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孫大偉:「享有資源卻獨善其身是很差勁的」

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都一再提醒,外面是嚴冬,將來生活很不容易的,所以總是滿懷恐懼,直到長大成人。等我們出到社會,由於整個經濟的轉換,發現嚴冬已經變初春了;然而,現在的年輕人都認為他們將來面對的是盛夏,可是即將來臨的可能是秋末了。

整個大環境的變動叫做「勢」,領導者要順勢而為,就像遠走高飛的老鷹必須得藉助上升氣流。那些禿鷹或老鷹,掉到地上連雞都不如;可是一找到上升氣流,可以幾千幾萬里在翱翔。 勿忘初衷 所以經濟再壞還是有人賺錢,再好還是有人賠錢,只有領先的人才有選擇的自由;叫公平、慈悲、正義的人,通常都是輸家。

可是真正的悲劇是,領先的人卻忘記原來的出發點。

遇到有企圖心的人,我會提醒他贏只是手段,讓你可以做你要做的事情。很多人為了達到目標失掉自己,贏到了一切,但是是個爛人。 最近大家都看到巴菲特跟比爾蓋茲兩個世界首富捐了那麼多錢,我覺得他們是讓我佩服的,因為他們沒有忘掉他們的初衷。比爾蓋茲某種程度上是被人當作惡魔的,但是在一念之間,他就成為一個天使。 確立價值觀 我不相信台灣的企業家,看到這些事情無動於衷。

以前有個廣告的標題是:「夢想的可貴是能夠吸引更多的夢想」。你要相信這件事情。我這樣跟小孩這樣講,是因為相信他們有能力,相對於其他人,他們也享有很多資源,享有資源卻獨善其身是很差勁的。就算不能改變國家,至少要從改變周遭的人開始去努力。 在我這個行業,年輕人最重要的不是工作,是態度,包括面對工作的態度,面對挫折的態度、面對挑戰的態度、面對人生的態度。態度追根究柢到最後,原點就是你的價值觀。價值觀是很小的時候養成的。

俗話說三歲決定一生,現在我愈來愈相信。 但是在當前的台灣,價值觀是不明顯的。最近幾年台灣快速發展的結果,社會風氣少了理想跟夢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用結果來衡量一切;最俗的講法就是笑貧不笑娼。這是台灣一個移民社會的特質。移民社會的特質就是快速但不求長久,沒有長治久安之計,也沒有一個穩定的價值觀。 一個人的價值觀形成,就像一個石頭裡面生出兩隻手,拿著鎚子跟榔頭在雕刻自己,每一鎚下去都是一個抉擇。應該接受誘惑還是堅持原則,每想一次就雕刻一次。

人生是自己雕琢成的,每一次的選擇造成你這個人。

我相信一個人做什麼是什麼;即使被稱作爛人,只要做了一些對的事、有益的事,就是個有益的人。 不要怕輸 我常跟小孩講,我的特質就是敢面對輸贏,所以才會經常贏。人生就像是一場棒球比賽。每個人都怕被三振出局,可是要知道,一個職業選手的平均打擊率才是他的價值。如果一個人打擊率是三成五,要如何去面對那個六成五的出局?如果怕輸,連上場都不敢,就沒有贏的機會;敢上場,不怕面對三振,演練機會愈來愈多,安打率就會提高。其實,每被三振一次應該要覺得高興,因為離下一個安打又更進一步,這就是態度。

戰法裡講「置之死地而後生」,敢死所以活著,怕死的反而都死掉了。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不敢做抉擇,一猶豫就陣亡了。 願意付出 人一輩子當中,一定要做一些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傻事。我認為,身在台灣,一生之中一定要爬一次玉山,年輕人在初中或高中畢業的時候,也要騎自行車環遊全島一圈,才會對這塊土地有感情。

民進黨為什麼直到今天忠誠度還這麼高,因為他們每個人對這個社會、這塊土地付出過代價。男人講起當兵的回憶都很興奮,因為他付出過代價,在軍中做過辛苦的工作,大家一起流過血流過汗,甚至一起同生共死,那就是革命情感。 跟這塊土地也是這樣。

有時候我自己想,《愛的教育》這本書影響我蠻大的,因為小時候課本裡頭教的都是這些,不知不覺影響了現在的做人處事。《愛的教育》是說,一個人應該是要見義勇為、捨身取義的。雖然這本書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了,後來我還是把書給了我的小孩,希望他們也能看。(吳韻儀、蔣士棋採訪,蔣士棋整理)

以上內容轉貼自《天下雜誌2006年8月,352期》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2372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思考模式與作風當然也是獨立,加上在不同人生階段其成長環境的薰陶及養成下,每個人的性格、個性、興趣、能力、氣質、思想表達自然大不相同,各有差異。

「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似乎也是一般人的通病,難道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嗎?與自己相處了三十幾年了,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洗禮下,多少也對自己有某種程度的認知吧!

人生走過三十幾年,套句現代流行名詞,也屬輕熟女的階段了,理應也要有一番自我觀察與體認。當然也有看不慣自己的時候,最常出現在自己身上的,且稱之為一種現象,可能是金牛座的溫吞特質較顯著,那就是反應常常慢好幾拍。

舉一個生活中較常發生的,比如說要從好幾種喜歡的物品中做出唯一的抉擇時,總無法第一時間下決定,對方在等我的答覆時,常可見我總處在定格狀態,楞了好幾秒毫無反應。那是因為我還在慎重考慮到底要選哪一個,還在心中盤算及比較哪個才是最適合我的?

~然而這樣的反應,通常會讓陪同在旁的家人受不了,此時人家需要的就是他們附和或提供意見咩!當然親情的力量還是大過一切,總會適時給我良心的建議。說實在話,有時也挺討厭自己如此沒有主見的表現,只是要從好幾個都喜歡的物品裡馬上做出抉擇,一時還真難以取捨,難以從速比較各自差異並決定我最喜歡的是哪一個。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優柔寡斷吧!行事不乾脆、不爽快、不夠俐落,拖泥帶水,一板一眼,一根腸子通到底,不知變通,不懂委婉,呵~好像在舉發自己一堆罪狀,不過這確實都是自己的缺點,大有改進空間。

會有這樣的反應我想也是個性使然吧!處事太過小心謹慎,太認真看待世間的一切,凡事容易斤斤計較、凡事處心積慮算計得一清二楚、凡事太有原則,不能超出心中所設的標準,所以總是處處自我設限,做起事來總是綁手綁腳的;更要不得的是,還會以自己的標準希求他人也要做到某種程度,如此才會順眼、順心意,當然也曾造成別人的壓力及不快。

要求別人怎麼做,說好聽點,是為他人好,或許有點苛刻,或許也是種固執,不過我堅信這可是「擇善固執」喔!只是大部份人都不想被要求,然後自己就會看不慣而影響心情。其實很清楚癥結點就在心胸不夠寬闊,太過小心眼,所以「大而化之」、「大智若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眼不見為淨」、「少一根筋」….似乎很少出現在自己身上,嗯~我好像太ㄍㄧㄣ了喔!

「太有原則」跟「難以做抉擇」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牽連,只能說每個人因性格不同當然各有不同的思考與體認嚕!明白自己就是因為太有原則以致太過小心,當然就不可能草率、輕易地做決定嚕!雖說懂得「有捨才有得」的道理,但真要做取捨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哩!


只是,這些個人原則早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既然是難以改變的事實,不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那又何妨!倒覺得守住個人原則,也是為自己負責任的一種生命態度,人生才不致於過得荒腔走板的。

~說來說去還是固執己見,這算是「我執」太重嗎?只能說人生沒有一定的道理可言。明白自己也不會因此而反應變快、做抉擇會更明快果斷,自在就好嚕!倒讓我想起鄭板橋的名言:「難得糊塗」,ㄟ~其實自己偶爾還是會少一根筋的啦!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Judy Collins茱蒂柯琳絲─Both Sides Now正反兩面」是最近收到的《安德森音樂宅急便》所分享的一首歌曲。電腦搜尋了一下,發現自己這幾年來所收集的上千首西洋歌曲裡,這首歌也名列其中。只是倒已忘了當初收集這首歌曲的因緣了,應該也是上班時從廣播中聽到的吧!

