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好文分享 (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廖玉蕙:教出怎樣的風景?

聯合報╱廖玉蕙】

  

 

審查國小教科書時,讀到一篇<紙條上的簽名>。敘寫英國首相邱吉爾應邀演講到一半,台下忽然遞來一張寫著「傻瓜」的紙條,邱吉爾心知有人想藉此羞辱他,卻神態自若地說:「剛才有位聽眾送來一張紙條。這位聽眾真糊塗,只在紙上簽下大名,卻忘了寫內容。」說完,微微一笑,又繼續演講。

印證已知事物 意義不大

我在其後的一次演講裡曾稍做測試,請問在場的國文老師,萬一教到這樣一篇文章,他們將教給學生什麼?除了「機智」的制式答案外,老師們竟都沉默了。我不免有些失望,如果老師只能提供學生對已知事物的印證,沒有更多豐富或提升的進步空間,這樣的教學有多少的意義存在!

邱吉爾的機智,在共讀過後師生莞爾的一笑裡,已有共識,無須再重複陳述。老師可能的貢獻應是年輕學子尚未開啟的人生境界的體會,譬如:邱吉爾「微微一笑, 又繼續演講」的情緒管理,他沒有因為被踢館而亂了方寸;他不迴避、不退縮,有正面接受挑戰所需的從容與勇氣;他化干戈為玉帛卻綿裡藏針的對應策略,雖讓人 拍案叫絕,但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反諷,也謹守不公開張揚的寬厚,僅有你知、我知,不向群眾明言對方寫的是「傻瓜」的溫厚設想,既不讓對方太過難堪,卻也絕不示弱。這提醒我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既不必疾言厲色,也絕不可姑息養奸。

更深層次閱讀 老師責任

老師能不能分享比學生的理解更深層次的閱讀經驗,應該是每位教師必須自我期許的。高中時,老師講解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他翻譯過後,拍案叫絕!同學追問好在哪裡?老師一愣,隨即反應靈敏地回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回去背起來,就知道 了。」直到如今,許多像我一般年紀的人,仍然堅信詩的美好境界無法言傳。

連敘寫詩人聶魯達的電影《郵差》裡,聶魯達也向請教他的郵差說:「詩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直接體驗詩所要表達的情感比任何解釋都來得好。」身為詩人的聶魯達只管創作,沒有必要承擔解詩的責任,他這樣說無可厚非;作為老師的我們可不行!詩的妙處,得有法子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給學生明瞭。

以上述<涼州詞>而論:可由時空結構分析,從一杯葡萄美酒的微小定點陸續展開為邊塞送別的空間一隅,到涼州古戰場的浩浩無垠;又從夜光杯的「夜」,說明由美酒而飲、而醉、而臥、而不知何時醒,推而為今日的「一去不回」,更進而為自古以來的「一去不回」,悠悠無盡。最後「古來征戰幾人回」一句,使時間、空間同時墜入無邊無際的宇宙黑洞。這種無限性,正是此詩神韻的美感來源。

深度啟發學生 要多進修

另外,欲飲葡萄美酒訴諸味覺;夜光杯、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分別訴諸視覺、聽覺、觸覺,再三強調,不是家鄉的米酒是塞外的水果酒;不是家鄉的磁杯是塞外的杯子;不是家鄉的琴蕭、泥土,而是塞外琵琶、荊棘砂石。這位絕望又放曠的征人,身處這種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的邊塞特殊的氣味與愁情中,欲飲恐琵琶來催;欲臥怕同袍來笑,句中的衝突激盪,讓讀者看在眼裡、酸在心裡。

這首詩之高妙,經過這一番分析後,便得到相當的理解。我得聲明這不是我的創見,而是廿年前的一個夜晚,聽恩師黃永武教授的一場興會淋漓的公開演講印象。他從詩的命意、布局、張力、密度直說到音響、修辭、神韻.......從那之後,我愛上了詩,對詩的意境也有了不同以往的發現,這是老師對學生的深度啟發。那樣的夜,一輩子不會忘記。

沒有人天生聰明睿智,通曉所有的學問。負責養成教育的老師,得有把自己涵養成通才的決心,多聽演講,多看書,多進修,多和同行相互切磋,要常常自問,是不是有辦法教出比學生的領會更美麗、更豐饒的風景!

