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收藥落實 搶救生態浩劫

文/陳媺  大林慈濟醫院藥師 
     

許多人都會問:未使用完的藥品該如何處理?直接丟垃圾桶?還是丟入馬桶沖掉?可以留下來下次使用或轉送同樣病症的親友嗎?以上都是「錯誤」的廢棄藥品處理方式。

錯誤處理方式可能會引發環境汙染,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藥物資源浪費,才是降低廢棄藥品的根本之道。

廢藥汙染 河川生態釀浩劫

國人有喜歡看病拿藥的習慣,到醫院看診就像到菜市場買菜般,逛一趟就領了五、六種藥品。根據統計、臺灣人年平均用藥是美國人的七倍多,但這些藥品多數的下場都是進了垃圾桶、馬桶或囤積家中。

臺大環工所研究發現,大臺北地區的大漢溪流域,測得的抗生素最高濃度、竟達歐盟制定的環境風險評估標準約7500倍。目前的淨水及汙水處理系統,對於分解藥品的淨化其實有限,含藥的化學物質會隨著居家飲水系統、慢性影響飲用者健康。其中抗生素、磺胺類和消毒劑更會對自然界微生物生態產生衝擊,而且可能導致抗藥性菌株增加,有些藥品甚至可存在環境中超過一年以上的時間,恐將引起生物基因的突變或影響胚胎正常發育,藥物產生的汙染影響實在不容小覷。

一個將藥品沖入馬桶的小動作,將可能引發環境的大浩劫,如果再不正視這個問題,最後乾淨的水資源就只剩下人們的眼淚了。

回收小動作 愛自己愛地球

那麼,用不完的藥品應該如何處理?正確的方式是交由鄰近的社區藥局或醫療院所,請藥師協助處理。2010年7月1日起,全國1500百家社區藥局將設置「廢棄藥物檢收箱」,民眾平日可把家中將過期或吃不完的藥品標示集中放置,待假日時再帶到廢棄藥品回收點。全臺都設有藥品回收站,要查詢住家最近藥品回收站相關資訊,可至「5214廢藥回收愛台灣行動計畫」網站查詢(
http://www.5214.org.tw/)。

一個小小的行動,可延續地球大大的生命。
衛生署 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曾在2007年合作調查家庭用藥的回收情況,在373家藥局中,總共回收舊廢藥3000公斤,回收價值超過兩千五百萬,結果顯示國人過度浪費醫療資源。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估,全臺每年浪費掉的藥物多達卅六公噸,價值近新台幣三億元,虛耗健保資源。

培養正確觀念 用藥有保障

在回收藥品的問卷調查中發現,造成藥品過剩丟棄的原因,有八成民眾自行調整服藥頻率及用藥數量,覺得病情好轉而自行停藥或減藥;未依醫師指示用藥,民眾身兼醫師和藥師,導致藥品越剩越多,終至丟棄。並不是所有藥品都可以任意停用的,如果懷疑有感染的問題需要服用抗生素時,必須要服用完整個療程才可以將抗生素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結果,會產生抗藥性,嚴重者可能造成細菌無藥可治的情形。若覺得服藥後有不適,也應回
診告知醫師,適時調整藥品品項或藥品用量,不要自行將藥品停用或減量使用,以免耽誤病情。國人也有分食藥品的習慣,台灣人的熱情正所謂「吃好道相報」(台語),但在藥品的使用上千萬不可如此。

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病情及病史開立適當藥品,如有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任意服用分食之別人感冒藥品,感冒藥中常含有抗組織胺成分,用於緩解鼻塞症狀,攝護腺腫大患者本身排尿不易,而抗組織胺藥品會惡化這類患者排尿不易的症狀。因此藥品開立及選用還是要交由專業的醫師,不可自行配藥服用。

有任何用藥相關問題,都可向鄰近社區藥局或醫療院所藥師詢問,與厝邊藥師做好朋友,用藥安全有保障。

(文:陳媺  大林慈濟醫院藥師)(摘自2010年8月人醫心傳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