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社會朗讀】

台灣的 第四個奇蹟

◎口述‧嚴長壽  整理‧洪麗莉、楊宗恩  攝影‧陳李少民

一九八○年代末期,是心靈空虛的年代。
證嚴上人把複雜深奧的宗教學識理論,
化作最簡單的言行道理、
化成每個人都聽得懂的文字,
出版了《靜思語》,深深影響了台灣社會。
——嚴長壽(亞都麗緻飯店總裁)


最近,我在不同場合,跟一些朋友談到台灣的未來。

過去六十年來,台灣創造了農業、製造業、科技業三大奇蹟,從農業走上高科技產業,從貧窮走向富有;曾有人形容「台灣錢淹腳目」。在金錢上,台灣的確擁有非常傲人的成績。

可是台灣人的心靈是寂寞、空虛的,接下來該往那裏走?我認為,已不能再從金錢來衡量未來,更不能以國民生產毛額作為唯一的發展指標。台灣的第四個奇蹟,應該要成為華人社會最值得驕傲的文明奇蹟。

台灣有很多宗教大師、藝術家,引導人們用文化學習面對無常,由心靈的自省,觀照自我生命。其中一股很重要、安定社會的支撐力量,源自於一群宗教領袖。

宗教初始是一種神威的力量。到了第二階段,因為人類無法預知無常,神變成了安定心靈的方法;求神拜佛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為了保佑家人或是發財升官。

在這樣的民間風氣中,二十年前,證嚴上人把複雜深奧的宗教學識理論,化作最簡單的言行道理、化成人人都聽得懂的文字,出版了《靜思語》,感動成千成萬人,深深影響了台灣社會。

台灣的世界品牌

因為有證嚴上人這樣的宗教家對眾開示,讓人知道要放下自己的需求,簡化生活、安定心靈,藉由自我修煉,而能接受更多挑戰與橫逆。

上人也告訴我們,不單單讓自己享受靜思修行的好處,更要試著去改變社會。因此,在台灣乃至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當有災難發生時,慈濟志工總是走上第一線,作為苦難者背後支撐的力量,令人動容。

台灣何其有幸,有許多人受到證嚴上人影響,不只是捐錢,而是捐出時間、捐出真心。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付出,發揮淨化人心的力量——讓大家放下仇恨、接受無常、安定心靈。也因此台灣才能夠在混亂中保持穩定,在混亂中依然保持方向。

台灣如果有對世界發光的品牌,我想「慈濟」就代表那個品牌。慈濟人超越了宗教間的藩籬,用最真誠的人類大愛,走向國際、擁抱世界,去關懷每一個人。而言簡義深的《靜思語》,經過多種言語翻譯,也成為全世界共享的心靈良方。

把握當下,就是永恆

我今年六十歲,人生到了後段班,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

我感恩自己的生命豐富,也累積了許多經驗,可以和社會分享或能產生一點影響,這點勉強算是實踐上人所說的「付出」。

證嚴上人說過︰「在生命中,不要求做過任何一件事人家會記得你,也不要人家感謝你,每件事做完就過去了!不要去祈求未來自己怎樣,把現在每一件在眼前的事做好、有意義,就是最好的角色。」

《靜思語》沒有複雜或看不懂的一句話,讓每一階層、每一領域的人,都能從中得到警示、解釋,而找到心中的答案。

我非常認同「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這句話,不論過去有什麼成就,都過去了,不值得一天到晚追溯或懷念;未來不可知,現在就是永恆,也是開始。

人生,時時都要面對無常,每個人都必須讓自己在每一個時間、每一個階段,都能為社會付出;學習把握每一刻,讓自己沒有遺憾、人生更有意義。
----------------------------------------------------------------------------------------------------------------------
一本 永不下架的書

◎撰文‧朱
英彥  攝影‧陳李少民


眾聲喧嘩,迫切需要一種安靜。《靜思語》啟發生命不同的想像,進而找到動能的方向和力量。
——林天來(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出版事業部總經理)


翻閱《靜思語》,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出版事業部總經理林天來,為台灣社會朗讀:「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一九八九年這本書出版時,正是他從花蓮到台北、進入天下文化工作。算一算時間,也已二十年了。

林天來的故事,一直被出版界認為是個「傳奇」——花蓮高工畢業,曾是鐵路局維修臨時工,也曾擔任花蓮女中工友暨圖書館管理員;因為參加一九八六年《樂在工作》一書徵文比賽獲得首獎,進入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三十七歲那年,公司提供到美國進修的機會,林天來珍惜可以重回學校念書的幸福;不擅外文的他,決心要完全融入異國環境學習,唯一帶在身邊的中文書,就是《靜思語》。

有時想家或是學習遭遇困難,翻閱《靜思語》,就好像上人在身邊提醒。他也常在書中語句旁寫下註解;一頁頁泛黃書頁上的字跡,記錄著人生旅途中的體會。

靜思片刻,心安專注

林天來與《靜思語》心靈對話二十年,更時常與職場同事分享、樂於和年輕人對話。

他認為,不要低估說好話的力量,「心存好念、口說好話、身行好事」看似簡單,卻有很好的提醒作用。這股力量透過傳播媒體,更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憂心世代喧擾、價值觀混亂,年輕人不容易找到學習典範;處於中年的林天來常常懺悔自責,是否給年輕人一個理想的環境?

他曾聽在大學教書的教授分享,現在很多台灣學生一早就缺課;「他們不在教室在哪裏?」

他發現年輕人常將時間用在講電話、上網聊天上。「可有時間閱讀和思考呢?」

林天來認為,人唯有思考才能判斷是非;留有靜思的片刻、從容的腳步,才有能力安下心來,專注當下。

關心年輕人的未來,林天來常常鼓勵學生要走出世界做志工,訓練自己的志向、能量,培養專業。他送給年輕人一句《靜思語》:「生命非常短暫,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切勿前腳已經落地,後腳還不肯放開。所以前腳走,後腳放。」

他也奉勸年輕朋友,當別人有能力表現,要時時祝福讚歎;當自己有能力時,要處處為人著想;要跟時間賽跑、跟自己賽跑。

珍惜時間,計較生命能量

「眾聲喧嘩,社會迫切需要的是一種安靜。」林天來說:「生命因閱讀《靜思語》而寧靜、充實;每一句話的啟發,對生命有不同的想像。特別是在逆境、委屈的時候,翻開其中一頁,即可找到動能的方向和力量。」

現今出版業面臨很大的壓力,一年有超過四萬種新書進入台灣書店;業績、行銷企畫、專案會議是林天來的工作,心念難免複雜慌亂。

有一次他聽上人說:「做人不要『加減做』。像我,慈濟事一件都不少做,不是慈濟事,我一件不多做。」他心頭一驚:「人們常說加減做——有做就好。而上人是每一件事、每一分能量,都專注在善的事情上。」

林天來是很愛惜時間、生命的人:「上人時常強調,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分秒都要珍惜。這種算數是對生命能量的計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老天爺的賜予,做善事更要有把握分秒的急迫感。」

「所謂念茲在茲,即是手在工作時,心思就在手上;雙腳走路時,心念就在腳上;開口說話,精神就放在嘴上。」這句《靜思語》讓他體會到:「把握時間、專注當下,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從事出版業的林天來認為,有些書不僅在出版當下有影響,日後影響更大。例如儒家思想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基督教的靈修書籍《荒漠甘泉》等。

在他眼中,《靜思語》是一部現代的佛學經典,詮釋現代人間佛教,是永不下架的一本書。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1期》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1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