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想想在這場金融風暴發生前的自己,也曾"迷失"在股票、基金、外匯的數字遊戲中,內心總是隨著數字高低變化而跟著動盪起伏,一顆心完全被外境變化所擺佈、控制。

直到金融海嘯毫無預警襲捲全球,排山倒海而來,望著每況愈下的數字更是心如刀割,萬般後悔。後來讀到這三位我個人非常推崇的慈濟人所對談的心靈講座後,才真正讓我如夢初醒,「有」就有煩惱,「沒有」就沒有煩惱。心累了,我想就暫時讓心自由一下吧...

與有緣人分享這場發人省思的"心靈"講座,相信會讓你們收穫滿滿的~~
----------------------------------------------------------------------------------------------------
以下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04期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mod=tc_monthly&act=detail&id=833

危機的省思 追求「財」富,不如創造「心」富

◎整理‧賴怡伶 攝影‧蕭耀華、羅煥儒、王守白、許盛彥 相片提供‧南非德本連絡處

主辦單位/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
座談時間/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對談來賓/黃華德、陳秀娟、謝景貴
主持人/葉育鎏(大愛電視台廣播部副理)


擴大內需、紓困、降息、減稅、發放消費券……
金融危機如骨牌效應波及全球,各國政府急於因應;
景氣蕭條、失業率上升,市井小民惶惶難安。

金融危機讓許多人荷包縮水,但是否等同於變「窮」了?
本刊邀集企業家與具有財經專業背景的慈濟志工,
透過親身體驗,重新定義「價值觀」與「幸福觀」;
為無力感設定停損點,找出「心」方向。


座談來賓小檔案
黃華德
●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召集人
●德式馬TEXMA企業股份公司董事長

我經營紡織成衣公司三十七年,在全球五國擁有七座工廠與一萬餘名員工。以往,每天除了勤奮工作,幾乎天天打球、應酬,藉由享樂來慰勞自己。

一九九一年參與慈濟,看到志工用生命走入苦難人的生命,頓時覺得過往只求個人享樂的人生很渺小。我開始將吃喝玩樂的時間,轉移到志工活動中;不同於商場上的利益競爭,在付出中,我感受到平靜和喜悅。

十七年來參與無數次慈濟國際賑災,握著受災鄉親的手、眼睛對望,我的心不斷被感動,也從中找到人生價值。我決定將行善當成企業經營的核心價值——企業的舞台有多大,行善的腳步就有多遠。

現在我的企業目標是,製造的商品盡可能符合環保、不浪費地球資源;所賺的錢財,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環保再生織物是我們團隊的工作項目之一。我的專長是紡織,很難想像以前隨手丟棄的寶特瓶,竟然可變成暖在苦難人身上的圍巾、毛毯。再製過程需要有共同理念的團隊才能完成,期待更多企業一起響應。


陳秀娟
●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執行秘書
●世新大學副教授
●曾任高盛投資銀行香港分行執行董事、瑞士銀行副總裁

三十五歲擔任瑞士銀行副總裁,四十歲擔任高盛投資銀行執行董事,我在全球大都會間飛行,出入五星級飯店、走遍高檔餐廳,不知人間疾苦。

九二一大地震那年,我在香港工作,從大愛電視看到慈濟投入長期賑災的決心——「五十一所學校在世紀末倒塌、在世紀初重建」這句話,讓我非常感動,也思考生活的意義。

高盛投資銀行是全世界公認員工最優秀、收入最優渥的銀行,我有機會進入服務,不是個人能力有多好,而是教育的養成——在四十年前物資缺乏的年代,受惠於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制度、甚至學習英語,使我在國際上得以具備競爭力。對於過去受之於社會資源,我非常感念,反觀我能回饋社會什麼?邏輯能力很強的我,要繼續把天賦用來分析股票,還是要協助別人解脫困擾?