(作者為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原載【2009/04/11 聯合報】四版「名人堂」

ps:以上內容收錄在廖玉蕙所著《文學盛筵》一書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才是人生 (曹興誠)

曹興誠在台北演講時,有學生問他關於生涯規劃。他答說一生從不生涯規劃 ,只做好眼前一、兩年內的事。

十歲的我,面對天真的隔壁小女孩,她說:「大哥哥,長大後我要嫁給你,我會對你好,以後你就會知道。」

二十歲的我,面臨聯考的挫折,只聽見父親說:「大頭,不努力考上好學校,將來怎麼找到好工作,現在貪玩,以後你就會知道。」

三十歲的我,第一次相親,媒人告訴我:「小嬋是個好女孩,聰明、孝順,會煮一手好吃的飯菜,娶了有幫夫運的她啊,會好運一輩子,以後你就會知道。」

四十歲的我,收到滿是紅色的體檢報告,醫師告訴我:「大頭先生,你應該少應酬,少抽煙喝酒,少吃肉類和生猛海鮮,多運動,作息要正常。你要再不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以後你就會知道。」

五十歲的我,喝了自己兒子的喜酒,鄰座的阿桑告訴我:「親家!呷你恭喜呵!娶一個水媳婦,啊嗯哥(可是)欠腳的媳婦派管(能幹的媳婦難管),以後你丟摘啊啦(以後你就會知道)。」

六十歲的我,參加了同學的葬禮。看到浮雲蒼狗,它彷彿告訴我:「......以後你就會知道.......。」

現在的我,只擁有一本相本夾著幾張泛黃的照片;幾張忘記要寄出、也不記得要寄給誰的情書;幾件參加過無數喜喪的西裝;一紙成績單包著數十年努力後的退休金;還有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老伴。我告訴我自己:「其實,你很富有;所以,把握當下,珍惜一切,努力為人群去付出,至於以後,你根本不須知道。」

忙的時候,想要休息;渡假的時候,想到未來。窮的時候,渴望富有;生活安逸了,怕幸福不能長久。該決定的時候,擔心結果不如預期;看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下定決心。

不屬於自己的,常常心存慾望;握在手裡了,又懷念未擁有前的輕鬆。

「生命若不是現在,那是何時?」「能隨心所欲的去過生活,這才是人生!」

路已盡頭,該轉彎了

今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女生寫的文章,讓我感觸很深,她因為初戀的失敗,一直離不開失戀的痛苦而有輕生的念頭,在她想自殺的那一剎那,她看到了公車上有的一小段詩,詩的內容就有這麼一句:『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而讓她拋棄了輕生的念頭。最後她寫說:大二的我,被一個不速之客擾亂了平靜的生活卻也不經意的被另一個不速之客救贖了。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這句話其實很有意思!

當你遇到一件事,已無法解決,甚至是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心情時,何不停下腳步,暫時的想一想是否有轉闤的空間,或許換種方法,換條路走事情便會簡單點。但通常在那一刻,我們並來不及想到這些,是一昧的在原地踏步、繞圈,讓自己一直的陷在痛苦的深淵中,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放手不代表承認失敗,放手只是為自己再找條更美好的路走! 『做好手邊的事,這就是人生。』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好命從哪裡來?

