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終於實現了一個已經想了好久,只是一直未去付諸行動的心願,那就是上網簽立「器官捐贈同意卡」(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網站http://www.organ.org.tw/)。說來實在汗顏,家裡最早發揮大愛的是我媽,她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簽立慈濟的大體捐贈同意書,大妹也早在就讀大學時就已簽立器官捐贈卡,而我跟小妹遲至昨天才付諸行動。

其實再更久以前,我想簽的是慈濟的大體捐贈同意書,提供遺體給醫學院、醫學大學之學生解剖教學,或病理解剖研究之用。不過近幾年來,慈濟也成立「慈濟器官勸募中心」,以及各地區的慈濟醫院也同時致力於透過傳媒向大眾倡導器官捐贈的觀念。

由於國人傳統「全屍」的觀念與冷漠的心態,所以目前國內器官捐贈觀念與風氣仍未普及。因為根據統計臺灣每年約有一百餘人捐贈器官,但是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卻有六千餘人,因此可知等待移植的病患及捐贈者人數相差甚遠。臺灣目前器官捐贈者每百萬人口約為5.1人,比起國外每百萬人口約為2030人,亦相差46倍,由於缺乏合適之捐贈者,很多人無法及時獲得適合的器官而失去生命,因此真的非常需要器官的捐贈,而器官捐贈與移植的另一層重要的意義是給予生命再重生的機會。所以由行政院衛生署設置「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建置器官勸募網絡,以提昇國人器官捐贈率及器官移植成功率
基於器官捐贈讓生命重生之大愛精神與其深具的意義,所以各大醫院也致力提倡國人對器官捐贈與勸募之推廣工作,讓腦死病患之可用器官能及時捐贈並移植給器官衰竭之病患,使其獲得適合的器官而重生。

不論是大體捐贈還是器官捐贈,就像證嚴上人所說的都是將已敗壞的身軀「化無用為大用」,將剩餘的生命價值發揮到淋漓盡致,不僅延續他人的生命也是讓自己慧命永存,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到底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下一步,我也會簽立大體捐贈同意書,讓自己生命的利用價值可以有更多元選擇,如果不適合做器官捐贈可以做大體捐贈,如果不適合大體捐贈就轉做器官捐贈,這就看因緣如何俱足了。

不過大體捐贈與器官捐贈不能同時進行,只能擇一捐贈,因為兩者各有捐贈限制。像大體捐贈有十項限制,若有以下情況之一,就無法做捐贈:

1、罹患法定傳染病:如霍亂、瘧疾、AIDS等。
2、最近做過大手術或嚴重創傷而致傷口未癒合。(例:做氣切)
3、做過重大器官摘除、移植手術、器官捐贈或病理解剖。
4、過度水腫、肥胖或消瘦。
5、嚴重褥瘡。
6、溺斃。
7、自殺身亡。
8、家屬異議。
9、人在國外。
10、未滿十六歲。

-----------------------------------------------------------------------------------------------------------------------------------------------------
以下內容轉貼自慈濟醫療網站http://www2.tzuchi.org.tw/medical/html/09.htm

器官及大體捐贈》簡介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但生命價值卻可以延續。器官捐贈、遺體捐贈和病理解剖捐贈,提供了善用身體的最終管道。證嚴上人說:「人身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許多人奉此為圭臬,善用生命,發揮良能。至於往生後,「靈魂離開了軀體,我們應回收身體資源,讓器官繼續活在別人身上;或捐贈遺體,成為醫學生的老師。」這就是上人所倡導——在身軀歸於塵土前,作最圓滿的善用

過去囿於傳統全屍安葬的觀念,在台灣不論器官或遺體來源,都極度匱乏。近年來觀念有逐漸打開的趨勢,尤其在慈濟大力推動下,有愈來愈多人願意往生之後,捐出遺體作為醫界教學或研究之用。這是一分大願,希望推動醫學進步,以造福未來的病患。

在提倡「善用生命剩餘價值」的同時,慈濟也透過對大體的各項尊重儀式,作為醫學生的「生命教育」課程。如尊稱大體捐贈者為「無語良師」、舉辦莊嚴的啟用儀式,待解剖課程結束,則舉辦入殮追思儀式,由醫學生親自為大體老師縫合、穿壽衣、搬運入棺等。慈濟大學解剖學科教師王曰然說:「一旦學生的手中感受到大體老師的重量,他們就能了解自己的成就不是平白而來,是經過許多人的成人之美才能達到。」

相關網站:
慈濟器官勸募中心http://www.tzuchi.com.tw/a_f/f_hl/tcopo/03donate/donate.htm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http://www.organ.org.tw/)
慈濟大學遺體捐贈處理室http://www.silent-mentor.tcu.edu.tw/


@▋器官捐贈
──破我執相,行上布施

「索取器官捐贈同意卡」辦理方式:
 (1)可至各大醫院服務台洽詢(慈濟醫院器官捐贈關懷小組03-8561825分機2248)
 (2)線上簽卡:請進入「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網站:http://www.organ.org.tw
 (3)
索卡熱線及諮詢電話:0800-091-066 或 02-2702-5150
                 注意:辦理器捐卡的手續皆是免費並不需要繳費,當心受騙!