五年前我下定決心辭職回台灣,希望多一些時間留給孩子、投入慈濟學習謙卑。現在我參與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積極向企業宣導環保教育,也參與教育工作;鼓勵大學生培養國際觀,好好經營自己,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費;也帶領國中生的作文班,將人文精神納入教材中,增加學子優質的人文品德涵養,讓他們能正確引領社會的未來。


謝景貴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
●曾任花旗銀行副理、加拿大皇家銀行經理、美林證券公司財務顧問

小時候,我的志願是「做好人」,我崇敬史懷哲博士和德蕾莎修女那分為眾奉獻的精神,我想:他們是人,我也是人,他們做得到,我也做得到。
三十出頭,我的年薪已經有數百萬。然而在燈紅酒綠、光鮮耀眼的背後,每當夜深人靜獨處時,我常會問自己:這真的是你要的嗎?

三十六歲那年,告別我在陽明山的小套房和數百萬年薪,踏入了慈濟志業。十幾年來,走過許多貧窮苦難的角落,讓我知道自己多麼有福,感恩擁有的一切。

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乾旱、地震、颱風強度和頻率益增,地球已無法承載人為的破壞而在崩毀中。如果不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力行減碳、為地球降溫,人類面臨的問題將是無解的。

幾個月前我到緬甸賑災,從當地人民的舉止看到人類的出路——精神富足、刻苦耐勞、謙遜有禮。期待更多人正視全球暖化的課題,就從自身開始「克己復禮」。


主持人:目前社會風氣傾向逐利,「財富」究竟如何定義?適宜的理財觀又是什麼?

陳秀娟:「財」這個字由「貝」和「才」組成,我認為可以依照人生不同階段調整重點。例如三十到四十歲是一般人建立事業的時期,「財」的意義可能比較偏向「貝」——古代用貝殼作交易工具,也就是現代的錢;四十歲之後事業較穩固了,就應偏重在「才」——將財富運用在實現生命價值。

正如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智慧開啟了,應該將財富用來實現公益與慈悲。將錢財放在身邊,只是對一個人有意義;如果能對一萬人做出貢獻,生命將會感到最大富有。

黃華德:做為一位企業經營者,過去我也和大部分同業一樣,汲汲營營在數字的累積,也就是世俗的財富觀,計較金錢、土地、不動產、利潤的多寡。

投入慈濟後,上人告訴我們,財富只是工具——用得對,對員工、家庭、社會甚至全世界都有幫助;用不對,可能身敗名裂甚至造作惡業。

參加賑災時,看到許多志工付出無所求;而受助的對象,即使居住在「月點燈、風掃地」的簡陋房舍中,依舊笑容燦爛,讓我很慚愧;自問如果生活在同樣的環境下,能不能有那樣單純的笑容?

這讓我體悟到,雖然擁有財富,但煩惱也多;真正能讓人幸福的,是「心靈的財富」。

謝景貴:我是民國五十年以後出生的,相較於過去貧困年代,我們這一代可以說沒有吃過苦。

我在富足的家庭中成長、接受良好教育,知道要做個好人。出社會後,理所當然追求財富,我告訴自己金錢是「必要之惡」,因為有錢可以做很多好事。但其實都沒有做,慚愧心一直累積,直到有一天打開電視不經意聽到上人開示,深深觸動內心而放聲大哭,漸漸走進慈濟。

現在問我金錢好不好?當然好!因為購買賑災物資需要錢。問題在於,人們將對財富的關注和追求放得太大,為「逐利」找尋藉口,超出合理性,那就需要平衡了。

現在很多人關心如何「理財」,但正如黃師兄剛剛提到,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生活在「月點燈、風掃地」的環境中,我們到底要擁有多少「財富」才夠?值得大家深思。


主持人:「適度理財」跟「貪」的界線,該如何拿捏?