()從好身體來:
 
所謂健康就是財富,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奮鬥成功的本錢。要有健康身體,
除了要注重飲食與運動外,還要正常的生活習慣,像現在有很多所謂的宅男宅女,
日夜都是顛倒的,這樣哪會有健康的身體。
 
另外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心理的健康是絕對扮演著重要的因素。
很多臨床實驗在在的證明心理會影響身體健康。健康不是靠醫藥。
 
()從好心腸來:
 
也就是說存好心,能夠有拔苦給樂的慈悲心。好到別人感受到你存在的好處,
適當的關心別人,適時的給予協助,並且不濫用好心腸。
 
()從好觀念來:
 
觀念影響決定,決定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結果。善護念是個準則,
每個起心動念都要好好護持著,佛說:萬法唯心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報。

()從好脾氣來:
 
生氣將會污染生命,不但破壞人際關係,更破壞健康,台語有句話:氣心惹命。
 所以,要爭氣、不生氣就不傷元氣。

()從好表情來:
 
出門看天色,入門看臉色,任何人都不喜歡看到煩惱、氣憤、痛苦的表情,
要想有好表情,必須存有好心,心存善念與慈悲。
所謂相由心生。心念絕對會直接示現在我們的臉上的。

()從好言語來:
 
也就是說好話,人與人之間不互相攻訐,不囉嗦、不抱怨,抱怨無法解決問題。
不談是非,不惡言惡語;婆媳之間,人際關係將會因惡言惡語而破壞;能夠舌燦蓮花,
有意義有建設性的多談。

()從好行為來:
 
也就是說做好事,檢討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具備被愛的條件,懂得惜福與造福,
平常多作佈施與善舉以廣結善緣,所謂捨得,能捨才有得。每一種有意義的事,
都能帶給人不同的快樂,多花一些時間去經營,將會改變你的命運。
 
(人生四大階段)
 
「生老病死」,如何『生得順利,老得有尊嚴,病得減少,死得安詳』
端視你對人生價值的認定如何。所以身心的健康將決定你命運的好壞,
那麼好命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能體悟多少與實踐多少了。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日生VS黃安捷 談慈濟實踐美學

 
    前言:在與「慈濟」相關的諸般場域中,如何透過實踐方式與情感的開發,讓個人感受生命真正存有的價值與意義?尋回心中的愛?如何藉由團體的能量改善社會的問題?個人在團體中,又如何藉事練心、獲得自由與快樂?


Q
現代社會充斥著二元思想,比如對與錯、美與醜、個人與團體等對立,人們過於執著,便有了分別心,忽略了實踐與情感層面。我們該如何看待與開發情感的力量?

何:西方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如尼采、海明威等,最終都以自殺結束生命;為什麼?因為純粹的思想無法給人最終的出路。

我們學習知識,便會產生價值判斷:這個該做、那個不該做;此外,我們還有情感。事實上,人經常處於知識、思想與情感三種力量的相互衝突或不一致;特別是受過較多教育後,容易偏向以知識看事情,用一己的價值觀評斷他人、評斷社會、評斷問題,卻缺乏同理心,因而做出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很多專業或公司教人公事公辦、不帶感情,不論如何都要以績效第一、工作第一,員工對老闆的忠誠僅止於薪資、職位等,跟情感無關;所以,許多人的情感是未被開發的。

然而,情感很難降服或調和。該用什麼方法呢?證嚴上人告訴我們,不是中國佛教傳統裡的拜經懺或打坐而已,實踐才是根本;在愛的實踐中,知識、思想、情感才得以結合。我認為,上人對當今佛教的最大貢獻,就是他用實踐的方式把西方思維下分立的知識、思想和情感統合起來。

所以,慈濟能把人的情感能量開發出來,不拘泥於小情小愛上,而是把情感擴展,同時還能掌握運用且不偏頗。我想,證嚴上人的偉大之處,在於其情感非常博大、非常透徹、非常單純,並且能恆持。如果沒有從情感面去理解上人,很難理解他究竟為什麼有那麼巨大的人格力量,吸引不同的人追隨他一起投入救人的行列

當你在做一件事時,要不要用到知識?要不要有想法?情感要不要投入?都要。學院的傳統記者教育學生,要很中立、很客觀、情感要抽離,這是不對的;因為,情感抽離了,就不會有同理心。