看了「安德森」對這首歌的背景介紹後,原來我的版本主唱Joni Mitchell瓊妮蜜雪兒正是這首歌的原創者,基於好奇後來又收集了Judy Collins茱蒂柯琳絲的版本。這首帶點美國民謠風的歌曲,兩個版本主唱音色雖各有千秋,只要旋律動聽,個人倒是覺得不管誰唱,對這首歌曲的喜好其實並無太大影響。

還是要感恩有「安德森」這種對西洋音樂如此狂熱的愛樂人士,挖掘一首首西洋音樂的背景故事,豐富、滿足了更多愛樂者的精神與心靈。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安德森」並透過他自己所架設的「安德森之夢」音樂網站,將他對音樂的熱情與更多有緣人分享,這何嘗不也是散播歡樂散播愛的造福人生呢!

PS:《安德森之夢》網站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music2006.htm
-----------------------------------------------------------------------------------------
以下內容為《安德森音樂宅急便》對這首歌曲的介紹~

2010.10.25╱Both sides now 正反兩面╱Judy Collins 茱蒂柯琳絲╱1967
 
   兩期以前介紹的" Dust in the wind "反應熱烈,因為太好聽。但流行樂界還有沒有因為一本書而產生靈感寫出的歌?接下來,老安就要介紹幾首這樣的作品。

  
加拿大民謠歌手 Joni Mitchell 瓊妮米契兒在成名前,有一次在飛機上讀著一本書,那是加拿大籍作家索爾貝婁(Saul Bellow)於 1959 年出版的小說《雨王韓德森》(Henderson the Rain King),內容敘述一名中年百萬富翁未能滿足自己的野心,於是他決定前往非洲,遇到許多離奇有趣的事,是本亦莊亦諧的小說。

 
 當瓊妮米契兒讀到小說中主角韓德森在飛機上俯視著雲層的情節,她不禁放下書,也望向窗外的朵朵浮雲,一時靈感泉湧,很快就寫出" Both sides now "這首歌。
 
 " Both sides now "先是交給已小有名氣的 Judy Collins 茱蒂柯琳絲灌唱,於 1967 年發行,美聲的詮釋使這首民謠歌曲大受歡迎,在全美流行榜有第八名的佳績。翌年的葛萊美獎上茱蒂柯琳絲因此得到《最佳民謠演唱》的獎項,也使原作者瓊妮米契兒的知名度大增,後來也成為一位出色的作曲家歌手。瓊妮米契兒在 1969 年也在自己專輯中唱了這首歌,平心而論,茱蒂柯琳絲的演唱版本動聽得多。
 
 1998年,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編選小組以及「藍燈書屋」(The Random House)的《當代文庫》編輯小組,共同選出了「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The Hundred English Novels of The 20th Century),《雨王韓德森》名列其中。台灣曾有中文譯本,據說譯筆尚可,但想看的話,只能到舊書店碰運氣了。對岸的簡體版倒是滿容易取得,在台灣 Yahoo 拍賣就可以買到。
 
歌詞參考:.htm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b1
---------------------------------------------------------------------------------------
以下音樂檔來源http://vlog.xuite.net/play/dWtGZmFELTI1NjQ2OTQuZmx2

ps
:聽音樂前,建議先將blog左下方背景音樂的播放器按暫停,才不會出現兩首音樂同時播放。



以下歌詞轉貼自《安德森之夢》網站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music2006.htm

Both sides now       Judy Collins

Bows and flows of angel hair
And ice cream castles in the air
And feather canyons everywhere
I've looked at cloud that way
But now they only block the sun
They rain and snow on everyone
So many things I would have done
But clouds got in my way

I've looked at clouds from both sides now
From up and down
And still somehow it's cloud illusions I recall
I really don't know clouds at all

Moon and Junes and ferries wheels
The dizzy dancing way you feel
As every fairy tale comes real
I've looked at love that way
But now it's just another show
You leave'em laughing when you go
And if you care, don't let them know
Don't give yourself away

I've looked at love from both sides now
From win and lose
And still somehow it's love's illusions I recall
I really don't know love at all

Tears and fears and feeling proud to say "I love you" right out loud
Dreams and schemes and circus crowds
I've looked at life that way
But now old friends are acting strange
They shake their heads, they say I've changed
Something's lost but something's gained in living every day

I've looked at life from both sides now
From give and take
And still somehow it's life's illusions I recall
I really don't know life at all
正反兩面       茱蒂柯琳絲

蝴蝶結與飄動的天使髮束
空中的冰淇淋城堡
羽毛峽谷到處都是
我曾那樣的注視著雲
但現在它們遮住了太陽
在萬物身上下著雨、下著雪
有很多事情我本來打算去做
卻被雲給壞了事

我從正反兩面看著雲
從上面看,從下面看
但我記得那畢竟是雲的幻影
我還是不了解雲

月亮、六月與摩天輪
讓你舞到暈眩的感覺
每一則童話都已成真
我曾那樣的看待愛情
但如今它只是另一場表演
你在眾人的笑聲中離去
如果你在乎,別讓他們知道
別洩漏了你的心事

我從正反兩面看著愛情
從贏與輸的角度
但我記得那畢竟是愛的幻影
我還是不懂愛情

淚水、恐懼,驕傲大聲的說"我愛你"
夢想、時間表和馬戲團的觀眾
我曾那樣的看待人生
如今老友們舉止怪異
他們搖搖頭,說我變了
日常生活中有失也有得

我從正反兩面看著人生
從施與受的角度
但我記得那畢竟是人生的幻影
我還是搞不懂這人生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未曾遠離  
◎撰文/李委煌
本文摘自〈慈濟道侶叢書〉─生命系列《在幽暗角落,開一扇窗》一書

自幼小兒麻痹不良於行,他沒有埋怨,反而感恩上天賜予美滿家庭;
沒想到癌細胞蠶食了他的幸福……
「我恨老天不帶走我,卻只留給我半條命。」
「過去的不要管它,未來的不要想它,要把握當下。」
從電視上聽到這段話,他暢暢快快地哭了!
當他知道世界上有人比他更苦,甚至還能手心轉向助人,
他決心克服病痛,走出陰影,
再一次證明:「別人能,我也可以!」

吳煥欽還記得,小時候村子裏上演的酬神布袋戲,對孩子們總特別有吸引力——一聽到戲曲開演的鑼鼓聲起,玩伴們總是一窩蜂跑去看戲;「他們都去了,我也想去看。」吳煥欽爬呀爬地跟著大家,手腳在石頭路上磨蹭,等爬到了戲台邊,手掌、膝蓋早已破皮流血。

這段兒時回憶,至今想起仍是印象深刻;只是,戲看得正入神,一群孩子跑來身邊,將他當成怪物,拿了石子朝他扔。那時的傷痛,如今仍是歷歷在目……

當他痛得哭爬回家時,甫自田裏返家的母親,立即放下農具、清洗手臉,溫柔地對他說:「沒關係,媽媽背你去看。」讓他幼小的心靈得到極大安慰。

◆一心想做「正常人」

吳煥欽出生在雲林縣台西鄉牛厝村,三歲時罹患小兒麻痹,從此不良於行。

從小到大一心想當個「正常人」,吳煥欽也堅持把自己當個「正常人」來用。儘管爸媽不讓他下田,他總是爬著硬跟去,一樣採花生、割稻……人家採十袋花生,行動不便的他慢慢做,也能採個七、八袋。他證明了:「我和大家一樣可以賺錢。」

有時躺在地上,仰望著清朗晴空,他想著:「至少,我也可以負責顧田吧?」於是,當雞隻溜來田裏偷吃花生,他噓噓地喊叫著,也能用聲音嚇跑牠們。

國小上學,一趟路就是兩、三公里的距離,常是哥哥騎車載他一程,剩下的只好用爬的;後來,家人為他買了輛舊三輪車,他開始推車上學。
家鄉鄰近漁港,海風很大,石頭路上推車相當吃力。所幸吳煥欽有群結拜兄弟,不因他肢體殘缺而心生輕視,經常輪流背著他上學或外出玩耍。

十二歲那年,是吳煥欽人生的轉捩點。在醫院經過九個月的治療,不再僅靠四肢爬行;能夠挺起腰桿、拄著拐杖,頂天立地「站」起來、往前邁步,這象徵了尊嚴和自立。

小學畢業後暫時無法再升學,一方面礙於家貧繳不出學費,另一方面——學校離家八公里,這段距離對他而言實在太遙遠。

吳煥欽的第一份工作,讓他存夠了錢得以買付拐杖;之後,又靠養鴿子賣錢,自立自強接續完成國中學業。畢業後學佛像雕刻,二十一歲那年來台北發展,一段時間後台灣佛像雕刻沒落,他才轉業改學起電腦製版。

◆得之不易的感情

家貧又罹患小兒麻痹,曾經參加友人婚禮,有朋友揶揄吳煥欽:「這個紅包,你討得回來嗎?」沒想到這個不敢想像的一天,還真的來了!

