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故事3】失而復得的愛——張如容
撰文/涂心怡
四十歲那年失去唯一的孩子,奪走她為人母的身分。
在慈濟,她重拾「母親」角色,
以媽媽心去愛普天下孩子,卻意外擁有更多兒女的愛……
-------------------------------------------------------------------------------------------------
來到好友張如容的家裏,林柔婕發現,平時淨潔的櫃子與冰箱上,貼滿了一張張帥氣小男孩的照片,那位總是笑得一臉燦爛的孩子,前幾年罹患癌症而往生。
小男孩名叫余豐任,在他還小時,林柔婕每個月都會帶兒子過來玩,「豐任往生後,我就不太再帶他來,怕如容會想起豐任,又開始流淚……」
非但如此,林柔婕在張如容面前,絕口不提小孩的事;而張如容也怕睹物思人,將兒子的遺物和照片通通收起。
如今,她卻將豐任的照片貼在顯而易見的地方。張如容告訴林柔婕:「我必須去面對,逃避只會讓我更走不出來。」
求來的孩子
張如容在慈濟「斗六兒童成長班」擔任隊輔媽媽已經兩年,平時除了教導孩子《靜思語》,也帶他們到養護中心關懷長者。喜歡孩子的張如容笑說:「當初結婚,或許就是想要一個孩子而已!」
怎知,婚後多年不孕,夫妻倆陷入焦慮。在長輩關懷的壓力下,他們努力尋求醫療資源,媽媽也四處拜求送子觀音。終於在張如容三十歲那年,生下一名白白胖胖的小男嬰。
「豐任可說是我去硬求來的。」張如容嘆了口氣:「不是我的,求來也留不久。」
豐任十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破壞了原本該是幸福的未來——醫師診斷出孩子罹患「橫紋肌肉癌」,發現時已是末期、無法開刀,唯一能寄望的只有化療。
擔心孩子小小身軀撐不住化療痛苦,幾個大人沒人敢做決定;反而是病床上的孩子主動答應醫師的治療方案。面對病情,豐任不哭也不鬧,展現超越成人的勇敢。
無奈癌症變化太快,邁入第二期療程時,病況急轉直下,癌細胞轉移到心臟與肺部。豐任被癌症持續折磨,瘦得剩皮包骨,不僅血尿還時常咳血,教張如容心如刀割。
孩子面對死亡,疑惑遠大於恐懼。豐任曾問媽媽:「我是不是得了治不好的病?」
為了不讓他害怕,張如容安慰:「醫師盡心力為你醫治了,如果有一天你到了天堂,就不會再這麼痛苦;雖然我們暫時分開,但媽媽會去找你,你先在那裏等媽媽喔!」
想不到豐任聽了,竟正色對她說:「媽媽,我要去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天堂!」原來,豐任自小跟在信佛茹素的外婆身邊,長期耳濡目染,也很有佛性。
住院期間,豐任經常默念佛號,平靜內心;晚上痛到睡不著,也會請媽媽念經書給他聽。在一聲聲清淨佛號聲中,他總能與病苦共處、安然入眠。
「一個漂亮的孩子帶進醫院,最後卻瘦得只剩皮包骨……」住院近六個月,豐任撒手人寰,因化療使皮膚泛黑、雙頰凹陷,但令家人安慰的是,豐任往生時面容極為安詳。張如容回憶:「我還記得,他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媽,我都沒事了,您放心……』」
尋覓生命出口
兒子往生後,張如容被悲傷的情緒淹沒。電話鈴響不接、親友上門不理,事業上的交際應酬全都缺席,只有止不住的淚水終日伴隨。
先生經常外出打牌,兩人為此時常針鋒相對,張如容將一切冀望都放在乖巧、學業成績又好的兒子身上。兒子往生後,他們的感情更是日益淡薄。一個選擇封閉內心,陷入憂鬱;另一個選擇逃避,更加沈迷方城之戰中。
之後,九二一地震又震垮她當初買給兒子、準備讓他長大後安居的房子,「老天帶走我的孩子,又震垮屬於他的房子,當時,我真是崩潰了……」張如容打從心底認為,這一生什麼都沒了,沒有希望,也沒有未來。
就在她決定放下工作、調適身心之際,丈夫投資失敗,造成龐大負債,寬裕的生活頓時充滿壓力;一而再的打擊,也讓張如容深陷心牢無法掙脫。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學生時期就認識的好姊妹林柔婕。
林柔婕不僅每個週末都陪著張如容,更是每晚和她通電話,慰解她喪子之痛。即使十年過去了,林柔婕都還鮮明記得那個沙啞的聲音、沒停過淚的臉龐。
「如容心臟不好,每天都要服藥,有一天竟然跟我說,她把藥停了……當時我真怕她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在義無反顧陪伴了好一段日子之後,林柔婕終於忍不住:「你不要再哭了,哭瞎了誰理你?」