謝景貴:吃飽穿暖,是一個人生存最基本的需求;滿足之後,就有進一步追求幸福生活、欣賞美好事物的想望。

以杯子來說,阿美族人稱之為「裝水的東西」,只要能拿來喝水,就能滿足基本需要。但是看看現在,只是一個杯子就有千百種,滿足不同人士的品味,甚至被當成藝術品收藏。

一個幾萬元的購物袋和一般的環保袋,功能相同,價格卻天差地別;二十元和兩百元的肥皂,化學成分其實差不多。但當前社會追求經濟成長,以消費和生產為指標,用廣告刺激民眾欲望、不斷消費;其實已經大大超出了生存基本的需要,往「貪」的方向發展。

經濟成長,是以有限的地球資源來應付無限的貪欲;當地球資源消耗殆盡,將危及人類生存,這無疑是在慢性自殺。

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最為人所知的著作是《國富論》,但很少人知道他更早出版了《道德情操論》,直到往生前還在修訂這本書,可見他重視的程度。他在求國富之前先講道德倫理,值得現代社會省思。

如果以「心靈成長」為指標,當前社會許多看似先進的地方,其實還有許多成長空間。

黃華德:適度的理財,就是將手上的游資,以定期存款或比較穩健的基金,增加它的附加價值;相對的,以槓桿操作財務求暴利,就是投機,不是理財。

因實際「需要」而貸款,是合理的;但是為了滿足「需求」而借錢,就是貪。所謂的「需要」,其實也不是絕對的,像以前我的需要很大,有一缺九,現在想起來那就是貪。

「需要」和「知足」成對比,愈知足,需要愈少。要是還能體會行善救人的快樂,不求自我滿足而是為人群付出,那更好。

陳秀娟有人粗茶淡飯也很愉快,有人追求名牌才會得到快樂;差異就在「幸福感」。衣食華美帶來的快樂很短暫,於是有人不斷追求更高境界的享受,終將變成無止盡的貪求。

若能進入心靈層次,在付出中體驗真善美,生起感動、感受慈悲,幸福和自在感維持得更久。在慈濟,透過慈善服務啟發「不忍」之心,就容易感到知足。

內在是否有貪念,只有自己能察覺。布施,能有效抑制貪。以前我比較不懂得布施,只是和人分享我「多」的東西;慢慢地懂得和人分享我也「需要」的東西。

從粗糙的外在物質到細緻的心靈感受,可以多多透過內自省來了解自己。


主持人:民眾購買金融商品,原是買一個對未來更好的期待,現在卻損失慘重。該如何看待投資行為?

陳秀娟:不同背景有不同的理財需求,理財應該是公民知識的一部分,但要重視「風險」。國際金融瞬息萬變,貪求高報酬,就容易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中。

若以「財富創造能力」區分,金字塔最上層應該是企業家。由於國際局勢和匯率波動,將影響產品進出口價格,他們必須對外幣的漲跌做出預估,才能精算出利潤,維持企業營運及員工生計。所以這一層的人非常需要金融系統協助做出理財規畫。

金字塔的中間,是有能力賺錢的壯年人。這個族群不像企業主存在財務營運風險,也有固定收入可以維持生活,理財不是必須,投資要以不影響生活為原則。

最下層為退休的老人家。他們需要足夠金錢養老,但由於通貨膨脹大於銀行儲蓄利率,錢愈來愈薄,有些老人家對未來生活產生焦慮,想要增加收入,才會誤信高配息但也高風險的連動債商品。

就像抽菸的人常被提醒有礙健康,投資人也應被提醒「高報酬、高風險」。如果太情緒化,市場大好時只注意到高報酬、大跌時無法承受風險,就是不適合理財的族群。

所以,要進行投資理財行為之前,最重要的不是關心報酬率多少,而是先提醒自己:最大風險是什麼?最壞狀況會如何?發生了我睡得著嗎?如果這些狀況都能接受,才適宜去做投資規畫。


主持人:在人生經歷中,曾經面對最大的「虧損」是什麼?在這波金融失序中,能否找到正面意義?

