不要有仇人,對不好的人要原諒,整首歌詞充滿著平和喜樂的境界。

生活組的窗口顏金珠師姊對賴明鳳讚賞不已,金珠師姊說,當初是安排另三個人來掃廁所,但沒人想做這工作,剛好被賴明鳳聽到,她便主動承擔此工作。賴明鳳說:「自己就是這樣的個性,人家不想做的,我都會撿來做。」感恩有她,讓廁所永遠保持乾乾淨淨的。

做完清廁所本分事後,賴明鳳也不閒著,她還會到生活組或香積組幫忙。而每天早上以工代賑鄉親上工前總會先進行禱告,賴明鳳也是帶領禱告者之一。

◎從富足到一無所有 從想不開到看開

「八八水災時家裡有無受災?」被人這樣的關心,賴明鳳忍不住馬上紅了眼眶,她停了一下緩和一下情緒,娓娓道來其受災情況……,她家可算是佳暮村損失最多的,因五十七坪大的房子,在一夕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賴明鳳平時住在對面山頭的霧台村神山部落做生意,專賣飲料、檳榔、手工藝品,星期六、日才會回去佳暮村。風災過後,回去一看,差點昏倒,原本蓋在山邊的房子已不見了,不知是埋在土石堆底下,還是被沖走,完全沒留下蛛絲馬跡,只知道一切已化為烏有。

賴明鳳帶來受災後的照片,她指著一大片黃色光禿禿的山壁上,有著兩處白色塊狀,這邊即是土石崩落處,連同她家總共有五戶房子被土石沖垮;幸運的是,無造成任何人傷亡。賴明鳳表示,佳暮村分新佳暮與舊佳暮,他們就住在災情較嚴重的新佳暮,部落裡還有一半房子處於半倒狀態。因山體太斜,土石流一來馬上將房子一掃而空。

「在被直昇機接到內埔農工後,收到的第一份慰問金就是慈濟給的,收到慈濟人太多安慰,真的很感恩。」賴明鳳說,當時出來時一無所有,慰問金就像及時雨,她第一件事就是與家人們採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得以解決最迫切的民生問題。

受災前的賴明鳳,除了開店做生意,先生也種植咖啡與一些農作物,並經營民宿。她本身是舞蹈老師,每當村裡有結婚慶典或節日祭典,賴明鳳就會帶團去表演原住民舞蹈。賴家原本家庭經濟良好,在村裡算是富足人家,水來了,家沒了,通往民宿的道路嚴重受損無法通行,民宿當然也無法經營下去,生活馬上受影響。

「其實剛發生時,難過到好想自殺。」賴明鳳幽幽地吐露出那段人生遭逢重大打擊的無奈心聲。她說,大概十五年前,以現金三百五十多萬,蓋了這棟五十七坪舒適寬敞的兩層樓洋房,如今全都沒了。

賴明鳳說:「三個兒子都在桃園工作,皆已成家立業,最大的孫子已上國中。」擦上口紅後,明亮五官更顯得有朝氣,賴明鳳完全看不出來已是七個孫子的阿嬤。她也曾在桃園生活了二十年,最大的心願就是回到屏東山上老家養老,原以為蓋了大房子後,十幾個兒孫們同時回來住完全不成問題,也讓後代子孫有所依歸,沒想到……

目前老大與老三還在租屋,老二貸款買房子,隨著經濟景氣及公司業務好壞,兒子們的工作其實都不是很穩定。為了孩子蓋了這大房子,如今大半輩子的努力一夕間化為烏有,讓賴明鳳對三個兒子有著深深的愧疚。秀惠師姊則在一旁安慰她:「兒孫自有兒孫福,妳的年紀也大了,子孫們都平安、健康就好。」

賴明鳳說,曾有族人好奇地問她:「妳怎麼還笑得出來?」她透露另一件更令人震驚的事。她說,原本打算8月8日那天要慶祝結婚四十周年紀念,小兒子臨時說要改期,所以三個兒子都留在桃園沒有回來,如果那天真的大家都回來,一家人性命可能全都沒了。賴明鳳事後回想起來,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有幸運逃過一劫之感,所以她想開了,也稍稍彌補內心失去財產的不捨。

◎為自己找到重生契機

賴明鳳表示,佳暮村有三個教派—─長老教會、安息日教會、天主教教會,而她目前除了是長老教會的長老,同時也是霧台鄉婦女會幹部及佳暮社區婦女會的會計與出納,平時有空就在長老教會當志工。八八水災後,教會組織已隨著族人遷徙而分散各處,賴明鳳說:「現在做禮拜的地方還是租來的,信徒是讓她最放心不下的。」大家透過做禮拜,才有機會聚在一起,彼此互相關懷。

「沒事做很無聊,又浪費時間。」目前安置在榮民之家的賴明鳳,於是又在榮家附近租了個小店面做生意;只是平地與山上的生活環境大不同,平地生意不能與山上相比,所以才來申請以工代賑賺取生活費。

對於未來入住大愛永久家園是否有什麼期待?賴明鳳說,平地的水質讓她很不放心,而且天氣很熱,是她最無法適應平地生活的主要原因。「還是要想辦法習慣。」賴明鳳笑笑地說。「要為善競爭,不為錢競爭」、「前腳走,後腳放」,一旁的秀惠師姊總是以溫言暖語安慰鼓勵賴明鳳。

賴明鳳說,與秀惠師姊早就認識,很敬佩她總是每天一個人開車在山裡做環保回收。「我們教會也有在回收,不過只回收寶特瓶,變賣所得當作教會經費。」早有環保意識的賴明鳳,希望資源回收的觀念,也能普及到每一位原住民鄉親。

