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我生日的這天,偶然中看到大愛新聞─「歷史上的今天」單元,原來1984年的4/24這一天也是花蓮慈院第二次破土典禮,建院過程可說是充滿艱辛與波折;尤其是畫面中年輕時的上人咬著牙噙著淚的那一幕,早已成為慈濟影片常看到的經典畫面;只是每次看到這畫面總也跟著鼻頭一酸,對上人真是既心疼又不捨;但從上人堅毅的神情卻可感受到其悲心與願力是如此弘遠偉大,得以造就今天的慈濟世界。從蓽路藍縷到如今的菩提林立,這些歷史畫面在四十五年後的今天更顯得彌足珍貴。

昨天(4/26)是上人農曆3/24生日,而我是農曆3/25,也是慈濟45周年紀念日;雖與上人生日相差一天,還是覺得因緣殊勝、與有榮焉。能與上人生在同一世間,真的好有福報。
-----------------------------------------------------------------------------------------------------------------------------------------------------------
以下內容轉貼自http://www.youtube.com/user/DaAiVideo#p/u/9/z6LkfOoQbLo

1984年 花蓮慈院再動土 慈濟醫療展新頁

為配合國防部佳山計畫,而被迫中止的花蓮慈濟醫院興建工程,經過多方協調,終於找到建院土地,而在這天舉行動土典禮,由佛教界諸­山長老主持灑淨法會,現場三千多人參與盛會。

這一段歷史影片,也讓許許多多慈濟人動容。這是1984年的4月24日,花蓮慈濟醫院,第二次的動土典禮。其實從1979年,民­國68證嚴上人開始呼籲建院起,土地問題就遭遇波折,建院基金進展也十分緩慢。當時的第一次動土,省府主席李登輝,以萬里長城也­是一塊磚開始,勉勵慈濟人,再接再厲。慈濟愛的醫療,從1984年的第二次動土,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四號,花蓮火車站後方,中央路的土地上,舉行了慈濟綜合醫院的動土典禮,包括印順導師,佛教界諸山長老,當時­的內政部長林洋港,以及慈濟委員們,將近三千多人參加。

印順導師開示:就是需要醫療醫護界方面,慈濟醫院的幫助,這是誠懇的希望,我想今天的進行,我想一定能夠順利的繼續。

時任內政部長林洋港在致詞時,提到證嚴法師是一位孝子,為了祈求母親身體健康,而棄髮修行,這一席話,感動了台下聆聽的證嚴法師­俗家母親,王沈月桂女士。同時,他也轉述證嚴法師,在第一次動土之後的心路歷程。

時任內政部長 林洋港:我看證嚴法師非常的憂愁,說這樣,不但他的宏願到何時才能得以實現,沒把握以外,他說,我對國內外所有對我支持贊助的人­士,這些女士,我該如何交待,有人誤會說我欺騙人們,所以很不容易,今天才有這個新地址的決定。

站在林洋港身後的證嚴法師,咬著牙,憂欣含淚。

證嚴上人開示(1999.04.19):有人會問我說,師父你不是醫生,你也不是企業家,你為什麼要蓋醫院?我就會用一句話回答­說,我不是為蓋醫院而蓋醫院,那是為什麼呢?是為佛教為眾生來蓋醫院。

一九六六年,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濟助貧困,而為了探究貧窮的根源,證嚴法師花了六年時間,找出貧病相依的道理。

證嚴法師開示(資料畫面):我不希望世間還有這種貧窮的眾生,所以那個時候很年輕總是發的願很大,所以希望說消滅貧窮,但是奇怪­的是愈救愈多,愈看愈多覺得很矛盾;我就開始一共用了六年的時間,每一年兩次全省巡迴,到了每一個地區,不管是多麼鄉下多麼山上­我都去了,資料都把它好好的騰過整理,知道他的背景,知道他我們救濟的原因;一共六年的資料,把它總整理評估了以後,孤老無依的­,孤兒寡婦這都把他過濾過了,剩下的這一些人,為什麼?那就是病與殘障。

貧因病而起,加上偏遠地區醫療缺乏,而當時北迴鐵路尚未通車民眾就醫困難,這使得救濟只能治標,因此一九七二年九月十號,花蓮仁­愛街義診所開張每周固定義診,也下鄉往診,儘管如此還是無法解決疾病之苦。

一九七九年,證嚴法師在慈濟委員聯誼會中,提出建院構想,當時沒有人敢相信,幾位家庭主婦,如何擔起天下的菜籃?更何況建院經費­,從八千萬追加到八億元,而要募款的,只有證嚴法師,加上不到一百位的慈濟委員,還有不滿一萬人的慈濟會員。

幸好,透過當時台灣省府主席林洋港、以及蔣總統經國先生的協助,慈濟醫院在一九八三年二月,舉行第一次破土典禮,三個月後卻接獲­國防部公文,由於軍事需求而必須另尋土地,證嚴法師因此前往台北,向有關單位陳情,經過再三協調,終於取得土地進行第二次動土。

隨後,禮聘台大醫院院長杜詩綿,為第一任慈濟醫院院長,動土典禮之後,證嚴法師的身影,穿梭在工地,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號,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落成啟用。

如今,全台共有六家慈濟醫院,包括花蓮,玉里,關山,嘉義大林,台北,台中潭子醫院,慈濟醫護人員,秉持佛陀本懷,既是大醫王,­也是白衣大士,能夠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更能夠慈悲濟世,拔苦予樂。

文字 陳珮瀅 /攝影 李建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