黃華德:我生命中最嚴重的虧損,不是錢,是人。去年我最摯愛的女兒因病往生,她真的很優秀,現在想起來都還會心痛。那時痛到很想把企業結束,但又想,若因此造成上萬名員工失業,好像對不起女兒。

最近常聽上人講無常觀、因緣觀,我領悟到,生命長短是不能勉強的,再親愛的人到站了就會下車,是無法改變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加積極做好本分事。

若要講金錢的虧損,二十年前,我公司的總經理帶著一級主管集體離開,訂單流失、銀行抽銀根……不只損失很大,還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那時受創很嚴重、很不快樂。

還好幾年後就參加慈濟,上人說要多感恩,不要怨恨別人。我很聽上人的話,試著善解、包容;雖然很難,但也把心結化開,現在也會邀請他來參加慈濟事。也因為當時的挫折,讓我重整公司,事業更穩定,也更珍惜目前擁有的。

面對波折,熬過去就加強了人生的毅力,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戰。有時挫折損失並不見得是真正的損失,說不定還是另一種收穫。

這次金融危機對全世界衝擊很大,國家可能負債、企業可能破產、個人可能失業;各國政府全力支撐,就怕演變成系統性的危機。

企業不知道客戶是否受波及而有資金問題,客戶也不確定企業能否及時供應產品;市場體系、金融體系在微薄的信心基礎下苦撐著。要搶救這波波瀾,最重要是重建信心。

這波衝擊是危機,也可以是契機和轉機。體質差的企業會被淘汰,體質好的就有機會重整,把不當的財務操作回歸踏實面。

上人早就叮嚀要「克己復禮」,相信很多慈濟人此刻會更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好處;即使在這波衝擊中受傷,平常少投機,恢復得也比較快。

要把握這個機會,多多宣導回歸清淨、守分守己,把向「錢」看的浮華生活恢復自然,就能從危機中得到很好的覺悟。


主持人:專家表示,要活絡市場、搶救經濟,必須消費。在這樣的概念下,如何落實「克己復禮」?

陳秀娟:目前經濟環境最大的危機,是大家對未來沒有信心,所以消費停滯,將導致商家無法生存而倒閉。

在以往,消費不僅滿足理智上的需求,也用來滿足情緒上的奢求,所以有需要消費,沒有需要也消費。現在可以修正觀念,例如針對比較弱勢的族群消費,或者選擇綠能、永續的產品來消費。

我有個朋友,跟路邊的老人家買東西或者搭計程車時都不找零;他說,十元能做的事情很少,卻可能讓對方快樂。這樣的消費心態同時可助益對方,是比較有意義的。

最近我看了《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這本書,有些觀念很好:一般人消費時,多半是想自己需要什麼?卻少有人想過大地需要什麼、河流需要什麼?當我們使用清潔劑時,多半考慮包裝精美、味道宜人,卻沒有想到對河川裏的生物、水質是否會造成傷害。

我們可以支持環保、綠能、永續的產品消費,消費過的產品能被大地吸收甚至重新開啟循環生命,而不是消費後增加地球和子孫的負擔。

謝景貴:消費不是振興經濟的萬靈丹,如果想藉由刺激消費快速解決經濟問題,是飲鴆止渴。

「消費」是一個中性詞,如果覺得消費和儉樸好像有衝突,是因為太多人把它等同於「浪費」。不是行為本身出現問題,是行為背後的心念;點一堆菜吃不完變成廚餘,跟買米送給窮人,意義完全不同。少消費不是不消費,而是減少奢侈的浪費、減少沒有必要的經濟活動,避免增加二氧化碳。要轉成「利他」的消費,而不是為了個人享受而消費。

慈濟人常說「見苦知福」,多去看看世界上貧窮苦難人的生活條件,我們的消費標準就會回到合理的範圍。

黃華德:刺激消費、復甦經濟,有理論和實際上的必要。在適當的時機應用合理的經濟手段,是可以的;但現在社會風氣以追求名牌為價值觀,甚至借錢消費,透支信用成為卡奴,這就是不適當的。

「克己復禮」是一種美德,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性,也可以改變命運。我想兩者不相衝突。


主持人:佛陀教育弟子理財之道有四:一份奉養父母;一份生活家用;一份積蓄;再一份用作謀求社會福利的志業。這樣的觀念在現代社會是否可行?