劫後餘生的賴明鳳,希望大愛園區蓋好後,能繼續在園區附近做生意。靠自己的力量生活,是她一貫的生存之道,也為自己找到重生的契機。



圖左 : 園區內的廁所始終保持乾乾淨淨的,這就要歸功於以工代賑鄉親,來自霧台鄉佳暮村賴明鳳的清潔。[攝影者:陳虹秀]
圖右 : 以工代賑鄉親賴明鳳(右一)趁著工作空檔,向葉秀惠師姊(中)學慈濟歌「普天三無」的手語。[攝影者:陳虹秀]



圖左 : 賴明鳳(右一)做完清廁所的本份事後,也會到生活組或香積組幫忙。[攝影者:林美瑜]
圖右 : 賴明鳳帶來受災後照片,她指著一大片黃色光禿禿的山壁上有著兩處白色塊狀,這邊即是土石崩落處,連同她家總共有五戶房子流失。[攝影者:傅三財翻拍]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社區網》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863:F750698EE022C1CC482577330041337E&catid=119:2009-12-21-03-01-11&Itemid=31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文課程融合宗教種族 期待鄉親感受大愛溫暖

2010/05/24 | ◎屏東報導
 

除了有上工前的禱告及大合唱「一家人」是例行活動外,最近開始每天下午一點到兩點安排多元融合的人文活動,5月24日是星期一,由鄉親表演節目。

三地門鄉達來村陳順雲(右二)、陳花粉(左一)等四位以工代賑鄉親以排灣族傳統古調及原住民母語表演歌曲。[攝影者:傅三財]


從4月26日動土到今天(5/24)已將近一個月,在歷經地基開挖、放樣、地樑組模、灌漿、鋼筋綁紮……等基礎工程後,緊接著就開始地上物的建設了。隨著永久屋鋼構組裝範圍的擴增,一棟棟大愛永久屋的輪廓也逐漸清晰起來,越來越有「家」的感覺了。

◎環保短劇呈現海洋受污染

今早以工代賑鄉親祈禱完後,慈濟志工為鄉親們進行一場晨間人文帶動,師姊們扮演醫生、白鶴、小海龜、水母等角色呈現「大愛醫生館」環保短劇:平時以吃大魚、小魚果腹的鯊魚頻喊肚子痛,經醫生開刀取出,赫然發現是因為把寶特瓶當魚吃了;而海龜也將透明會漂的垃圾袋當水母吃下肚,以致腸堵塞,好久沒排洩;白鶴飛到海邊覓食,也被垃圾袋套住頭部,不僅看不清楚,也導致呼吸困難。

師姊藉機教育大家,一切都是人類的不良習慣害這些動物受苦了,為使地球更美好,呼籲人人「慾望少一點,愛地球多一點」。

除了每天早上上工前的禱告,及大家合唱「一家人」是例行性活動外,最近開始每天下午一點到兩點安排人文活動,每星期二、四、五由慈濟安排人文相關課程與節目;星期一、三則由以工代賑鄉親表演節目,例如原住民傳統音樂及舞蹈。期能藉由不同種族、宗教的呈現方式,讓平地人與原住民情感更融合。

5月24日是星期一,由鄉親表演節目。首先播放八八水災影片,透過一幕幕鄉親受災與慈濟人救災的畫面,搭配「慈悲的心路」背景音樂,節目主持人莎嬤勒邀請大家一起唱,她向大家介紹這首歌的歌詞,正是代表證嚴上人的心情。莎嬤勒說:「這兩天屏東下大雨,新聞已傳出霧台鄉大武部落有三人失蹤(編按:其中二人已平安尋獲)的消息,上人關心大家的安全,希望大家注重生命安全不要上山。」人不與天爭,別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黑色菩薩灑大愛

為讓原住民鄉親認識慈濟多一分,人文帶動組用心安排「愛在南非—─葛蕾蒂絲的故事」讓大家觀賞。莎嬤勒為大家介紹南非也有黑人慈濟志工,而世界各地的慈濟人中,亦不乏牧師、基督徒等各種不同宗教的志工。而南非志工更是從原本受慈濟人幫助之手心向上者,因為受慈濟感召,轉變為付出大愛之手心向下者。

影片中提到1994年寒冷的冬天,慈濟人踏上南非送上溫暖。其中葛蕾蒂絲家人中有一半遭到屠殺,在經過潘明水師兄等慈濟志工愛的引領下,她發揮大愛精神付出關懷,代替仇恨,並成為南非第一位受證的黑人慈濟委員,而今已有一千多位南非祖魯族志工踏在自己的土地上付出大愛。

影片中凸顯出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們,如何穿越種族界限,共同付出大愛。黑白沒有對立,愛心啟發,互助互愛,不同外表下的每個人都有善心。

莎嬤勒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不該分平地人、原住民,最大的敵人是莫拉克。若大家區分彼此,心中將築成一道無形的牆,愛也會被侷限住。」她希望大家能敞開心胸,接受慈濟人的善意。

人文課程的重頭戲由三地門鄉達來村陳順雲、陳花粉等,四位以工代賑鄉親,以排灣族傳統古調及原住民母語表演歌曲。他們特別穿上原住民傳統服飾,頭上戴著紅藜做成的頭飾。台灣目前只有屏東縣和東部的原住民種植紅藜,以屏東縣的排灣族和魯凱族使用最多,其中又以三地門鄉使用率最高,除了用來釀製小米酒外,也用來當主食、插花及做頭飾。

欣賞完四位鄉親嘹亮優美的合聲,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陳順雲特別以中文介紹這首經改編過後的第一句歌詞為「感恩上帝讓我們平安度過每一天」;第二句「感恩上帝讓我們一天之中帶著快樂的心情一起工作」;第三句「感恩上帝帶領我們認識慈濟師兄姊」。

最後,莎嬤勒預告下星期三人醫會將為大家安排一場衛教課程,因原住民鄉親大多屬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 ),莎嬤勒特別叮嚀大家要將藥隨時帶在身上,不舒服時可以到園區內所設置的人醫會看診。