美伊戰爭時,在伊拉克邊境零下兩三度,慈濟師兄帶著台視記者採訪;看見老人家光著腳,記者立刻把厚襪子脫下來給老人家穿。這就是上人認為記者亦應做到的本分。

上人要我們把情感帶回心中;醫生看病人要視病如親,面對苦難的人要去擁抱他、視為親人一般,且還要以苦為師、以病為師,藉此昇華情感。
 
Q
慈濟的實踐法門和情感的覺醒又有何關係呢?

何:慈濟的實踐法門,就是把情感帶進思想和知識,體現利他的價值;亦即從利他的實踐方法,讓情感得以覺醒,這是慈濟法門中最重要、最特別之處──不是往生西方淨土、不是參禪打坐達至涅槃寂靜,而是透過愛的實踐,讓情感不斷地開發、不斷地擴大。其實,人的情感就像虛空一樣,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寬闊到連虛空都可以包容進來。

如何開始?就是給大家一個空間、一個實踐場域,去感受情感的力量;這原來是人們本具的,只是長久以來被遺忘了。上人說,用讀的沒有用、用講的不夠,要去做!做了就有感受。特別是在接觸苦難時,你的悲心會被啟發,理解到自己有多麼幸福,有這麼多的能量。例如,去賑災時,上人希望志工膚慰苦難,去握當地災民的手,會發現他們的手粗糙得像是樹皮一般,便會不禁生起悲心。

四川地震時,有一位十歲左右的小女孩,被挖掘出來時頭已不見了;她的媽媽幾個星期幾乎不吃、不喝、不說話。醫院裡的長期志工陪伴她,她對師姊說:「我很想念女兒,每天都寫日記給她。」師姊說:「妳最瞭解女兒,知道妳女兒最大的願望是幫助人;現在女兒不能做了,要不要幫女兒完成心願?」於是,她開始跟著慈濟一起做熱食;當時還有很多失去孩子的母親,一起加入了煮熱食的行列。她們一起挑菜、洗菜、聊天、彼此膚慰,就像家人一般,心靈就這樣慢慢地被療癒了。

沒過幾天,這位媽媽笑了!她說:「最初因為我姑娘(女兒)走了,我太痛苦了;可是,看到慈濟人這樣幫助、鼓勵我們,我覺得應該振作起來。」是慈濟人使她振作嗎?不,是她在幫助別人的利他行動中,自我超越了。所以,慈濟有一句名言:在幫助別人中,會超越自我的苦難。

又如,在斯里蘭卡有一位男士
Abudoola,他的家人都在海嘯中往生了,只剩他一人。他一個星期不吃、不喝、不說話,也不理會陪伴他、關心他的師兄;後來,有位高高壯壯的師兄想出了唱歌的法子,便對著他唱起歌來。一個男人唱歌給另一個男人聽的畫面很奇特;唱到一半,Abudoola笑了起來。師兄便遞給他玉米粥,他了喝一口後便嚎啕大哭,整個人就釋放開來了。第二天,他穿上志工背心,在義診所裡當翻譯,因為他會講英文;一個禮拜之後,他便融入了大家。他釋懷了,他超越了。

這就是在利他實踐的過程中,情感覺醒了,因而得以轉苦為喜,從小情轉至大愛,情感的泉源被開發出來了。這就是上人說的生命智慧。

Q
在《聖經》中,亞當與夏娃認識了自我之後,便開始有了分別心,你我之間便有了不信任與懷疑。懷疑不好嗎?請分享您的想法。

何:從前,我們的新聞工作訓練,講的是批判式的思維──什麼都要批判!在美國課堂上教記者要批判、要懷疑。對事可以在不疑處有疑,但若是對人也如此就糟了。在新聞學裡便有一句話:
when your mother says she loves you, check it out.當你媽媽說她愛你,你要去查證。)