黃華德:以我本身而言,子女已完成教育,父母的生活也很安定,我是「二分法」——一份事業,一份志業。我要求自己事業那一份不能大於捐贈給慈善公益的。

企業界得到很大的社會資源,經營工業或產業也不免造成污染,所以回饋是使命,是應該要做的事情。

無論四分法、二分法都很好,衡量自己的狀況、盡己所能即可;最重要的是存著感恩回饋的心去付出。

陳秀娟:佛陀教育弟子的理財觀念,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還很符合現代需要。其中積蓄的部分,隨著時代不同,有人拿來投資,但忽略風險而蒙受難以承擔的損失,就不好了。

無論如何理財,總之必須提醒自己不要有貪念,不要變成投機而不自知。

每個人都可以量力布施——貢獻錢財、時間、能力都很好。利他的好事隨時都能身體力行,不必等到退休或者完成某些事情以後才來做。

謝景貴這四分法包括溫飽、行善、行孝、連未雨綢繆的儲蓄都有了,是很清楚的指標。

現代理財觀和過去很不一樣,老一輩的人賺一百存五十,踏踏實實存錢用錢;現在是賺一百拿五十買股票,甚至借錢去進行金融操作,希望賺更多。台灣去年的儲蓄率雖然創下新高,但每個家庭的負債比卻是亞洲第一。

不久前,聽到企業家魏應充師兄分享父親給予他的訓勉是「童叟無欺」,我感觸很深。以這次出問題的「連動債」為例,就是高度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有些賣的人不知道裏面是什麼、買的人也不清楚,只因為告訴你「保本」且高收益,就信以為真去投資。

還是要回歸亞當史密斯所講的道德、良心。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企業行號,在買賣過程中必須有「信」;整個社會也要回復「禮」,人與人之間有節有度有禮、充滿感恩,人與大自然相互尊重,克制欲望。而這也是慈濟數十年來不斷提倡的觀念。


主持人:愈是在秩序崩壞時,愈需要回歸倫理和道德勇氣,找回人與人之間失衡的關係。慈濟身為民間草根性的志願民間組織,在此時刻,可以有什麼作為?

黃華德溫室效應、金融危機,其實都與人心相關。四十多年來,上人不斷引導我們淨化己心、去除貪念,因此面對這波經濟衝擊,慈濟人較容易自我調適。

未來世間災難只會多不會少,慈濟的責任愈來愈重,所需要的資源也愈來愈多。我認為除了募款還要加緊募心,在各行各業接引更多人;人心淨化,匯集更大的清流,成為世界的主流,就能減輕災難。

陳秀娟:慈濟長年在社會扮演安定人心的角色,同時也提供實質的服務。經濟蕭條,會有更多人從貧困邊緣落到貧困之下;若失業率再提高,無多餘積蓄的家庭,再失去家中經濟支撐,很容易陷入絕境。此時慈善的援助就很重要。

這次的金融危機,最早起於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第一張骨牌倒了之後,以房貸債權包裝的相關金融產品跟著出問題,影響銀行、國家、全球股市……這是過去未曾有的,從中也看到眾生息息相關——難以想像因為美國無法控管次級房貸,會造成遙遠台灣一位老先生的退休金泡湯。

我們扮演著諸多因緣中小小的一分子,也是關鍵的一分子。上人提出「清平」觀,希望人人回歸清淨、簡單的心,生活清淡平實,專注在有益人群的利他志業上,就能減少焦慮感。

謝景貴:跟去年同期相比,慈濟慈善志業中需要經濟補助的國內個案,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二。