慈濟志工用心為以工代賑鄉親們安排各種人文課程,無不希望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向的人生觀,希望鄉親們都能感受到這分濃濃的大愛溫暖。



圖左 : 慈濟志工為鄉親們進行一場晨間人文帶動,師姊們呈現「大愛醫生館」環保短劇,呼籲人人「慾望少一點,愛地球多一點」。[攝影者:林美瑜]
圖右 : 每天早上上工前,志工們都會帶領以工代賑鄉親們合唱慈濟歌「一家人」。[攝影者:林美瑜]


圖 : 隨著永久屋鋼構組裝範圍的擴增,一棟棟大愛永久屋的輪廓也逐漸清晰起來,越來越有「家」的感覺了。[攝影者:湯少藩]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社區網》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740:D254EED540D3BDE04825772F000AD73D&catid=119:2009-12-21-03-01-11&Itemid=31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緣深難阻隔  志堅不為苦

2010年5月18日 慈濟基金會
 
   
130.jpg 
上人開示:「離我這麼遠的弟子,是那樣的貼心,他們是那樣的辛苦,他們的慧命不斷的成長,我們能不感動不動容嗎?」圖為:布蘭達‧瑪布剌(Brenda Mathebula,慈布,右)發送物資予村民(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5月18日志工早會開示】


「的確,人生苦難偏多,遠在南非的菩薩們平常的生活有多苦啊!但是他們本具佛性,發心立願當人間的菩薩,自己已經在苦難中,還要走入更苦的地方去傳達人間真理,拔除苦難眾生的苦,這樣的人生多麼高貴!」南非祖魯族的慈濟志工於苦境拔苦,今日志工早會上,上人讚歎他們是一群立志堅定之菩薩行者。

法緣深邃法親情  道心亮麗步履堅

上人說,「佛性本具,不分種族膚色。你看,他們膚色和我們不一樣,卻是那樣的貼(心);他們的體態和我們不一樣,是那樣的胖;他們的生活物資條件也和我們不一樣,窮啊!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壓不住他們那一份很活躍、很亮麗的心靈本性,那樣的光不斷地發亮,不會受到生活型態所影響,我感覺,他們的生命價值觀比我們更高、更可貴!」

祖魯族志工慈布家境貧窮,但從未退卻幫助更貧困者的心,定期照顧孤兒和進行社區訪視,法親之愛也成為她生命中堅持堅定的力量。但在今年四月,慈布師姊突然發病,高燒不斷、無法行走,因家中貧困遲遲無法到大醫院就診,潘明水師兄與其他志工菩薩前往法親關懷時,臥在沙發上的慈布師姊苦痛難耐,一臉病容的她卻仍一心一意掛念著訪視工作,好在,在法親的鼓勵與協助下送往大醫院就醫後,師姊的身體逐漸好轉。

觀受是苦無止盡  信解精進不懈怠

看到祖魯族菩薩們的那份用心,即便是身心受苦也不放棄慈濟志業,上人既是不捨又是感恩,「他們精進立志,身體有病可是他們還是要忍,還同樣忍著他們的生活環境,那份堅定信願行是已經相信了、體會了,還要發心立願,從初發的那一念心一路精進,絕對不會被環境困難所阻撓,這在我們平常的人來說談何容易。看到他們的發心堅定,他們的信心立願,我真的是很佩服,也眞的很疼惜,看到他們的苦我很不忍心,但是他們願消三障,這種的『願消三障諸煩惱』真正的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

上人開示,「因為他們信解精進,他們相信在這一生中的所得來的果,是過去生中所造成的因,這因果觀他們都願意相信而且很徹底地去了解,所以他們把握這一生,很精進,立志善行不懈怠!反觀看看台灣,我們發心要做事,但是遇到人事障礙,一點點不順利,心就退卻,這都是人在福中不知福,所以道心總是容易退失,再看到了這一群菩薩,那樣的堅毅勇敢、逆來順受,這種精進,實在是很令人佩服,一定要有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他們都做到了!」

愛灑福田斷偷盜  遙遠國土寄懸念

五月,南非德本志工舉辦社區大型愛灑,前往海灘淨灘同步推廣素食齋戒,三百五十志工浩蕩隊伍,人人臉上充滿笑容,感動許多遊客,志工們身心力行環保,就連原本正要準備行竊的三位青年,都受到感動而起了懺悔之心。

上人讚歎,南非志工們就像他們常常唱的一首歌,「上人的法要繞全球,慈濟的愛要繞全球……」,上人感恩地說,「他們的體態要爬山很辛苦,但為了要把我的法、慈濟的愛繞全球,所以哪怕再苦、再累,他們都要走這一條路,看他們的心靈自我鞭策、自我勉勵,是多麼的可貴!再苦再難都沒有消退他們的道心,所以啊!願消三障諸煩惱,我們的三障是貪瞋癡,他們是很現實的困境,但是他們不受障礙!」

一個個身著藍天白裙的祖魯志工,為了訪視,攀爬上一個個山頭,又或領著病痛的法親出來做慈濟的身影,在在讓上人感動不已,「剛剛我真的不能自己,離我這麼遠的弟子,是那樣的貼心,但是他們是那樣的辛苦,我如何不激動,看到他們有這麼多現實的折磨,但是他們的慧命不斷的成長,看到他們的生命之光,真的也很安慰。假如我們人人可以跟他們看齊,像他們的以身示教,我們能不感動不動容嗎?所以真的要感恩。」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資訊網》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430%3A2010-05-18-04-12-18&catid=59%3Adaily-speech&Itemid=576&lang=zh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人親函感恩全球慈濟人

2010年5月18日 慈濟基金會
 
  佛教慈濟基金會四十四周年慶,欣逢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殊勝日子,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之幸福投入,特致函表達心意。


(以下為信函全文)