這是絕對的懷疑。到了這種地步,社會可能出現什麼問題呢?為什麼新聞要走到這樣的極端?把情感抽離、把愛抽離了,把人間的事情像是對物質那樣地分析。

當你剖開青蛙,你瞭解青蛙嗎?你會知道牠有心臟等器官;可是,你不會因此知道青蛙在池塘邊快樂地歌唱,聽不到青蛙貼近大地呼吸之美。如果用探索物質的方式去理解情感,肯定會出問題的。

記者也是,太過理性化了;一味地分析批判,反而在分析中把人的整體給破壞了。存在主義認為,你永遠不能避免在分析某個事物時而不破壞它;當你分析的時候,你就破壞了它。

我年輕時讀了心理學,便喜歡分析朋友;朋友因而離開,不願與我見面。因為人經不起分析,只要去愛就夠了;分析到後來,自我會像洋蔥般,剝到後來是空的。

如果不懷疑,那該怎麼辦呢?那就要有愛。有愛,就不懷疑;有情,就會諒解。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理多於情,關係便會很薄弱,彼此便容易對立,這也是當今社會的問題

Q
在現代社會中,自我與群體似乎是對立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我與群體的關係?

何:我認為,要完全沒有自我是不可能的;沒有自我,也就無法認識自己與世界。只是,一把自我擴大,便會與群體有關;如何融入群體,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修行境界。

精神分析學家榮格認為,每個個體皆與宇宙極大的能量相關。又如,當我們理解自我或一滴水是群體或海的一部分,你就不會計較;一滴水要獨立海水而單獨存在,塵埃便會汙染它、陽光會蒸發它,水滴便會不見了,苦也就從這裡來。

一個人如果把自我不斷地擴大至大我,是因為能與群體力量結合,這有兩個意義。一是在心理學上能夠通往更大的善,所有傑出的人士都懂得運用這種集體潛意識的力量。這也就是說上人常說的,要虔心祈禱、上達諸佛聽,表示有一股能量在傾聽。我相信這個能量是存在的。

《聖經》中說,你要虔心地相信耶和華,不要憑恃你的聰明;在所行路上,你要信靠祂,祂必指引你。意思便是要對更大的善之能量臣服。佛教也說,你要相信因緣,要隨順因緣,同時要把握因緣;有因才有緣,「因」是你、是心,「緣」則是客觀環境。

如果基督徒臣服於上帝,佛教徒則信服更大的「自性」──本來的清淨自性。或進入更大之善的磁場,像是慈濟;一個共善的群體猶如大海,能讓水滴不被蒸發、不被汙染。一個更大之善的團體能造就善的個體。

每當自我有困惑、難以突破時怎麼辦?我的想法是:你要發大願,那是宇宙中更大的能量,能超越自我的狹小困境;發的願愈大,得到的能量愈大,反之則愈小。不論榮格所說的集體潛意識能量、或諸天諸佛的能量、或獲得人緣的能量,會因而匯聚進來,幫你解決很多問題。

另一方面,因為發大願不是為自己,在與人的相處中,會有更多的寬容與包容,將有更多的人幫助你;如果只是為自己發的願,別人為何要幫你呢?

在慈濟好做事,因為能量很大。我在處理危機溝通時,如果有一件事我判斷錯誤兩次,我便不再判斷了,而是交由別人判斷。當我覺得我沒有力量,我就回到群體,就會獲得很多智慧、很多資源去解決這項難題。事實上,每當我覺得碰到困難又無法突破時,往往是自己逞英雄、認為自己很行,便會碰到困難。
 
Q 雖然群體能量大,然而,個人在群體中是否一切事都能解決,在慈濟裡還會有困惑嗎?