透過親友介紹,三十歲那年,吳煥欽和一位廣東深圳的女孩俞六花展開魚雁往返。兩人通信、互寄照片,三不五時再打通電話,愛苗便隔著海峽悄然滋長。半年後,吳煥欽決定親赴廣東探看俞六花。

拖著不便的軀體,越洋情路益顯漫長。吳煥欽生平第一次搭機出國,行前卻遇日本名古屋空難及大陸浙江千島湖翻船事件,讓親友對他的大陸行深感擔憂。不過,對於熱戀中的人,沒有什麼事能阻擋得了。

終於,吳煥欽克服萬苦出發了——他撐著拐杖,從機場大廳吃力地走到機艙門,衣服早已溼透。到了香港,又一路上上下下轉車到深圳……這段路對小兒麻痹患者而言,實在是艱難又遙遠。

然而,當兩人見了面,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俞六花發覺眼前這位台灣男子,身體殘缺的程度比她原先想像的更嚴重,因此沒有與他婚配的意思。但說來就是緣,那次見面,吳煥欽不慎跌了個跤,俞六花心頭有種說不出的不捨,一股母性之愛油然而生……想了想,俞六花終究點頭答應了婚事。

「你甘願去服侍一個殘者?」一些親友鄰人這麼叮嚀俞六花,因為家鄉不少女孩,曾因遠嫁外地遭騙。

遭受這般歧見,吳煥欽並不難理解,但心底難免有些委屈:自小和死黨們在鄉間一塊兒成長,除了行動不便,他自覺在各方面並不比常人差啊!天性樂觀的他,不因雙腳殘障而感自卑,反而養成獨立個性,生活瑣事幾乎都自己來,也學會開車……

面對女方長輩的憂慮與不看好,吳煥欽格外珍惜這段得之不易的感情,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給俞六花幸福。

◆有妻有女的人生

隨著兩個女兒相繼出世,吳煥欽和太太都覺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了!

雖然辛苦扛著家計,但吳煥欽扛得很快樂!因為他有全心全意愛他的老婆,也有兩個貼心活潑的女兒。「我常常在想,老天雖然把我的雙腳奪走了,但我感恩祂賜給我這個家,我希望能就這樣平平順順走下去。」

還記得大女兒上幼稚園的那天,吳煥欽專程請了假,帶著太太、小女兒躬逢其盛,「我女兒開始上學了!」那個日子對他而言別具意義,因為,常人所能,他一樣也能。

二○○二年、結婚後的第八年,吳煥欽三十八歲。他發現自己經常血便,就醫取藥後每三個月回診,情況似乎並未改善。拖了一年,他決定換至大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證實是腸癌末期,且已有淋巴轉移現象。

自小即嘗盡世情冷暖,好不容易才擁有妻小與幸福家庭,卻在行近中年時遭到這樣的境遇!吳煥欽憤世嫉俗、怨恨蒼天,他不斷對老天爺吶喊:「為何是我?我要的只是平凡生活,我只想陪著太太,一起看著孩子長大!」

帶著悲憤交加的心情被推進手術房——吳煥欽悲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憤老天待他太不公平。

更不堪的是,從麻醉中醒來他才知道,醫師除了為他切除腫瘤,還在他的腹部打洞裝上腸造口——即俗稱的「人工肛門」。術後得知這個噩耗,他一語不發,用盡全身力量緊握著床緣扶手,憤恨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小時不像人,現在更不像了……」

◆僅有的幸福消失了

身上的腸造口需要經常清理,隨袋四溢的臭味,連他自己也難以接受;思及往後一生都要與它朝夕相處,身心交迫煎熬下,吳煥欽對人生感到絕望。

「有它,你才能活下去。」俞六花清楚先生的痛苦,她鼓勵著、勸他學著適應。

然而,那陣子吳煥欽外出時,總擔心腹上小袋會不會掉落?他不願去直視它,全靠太太協助清理;有時才剛清洗好,不一會兒排泄物又出來了,惹得他情緒大亂。

「試著將它當作貼身寶貝,耐心去疼愛它。」俞六花不斷從旁勸解。

手術後的七個月內,吳煥欽接續進行十四次化學治療,痛苦的療程讓他不斷埋怨,感覺自己進了死胡同,走不出來。

原本樂觀、孝順的他,看到母親每天以淚洗面,又強化了他心中的恨。俞六花難掩憂慮地說:「老公,你要牽我的手,勇敢走完人生,可不能丟下我不管!」聽到這話,更教吳煥欽感到傷悲。

一生不求名利財富,卻連平凡也不可得,吳煥欽不斷埋怨道:「這樣對我公平嗎?為何要奪去我的一切?」

他不願連累親人,甚至開始胡思亂想:「只要我敢死,老天爺能奈我何?」「自殺」成了他認為唯一可以違拗上天、展現自己尚有「自由意志」之途。

◆拔除病痛利刺

在生命與意志最晦暗的時刻,板橋慈濟志工吳靜姝與呂秋霞,走進了吳煥欽的生命。

自小習慣獨立,即使因病無法工作,吳煥欽自覺憑著一點積蓄與殘障津貼,一家人生活勉強溫飽,因此婉拒了慈濟經濟援助的好意;但志工依舊每隔幾天就來關懷、鼓勵他。

「不要怪老天,既然病了,就將身體交給醫師……」志工關心他的治療與健康,更不時以佛法鼓舞他,讓吳煥欽鬱結的心頭漸感舒暢。

「有時我心情很壞,她們可以陪我聊到很晚,慢慢開導我。這比經濟援助更讓人窩心……」一段時間後,吳煥欽自殺的念頭消失無蹤。

一天,吳煥欽特意早起,打開電視,準備要收看證嚴上人的開示。

「人生無常,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其價值;當好好利用身體去付出,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乍聞證嚴上人此語,他幾乎號啕大哭了起來,因為上人的話句句說進了他的心底,彷彿就在叮嚀他好好把握生命去付出。

從發病、開刀到化療,吳煥欽忍受著極大的痛苦,卻未曾掉過一滴淚;如今,上人開示滋潤著他的內心,如久旱逢甘霖,教一個大男人哭得身心舒暢。
之後,他從《慈濟月刊》和大愛電視節目中,獲得許多鼓勵與勇氣,知道原來世上有許多人比他更苦、更需要人幫忙。

「樂生療養院的痲瘋病友,儘管遭受世人遺忘與歧視,卻長年不失美善之心,捐款給慈濟做善事。那我呢?」他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決定要好好活著、盡力付出後,吳煥欽不斷以上人法語提醒自己:「身體只是載道器,生命的長短並不重要。」吳靜姝也從旁鼓勵:「就當作是拔掉利刺一般,身體痛一次就解脫一次。要多發好願,祝福自己。」

◆難忘的除夕夜

從小到大,每年過年他都回雲林老家;那年除夕,他住院做化療,不能回家鄉探望母親,心裏實在難過。稍晚,醫師同意他請假回家;近午夜時分,吳靜姝竟然不預期地來訪!

原來,她一整天試圖聯絡吳煥欽卻沒有消息,和先生、孩子圍爐完畢,便請兒子載她、帶了年貨前去吳家問候,「不去看看不放心。」

「那麼冷的天氣,她還記得我們,讓我感受到好像在老家團圓、她就像是我的父母一樣……」那一夜,讓吳煥欽記憶特別深刻。

兩個女兒開心地摟著吳靜姝,她掏出紅包、一人一個。乖巧的姊妹將壓歲錢捐出一半說:「因為世界上有很多孩子沒有飯吃……」教吳靜姝相當感動。

吳靜姝送給吳煥欽和俞六花的紅包裏,放著兩張賀卡——給俞六花的那張,寫著「感恩」;給吳煥欽的是「惜緣」。

吳靜姝牽起夫妻倆的手,為他們的患難真情祝福:「要感恩太太遠嫁來台為你持家,即使生病了也不離不棄……」

「要珍惜與先生的這分緣,不論情短情長、或是未來可以相處多久……」

這個除夕夜對吳煥欽、俞六花而言,一生難忘。

◆疼惜別人的需要

病痛常教吳煥欽心情跌宕,而志工的關懷又常提醒他要振作;「像是癌細胞與善種子在競賽一般。」心念的衝突、善惡的拉扯,讓他深有體會:「如果我不能把心胸打開,再多人再多關懷,我也接受不到。」