敬致 全球慈濟仁者:

至真,至善,至美!從花蓮在清晨初露中的第一場浴佛盛典,心蓮綻放、菩提林立,四大志業呈現的祥和瑞象,帶動全球禮讚宇宙大覺者,慶祝佛誕在人間。緊接著台中如茵綠地上,朵朵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人人縮小自己會合眾緣,展現圖騰之美。到夜幕時分,中正紀念堂前佛光照耀,政府首長及諸山長老親臨,駐華使節、各界貴賓及社會人士雲集,三百多位法師以身示教,護佛法、化眾生;萬人一心守志,以身譜寫「菩提大道直」,不須言語即能震攝人心。

佛誕人間一大事,慈濟人弘揚佛法在人間,由台灣發祥地展開,至全球三十一個國家,二百九十二場浴佛典禮如蓮花朵朵綻放,帶動超過二十六萬人虔敬清澄的祈禱。法華經云:一念可促為一劫。我也常說「剎那即永恆」,在此一秒鐘,二十多萬人心念匯聚,一秒即拉長為二十多萬秒,何況於場場浴佛大典中分秒累積,人人心口一念,心心相契上達諸佛聽,虔誠的力量何其盛大。

一天之內,透過大愛台及網路看到不同國度、不同地點,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士都合心祈禱,互敬互愛,每一場莊嚴祥和的浴佛典禮,都呈現著宗教之至真、至善、至美。感恩諸位仁者事前用心的籌畫,耐得辛苦,以修行之心一遍遍綵排、排隊形而成就整體之美;不厭煩瑣,以歡喜心一一標示動線、位置,讓人人能定位正確、行於正道。不只如此,極端的天候也考驗諸位之信心毅力,不論日曬雨淋,不論低溫或酷日,終以戒慎虔誠克服萬難。如美國新澤西慈濟人,佇立在攝氏五度的寒風中浴佛,虔誠心念不因此有所動搖。馬來西亞亞庇聯絡處,典禮開始前狂風暴雨驟降,眾人緊急轉移浴佛場地至室內,又遭停電。大雨淋濕慈濟人的衣服,但未澆熄護持正法之心志,眾人的合心感動龍天護法,在供燈燭的剎那間大放光明。或如吉隆坡分會萬人浴佛,會場前晚仍足球賽事激烈,志工搶時間,於凌晨展開布置與彩排,虔誠心念上達諸天諸佛聽,浴佛當時會場外下起傾盆大雨,會場方圓內卻雷聲隆隆、滴雨未降,誠是天地也動容。在在、處處,所聞所見不勝枚舉,證嚴銘於心、感於內,深覺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即使秒秒說感恩亦難以表達內心的感受。

浴佛淨自心,緬懷二千多年前有位覺者降生人間,讓人間有佛法,讓我們能明心見性、照見心地光明;在此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殊勝日子,提醒人人應時時感念「四重恩」-- 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四十四年來,慈濟人奉行 導師「為佛教、為眾生」之訓喻,力行不輟,以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走入人群付出,不只救濟拔苦,並將佛法融入生活中。而今,全球慈濟仁者用心展現整齊、莊嚴、隆重的宗教人文,以盛典將佛教具象化,將佛誕日推向世界各地,讓人自然昇起恭敬心,這也是「為佛教、為眾生」,讓人人見證宇宙大覺者來到人間,知曉人間有佛法,人人有機會接觸佛法。

周年慶期間,全台慈濟人廣邀社區大德,觀賞「鑑真大和尚動畫電影」,體會高僧大德傳法、為法的決心;二十個國家之慈濟道場舉辦志業展,人間菩薩大招生;全台慈青響應齋戒、動員「勸素」,以行動愛護地球;大陸蘇州之大專青年更自組「靜思青年劇團」,包辦舞台、道具等各項籌備,演出「親恩浩連天」音樂手語劇,自度度人。慈濟人推動淨化人心的工作,時時、日日未曾稍歇,這份願力與使命感,亦令證嚴讚歎與感動。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人間菩薩以出世的精神,走入人群做入世志業,布善種子,遍功德田。而今時值末法劫濁,宣揚佛法、弘揚慈濟宗門的重任,即是每一位靜思弟子之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期待人人緊緊相隨於慈濟菩薩道上,發大心、立宏願,內修清淨心以傳承靜思法脈,外行菩薩道而弘揚慈濟宗門,締造心寬念純的美善世界,傳弘佛陀正法在人間。

敬祝  平安吉祥,福慧雙修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釋證嚴
        二O一O年五月十四日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資訊網》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433%3A44-&catid=107%3Ataiwan&Itemid=554&lang=zh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筒奉茶長壽麵 九如浴佛感三恩

2010/05/09 | ◎屏東報導
 
位於屏東縣九如鄉耆老村的九如共修處,今天(5/9)舉行一場浴佛典禮,同時讓「竹筒回娘家」,更準備了以甘草及枸杞所煮的浴佛茶,為父母奉茶。還煮了長壽麵與浴佛會眾結緣,祝福大家長命百歲保平安,期待能為每個家庭帶來祥和之氣。 


今天(5/9)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循例,也是慈濟慶祝佛誕日、母親節與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日子。位於屏東縣九如鄉耆老村,綠意盎然、古色古香的九如共修處,於早上十點也將舉行一場浴佛典禮。

九點時已陸續有會眾到來,首先安排在投影布幕上播放許亞芬歌仔戲團獻演的佛教經典大戲「慈悲三昧水懺」,讓早到者先行觀賞,並從中了解因果、慈悲、懺悔的輪迴因緣果報觀。

接近十點,大家扶老攜幼陸續到來,會眾超乎預期的熱烈,原本預排一百張椅子不足,師兄姊趕緊動員加排,總計多達兩百二十位會眾前來參加。這場因緣殊勝的浴佛典禮,就在古樸寧靜的氛圍中展開。