何:如果說我在慈濟裡就沒有困惑,那是騙人的。我也曾想過,到底來對了還是來錯了?我還要繼續做下去嗎?有一次,當我很困惑時,一位善知識對我說:「你不要再想了。你都來到海邊了,為何還在海邊流連?你要把手放開,讓大海造就你。」這也就是融入一個更大的善裡。

當代最知名的神學家之一保羅‧田立克(
Paul Tillich)說,信仰本身是智慧的選擇,但也有風險;可能你所信仰的最後卻不是你要的,你必須願意去承擔這個風險。他也說,信仰不是知識,而是一種情感的經驗。

在慈濟裡,難免有人會懷疑:我這樣做對嗎?自我還是會透過不同形式表現,習性可能再次流露;雖然講的是奉獻無所求,有時還是想要別人聽命於自己。

事實上,每次覺得有苦的時候,都跟自我有關;因為自我放不大,就會縮小到小愛裡。我看過一些例子,人在大環境裡不能適應時,往往會回到小情小愛裡。

在團體中,因為要守規則或戒律,是不是會帶來束縛與壓力?人在群體中能得到自由嗎?

何:團體究竟給你壓力還是愛?這個問題總結了當今社會的一切矛盾。一切的矛盾都發生在個人與群體中;當個人與群體發生問題時,個人也會發生問題。問題在哪裡?群體裡總會產生不同意見;如果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最後會格格不入,愛就遠離了。當你思想一執著,情就被壓抑;這樣的狀況會經常重複出現在人的生命中。

二○○七年寫《一念間》時,我的生命狀態非常喜悅;但是,過了一、兩年後碰到了瓶頸。因為,在團體裡還是有自我,希望得到實現的驅力,這種驅力會引導我走向孤獨。當我寫《慈濟實踐美學》後,自我的傲氣與執著又強了。但是,理論談久了,情就薄了、愛就淡了,沒有愛的人就會覺得苦。

上人有一次突然對我說,沒有完美的制度,碰到問題時要往內心下功夫。世界上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意見,重點不在於誰對誰錯,而是要用愛彼此涵容。《中國易經》講:「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一定並存,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世界,重點是有沒有心量把各種力量涵融在一起。

群體如何讓個人得到自由?就是愛!當團體裡有愛,你就會自由,感到活得快樂。快樂與知識或思想無關。我最近的體會是:要回到愛的本身,但不在於你得到多少愛,而是你有多少能量去愛別人。

每個人都會有煩惱,在群體中有很多限制,可能常覺得被束縛;可是,當你放下這一切,自我的能量可能更大。為何現代人公司或家庭裡有那麼多問題,就是因為愛不見了。

我的理解是,上人一生的努力,就是希望把每個人的愛找回來;在團體中,愛愈大,個人就愈自由快樂。如果能包容不同意見的人,心就愈大、能量就愈大,你就愈快樂。
 
Q黃:因為西方理性主義的二元論,才會產生所謂的兩難困境(dilemma)、悖論(paradox)及矛盾(ambivalent)等關係。在慈濟,沒有金錢報酬,大家還那麼努力開心地做;即使「辛苦」,大家卻說很「幸福」,這似乎是一種paradox。請談談上述三種狀態。

何:
dilemma是處在一個選擇上的兩難困境裡,paradox則是看起來表面相反,但骨子裡卻是一致的。具體地說,例如,群體與個人看起來立場是相反的,但在我的觀察中,在上人的法之下,兩者卻是一致的。

ambivalent
就是指兩種情感並存,例如說在群體中還想凸顯個人的成就;既要愛人,又想彰顯自己,什麼都要,這樣肯定會很苦。又如,你希望生活舒適,卻又希望節能減碳;要度化眾生,又想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祿。如何超越ambivalent,把互相衝突的欲望逐漸化解,這也是生命中很大的課題。