勇敢面對病情後,吳煥欽的健康情況愈來愈好,對於日夜貼身相伴的腸造口,他學習不再排斥,強迫自己清理袋子裏的排泄物。隨著使力的拿捏練習,現在他已能擺脫鎮日奔波廁所的狼狽沮喪,也不再將之視為累贅或包袱。他說:「若連身上一個小缺陷都不能接受,遑論去幫助他人。」

曾經,志工希望讓他睡得舒適些,為他張羅來一張氣墊床,那晚吳煥欽果真睡得很舒服,但他隨即想到:「我還有能力翻身,癱瘓者會更需要吧!」隔天,便將床墊交還志工。他也偕同妻小加入慈濟會員,每月定期捐款,幫助更需要的人。

「幸虧慈濟,讓我走出死胡同。」心念只消一轉,人生似乎全都變了。如今,吳煥欽也以自身經驗,在醫院腫瘤科鼓勵同樣罹患癌症的病友。
他還記得,有位老伯罹患直腸癌,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化療期間他不吃不喝,決心放棄自己的生命。吳煥欽鼓勵他,再苦也不要放棄;「將身體交給醫師,心靈交給菩薩……」當初吳靜姝對他的開導,他也用來鼓勵別人。

◆不再冷眼旁觀

嫁來台灣,俞六花就養成了資源回收的習慣,她將用完的奶粉罐、寶特瓶收集起來,送去社區裏的回收站或送給拾荒老人。認識慈濟後,她更投入環保志工行列,即便是在吳煥欽化療期間,她一樣有空就做資源回收。

先生生病後,俞六花的臉上就少有笑容。為愛隻身遠嫁台灣,除了先生,她不知道還能依靠誰?也不願想像先生一旦不在,她該如何獨自看顧兩名年幼的女兒?雖然她總是在人前偽裝堅強,但當轉過頭去,往往便是痛哭失聲。

然而,當俞六花帶著一家人到慈濟環保站當志工,吳煥欽總不經意瞥見,太太臉龐出現少有的燦爛笑容;他再多留意,發現志工們淌汗的臉上,也都是一個個美好的笑容。

「看大家做得那麼快活,我也不該冷眼旁觀。」吳煥欽行動不便,無法跟著大家踩壓鋁罐、摺紙版,但他能夠開車,幫志工運載回收物。

有時,俞六花乘著晴朗週日,推著先生去公園散步。走著走著,她會拿出夾子與袋子,隨手撿拾起回收物。面對路人異樣眼光,吳煥欽相當不自在,而俞六花不但有勇氣也有智慧,她告訴先生:「這是做好事,不用不好意思。」

見太太在垃圾桶裏翻來挑去尋找可回收之物,吳煥欽心底其實是讚佩的,「自己是個大男人,不能輸給太太。」於是雖然坐著輪椅,他也跟著撿了起來;邊撿還會邊鼓勵自己:「做善事,不一定是健康人的權利,隨手隨地撿一個瓶子,就能為清淨地球盡一點力量。」

◆福氣一直都在

「病情控制住了!」回診時,醫師宣布了好消息。

自吳煥欽發病以來,俞六花在醫院、家庭兩地奔波,家中經濟寅吃卯糧,又不願接受慈濟援助;如今得知先生的病情穩定,她急著想工作賺錢。經志工介紹,幸運謀得一職,讓她能同時兼顧家庭,並且利用週末做環保。

現在,他們夫妻倆不但按月捐款,也感動了朋友成為慈濟會員。偶爾,友人私下資助金錢,吳煥欽也以朋友名義捐出行善。

「你自己需要,怎麼還捐出去?」有些朋友頗不以為然:「做好人沒用啦!」但這些話他們夫妻全沒放在心上,因為他們體會到行善助人的喜悅、體會到受人點滴的感動,這分感受如人飲水、難以言詮。

幼時匍匐爬行去看戲,距今已三十餘年,吳煥欽一樣肢障、一樣遭逢異樣眼光,甚至還得忍受癌病之苦。這段期間,兩個自幼即深交的死黨相繼往生,對不良於行的他而言,猶如再失去雙臂……

一輩子有多長?至親至愛能陪伴多久?不論未來人生有多長,現在的吳煥欽只有滿心的感恩——面對人生無常,他已能坦然以對;在志工的陪伴鼓勵下,他重拾樂觀希望,並從困厄中看見另一種幸福、懂得珍惜與感恩。

「上帝為你關了一扇窗,必定會再為你開啟另一道。」這句話貼切說明他的心情。看著愛妻與女兒,一家人和樂滿足,吳煥欽心想:「這不就是我的福氣?」

現在的吳煥欽,忙著跟人分享慈濟、分享生命,常忙到煩惱都忘了;至於死亡,他不再害怕,因為他清楚知道,換個心態,就是不一樣的人生:「睜眼一天,就是歡喜一天!」

(編按:吳煥欽後來因癌細胞再度擴散,病情復發,於二○○七年八月病逝。當初醫師曾研判他只剩三個多月的生命,最後他卻度過了五年積極而充實的時光。)


【訪視筆記】看見自己  ◎口述/吳靜姝‧撰文/林榮助

記得,我跟秋霞、碧玲師姊去家訪時,吳煥欽正在做化療,身體很虛弱;言談中,他充滿了抱怨,埋怨老天爺讓他不良於行,他都欣然接受了,怎麼又讓他得了這場病?

尤其,當他得知是因醫師誤診而延誤他的病情時,更是生氣。我們耐心聆聽他的抱怨,也教他用「包容」來看待這一切——想想醫師可能是無心之過,既然事實已經造成,追究責任也無濟於事啊!

他說,初聽到「包容」二字時,覺得很震撼;想想,的確應該學習善解才是,要不然常常生氣,豈不是氣壞自己的身體?人都已經生病了,為什麼還要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呢?

慢慢的,他打開了心結,不再追究醫師的責任;他用包容與善解,開擴了胸襟,也讓自己的日子好過許多。

以前,他最擔心的是——萬一哪一天他走了,妻子和兩個小孩怎麼辦?現在,他說:「有慈濟人的陪伴和照顧,我已了無牽掛了!」

願意疼惜他人、顧慮別人的需要,這也幫助了他自己順利走過病途;畢竟人生遇窮途窘迫時,旁人的關懷固然重要,當事人的自我振作與善解,才是奮起再生的主因。

看到吳煥欽把握生命,活在當下的改變,讓我想到「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這句話。

二十多年來,我接觸過數不清的貧病個案,看到振奮、希望,也看到無奈、嗟嘆的種種人情世事。當然,也看見了自己——曾經是那麼地不滿足,更別說對別人付出愛。

曾經在關懷個案後,我把別人的愁雲慘霧帶回家,深陷在哀傷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後來,我告訴自己:只有走出傷痛,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窗邊小語】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能活多少天,而在於我們如何使用這些日子。
——法國‧蒙田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道侶叢書─《在幽暗角落,開一扇窗》。歡迎線上試閱其他好文~
http://www2.tzuchi.org.tw/tao_publish/series1/018/index.htm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歡喜奉行 清淨法入心

2010年10月09日 
 
1
     

【上人行腳行程:屏東九如、高樹、鹽埔、內埔、林邊、東港、新園、潮州】證嚴上人環保感恩之行,10月8日在屏東縣走訪了九如、高樹、鹽埔、內埔、林邊、東港、新園、潮州等八個環保站。上人除了感恩環保志工的用心付出,同時也期盼人人都能環保清淨在源頭,希望做到真正的『資源回收』而不是垃圾回收,讓每一份資源都可以發揮最大效用;另外在做環保回收之餘,也要學習和人合作,清淨內心。

百年老樹送涼風 環保志工靜心做

早上七點五十分,上人抵達位於九如鄉耆老村的九如環保教育站,上人站在同心圓廣場發出讚歎:「真的很用心,而且圓形剛好圓圓滿滿。」這被評鑑為80%綠建築的環保站,處處可以發現資源再利用的用心。

九如環保站位於共修處的後方,拆解區旁有一棵百年茄冬樹,樹蔭遮陽,和風送涼,環保志工曾麗玉表示,拆解電器用品常需用力,可是一點也不會流汗,因為這裏的涼風徐徐,也不需要吹電扇。

對眾開示時,上人特別感恩台北陳律師捐出這塊土地,如今草木扶疏深具靈氣。上人說:知識份子、科學家及學者重視環保,慈濟早在二十年前就重視,光是用看的、用說的不夠,做最重要;各國紛紛前來慈濟觀摩取經,可見慈濟環保在國際間已受到重視。

