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定慧篇─將軍把玩古董

 

從前有一位將軍,喜好收藏古董。

 

有一天,他在家中把玩心愛的古董,一不小心,差一點就從手中滑落,雖然沒有摔破,卻使自己驚出一身冷汗。

 

將軍心想:「我帶領著千萬大軍,出生入死,百戰沙場中,都未曾害怕過;為何今天為了一只小杯子,就驚嚇成這個樣子?」

 

最後,他悟通了!是因為有愛憎之心,才使他驚駭。於是,他很灑脫地隨手把杯子一丟。

 

在春秋時代,周宣王很喜歡鬥雞。有一天,人家送他一隻很強壯的鬥雞,他就交給紀渻子去飼養,希望訓練成為天下無敵的鬥雞。過了幾天,性急的周宣王就問:「那隻鬥雞訓練得怎麼樣了?可以上場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看到別隻雞的影子就會很興奮,聽見別隻雞的聲音便會衝動起來,所以還不能上場。」

 

再過十天,周宣王又問。紀渻子的回答還是:「不能上場。因為這隻雞鬥志高昂,常對四周怒目而視,不能自制衝動,所以還不能上場。」

 

又經過十天,周宣王再次問紀渻子情形如何?

「牠的意氣還很強,有躍躍欲試的模樣,尚不能克服鬥志,還不行!」

又再經過十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現在牠聽見別的雞叫,已經沒什麼反應,看來好像一隻木雞,牠的心已經不受外物影響了。」

 

於是,周宣王便讓這隻雞上鬥技場。果然,牠一上場就穩穩站立紋風不動,只以眼睛注視著對方,對方感覺牠高深莫測,自然產生莫名的畏懼,不敢攻擊;而牠就真的成了天下無敵。


 

真正的勇者、智者,並非武功高、能力強、學問好,而是不動心─不為外物所動的平靜功夫。

有得失之心,就有悲歡苦樂。人往往被自己的得失之心所左右,導致處處看不開、事事放不下,因此痛苦、煩惱、憂慮、恐懼等伴隨而來。

 

意不浮動,就能不被外境所亂。

 

【靜思一下】
藉境練心─順境時莫得意忘形,失意時亦莫灰心;藉事修心─不論世事如何難辦,人生道路如何難行,都要禁得起磨練。
─ ─證嚴法師
---------------------------------------------------------------------------------------------------------------------------------------------------------------

知足篇─小馬駒的抱怨

 

從前,大月支國(為西域古國,本居今甘肅省中部西境及青海省東境)習慣用酥油煎麥子餵豬。宮廷裡的小馬駒看見了,不滿的對母馬說:「我們為國王出力賣命,不論路途遙遠都要趕,勞累受苦,卻只給我們吃乾草、喝地上的積水。」

 

「你羨慕那些吃酥油煎麥子的豬,是不是?不要多久,你就會看到他們吃煎麥的下場。」

 

不久,新年到了,家家戶戶把養得肥大的豬綑綁起來,丟進熱水鍋裡,到處都可聽見肥豬的哀號聲。

 

小馬聽到豬的哀號聲難免恐慌,母馬就說:「你還想吃酥油煎麥子嗎?要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可以去看一看。」

小馬看過後,終於了解是怎麼一回事,才明白以前羨慕他人、生起比較心是錯誤的。從此以後,牠吃起乾草,覺得分外甜美,即使看到麥子也不吃。


 

羨慕他人而忘了自己應有的分際,即容易迷失自我。佛陀曾告誡弟子:「身為比丘,應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不可以垂涎他人所有的東西。只有知足,才能證得三摩地、止觀和八正道。」

 

心生羨慕是因為不知足,如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何來計較有無、比較多少,生起貪求之心而羨慕別人?

證嚴上人說:「少欲的人除了不必巴結別人、羡慕別人、奉承別人之外,心也不會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所牽制。」

 

1三摩地─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

2止觀─止即妄念不起;觀則念念分明

3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貪念,只會招惹煩惱。

 

【靜思一下】
眼睛看到了好的東西、耳朵聽到了好的聲音,鼻聞香、舌嘗美味…..六根被外在六塵引誘,便會樣樣比較高下好壞,貪求之心自然產生。─ ─證嚴法師
-----------------------------------------------------------------------------------------------------------------------------------------------------------------

珍惜篇─水溝中的飯粒

 

唐朝有一丞相王涯,官居一品,擁有千餘門客、僮僕,日食萬錢,享盡榮華富貴。

 

王相府的廚房與一佛寺相鄰,每日三餐清洗鍋、碗的水,盡向溝裡傾倒,流經佛寺後院而出。

 

一天,佛寺住持長老,到後院行走,見溝內流水中有白色物體翻滾,大如雪片、 小如玉屑,心下狐疑,近前細看,果然是上等白米飯,不禁合掌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一粥一飯,得來不易,農作的人不知要花費多少勞力和工夫,才能收成?可是卻有人如此糟蹋糧食,唉!」老和尚痛惜地說。

 

從此以後,他每餐命人用笊籬撈取溝內殘飯,在清水中洗滌,攤於篩內,晒乾後再用磁缸收貯,不消三、四個月,一缸便滿;如此兩年下來,共積了六大缸有餘。

 

那王丞相自以為可以千年富貴、萬代榮華,誰知樂極生悲,一日遭人忌害,觸犯了朝廷,闔家待審,生死難卜。

 

原有的門客、僮僕,各自流散逃亡,產業財物盡為仇家所奪,寸銀無留;王涯一家至親二十餘口,米盡糧絕,忍飢挨餓,哭哭啼啼。


鄰寺的老和尚便命人將缸內所積乾飯,浸軟蒸熟,送予王涯一家人充飢。

 

王涯吃罷,連稱甘美。就叫婢子來問住持,何以出家之人,有此美食?老和尚合掌說道:「這不是貧僧寺內家常之飯,而是尊府清洗鍋、碗時,流落在水溝中的飯粒。貧僧可惜有用之物被棄為無用,乃命人洗淨晒乾,準備留為荒年濟貧用;誰知今天卻救濟了尊府之急,這大概是天意吧!」

 

王丞相知道以後,無限慚愧,嗟嘆一聲說:「我平昔奢華無度,不惜五穀,糟蹋天物,焉得不敗?今日的災禍,當然是避免不了!」


 

現代人生活在物質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的環境中,不知道缺乏物質的困苦與不便,只知享受文明帶來的方便,而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雖然人們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早養成了浪費的習慣,要教人人惜福、知足,是一奢求。但如果人們都像王涯一樣不知惜福而盡情浪費,有一天會自食其苦。

 

有則惜福,無則知足。

 

【靜思一下】
從生活中克制自己,不要受欲念驅使追逐享樂,而過度消耗物資。─ ─證嚴法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