1985年慈濟醫院啟建之初,證嚴上人就一再呼籲捐贈器官。多年來曾有人向上人請法:「上人號召大家捐贈遺體或器官,但有很多佛教徒說,人死後八小時才可移動,而器官摘取要在兩小時內進行,切割的疼痛,是否會引起亡者的瞋恨及怨怒,影響他轉生善道或往生淨土呢?」上人言:「如有菩薩的施捨心,就是尚有一口氣在,讓人節節肢解,也不生瞋恨心,何況一息不來呢?如能把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亦如延續自己的生命,何等有價值啊!菩薩是活在願力中,有大願心,雖痛也會痛的『痛快』,沒有這份願心,那就會很『痛苦』。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沒有年齡限制,已有器官捐贈同意卡者請隨身攜帶。關於「認識器捐」「器官捐贈Q&A」「器官捐贈流程」....等,都可在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的網站詳閱:http://www.organ.org.tw/

※器官捐贈「移植配對」採全國線上登錄分配制度,由移植醫院為病患線上登錄。

行政院衛生署為能使每一位等待器官移植病患皆能有公平機會接受器官移植手術,2002年6月捐助設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協助政府從事器官捐贈與移植之登錄、資料庫建立與相關作業,同時致力於提升國人器官捐贈勸募率及器官移植成功率,建置公平、公開、透明化之分配作業,縮短病患等待器官受贈時間,以增進捐贈器官之有效運用,並在2004年4月開始運作。其登錄系統依照衛生署公告之分配原則及移植標準進行配對,包括血型、疾病嚴重度、地區分配、等候時間等因素,建立優先順序,盡快讓等待移植醫院瞭解配對結果。「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網址:http://www.torsc.org.tw/
電話:02-2550-9981

@▋大體捐贈(遺體捐贈)──生命的勇者、捨身的菩薩

「遺體捐贈同意卡」辦理方式:
 (1)可至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詢問,或各地慈濟分會聯絡處索取申請書
 (2)上班時段,洽詢慈濟大學解剖學科(03-8565301分機7164),或遺體捐贈處理室(分機7081)
 (3)捐贈流程、Q&A可在「遺體捐贈處理室」網站詳閱:http://www.silent-mentor.tcu.edu.tw/
 (4)
取得「遺體捐贈同意卡」請自行保存,往生後家屬可依當事人意願執行
            注意:基於尊重生命之精神,凡自殺身亡者,慈濟不接受其大體捐贈!

慈濟尊稱遺體捐贈者為「大體老師遺體捐贈者,發揮生命最後的使用權,化無用的死後身軀,奉獻醫學教育培育良醫,他們不僅是生命的勇者、捨身的菩薩,也是醫師及醫學生的「大體老師」與「無語良師」。依醫學教學和研究,分有(1)「大體解剖學」之大體老師 (2)「大體模擬手術教學」之大體老師 (3)「病理解剖」之大體老師。

大體解剖學」為醫學系三年級學生的一門課程,其目的在於了解人體的構造,大體需於往生24小時內送達慈濟大學進行防腐理,依捐贈順序,一般於捐贈後第4年啟用,隔年火化。

大體模擬手術教學」為慈濟大學首創的一門課程,其目的在於提供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及醫師進行手術訓練,讓醫學生有機會於進到醫院實習前,進行第一次手術練習,避免第一次就在病患身上練習,此大體老師必須於往生8小時內送達慈濟大學進行急速冷凍處理,依捐贈順序,一般於捐贈後隔年啟用,模擬手術課程4天,第5天進行火化儀式。遺體捐贈志願書上,我們建議兩者皆勾選,我們會依照遺體儲存情形及捐贈者往生身體情形作調整,以利完成捐贈者之捐贈心願。

「病理解剖」是病理醫師的必備訓練過程,藉由病理解剖,可以正確地了解與發現一些尚未被探討出來的疾病成因;未來如再遇到相同的病症時,可拯救更多的生命。病理解剖屬醫學研究領域,目的在於透過遺體整體解剖的取樣分析,驗證臨床醫師診判病情的準確度;醫學生觀看病理醫師以遺體製作好的切片,讓理論與實務結合,是相當寶貴的實習教材;家屬可向病理醫師查詢解剖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