上人開示:「我們人人做環保就會惜福,俗話說大富由天,小富由勤儉,我們社會要用的物資已不匱乏,最重要就是不要再開發。」

離開九如環保站,上人來到高樹環保教育站,看到這個原本是養豬場所改建的回收站,上人讚歎之餘,再次呼籲秉持清淨在源頭的原則做環保,每一個人的力量都不要輕忽。

上人開示:「要如何能夠風調雨順,就是人的心要合和,合和緊密在一起。」

鹽埔「阿母」王能緣   內埔籬笆盈德香

隨後來到佔地近260坪的鹽埔環保教育站,看到露天的回收站,環保志工蹲在大樹底下進行回收,上人也在大樹底下跟大家話家常,大樹下做環保有特別的風味,再三感恩環保志工的付出;對於能親近上人接受法髓滋潤,每位環保志工可說法喜充滿。

鹽埔地區74歲的環保志工陳王能緣,做環保二十年不間斷,丈夫陳寶任看到她天天付出,身體、精神都變好,也加入環保行列,更無償提供自家的260坪空地成為慈濟鹽埔環保站,夫妻倆的用心讓環保站人氣滿滿,天天都有社區志工齊聚,同心協力,守護大地。

志工口中的「阿母」就是王能緣,親切的笑容,忙碌回收的身影,雖已74歲,精神、體力卻不輸年輕人。陳王能緣說當初會做環保的緣由:「去花蓮回來,上人說要做環保,還有師姊也找我一起做,我就說好啊,我這一做差不多二十年。」

十餘年來,接引許多社區民眾加入疼惜大地的行列,夫妻倆也帶動家人一起投入。兒子陳志吉說:「時間上允許的話,我也會投入這個工作來一起幫忙。」媳婦李淑芬也說:「沒有想很多,我只知道做了就好,做了就對了。」

用竹管圍成的籬笆掛著『內埔環保教育站』,上人來到這塊座落在內埔鄉內田村廣田路上的福地,環保站身處鬧區卻顯得格外寧靜,環保志工有人在輸送帶做分類,還有人在小葉欖仁樹下分類或拆解電器用品。

上人說,三年前也曾來過,那時是黃昏時刻,今天則是大白天,感覺完全不一樣,環保站應該是鬧巿中的淨土,前面有公園,內有大樹,環境很漂亮。

上人感恩古文香先生發心將這塊地借給慈濟做環保,還要感恩為了環保志業不斷換地方做的志工;雖然做環保的點不固定,但是道心堅固永不退轉,這個地方沒了又找其他地方繼續做,古文香先生看到妹妹古美貞為了做環保一直換地方,一念不忍心卻也覺得做環保是一件好事,就提供這塊地成就環保菩薩的心願。

林邊佳冬思水懺   東港魚塭成福田

來到林邊環保站,上人一一和老人家們關懷問候,有一位78歲的左憲章阿公,他每天要騎車一個小時從高雄來佳冬、林邊做環保,左菊金師姊常常不讓阿公來,希望阿公在高雄社區做環保,阿公還是堅持要到佳冬及林邊守護環保站;左阿公表示,去年(2009)八八水災時,他正在佳冬環保站,被大水困住五天。問他會害怕嗎?「不怕,自己的家不會怕,那時交通不通處處路斷,肚子餓了就到外面【石光見】買東西吃。」

看到左憲章阿公分秒不空過,上人很感動,上人並在林邊環保教育站呼籲人人應從家庭就近做回收,疼惜可用資源,讓過度破壞的環境可以復原。

上人開示:「人如果沒有水,根本無法生存下去,大地沒水就根本無法耕作糧食,所以大地需要水,人更需要水。」

轉往東港環保站,此處是洪正雄師兄1977年買來做魚塭養殖草蝦之用,面積約四分半。洪師兄自從加入慈濟之後,為遵守十戒不殺生,便棄養魚蝦。牌樓面板上有兩尊用寶特瓶蓋鑲貼成的可愛小菩薩圖像,配合打包帶裝飾,再搭配上人智慧法語,展現環保人文氣息。

看到魚塭改建的環保站,成了接引人間菩薩的道場,上人欣喜外,也再三叮嚀做環保不該只是口號,而是要效法環保志工身體力行。

上人開示:「人生有愛,是最幸福的人生,看到大家這份的愛心,我就覺得台灣真有希望。」

環保樂章傳潮州 感恩弟子法雨中

儘管天候狀況不穩定,上人仍繼續來到新園及潮州環保教育站,親自向所有環保志工道聲感恩,而每到一處環保站,一下車就感受到屏東鄉親純樸的人情味。

在新園鄉瓦磘村環保站,吳佩儒師姊先向會眾介紹環保站的緣起,原來這是在2002年由祥興鋼鐵老闆娘所護持捐出,感恩環保菩薩的用心,環境乾淨沒臭味,將上人的法吸收進去心靈清淨,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上人說,三、四年前來過瓦磘仔,記得以前這裡是餐廳,每個環保站各有特色,共同的特色就是愛,無私大愛就是台灣的寶,不只保護大地,也照護人類。

上人並提醒,近來世界各地發生乾旱、水災、地震及土石流等,起因氣候異常、四大不調,工業污染大地等人為破壞。

抵達本日最後行程潮州環保站,下起傾盆大雨,只見會眾或身著輕便雨衣或撐著傘,在雨中迎接上人的到來。因參加慈濟的吉祥月祈福會,被「人人做環保」這首慈濟環保歌曲打動,而將這首歌改換為潮州鎮的垃圾車音樂的潮州鎮長洪明江,也在迎接上人的行列當中。

上人讚許洪鎮長帶動民眾一起做環保的用心,並稱讚潮州環保教育站「小而美」,也期許人人可以多宣導,將「環保清淨在源頭」的觀念落實在生活中。

離開潮州環保站時,天色因大雨顯得黑暗,上人殷切叮囑志工們,慈濟推動環保已經二十年了,期許大家務必秉持當初做環保的初發心,同時勿忘清淨在源頭,只要人人願意從自身做起,懂得珍惜資源,就能把美麗的環境留給下一代。

(文:陳虹秀、陳美蓮 2010/10/9)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資訊網》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387%3A2010-10-09-02-34-11&catid=107%3Ataiwan&Itemid=554&lang=zh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喜歡「青山無爭」這首歌曲所傳遞出來的境界。眾人合唱出慈濟人的心靈故鄉─花蓮的青山原野風光,今年是慈濟四十四週年,短短幾句歌詞也將慈濟人長年來勤耕福田的心靈風光表達得淋漓盡致,充滿真善美境界的歌詞,前奏是陶笛演奏,旋律優美動聽,整首歌曲營造出一股非常美好、祥合的境界,讓心靈更顯得清淨、平和~

以下音樂檔來源http://vlog.xuite.net/play/QTFjQTFwLTE1OTk4NjkuZmx2

ps
:聽音樂前,建議先將blog左下方背景音樂的播放器按暫停,才不會出現兩首音樂同時播放。

 


青山無爭

詞曲:李子恆、李壽全
演唱者:殷正洋等人

青山無爭  福田用心耕
無憂無求  無怨無悔
心懷感恩  珍惜擁有
這樣我們的世界  因真善而完美

見證慈悲  無私奉獻
讓平凡的生命  因喜捨而偉大
學習謙卑  不見分別
菩薩道路  更寬更廣
因緣具足  無限希望
慈濟隊伍  更遠更長
---------------------------------------------------------------------------------------
以下內容轉貼自http://www.tzuchi.net/TCPM.nsf/30873c7f9e6380d348256b790006ac38/41b97ab2acac19fe4825716f000469fa?OpenDocument

靜思文化新品:音樂CD【慈濟40紀念特輯】青山無爭

出版因緣──

這是為祝福慈濟成立四十周年,特別發行的紀念專輯,第一首歌曲「無量法門」,採自佛教經典。證嚴上人曾說:「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幾句話真美!我能夠立志做慈濟,有力量作支撐,就是因為這十六個字。」

每一個人的心倘若處在寂然清淨的境界,不論外界如何動蕩,都能保持一份平靜,如大宇宙運作一樣順暢,心胸像銀河一般寬廣。「一大事因緣徹悟人生,無量義大愛朗照紅塵」,上人秉持佛法精神,創立慈濟,開展人間實踐的道路,引領眾生共赴修行、得道、濟世的旅程,自度度人祥和宇宙。

第二首歌「方向」,作詞者嘗試描摩上人求佛道路的心情轉折,離家的理由悲壯,想家的感覺卻鑽著心隱隱作痛,但是不能回頭,因為既已應允我佛,前途扶持眾生的道路就要堅持走下去。