團體給人的究竟是一種依託或是一種壓力?也許都有。它很
paradox,也很ambivalent,讓你既愛又怨。在欲望的層次裡經常會有ambivalent情結。

對一般人而言,欲望與愛相互衝突時,兩者都要相當不容易,卻也不能完全不要;因此,須要找到調和之道。

我們一直被教導要追尋自我、要自我實現,馬斯洛(
Abraham Maslow)的需求理論便說,自我實現之後上一層才是社會奉獻。問題是,自我什麼時候實現?比爾•蓋茲實現了,他便投入慈善;然而,很多人可能都還沒有實現,就已經投入慈善了。
所以,上人說,不是自我實現後才去做社會奉獻,而是可經由社會奉獻得到自我實現,這也可說是一種
paradox。所以,上人的思維可說充滿似乎相反的困思邏輯,卻是最合理的一種生命智慧。

又如,上人常說,要用菩薩心愛你的小孩,用父母的愛去愛別人的小孩;這話聽起來似乎很弔詭與矛盾,很
paradox,其實卻充滿智慧。

每當我自認為比別人行、有傲氣出來時,就會卡住,很多事辦不好、做不成。因為傲氣會縮減自我的能量。事實上,你愈謙卑、愈縮小自我,能量愈大;你愈虔心、愈單純,力量愈強大;你愈沒有自我,就會得到更大的我(大我)。這就是
paradox,一種困思邏輯。

在電影《阿凡達》裡,納美人的辮子和鳥等萬物可以連結,透露一種屬於東方的智慧:一切的都能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說萬物都是連結在一起的。

所以,佛陀覺悟時,悟到一切天地萬物都是相互關聯的,有如因陀羅網,個體與群體相互輝映,這也是
paradox

(引用自:大愛之友54期 整理:簡毓嫻)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431%3A-vs&catid=93%3Aculture-project&Itemid=386&lang=zh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真正的福田是要往內修,內修──感恩心、尊重心、恭敬心

「福如東海」,是稱頌他人生日的祝賀詞,祝福對方擁有像海一樣深廣無盡的福氣。這又何嘗不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期待呢?

「福」,有圓滿的意思,指無有不順。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社會上有很多的人會希望透過看風水、選方位等來「改運」;也有人求神保佑。但這些是擁有福氣的方法嗎?究竟福從何而來呢?

曾有一篇報導,記載著一位非常有名的堪輿師(俗稱風水先生)的親身體驗。他曾受富商重金請託,尋找一塊旺地以安葬富商父親的遺骨,於是多方找尋、勘察。

一日,走過一段奇陡無比的山路,等到爬到山頂,早已上氣不接下氣、口乾舌燥。適巧此處有人設一大茶缸,缸上寫著「奉茶」二字,似乎料到行人至此,最需要的就是「茶」。但打開缸蓋舀茶時,發現茶面上浮了一層稻殼,不管再怎麼小心舀,茶杯內還是舀進數十粒稻殼。所以,喝茶時,必須吹開稻殼,慢慢地、小口小口地喝。他一面喝,一面心中抱怨:「既然奉茶,為什麼還要這樣整人?我也來作弄一番。」問過路人,知道這缸茶是住山坳處一家破落戶的老人所為。

這位風水先生從高處往下望,山坳處在堪輿學上是個不好不壞的地方,但屋旁的平地,卻是凶地。風水先生因為剛才喝茶時的懊惱,來到這戶人家,故意告訴老人家,隔壁的空地是塊吉地,為了表達自己的謝意,願意免費定樁看方位。這位奉茶的老人自是喜出望外,連聲稱謝,並且依著他定的方位,簡簡單單蓋了間新草屋就搬進去了。

十幾年後,風水先生想起這件事,想知道結果究竟如何,特地從老遠的地方來看個究竟。奇怪!草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豪華的別墅。懷著重重疑問,風水先生按了門鈴,開門的正是那位老人。老人看到他非常高興,迎他進屋親切招待。不待風水先生詢問,老人自己就滔滔不絕地說:「自從先生幫我看了這個吉地後,家中一切大小事都平安順利。三個兒子出外經商,個個賺大錢,因有許多客人來訪,孩子說舊房子太簡陋,才改建成這棟別墅,可是我們仍不敢更改先生所定的方位,這一切都歸功于先生的恩賜!」