今天同時也是慈濟四十四周年靜態展的開展日,以「環保二十年」及「八八水災」為主題,期能開啟大家疼惜物資、疼惜地球、疼惜人心的慈悲心。

◎浴佛莊嚴 道氣攝心

浴佛典禮正式開始,擔任司儀的邱師姊,首先為大家介紹三節合一的由來: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不但是母親節、國定佛誕節,也是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意義殊勝。慈濟挑選這個重要節日,在全球舉辦浴佛大典,有多重寶貴意義。其一,於「佛教慈濟」,人人以佛心為己心,故應感恩三寶(佛法僧),這是「敬田」;其二,感念父母生育之恩、師長教導之恩,即是「恩田」;其三,感恩苦難眾生,讓我們從他們的示現了解苦諦,這是「悲田」。

鐘聲起,在司儀引導下,全體合掌唱誦「讚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世人皆應感念佛陀恩如陽光普照大地;母親的慈愛陪伴孩子的一生;眾生恩提供生活所需,願人人以最虔誠的心感恩佛法給我們光明與溫暖,感恩母愛包容一切。

「讚佛偈」之後,供燈、湯、花及示範禮佛足、接花香,許下修善、斷惡、度眾生的清淨心願,祈祝人人平安吉祥,但願天下無災難,眾生得離苦。

眾人依序禮佛足、接花香,進退隊伍交替,再依動線前往接菩提葉。最後浴佛者縱列齊步,隨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的音律二字一步繞佛、繞法。最後邱芬琪師姊領眾大回向,大聲同唱「我今禮頌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以九十度彎腰行虔誠最敬禮,結束整個浴佛儀式。

人人在師兄師姊的引領下,透過此莊嚴又恭敬的浴佛儀式,期能洗滌人人內心塵垢,在五濁惡世中擦淨心靈之鏡,回歸清淨本性,清淨入心禮讚宇宙大覺者,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並以虔誠之心報達佛恩、父母恩、眾生恩等三恩。同時也展現佛法的整體之美,讓佛堂顯得更莊嚴有道氣。

今天也安排會眾「竹筒回娘家」,只見大家踴躍地將竹筒裡的銅板順著竹板倒進大甕,響亮的銅板鏗鏘聲不絕於耳。藉由親手布施聚善,將滿滿的愛匯入大愛功德海,這也是報答眾生恩的表現方式之一。

◎恭敬奉茶 孝親報恩

父母恩重難報,父母是堂上活佛,報佛恩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報答父母恩,祈願父母身體健康。今天師姊們特地安排母親節特別節目─安排為人子女者,以甘草及枸杞所煮的浴佛茶,為父母奉茶。

九十三歲的許老菩薩,是互愛組長許師姊的婆婆,年年都來參加浴佛,其孫女陳小姐是人文真善美志工。三年前二兒子往生,歷經兩個兒子的往生,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靠著多年的佛法薰陶,明白自然法則的生命課題。老菩薩以佛法帶著媳婦與孫女們走出喪親的悲慟,是家裡強大的精神支柱。

許師姊跪地恭敬奉茶,她哭著向婆婆說感恩,讓她有機會代替已逝的先生行孝道。老菩薩說:「浴佛就是在洗我們的塵埃……」能熟背許多佛經的她馬上背出浴佛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老菩薩的腦清目明讓大家折服。

人文真善美志工陳小姐除了為祖母陳許招碖老菩薩奉茶,也為母親許師姊奉茶。面對老邁的祖母及守寡的母親,讓她想到已逝三年的父親,而悲不可抑,奉茶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接過奉茶,阿嬤祝福孫女平安幸福,孫女也祝福阿嬤長命健康;而母女俩卻抱頭痛哭,互訴感恩。

董小姐帶著八十多歲的母親前來浴佛,她一見「宇宙大覺者」,就不自覺淚流滿面,為母親奉茶時更讓她眼淚停不住。她表示,「想到還有機會帶著母親來參加浴佛節、母親節,就覺得很有福報。」看到影片中受苦難的蒼生,讓她於心不忍,更是心痛。她希望人人心心向佛,學習佛菩薩的清淨心與慈悲智慧,父母才是最大的財寶,同時祈求全天下蒼生離苦得樂,社會平安祥和。

負責為今天浴佛典禮攝影的人文真善美志工吳師兄,也暫時放下攝影機,接受女兒的奉茶;王師兄父兼母職,兒女感念父親辛勞養育,感恩奉茶,留下三代同堂的全家福畫面。蔡師兄為母親許師姊奉茶時,此番未曾有過的親密舉動,讓許師姊感動到涕泗縱橫。溫馨的畫面,也讓旁觀者紛紛留下感動的眼淚。

活動結束已近中午,香積組志工特地煮長壽麵讓大家享用。詹師兄前年受證慈誠、去年受證委員,發心買來長壽麵與所有浴佛會眾結緣是他的主意。今天是三合一節日,意義重大,他說:「長壽麵是要祝福大家長命百歲保平安,期待能為每個家庭帶來祥和之氣。」

圖左 : 師兄姊們供燈、湯、花,並為大眾示範禮佛足、接花香。[攝影者:吳宗民]
圖右 : 師姊們恭敬地引導長者們進行浴佛儀式。[攝影者:吳宗民]



圖左 : 浴佛者縱列齊步,隨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的音律二字一步繞佛、繞法。[攝影者:吳宗民]
圖右 : 許師姊恭敬地餵九十三歲的婆婆吃長壽麵,感恩婆婆讓她有機會代替已逝的先生行孝道。[攝影者:吳宗民]


