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的人生

◎釋德


◆9‧7《農七月‧十九》

【靜思小語】造福人群,是淨化的人生;造惡人間,是污濁的人生。


淨化「五濁」

 

天地之間,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等「四大」循環,使萬物生生不息;然而只要一大不調,即會造成災害。


屏東慈濟人精進研習中,上人開示,天有覆蓋之德、地有孕育之恩,天地對世間眾生有浩瀚恩德,應以感恩心「敬天愛地聚福緣」。


「四大不調起於人心欲念,造作種種業,使世間災難頻仍。」上人以「五濁惡世」之「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分析天地受污染、破壞之因。


人們原本只為生存而食,但在口欲催化下,無所不吃;為此大量飼養牲畜。上人感嘆:「地球上有多少生物因人的口欲而犧牲生命『蠢動含靈皆有佛性』,要尊重生命,莫為口欲而造業。」


豢養動物排放的溫室氣體十分可觀,西方許多國家已察覺肉食會加重全球暖化,遂提倡減少肉食、多素食。


上人指出,地球暴增的人口及大量畜養的牲畜,排放眾多濁氣與排泄物,可謂「眾生濁」;而人們有種種不同的見解,各執己見無法調和,將單純事件複雜化、造成衝突紛爭,實為「見濁」;天災人禍頻繁,瞬息造成傷亡,連肉眼不可見的小小病菌也能迅速致命,謂之「命濁」。


雖說人間「命濁」,上人表示:「許多人耗費生命造業,但也有人懂得善用生命造福。造福人群,就是淨化的人生;若在人間造惡,就是污濁的人生。所有惡業皆從心中煩惱造作;要引法入心,洗淨無明,莫使『煩惱濁』不斷衍生而造惡業、結惡緣。」


上人肯定慈濟人大愛無私的付出,但更重要的是人間菩薩大招生,才能在現今「劫濁」之時,減輕人間災難。


「付出」人生


亙古至今,大地呵護著眾生;無奈人心無明、頑劣,沈於欲海,不斷傷害大地。


「大地像慈悲的母親,默默承受眾生對她的傷害;奈何如今遍體鱗傷、筋疲力竭,再也無法忍受了。」上人呼籲,人人應以最誠懇的心懺悔,心靈回歸單純少欲,才能使大自然的崩解趨於緩和。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許多人認為憑人類的智慧,能克服一切。然上人教示:「大自然含藏的深奧智慧,才是人類必須虛心學習的;人應順天理,才能保平安。」


法親關懷座談。上人聽取眾人心聲後,殷殷勉示:「損失身外之物,心要豁達;不要想失去的部分,要想想自己得到了多少——平安就是最大財富。」


災難發生時難免驚恐,上人慰勉所有受災者,劫難已過去,除了外力支援,也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要懷抱感恩心看待一切,不要心生無明而埋怨;人人團結互助,就有大力量走過艱難。


莫為享受而生活,要為付出而生活。把握生命為人群付出,人生才有價值;反之,為自身利益拚命追求、斤斤計較的人,永遠無法滿足與快樂。」上人勉慈濟人付出無所求,以真誠之心助人,就能時時法喜充滿。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5期》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2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