一句重話盼摯友堅強,果真讓張如容清醒過來,「是啊,就算哭瞎了眼,孩子還是不會回來、先生依舊故我,傷的是自己。」
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尋求安慰只是一時,往後的人生路還是要靠自己走出來。於是,她積極尋覓生命出口,藉著寫日記抒發情緒,也參加心靈成長課程;佛教成了她最有力的精神依靠。「豐任到世間短短十年,是為了來度化我,我怎可懈怠?」
她四處參加法會,也在家設立佛堂,全心投入佛法世界;雖然心靈得到平靜,卻仍執著。「我翻閱經典,認真探索,是否真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究竟豐任往生到哪兒?過得好不好?卻始終找不到答案……」
後來她收看大愛電視,聽聞證嚴上人開示:往生者的淨土,就在生者的心中。張如容頓時體悟:「只要我過得好,豐任就會好。」
笑容取代淚水
除了證嚴上人開示,張如容也從大愛劇場中,找到見賢思齊的對象。劇中主角面臨先生生意失敗、兒子往生,仍投入志工行列,行善助人,後半輩子的人生很亮麗。讓張如容反思自身遭遇:「上人說要將小愛化為大愛,走入人群付出關懷。我認為自己不該再關在家裏,像個無用的人。」
她開始尋找慈濟,報名見習、培訓委員。同事見她有個能全力付出的重心,主動成為她的會員,以行動支持。
「她改變很多,不但講話的口氣變得柔和,也會耐心聽我把話說完。慈濟的力量真有那麼大?」為此,先生不但開車接送,甚至戒除麻將、菸酒,跟隨走入慈濟,參加慈誠培訓。這讓張如容好開心,「我在慈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先生的改變,感染了張如容,憂鬱的心逐漸轉變。有了能量,她快速收拾鬱悶,走出怨天尤人的窠臼,「跟著師兄、師姊訪視個案,更覺得自己的苦不算什麼,要惜福。」
「她每次參加完志工活動,就會打電話給我,分享今天所看、所做。」林柔婕欣慰地說:「終於,我在她臉上看到的不再是淚,而是耀眼的笑容!」
繼續母親角色
豐任往生後,張如容一直想再懷個孩子,以填補無法付出的母愛;但年歲已有,又是不孕體質,嘗試人工受孕都無法成功。
「有一次支援兒童成長班生活組,看到一大群孩子,我好開心、好想跟他們互動!」於是,她主動報名擔任隊輔媽媽。
剛開始,難免觸景傷情。她常想:「如果兒子在,大概也有那麼高;如果兒子在,大概也會這樣做……」母親節,她拿起兒子親手做的賀卡,望著空盪的家,感覺一片空虛。
情緒重新一理,她說現在不會這樣想了,因為有很多兒女給她愛。「有一次上紙藝課,孩子做了兩張卡片,跟我說:『如容媽媽,我要把最好的這張送給你!』」溫馨縈繞心頭,她笑說:「我覺得真是來對了!」
張如容彷彿又拾起睽違已久的母親角色,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能讓她充滿喜悅:「有些孩子會挑食,我跟他說,吃這個才會長大又健康,他們就真的吃了,好可愛!」
還有一次,在人潮擁擠的義賣現場,小朋友遠遠看到她,朝她跑來,一聲聲「如容媽媽、如容媽媽」喊著,讓她感動得想掉淚,「很久沒有人這樣親暱的叫我媽媽了。當下我告訴自己,一定要以母親的愛,用心對待。」
◆
曾有個暑期營隊的孩子天真問她:「如容媽媽,你有兒子嗎?像我們一樣大嗎?」她抱著他們說:「如容媽媽沒有兒子,但是有你們,你們就是我的孩子。」
已經五十出頭的年紀,當他人不經意地問起孩子,她已能坦然面對。「孩子再乖、再成材,為人父母都還是不免會擔心;我想,豐任大概是不想讓我擔心吧!」
張如容還是深愛著兒子,但已不再因失去而傷悲;「就想像是孩子大了,離開身邊獨立了。我只是心疼這個孩子,在世時受太多苦……」
面對既成的事實,將心境往好的地方想,就能捨。幾年前,從小帶她長大的祖母離世,張如容雖然萬般不捨,卻很快就恢復平靜。「與其看她受病苦折磨,不如祝福她換個較好的身體再來。經過豐任的事情,我知道應該選擇祝福,對亡者、生者都好。」
至今,先生痛改前非,用心做慈濟,與張如容利用下班時間投入志工行列,「我要一點一滴找回從前的自己,讓豐任安心!」
【生死醍醐】
對於那些因為親愛的人過世而深陷於悲傷和絕望的人,我衷心的忠告是:祈求幫助、力量和恩典。祈禱你要活下去,並從你現在所處的新生命中發掘最豐富的意義。不要佯裝堅強,要能接受憂傷,要有勇氣、要有耐心。總之,透視你的生命,去發現你能夠把你的愛更深刻地與別人分享的方法。──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1/014/index.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