圖 : 人文真善美志工吳師兄暫時放下攝影機,接受女兒的奉茶。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社區網》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301:1F17E903467B07394825771F002BE06D&catid=119:2009-12-21-03-01-11&Itemid=31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往自己煮豆漿時,因為還要先將黃豆渣過濾後,再將水加入過濾後的生豆漿再一起煮沸,過程往往繁瑣又耗時間。朋友提供一個超easy的豆漿煮法,而且還能攝取到黃豆更多營養。因黃豆含有大量植物性荷爾蒙(植物性雌激素)─異黃酮素,這對更年期婦女而言,是荷爾蒙最佳補充來源。

做法:

1、將黃豆泡水六小時膨脹後,就像煮飯一樣,將黃豆蒸熟。一定要熟喔,若不夠熟就再蒸一次。

2、將黃豆+飲用水直接用果菜汁機打成豆漿----
大約四湯匙黃豆與佔果菜汁機一半的冷(溫)開水一起打。因沒要過濾,所以最好打久一點,將黃豆打細一點才不會有明顯的黃豆渣。

3、
甜度可自己決定,可以加糖一起打
。不加糖也好喝,更有營養。

4、
黃豆可先蒸一鍋,沒用完的就分裝成一包包冷凍起來。想吃就拿出來退冰,就能馬上動手嚕~

5、可以一半黃豆、一半黑豆下去打,就是黑豆漿嚕!味道有點像五榖漿.....


6、這沒過濾的現打豆漿最好當天喝完,若放到隔天較容易發酸喔~

更多「黃豆與更年期」之內容請參考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tv/tv134.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傷痕實驗
作者: noname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
 
關鍵的是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
 
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
 
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嗎?
 
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

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麼樣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來,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這個時候,需要改變的,正是自己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場八八水災,沖垮多少家園與親情...慈濟與政府開歷史先例,由政府提供土地,慈濟負責援建慈濟大愛園區,讓無家可歸的災民得以安身、安心、安生活。

慈濟先後打造了「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屏東高樹慈濟大愛園區」、「台南玉井慈濟大愛園區」、「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有幸參與已完工的「屏東高樹慈濟大愛園區」之入住典禮及前幾天剛舉行的「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之動土典禮,慈濟歌「許一個希望的未來」在這兩場活動中都有出現.....

慈濟大愛園區,從無到有,是匯聚多少人的愛心而成,讓受災鄉親得以重新擁抱希望,展開全新人生。透過充滿希望的歌詞,也為大愛園區的新住民們注入一股無限的希望,是用人間大愛打造出來的希望,感動之情難以言喻。

「許一個希望的未來」最早是因應921希望工程而誕生的歌曲,921大地震,慈濟在災區重建50幾所學校,讓學生們得以繼續完成學業,因這些年輕學子個個都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以下影音檔來源http://mymedia.yam.com/m/2682696

PS:聽音樂前,建議先將blog左下方背景音樂的播放器按暫停,才不會出現兩首音樂同時播放。



歌名 許一個希望的未來 郭孟雍(濟詠)
郭孟雍.周德逢
歌詞 千萬個祝福與期待
許孩子們一個
希望的未來
打造千年的
希望未來
讓無私付出成大愛

千萬個祝福與期待
讓我們用行動來表白
打造千年的希望未來
讓人間至情化大愛

大愛為樑 智慧為牆
一念善心帶來 無限希望
大愛為樑 智慧為牆
把握當下 成就希望的殿堂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隨師行腳》觀世音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觀世音

上人悲憫眾生,那分救度苦難的情深意切、思深慮遠,常令魯鈍的我不知如何形容才能貼切。近日閱讀《慈濟叮嚀語》,卻發現最佳詮釋就包含於他老人家在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四日於慈濟委員聯誼會所作的開示。

當天正逢觀世音菩薩聖誕,上人將「觀世音」三字以簡單方式略作解釋──

「『』即是看的意思,當然不像是人的眼界有距離,受限於色彩與形態。觀世音菩薩的觀性不受視力距離的限制,亦不受色彩與形態的阻撓。他能從世間千形萬態的苦狀,直透視到眾生無形的業力內層。也就是說,此菩薩常以慈心慧眼來『觀』看世態苦相。

』間是眾生善惡雜居地,觀世音菩薩與這世間眾生特別有緣,故常倒駕慈航,往返人間救度苦難。

』即是宇宙間一切人、物、動、靜……諸種聲音。音須用耳根去聽聞,而我們一般人收聽的範圍卻是有限,需依靠物與物相互引發而出的粗相聲音。離開物體動態而靜止下來時,一般人的耳根就無法聽出它潛在物體自性極微細的聲音……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不但能透徹地聽受宇宙一切萬物動靜的聲音,尤其能收縮眾生潛伏在心中的喜、怒、哀、樂、驚恐、畏懼、呼救、喊苦等靜止無言的聲音。

總之,觀世音菩薩是用其『圓滿的大慈悲心』,以綿密審慎的態度,來觀察世間一切動靜中所潛伏的險惡苦難的諸種形態,進而再運用其『智慧力量』來普救世間一切的苦難。」

凝視上人在各個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身影,體會他老人家數十年如一日的言行、身教,豈能無良深感悟?
 