為什麼慈濟會發源於「花蓮」?看看,把花蓮二字倒過來就是「蓮花」,蓮花的特性花果並生,如同釋迦牟尼佛樹下成道後,前往鹿野苑,三轉四諦法度化五比丘,一時佛法僧三者具足,大化天下,佛法種子纍纍,花開見佛。清淨聖花的故鄉,一方無染的淨土,於是,慈濟的第一點薪火就在這裡點亮起來。

因此歌詞中以蓮花的意象,貫串上人於少女時代離家、落腳花蓮、創立慈濟、立志建設慈濟醫院,一路而來的辛酸悲欣。污泥生蓮,蓮子遍滿地,濁世也能湧出無量無數救人的菩薩。

清遠悠揚的笛聲飄來,靜思精舍的出家人晨起入大殿上早課,守著暮鼓晨鐘,日出而作,日落猶不息,一心一志為守護慈濟志業,付出無怨悔。第三首歌曲「青山無爭」所要描畫的即是這分簡樸無爭的美。無爭的修行者平平凡凡,卻是慈濟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環,照顧著全球慈濟人的「家」,隨時等著每一位孩子歸來。

慈濟大家庭很熱鬧,裡面的人間菩薩各有功能,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互相補位,互相成就。整個慈濟團體就像一座大山,巍巍矗立,作為屏障、生養樹林和各類生物,人人來到這裡都能受到呵護,等吸飽了能量,就能再去幫助別人。

然而慈濟人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不出風頭,只做一位最佳捕手,看見需要立即補位,完成之後名歸團體,毫不個人居功。證嚴法師開示:「微塵人生,奈米良能。」這是所有慈濟人的座右銘,縮小自己如微塵,進入人人心裡,而不礙著人的心;小兵也能立大功,正因力量匯聚,所成就的事可大可遠。這正是無爭的力量。

「清水之愛」,講的是慈濟人自愛愛人的生活實踐。秉持證嚴法師的教導,拉長情、擴大愛,付出還要「感恩」。做個實驗,站在任何一位慈濟人身邊一分鐘,你一定會聽到這句話──感恩。上人不只一次說起:「佛經中提到『人有二十難』,我則有二十一難,也就是『不說感恩真困難』。」天下災難多,需要幫助的人、事、物何其多,如果沒有社會上這麼多愛心人士,苦難只有更苦。所以慈濟人要做人間菩薩,去為人間苦難提燈照路。

「慈濟頌」,這首歌很細膩地描繪出上人對所有慈濟人的期待、讚許與感恩,正如歌詞所言,衷心期盼「慈濟世界是佛燈,慈濟世界是渡船,接引有情迷航。菩薩哀憫眾生苦,德聲濟災難,軟語溫顏積福慧,願雪中送炭;菩薩精神永不退轉,保眾生平安。」

慈濟人有了「上人」,而眾生有了「慈濟人」。慈濟人「佛心師志」,跟著師父的腳步做慈濟,使心靈有苦的人得到膚慰,身體貧病者獲得照護。眾生歡喜,菩薩歡喜,佛也歡喜,聽眾們想不想得到歡喜呢?邀請你一起來做慈濟,如此,你的生命一定會更加不同。

壓軸的歌曲「靜寂清澄」呼應首曲空靈自在的境界,不同的曲風呈現,有不一樣的心靈沈殿和體會。「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靜思」二字巧妙地被解釋了,靜思精舍是上人和出家弟子們修行的道場,儘管成天慈濟人、參觀者來來去去,匆匆忙忙,它仍只是靜靜地守候陪伴。

中央山脈日夜訴說著慈悲的故事──慈濟的產生緣於對貧窮病苦的不捨,真正的慈悲,只有實際深入苦難。當初一位年輕的女孩,她不願只做提菜籃的女人,為一個小家庭忙得團團轉,她說:「要提菜籃,就提天下的菜籃,為天下人去做事。」簡簡單單的一個願望,但是由俗世入佛門,從出世到入世,證嚴法師沒有違背自己的發心立願,他做了,現在仍在做,繼續還要做,然後生生世世永不停息地做,一直到「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永無災難」的那一天,相信他還會到另一個世界去做。這就是「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發行:靜思文化志業有限公司
策劃/監製:呂秀英
製作人:李壽全、李子恆、曹俊鴻、郭孟雍
文案:釋德寅
企劃顧問:釋德寅、林幸惠
企劃編輯:高秋絨
美術設計:王慧莉
插畫設計:左耳
編 曲:陳志遠(無量法門、青山無爭)
戴維雄(方向、清水之愛-感恩)
項仲為(慈濟頌)
母帶後期製作:白金錄音室

郵政劃撥:18469229靜思文化志業有限公司
局版台音字第1374號
出版日期:2006年5月
定價:313元

服務專線:02-27760111 分機 2103
劃撥帳號:18469229靜思文化志業有限公司

郵購依訂價 7.5折優惠,請另加郵資60元
另於全省慈濟各分支會、聯絡處、靜思書軒、皆有展售。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輕點十指學分類 學子受用反應熱烈

2010/09/29 | ◎/屏東報導
 

屏東縣九如國小為讓學生建立正確環保觀念與知識,透過大愛媽媽的安排,邀請慈濟志工於今天(9/29)到校,舉辦「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環保講座。志工以生活化的例子,讓小朋友更易吸收了解;並準備了十幾道題目,驗收成果。只見同學們踴躍舉手爭相搶著回答,反應熱烈。

蔡昌儒師兄準備了十幾道題目問大家,只見同學們踴躍舉手爭相搶著回答,反應熱烈,可見大家今天聽得很用心。[攝影者:王清山]


今天(9/29)早上八點多,五位慈濟志工來到屏東縣九如國小圖書館二樓的活動中心,為三、五年級約二百多位的師生,舉辦一場「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環保講座。

有鑑於環保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九如國小衛生組組長吳仲謀老師,為讓學生建立正確環保觀念與知識,透過學校大愛媽媽邱芬琪師姊的安排,邀請慈濟志工為學生進行這場環保講座。

◎清淨在源頭 做環保不分年齡

主講者蔡昌儒師兄先跟大家扼要說明台灣垃圾污染的概況:台灣有二千三百萬人口,一年共製造兩千一百噸垃圾,若以台北101大樓高度五百零八公尺計算,其垃圾量相當於一萬七千棟的101大樓。驚人的數據背後,說明了台灣其垃圾污染程度有多嚴重。

接下來透過影片播出「人間菩提──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影片中提到一位小菩薩從一歲就開始懂得做環保,並度媽媽進來做環保;媽媽也將小菩薩包尿布的錢省下來,讓小菩薩親手將錢投進竹筒做善事。

上人告訴大家,環保回收不是為了要賣錢,是希望淨化環境;最重要的就是讓大家知道,這些舊了、壞掉的東西,還能夠回收再製,以一個新的形體延續物命,人們就不用再向地球挖山、挖地了。

現在這個社會,對整個地球生態影響最大的,就是環保觀念。許多慈濟的環保志工,說起環保理念,大家都可以說出自己的心得。只是解釋紙類回收,他們就可以談到氣候異常、水土保持、大樹等關聯性;從小菩薩到老菩薩,做環保就可以得到佛法的智慧。

◎口訣學分類 環保餐具隨身帶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回收五十公斤的紙類就可以救一棵二十年的大樹哦!」蔡昌儒並以「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教導大家簡易分類技巧,學習辨識哪些東西可以回收,要如何分類。

蔡昌儒師兄深入解釋並舉例:瓶(塑膠瓶)、瓶(玻璃瓶)、罐(鋁罐)、罐(鐵罐)、紙(紙類、紙容器)、電(電池、日光燈管)、一(衣物)、三(3C電子產品)、五(五金製品)、七(其他,含腳踏車及汽車等)。簡單易懂又好記的口訣,讓小朋友更容易記住。

蔡師兄為大家進一步說明有關電池的注意事項。因電池內含有多種有毒重金屬──「汞、鉛、鎘」,一顆鈕釦電池就可以污染六百萬公升的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一顆三號電池,可以讓一平方公尺的土地寸草不生,無法耕作。

環保志工蔡師兄也希望同學們少喝市面上所賣的飲料,因為有的學生將飲料當茶喝,小小年紀就得糖尿病;少喝飲料不僅減少垃圾量,也是保護身體健康。

攜帶手帕,減少使用衛生紙或面紙,能保住樹木不被砍伐;攜帶環保碗筷和環保杯,就不會使用保麗龍或紙碗、紙盤,也不會買寶特瓶水或鋁箔包飲料。

◎寶特瓶再製 延續物命不浪費

接下來蔡師兄向大家介紹寶特瓶的神奇。回收的寶特瓶,經清洗,抽絲……等一連串再製過程,好像變魔術一般,可製成毛毯、環保袋、環保襪、環保衣、圍巾……等商品。

最特別的是咖啡清涼衫,這是寶特瓶結合咖啡渣合製而成,具排汗、透氣效果,將「化垃圾為神奇」發揮到極致。十二支寶特瓶可製成一件環保衣,六十一支寶特瓶可製成一件大毛毯;並已送出三十萬條以上的毛毯,溫暖無數災民心靈。

