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正邪不侵

◎釋德

◆2‧4~5《農正月‧初十至十一》

靜思小語疑心生,暗鬼來。心無罣礙,凡事無礙

警惕無常,把握當下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三日下午圓寂,世壽八十,以「寂滅為樂」與眾共勉。早會時,上人對於佛教界一代宗師圓寂表達不捨,亦教眾認知人間的自然法則,警惕無常。

「人世間沒有永恆的人生。聖嚴法師八十年人生中,為弘法利生,身行忙碌,然心地寂滅。雖不捨法師離世,然其精神永恆,法身恆留人間。」

聖嚴法師留囑「寂滅為樂」,上人以此教眾:「寂滅之境,就是『靜寂清澄』,是學佛者的心靈方向;更要『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心地清淨但不離人間,發大心、立大願,利益人群。」

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使得人生有許多無奈。智慧者,於生死見證無常;然而凡夫迷茫,放縱欲望、追逐享受,心靈紛擾難達寂靜,甚至相爭、對立,更造悲苦人生。上人勉眾去除無明,善用有限生命發揮良能。

「雖然人生無奈,卻不可消極度日;要積極把握每一時刻,做有意義的事,化剎那為永恆。」上人殷勉眾人。

一切唯心,正信不迷

台北一對夫妻來見上人,述說金融危機影響工作,加以家中諸事煩擾心緒,遂聽人介紹至某出家師父處,擬以高額費用做法會「消災」,後察覺此位師父言行有異,趕緊離開。

「過去因,結現在果。師父從不曾說,只要拜佛,就會得到保佑;如果能為人『加持』,就不需蓋醫院救人了!」上人強調,要相信因緣果報,當業力現前,並非誦經、辦法會就能免除;要聞法解理、心存正念;心正氣盛邪不侵,自不受奇言異語所惑。

「一切唯心,心無罣礙則凡事無礙。要自我解脫,莫使心靈受困,才不會『自投羅網』。」

上人勸勉師姊,只要身心健康,無須懼怕風暴襲捲;享受的人生虛幻如泡沫,人間最大的意義就是付出;只要生活能歸於「清平」、降低欲念,就能心安踏實安度逆境。

「細刺刺入皮膚的當下,可能一無所感;當觸碰時感到刺痛,就是徹底拔除這根刺的時機。」上人以此比喻業力隨身,當造成痛苦時,正是察覺、拔除的時機。

不論遇到何種困境,能分分秒秒平安度過,就要感恩——感恩逆境已過,業亦隨減。把心放寬,莫為過去的事糾纏困擾,才不會被業所纏。」上人叮嚀,心莫驚懼,更不生疑,具足正知正見,才不致「疑心生暗鬼」,招來種種煩惱。

以上轉貼自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mod=tc_monthly&act=detail&id=993
-------------------------------------------------------------------------------------------------
平息心地災難

◎釋德

◆2‧11~12《農正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息滅瞋怒大火、愚癡無明狂風,還要疏導貪欲洪流,心靈才不會釀災。

「貪」是災難之因

「人常言『人定勝天』。現今地球面臨水深火熱的景況:天降豪雨、森林大火釀災……如何能以人力阻止?」

早會時間,上人談及澳洲南部維多利亞省受百年最強熱浪侵襲,野火失控;英國則陷入大雪災,交通癱瘓;中國大陸十五省市乾旱,糧食減產;印尼則遭豪雨侵襲……

「世間四大不調的災禍,實源自人人一念心。人類若不警覺——瞋火不息、欲水氾濫、癡風不止,持續破壞地球,終將與大地同覆滅。」

上人言,人心瞋怒如火;人人心火交聚,就像在大太陽下用放大鏡聚焦,將造成高溫燃燒。

「人心貪婪欲念則如滾滾洪水,會掀起千尺浪、萬重波。如水患、土石流,即是人心貪婪造成——因為欲望無盡,為了滿足所需,不斷砍伐森林、破壞水土保持……一切都是欲念使然。」

續言人心「癡念如風」。上人指出:「現在社會上常說『金融風暴』,就是人心無明癡念所造成,因無知而釀禍。」

就像走到十字路口要停、看、聽,多用心才能保安全;上人籲請大家從天下災難中提起警覺。

「瞋怒是火、欲念是水,加上無明風力助長,造成不可收拾的水火災患。若人人徹底懺悔,以法水洗淨內心貪、瞋、癡,才能使天地四大調和,消弭災難。」

以上轉貼自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mod=tc_monthly&act=detail&id=988
-----------------------------------------------------------------------------------------------
煩惱滅,歡喜現

◎釋德

◆2‧23《農正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消除煩惱障礙,得到歡喜自在。

相信自己

將離開台中分會,上人於感恩時刻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有些人遭遇困境致心靈迷茫。「心不安,自己不相信自己,一味外求,就容易行往旁門左道,引邪入身。」

上人指出,人心不安如同暗室無光,佛法是無上正法、是透徹的真理,就如一盞明燈,能導引回歸正知正見。

「無上甚深微妙法從佛宅中來,旨在開啟眾生菩提心。《無量義經‧十功德品》云『菩提大道直故』——菩薩道是筆直的康莊大道,亦是人生的正確方向;只是讀經不能拯救眾生,當身體力行菩提大道上,救拔眾生脫離苦難。」

堅持自力更生、不作經懺的修行方式,上人坦言一路行來雖有寂寞之感,卻是為了拯救眾生身心之苦而勞勞碌碌;亦期勉慈濟人承擔使命,作「不請之師」,時時救拔人間苦難、致力安定人心。

懺悔罪障

《法華經》中描述「常不輕菩薩」,對其所見的每一個人恭敬作禮,不輕慢任何一人。

於彰化靜思堂對眾開示,上人表示「常不輕菩薩」是發自內心恭敬、尊重每一個人,因為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慈濟人亦然。對任何人皆要感恩、尊重、愛,時時廣結好緣;且要用心深入法,成長慧命。」

明亮無塵的大圓鏡,能清楚照映各種境界;當境界過去,鏡面亦不留痕跡。上人言,人人心中都有一面大圓鏡,就是清淨智慧。「要殷勤擦拭心鏡,不使沾染塵埃;心清淨,智慧即能顯現。」

引述佛陀開悟之際的話語:「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上人指出,大地眾生皆有佛性,然凡夫「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使覺性蒙塵;起心動念不離貪、瞋、癡,因而衍生許多煩惱,層層覆蓋心中的大圓明鏡。

上人提醒,無論遇到何等逆境,都是過去生所寫劇本;清楚因緣果報,就能坦然接受。

「每天早晚課念誦的回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亦即修行要從懺悔、發願開始,最終才能『世世常行菩薩道』。」

上人表示,「三障」為煩惱障、業障與報障。煩惱障即貪、瞋、癡等無明障礙,業障指五逆十惡之業,報障則是惡趣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報。

「眾生皆是帶著三障而來,以致無明煩惱不斷障礙;加上過去生所結惡緣,自然容易遭逢橫逆、不順意之事。」上人表示,無論是貪、瞋、癡念,還是無明煩惱的執著,統統都要消除,如此才能真正脫離苦海,「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難得人身、行於菩薩道上,就要立志為人群付出。福與慧,是從人群中磨練造就而來的;消除心中的煩惱障礙,才能得到歡喜自在。」

以上轉貼自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mod=tc_monthly&act=detail&id=97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