「舊法新知」引人入勝。同年十二月的《慈濟叮嚀語》,記載著上人對「愛」的闡述──

佛教所謂的『慈』,我總喜歡說它是『透徹的愛』或『無色的愛』。一般人所說的『愛』都是有對象與範圍的,隨個人的情感。那是狹窄及有限礙的,以佛法的名詞來說,是有染污的愛。而我之所以說『透徹的愛』,是毫無愛此憎彼的對象──分別心;更沒有範圍的限礙,它能超然而透徹的去愛一切眾生

尤其於『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族與種族,只要是有苦有難的『時』、『地』、『人』,只要是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的,都會盡量設法去做,絕無索求回報的意念,這也即是我常說的『無色的愛』。這種愛,才能愛的普遍、愛的透徹、愛的乾淨俐落。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絕真淨愛。」

二十八年前的這段話,相信是上人對「大愛」一詞的早期思惟。發人深省的是,四十三年來,他老人家無時無刻不在徹底實踐著這個信念。就拿最近一次的隨師行腳來說,一月二十四日,上人在前往台中慈濟醫院的途中,把握時間與海地賑災團視訊連線;三十日在等待視訊連線的空檔,依舊分秒不空過地聽取高雄杉林大愛園區的學校設計報告。

走筆至此,近五百戶受災鄉親陸續遷入杉林大愛園區;屏東縣高樹鄉新豐村的大愛屋已上梁,霧台鄉的大愛屋、玉井國中的簡易教室也在規畫中;海地的第二十七場發放剛剛完成,智利賑災團也已在當地展開部署……

這就是愛──透徹的愛,無色的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絕真淨愛。

時間的觀念

靜思精舍新闢的庭園已經草木皆盛,大殿的擴建工程則是仍在進行中。漆成白色的鐵皮隔出通往齋堂的過道,圍籬上開了一個不大不小、視野絕佳的方口,讓上人不必到工地就能了解工程進度。

「大愛的心猶如一朵清淨的蓮花,不論在任何環境都能散發清香。」把這兩幅攝於今年二月的風景放在一起對照,讓我直覺地想到這句「靜思語」。新講堂走廊的優美寧靜無須多言,就是正在擴建中的大殿工地也是整整齊齊、清清爽爽,複雜的看起來也簡單。

記得有回隨師行腳,一位來賓好奇地請教上人,為何能夠如此孜孜不倦,每天不間斷地長期為眾生付出?上人不假思索回答:「因為我單純。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工作就很難持久。」

在之後的另一個場合,我又聽到上人說:「世間法有重重自我排斥的無明存在。心寬能包容更多人,念純不會被傷害。心寬才能成就別人的道業。師父不談怪力亂神,但我重視因緣果報、更重視眾生共業。」

空無一人的畫面也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時間。想到時間,就會想到上人在去年底歲末祝福時所作的開示──

「過去一秒我們在想什麼?做什麼?說什麼?念頭快速,比秒更快,閃過的是好的,做出來就是永恆。好好把握,剎那就是永恆。對的事就要繼續做下去,慧命隨著歲數日日成長。」

上人說,這是時間的觀念。

在全台歲末祝福時,隨師行腳人員也包括電子閱讀器的研發小組。為了建立更有效率的登錄、閱讀、溝通工具,上人親自試用樣品、不斷提出功能建議。有時技術人員覺得不可能,上人卻不死心:「我的想法大膽,可能傻傻的,但是我認為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凡事唯心造。我的大膽是細心的,而且是耐心的,一般測試電腦的人沒這樣的耐心。我用很多的眼力,一次又一次地試,無論有多複雜、繁瑣,我都不會放棄。開始做了,就不能失敗。」

看到上人寫字的這張照片,我就想到,有一回研發小組請上人測試書寫功能。他老人家下意識地提筆一畫,就是個「正」字。沒有什麼更能說明什麼叫做「身、口、意」三合一了。

上人曾說:「『誠正信實』是我的命,『慈悲喜捨』是我的工作;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總是問心無愧、心常輕安。」

他老人家如此自律,也如此教育著所有的弟子。三月四日,我們在台中慈濟醫院參加志工早會連線,聽上人講「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心是惡的源頭,形於身體的行為,心念若是有一點點的偏,人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差錯。整個大乾坤受人類心力影響,人在秒間造作累積,很多的業合起來就變成了眾生共業

救世要從救心開始;上人於三月十六日又指出,要搶救人倫道德,讓人人守規戒,循著正統道路去實行:「每個行業都可利益眾生,在任何行業做事都要專、精。人人專一分的心、合一分的愛,就可為各種不一樣的苦難解困、援助。」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20期》電子書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521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盼到長治大愛園區動土 鄉親展笑顏

2010/04/26 | ◎屏東報導
 

自八八水災以來已歷經八個多月,由縣府提供土地,慈濟所援建的「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在眾人期盼已久之下,終於在今天(4/26)舉行動土典禮,也讓目前安置在榮民之家的受災鄉親,心情能更加安定。今天與會的鄉親們身著原住民傳統服飾一一入座,以原住民古調搭配原住民母語改編之歌詞表達心意。

在「一家人」的歌聲中,大家以共同的肢體語言營造出不分你我、有如一家人的溫馨氣氛。[攝影者:吳宗民]


自八八水災以來已歷經八個多月,由縣府提供土地,慈濟所援建的「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在眾人期盼已久之下,終於在今天(4/26)舉行動土典禮了,也讓受災鄉親懸盪不安的心得以安定下來,這也意謂著,重建之路已邁向另一個新的里程碑。今天與會的原民鄉親們個個盛裝(妝)打扮,身著原住民傳統服飾一一入座,可見他們多麼重視今天的這場「喜事」,欣喜之情自不在話下。

「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由中央、地方政府與慈濟基金會共同規劃,園區位於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面積三十公頃。第一期核定數為一百六十七戶,包括霧台鄉阿禮、佳暮、吉露、谷川及三地門鄉的達來與德文等六個部落。這次阿禮部落核定數為四十九戶。阿禮村長唐輝次先生表示,非常感謝上人所帶領的慈濟團隊一路的陪伴與關照,也感謝中央政府與曹縣長的努力,等到今天終於動土了也圓滿了,高興之情難以形容。

目前安置在榮民之家的阿禮村理事包明堂先生,也是入住戶之一,他感恩慈濟師兄師姊用愛心關心每個災民,讓他深深感受到奉獻精神的真義,也讓鄉親們在災後更有信心面對未來。今天,多日來的盼望終於實現了,也讓他看到慈濟大愛精神總能散播到各個弱勢團體,讓他體悟到被愛也要學習大愛,並發揚光大去關心別人。他擔心到時住在平地的新家,會讓鄉親們不習慣也不自在,包先生希望慈濟師兄師姊能繼續陪伴關心他們,為鄉親們提供心靈陪伴,以適應平地新生活。