如果在這次危機中損失了金錢,受傷了當然會痛,但不要看失去的,要看還擁有的,也不要相互埋怨。凡事都有因果,今日所做,明日一定會回來,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既然以前所為、今日發生,那麼就接受,不要再造新的因。

上人呼籲回歸「竹筒歲月」,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付出。有些慈濟照顧戶收到了補助,會捐出一百或兩百元;他們或許只是一時需要扶持,但在付出的當下,他們會覺得有希望;因為能捨,也得到了歡喜和輕安。

把心沈澱下來,不要只用「經濟」角度來看世界,建立正確生命態度,持續低碳、克勤、克儉的生活,危機才能變成轉機。


主持人:上人說「財」富不如「心」富,觀念與行動如何改變?

陳秀娟:我最後一個工作是服務於高盛投資銀行香港分行,同事的素質和所得都是同行的佼佼者。我常在想,為何我可以得到這份工作?感念於從小到大獲得的教育以及社會資源,讓我擁有比較好的競爭力。我也常常告訴孩子,僅僅因為頭腦還可以,學過能記得、學過就會,就要無比感恩。

因為感恩,所以無比富足;也因為如此,要不停學習、不停經營自己;因為唯有更好的自己,才能回饋社會更多。

謝景貴:小富由儉,大富由天。由天是客觀、是不可知的,是自己無法掌握的。現代人窮盡心力追求不可知的財富,在跌跌撞撞之後,甚至還喪失唯一可把握住的那一點尊嚴。

「心富」則是完全操之在己,無須由銀行存款多寡、擁有車輛名貴與否、或者旁人的眼光來決定;你就可以主觀決定我是個充滿愛、富有的人;不是只有自己快樂,還可以讓別人也快樂,這樣的人生何樂而不為?

黃華德:我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也受到相當衝擊,也會有擔憂煩惱,這就是「心貧」。太太安慰我,反正沒有那些錢照樣可以生活;但我還是覺得很可惜沒有捐給慈濟;不過,退一步想也還好,幸好之前有捐,不然全部都沒有了。

一切都是觀念而已。想想,財富要放在哪個銀行才安全?有煩惱就是「心貧」付出的、捐出去的,跟社會大眾結緣,很落實也很踏實。

財富再多也不一定抓得住,富足與否在於心。心中有愛、有感恩,就是富!


【幸福小語】

現代人將對財富的關注和追求放得太大,為逐利找尋藉口,超出合理性,這是需要平衡的。

物質帶來的快樂很短暫,在付出中體驗真善美,幸福和自在感維持得更久。

國際金融瞬息萬變,貪求高報酬,就容易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中。

這波衝擊是危機,也可以是契機和轉機。多宣導「克己復禮」,回歸清淨、守分守己,就能從災難中得到覺悟。

少消費不是不消費,而是減少奢侈的浪費、減少沒有必要的經濟活動,從事利他的消費。

支持環保、綠能、永續的產品,不增加地球和子孫的負擔。

佛陀教育弟子理財四分:家用、行孝、行善、儲蓄。

無論財富如何分配,最重要是不要有貪念,不要不自知而變成投機。

不要只用經濟角度來看世界,要看擁有而不看失去,也不要相互埋怨。

持續低碳、克勤、克儉的生活,不要因為客觀環境改變,又忘記苦果。

 【危機的發生
美國次級房屋信用貸款
房貸公司針對信用程度較差或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所提供的房屋貸款

衍生性金融商品
美國投資銀行購入債權,例如次級房貸,為分攤還款風險並取得流動資金,將債權包裝為金融商品,轉賣給銀行或保險公司,行銷全世界

全球金融危機
去年美國聯準會調升利率,加上油價上漲、景氣不佳、失業率等問題,次級房貸戶繳不出房貸,衍生性金融商品出現風險;多家大型房貸公司、投資銀行陸續宣告破產或被收購或轉型,波動全球金融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