蔡師兄舉本身為例,他從二十四歲就開始做環保,到現在過了二十年,成了中年人了,也見證到慈濟環保這二十年來如何演變。

從以前5%的資源回收率到現在的45%;從每人每天製造1.14公斤的垃圾,到現在0.53公斤。資源回收再利用不僅延續物命,也可發揮更多功能。慈濟環保二十年的付出,成效顯著,振奮人心,並吸引世界各國環保人士來台灣取經。

大地環保要從保護空氣與水資源開始做起,才是真正保護地球。蔡師兄勉勵大家,我們這一代做好環保,將正確環保觀念延續教育下一代,才能讓後代子孫在乾淨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成長、茁壯。

不只大地需要環保,像身體力行做環保、行善助人等有意義的事,讓心靈充實、健全,才能達到身心靈環保,也能擁有「知福、惜福、感恩」的美滿人生。

◎提問做驗收 踴躍搶答顯成果

以淺顯易懂的生活化例子,讓小朋友更易吸收了解,只見大家全神貫注地安靜聽講,整場秩序表現良好。蔡師兄並準備了十幾道題目,向大家提問今天的講座內容;只見同學們踴躍舉手爭相搶著回答,反應熱烈,可見大家今天聽得很用心。

感恩九如國小配合慈濟推動環保,蔡師兄希望今天的分享對所有老師同學都能受用無窮,與環保志工攜手愛護地球。

最後由施丁銘老師為同學們作愛的叮嚀,圾垃回收成為有用的資源,將有用的資源丟掉就是垃圾。做環保要從自己開始做起,並從現在開始做,並影響別人。

今天一小時的環保講座,就在蔡昌儒師兄帶領全體學生逐句唸出「舉手之勞做環保,垃圾產量會減少」,「舉手之勞做環保,生活品質一定好」,「舉手之勞做環保,代代子孫免煩惱」後,圓滿落幕。 .



圖左 : 二百多位九如國小三、五年級的師生,齊聚在活動中心,參加慈濟志工舉辦的「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環保講座。[攝影者:王清山]
圖右 : 蔡昌儒師兄以寶特瓶回收再製的衣服、毛毯、襪子,向孩子展示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成果,是「化垃圾為神奇」的極致表現。[攝影者:王清山]



圖左 : 小朋友上台回答問題,答對可獲得校方準備的爆米花當獎勵。[攝影者:王清山]
圖右 : 由施丁銘老師為同學們作愛的叮嚀,做環保要從自己做起,並從現在開始做,進而影響別人。[攝影者:王清山]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社區網》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115:CE3094B4EF304388482577AE00068D99&catid=119:2009-12-21-03-01-11&Itemid=31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志工玉水村送慰問金 妙語化解產婦恐懼

2010/09/22 | ◎陳虹秀、李堂華、陳美蓮/屏東報導
 

屏東慈濟志工在昨天前往九如鄉公所了解災情後,得知玉水村九如路53巷淹水狀況最為嚴重。今天(9/22)二十二位志工分為五組,帶著慰問金與證嚴上人的祝福函,前往受災戶家中慰問關懷;訪視二十七戶住家中,有七戶婉謝慰問金的好意,希望留給更需要的人。

對逃難情景仍心有餘悸的羅秀朱,在志工妙語安慰下,心情稍得緩解。[攝影者:陳虹秀]


今天(9/22)是中秋佳節,慈濟志工一行二十人到達受屏東縣九如鄉災區,一眼望去馬路旁都是受災戶丟棄的廢棄物,有泡過水的大型傢俱、彈簧床、黑色塑膠袋等,趁著全家團圓的日子有人力支援,災民繼續清理那些遭受大水淹過,而還能用的物品,也修剪被吹倒的樹枝。

◎四年淹三次 水位一次比一次高

九如鄉玉水村九如路53巷這一帶以蓄牧業及養殖業者居多,以豬、雞、鴨與蝦的飼養為主;因鄰近有虎尾溝及武洛溪,今年凡那比颱風帶來急風豪雨,虎尾溝無法及時宣洩雨水,以致水淹及胸,鄉親財產損失慘重。

訪視志工分為五組,帶著慰問金及證嚴上人的祝福函,分別前往受災戶家裡慰問關懷,希望讓受災的鄉親都能安心度過中秋團圓夜。

有些基地比較高的人家在上次莫拉克時並沒有遭受水患,但這次也未能倖免。受災戶黃來好說:「四年淹三次,這次比八八水災時淹更高,我們村長吳清吉來叫人到鄉公所避難時,水都到他的胸部。」

黃來好帶志工走到屋後,指著檳榔園與住家的高度,落差至少有一層樓以上,雖然有預備防災,但人算不如天算,她說:「下午二點鐘,朋友打電話來關心,我還說不會淹進來,請她放心,哪知道一個小時後,大水就來了。」

住了二十幾年的房子,黃來好與蕭阿東本來也不想到外面避難,但眼見淹水的地方越來越高,趕緊將木頭桌椅墊高,再收拾比較重要的物品堆積在上面。晚上六時,在吳清吉村長的呼籲下,夫妻二人決定到鄉公所安置過夜,以確保生命安全。

大水沖倒冰箱,流走洗衣機,還好上次八八水災的經驗,鄰近住戶已先將汽車停在九如橋上等高處,減少汽車泡水的修理費,但機車可就遭殃。

◎逃難心有餘悸 志工妙語解憂鬱

來到某家牧場,女主人羅秀朱敘述19日那天晚上的逃難情景時仍心有餘悸,因為正在坐月子的她無法搭橡皮艇,只好開貨車逃難,沒想到路面上都是水,一時沒發現有水溝,車子就這樣開進水溝而動彈不得,只好棄車涉水逃離。

她心疼孩子受驚,鬱悶地說「孩子出生第九天就在逃難,不知他以後的命是好是壞?」許金柱師兄與曾天寶師兄安慰她,這孩子以後一定會大富大貴,出生第九天,9月19日逃難,九九九是好兆頭,聽到如此貼心的解讀及祝福,讓羅秀朱終於露出笑容。

羅秀朱說,聽附近老一輩的人都說五十年來從沒遇過這樣的景象,因去年有了八八水災的經驗,這次事先將大型傢俱抬高,不過還是有部份傢俱毀損。志工遞上慰問金及證嚴上人的祝福函:「代表我們上人,還有全球慈濟人,給你們祝福。」

羅秀朱的先生李家文馬上婉謝慰問金,告訴志工:「你們較辛苦,至少我們還有房子住,還有人比我們更需要的。」許金柱師兄讚許他觀念非常正確,祝福他們平安、功德無量。

◎最佳中秋禮 慈濟的祝福

郭朝霖與親戚共養殖近四萬隻雞,淹死三千多隻,損失慘重,還好有國軍弟兄幫忙處理雞屍,讓可能發生的疫情降低許多。

當郭朝霖收到慰問金,向志工直道感恩,許天寶師兄向他說明此此慰問金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來自十方善心人士的捐款,許金柱師兄鼓勵他往後在能力範圍內行善造福。

看到住戶拿到上人的慰問信,那種虔誠與感恩,如同在大海中握住了希望;慰問金涵蓋全球慈濟人的愛心,期盼給受災戶一分安定的力量。

有住戶表示,實質的慰問金如同及時雨,加上關懷與祝福,讓自己背負了不少人情債。耀乾師兄告訴他:「這不是揹債,而是上人與全球慈濟人的愛,只要你能將愛傳下去,讓愛延續就是最棒的。」受災鄉親答應志工,等自己穩定後,他一定將這份愛傳下去。

志工送來的祝福,對郭雲亮與郭潘素娥二位老人家來說,就是最好的秋節禮物。「足失禮,攏無椅子讓師兄、師姊坐。」郭潘素娥合十感恩志工的到來,屋裡桌椅上堆滿東西尚未整理,她說:「好佳在,佛祖有保佑,我們都很平安,傢俱、廚具進水沒關係,慢慢做,淹過的東西洗一洗就好了。」

郭阿嬤相信,證嚴上人帶領的慈濟人是千處祈求千處現的觀世音菩薩,志工很有福報,可以做救人的人。「阿彌陀佛,感恩師兄,感恩師姊。」阿公、阿嬤在門口對志工一直道感恩,彼此合十祝福的畫面,感覺很溫馨。

今天志工訪視二十七戶住家,其中有七戶人家婉謝慈濟慰問金的好意,受災戶潘先生是單親家庭,父母在他國中時就離異了,他的家雖然也有淹水,但受損不嚴重,自己還能負擔,他婉謝了金錢的幫助,潘先生說:「還有人比我更需要幫助。」受災的苦只有災民知道,適時的關懷與祝福,讓他們得到信心與力量,相信自己可以站穩腳步,慈濟的每一分錢都是愛心的聚集,要送給最需要的人。 .