阿禮村第六代大頭目、也是崇文國中教務主任的包基成先生,也是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成員之一。他表示,遷徙永久住宅的新部落是部落不得不的處境,有八個字足以表達此刻的心情 ──「感恩、知福、惜福、造福」,他感恩慈濟一路陪伴不只個人,還有家庭,慈濟人以行事效率說明何謂「大愛」,慈濟大愛是用行動來表達關切。「知福」是政府與慈濟合力打造這塊安全之地,八八水災至今八個多月,慈濟人陪伴鄉親走過煎熬,度過流淚、忐忑不安、驚慌失措的過程,讓他感受到大愛的能量,與主耶穌的博愛精神一樣,以人為本,終極人文關懷。

「惜福」是與傳統土地連結生態保護、傳統文化的保存,珍惜祖先流傳下來的福地。最後,要「造福」安居之地,原住民是感恩圖報的民族,以一言一行表達魯凱人的善意,自救委員會打算引進專業技術成立類似「義勇軍」的救災團隊,釋出義助、慈善能量發揮大愛,以自助助人的思維,分享互助自救的精神,走入災區或其他需要幫助的地方。他期盼未來能結合慈濟大愛發揮真愛,讓耶穌的博愛精神傳達更深、更廣、更遠。

他也談到二十幾年前,在學生時代就拜讀過上人的「靜思語」,原住民婦女一灘血的故事讓他最為震撼,慈濟教育體系也提供原住民同學各項補助,上山關懷原住民並舉辦義診,慈濟長期一直關懷原住民,讓他對慈濟讚歎不已。所以他也常教育學生,幫助別人反而要向受助者說感恩,正是「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義。他虔誠祝福重建之路平安喜樂。

霧台鄉婦女會理事長杜月香女士,今天也帶領三十位婦女會成員們在動土慶典上高歌獻唱,表演者人人身穿原住民傳統服飾,戴著插有百合花的頭飾。百合象徵魯凱族的貞潔,以原住民古調搭配原住民母語改編之歌詞表達心意,杜月香在表演前先將歌詞內容以中文簡單與大家分享:「第一句:以行動、歌聲支持今天這場期待已久的動土典禮,共享美好盛會;第二句:感謝政府不辭辛勞的付出;第三句:感恩慈濟人一路陪伴,才有今天;第四句:原住民要團結起來,重建新部落。」

杜月香接受採訪時延伸補充,祈求神幫助,賜予政府有能力與充分智慧進行重建工作,帶領大家走出災情,脫離困境;霧台鄉親從八八水災被直昇機救援一下飛機,慈濟馬上提供不管是物資或慰問金發放等各項生活救濟,一直照顧他們直到蓋永久住宅,也降低他們對災難的驚惶,慈濟人一路相伴的愛心,令她永生難忘。從今以後大家要好好規劃未來生活,唯有團結才能面對所有問題。

阿禮是位於霧台鄉最高海拔一千二百公尺的部落,山體破壞嚴重,被政府評定為不安全地區,杜月香也是第一批入住戶之一。她的先生是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總幹事柯清雄,夫妻倆平時在工作之餘,總是為民服務,贏得鄉親的依靠與信任。

她表示,中央重建委員會與縣府、慈濟、原住民三方開了無數次會議,因一些理念上的溝通協調,直到今天終於有了結果。鄉親們都積極想要有個家,尤其是老一輩的,從來就沒遭遇過像這次八八水災受災程度如此嚴重的災難,老人家親眼看到大環境的變化,明天會發生什麼事無人可知,深深感受到大地無情,也明白住山上不見得安全,他們來不及檢視房子受損狀況,就被直昇機接走,直到現在一直懷念山上的家,只是再也回不去了。但能維持生命才能平安,所以他們急著有個安定的地方,能一家人平安相聚一起,是老人家最期待,相信這也有助他們遺忘災後的恐懼。

杜月香表示,鄉親們暫居榮民之家,雖有安身之處,但生活上還是有諸多不便,如今終於等到動土典禮了,鄉親們喜不自勝,終於等到屬於自己的家。如今越過困難的階段,生活即將邁入穩定階段,等到住進新部落就能展開新生活,最高興的莫過於這些即將入住的鄉親們。所以,當她詢問誰願意跟她在動土典禮這天用歌聲來感動別人,也得到大家熱烈響應。

在「一家人」的歌聲中,大家以共同的肢體語言營造出不分你我、有如一家人的溫馨氣氛。今天的「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動土奠基典禮」,就在行政院長吳敦義、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及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慈濟志工與鄉親們,人人揮下第一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第二鏟「人心淨化、社會祥合」、第三鏟「大地萬物,生生不息」的虔誠祝福下,圓滿落幕。




圖左 : 阿禮村長唐輝次先生感恩各界的努力與關心,終於等到動土典禮,臉上洋溢欣喜之情。[攝影者:吳宗民]

圖右 : 阿禮村第六代大頭目、也是崇文國中教務主任的包基成先生(中),推動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不遺餘力。[攝影者:吳宗民]


圖左 : 霧台鄉婦女會理事長杜月香女士,今天也帶領三十位婦女會成員在動土慶典上高歌獻唱,表演前先以中文向大家說明歌詞涵意。[攝影者:吳宗民]
圖右 : 動土典禮就在人人揮下第一鏟「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第二鏟「人心淨化、社會祥合」、第三鏟「大地萬物,生生不息」的虔誠祝福下,圓滿落幕。[攝影者:吳宗民]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社區網》
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600:C43D43CBA9DEF4D048257712002014F9&catid=119:2009-12-21-03-01-11&Itemid=31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