圖左 : 一眼望去馬路旁都是受災戶丟棄的廢棄物,有泡過水的大型傢俱、彈簧床、黑色塑膠袋等[攝影者:陳美蓮]
圖右 : 住了二十幾年的房子,黃來好(紅衣者)本來也不想到外面避難,但眼見淹水的地方越來越高,決定到鄉公所安置過夜,以確保生命安全。[攝影者:陳美蓮]



圖左 : 李家文婉謝慰問金,告訴志工:「你們較辛苦,至少我們還有房子住,還有人比我們更需要的。」[攝影者:陳虹秀]
圖右 : 郭雲亮與郭潘素娥二位老人家在門口對志工一直道感恩,彼此合十祝福讓志工備感溫馨。[攝影者:陳美蓮]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社區網》http://tw.tzuchi.org/community/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858:9315166365D2B465482577A8000122B6&catid=119:2009-12-21-03-01-11&Itemid=31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早小妹mail以下這則新聞給我,看了心情非常沈重,「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心中滿是難以接受的問號。

一般人的直覺反應,總認為平時有在做善事的人就會「好人有好報」,做善事就會得善報,人生就會平安順利、福大命大、長命百歲……等美好發展的既定認知。參加完慈濟活動,在回程中發生這起意外事故,尤其是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後馬上發生憾事,更有違「好人有好報」這看似理所當然的天理,似乎有點諷刺,才會令人難以接受。

在難以解釋的情況下,免不了要牽扯到業力與福報,從前世今生因緣果報觀等佛法思維來看待人世間的橫逆,或許才能稍加釋懷了。

所以上帝是公平的,好人畢竟也是人,只要是人,就必須承受人世間一切苦厄及考驗。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意外及危機時時刻刻無所不在,「無常」的人事物常在我們生活周遭上演著,除了喟嘆、無奈也莫可奈何,端看用何種心態來面對了,有人選擇以正向的智慧與勇氣來面對;有人不肯面對現實,選擇逃避、自怨自艾;更甚者自我了結生命......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或許也是一般人既定認知的天理,只能說天理不一定就是定律,一切都要看老天爺的造化了。就算命在旦夕,難逃一死,至少生前行善積福,就有來生帶著福報再世的可能。嗯~還是隨時自我提醒,把握平安活著的每一刻,選擇做對的事,臨命終時才能心安理得、無懼無憾。

只能說,意外是無法預知的,所以還是要買個意外險較有保障吧!虔誠祝禱這三位慈濟法親能逢凶化吉,化險為夷,安然度過這場難關。
---------------------------------------------------------------------------------------------------------------------------------------------------------------
國道翻車 慈濟志工2傷1命危

更新日期:2010/09/24 04:11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苗栗縣3名慈濟基金會的志工昨天到花蓮精舍參加活動,下午返程經過國道三號苗栗縣通霄路段時,疑因其他車輛超車不當,開車的張翔喻不慎失控衝撞護欄而翻覆,2名女志工張寶桂及溫雪芬都彈出車外且頭部受創,張寶桂有生命危險,已轉送台中慈濟醫院。

國道警方調查,昨天下午4點多,男志工張翔喻(46歲)駕車不慎失控衝撞護欄,休旅車翻覆在中間車道上,女志工張寶桂(57歲)及溫雪芬(48歲)都彈出車外;休旅車的2個後輪飛出、前擋風玻璃碎裂,車體扭曲變形。

苗栗縣消防局將3名傷者送往署立苗栗醫院,張寶桂的左側硬腦膜及蜘蛛膜下出血、右側顳骨骨折,昏迷指數4,有生命危險;溫雪芬頭臉部有多處撕裂傷;張翔喻頭部撞傷、左手臂擦傷,幸無大礙。

張翔喻說,當時行駛中間車道,內側突然有一輛汽車急切到他的汽車前方,情急之下,他將方向盤先往右打、再往左打,不慎衝撞內側護攔才翻覆。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喊停的勇氣--廖玉蕙

奧運熱已然退燒,劉翔棄權和蘇麗文負傷求勝的熱門話題也逐漸被人淡忘。

劉翔退賽,有人因為中國少摘一面金牌而頓感偶像倒塌的痛苦,責備他臨陣退縮、辜負十三億人的期待;有人雖然震驚、惋惜,還是體諒運動員受傷乃無可奈何、承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評價兩極。蘇麗文則贏得眾口交讚,她因為不忍辜負罹癌老父殷殷的期待而負傷頑抗,左膝十字韌帶與前副韌帶撕裂傷,左腳第四根腳趾骨折。她痛苦倒地卻又十一次爬起再戰,賽末惋惜痛哭的畫面,讓隊友、轉播記者及全國民眾為之感動落淚,總統馬英九還特別致電嘉勉、接見,各界無不稱道再三,立委甚至建議將蘇麗文英勇典範,納入中小學教材,鼓勵學生向她看齊。

運動競賽 何苦賭上性命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報導,真讓我隱隱感到不安。運動的原始宗旨乃為強身,蘇麗文為了和父親的約定,已經逾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古訓,那態勢儼然是賭上性命。假設她因這樣的纏鬥而受傷過重,必須告別她喜愛的運動,如何能告慰生病的老父?幸而這樣的悲劇總算沒有發生。

然而,接下來的邱淑容可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我們看見她參加「穿越法國」的超級馬拉松比賽,不聽醫生「停下來休息」的建議,忍痛跑完全程,送醫後,因腳底破皮引發敗血症,造成截肢,差點兒喪失了生命,其後再也無法用雙腳跑步。邱淑容當初也許沒有估量到後果的嚴重,她堅持跑完全程,或因個性好強,或是愛國情操使然,但是,有無可能也曾受到蘇麗文事件的影響!因為在舉國皆為蘇麗文的拚勁喝采的氛圍當中,「喊停」確乎比堅持更需要勇氣!

我雖然不甚確知奧林匹克的精神何在,但我相信其中絕不包括硬撐和強求!不包括傷害體膚,讓家人擔心或傷心!《論語》對競爭的哲學有過提醒,所謂:「揖攘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那樣溫文優雅的競爭,我確定其中絕不包括踢斷腿和截肢。我們是真的了解體育、理解奧林匹克嗎?還是只是看重金牌、鼓勵奪金的人?

審時度勢 盡力而不強求

那樣的拚勁,讓人毛骨悚然!我立刻想起王鼎鈞先生的<哭屋>裡那位銳意仕途卻終身不第的二先生,死後的靈魂依然在書房中嗚嗚哭泣!那樣不肯認清現實的執著,只為自己帶來無盡的憾恨,我們真要教我們的學生這樣嗎?當美國納爾遜總統幼時冒著風雪上學的故事才從我們的國小課本刪除之際,我們的立委又建議將蘇麗文的拚命故事寫入課本,這些立委不知道的是近年來每到運動會前夕,校園裡總會看到因為拚命練習啦啦隊高危險動作而傷腿、斷手甚或摔壞腦袋的學生。也許,我們更該教給學生的是審時度勢的「喊停」的勇氣,盡力而不強求的智慧跟惜生的觀念。

電影《火戰車》裡,有一位有猶太血統的哈洛德為榮譽和偏見而跑,他奮力奪魁之後,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失落;而另一位為信仰的神奔跑的艾列克,拒絕官方的施壓,堅持星期天不出賽的原則,放棄唾手可得的金牌。可是,他因享受跑步的悠然自得所燃燒的光與熱,卻深深擄獲了觀眾的心,這才是優雅求勝的健康態度。

也許我這樣說會干犯眾怒,也或許有些比喻不倫,但如果為了求勝,連性命都不顧,這和參加大胃王比賽而被噎死,又有何差別!我們的教科書,真的要教導學生這樣不計代價去求取勝利嗎?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原載2008/12/01 ,《聯合報》四版「名人堂」,並收錄在《文學盛筵》一書中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