臨走前,風水先生把積存在心中十多年的疑惑說出來:「為什麼要在茶水內放進稻殼呢?」老人笑呵呵地說:「一般人爬陡坡到達山頂時,都已氣喘如牛,這時,若猛喝水一定會嗆到,咳嗽不停。所以,我故意加入洗乾淨的稻殼,這樣,喝水前,一定得吹個兩三下,把稻殼吹開,如此緩衝一下再喝水,就不會被水嗆到了!」風水先生至此才恍然大悟,口中自言自語地說:「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從破落的草屋到豪華別墅,凶地卻成為吉地,絕不是因為風水,而是「福人居福地」。

由於善的心念,而得到良善的回饋,這就是福報。福報是由修善而來,修善則積福。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是禍、是福,端看種的是善或惡的因,絕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福報。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唯識--傷痕實驗
作者: noname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
 
關鍵的是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
 
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
 
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嗎?
 
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

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麼樣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來,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這個時候,需要改變的,正是自己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師行腳》觀世音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觀世音

上人悲憫眾生,那分救度苦難的情深意切、思深慮遠,常令魯鈍的我不知如何形容才能貼切。近日閱讀《慈濟叮嚀語》,卻發現最佳詮釋就包含於他老人家在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四日於慈濟委員聯誼會所作的開示。

當天正逢觀世音菩薩聖誕,上人將「觀世音」三字以簡單方式略作解釋──

「『』即是看的意思,當然不像是人的眼界有距離,受限於色彩與形態。觀世音菩薩的觀性不受視力距離的限制,亦不受色彩與形態的阻撓。他能從世間千形萬態的苦狀,直透視到眾生無形的業力內層。也就是說,此菩薩常以慈心慧眼來『觀』看世態苦相。

』間是眾生善惡雜居地,觀世音菩薩與這世間眾生特別有緣,故常倒駕慈航,往返人間救度苦難。

』即是宇宙間一切人、物、動、靜……諸種聲音。音須用耳根去聽聞,而我們一般人收聽的範圍卻是有限,需依靠物與物相互引發而出的粗相聲音。離開物體動態而靜止下來時,一般人的耳根就無法聽出它潛在物體自性極微細的聲音……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不但能透徹地聽受宇宙一切萬物動靜的聲音,尤其能收縮眾生潛伏在心中的喜、怒、哀、樂、驚恐、畏懼、呼救、喊苦等靜止無言的聲音。

總之,觀世音菩薩是用其『圓滿的大慈悲心』,以綿密審慎的態度,來觀察世間一切動靜中所潛伏的險惡苦難的諸種形態,進而再運用其『智慧力量』來普救世間一切的苦難。」

凝視上人在各個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身影,體會他老人家數十年如一日的言行、身教,豈能無良深感悟?
 

「舊法新知」引人入勝。同年十二月的《慈濟叮嚀語》,記載著上人對「愛」的闡述──

佛教所謂的『慈』,我總喜歡說它是『透徹的愛』或『無色的愛』。一般人所說的『愛』都是有對象與範圍的,隨個人的情感。那是狹窄及有限礙的,以佛法的名詞來說,是有染污的愛。而我之所以說『透徹的愛』,是毫無愛此憎彼的對象──分別心;更沒有範圍的限礙,它能超然而透徹的去愛一切眾生

尤其於『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族與種族,只要是有苦有難的『時』、『地』、『人』,只要是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的,都會盡量設法去做,絕無索求回報的意念,這也即是我常說的『無色的愛』。這種愛,才能愛的普遍、愛的透徹、愛的乾淨俐落。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絕真淨愛。」

二十八年前的這段話,相信是上人對「大愛」一詞的早期思惟。發人深省的是,四十三年來,他老人家無時無刻不在徹底實踐著這個信念。就拿最近一次的隨師行腳來說,一月二十四日,上人在前往台中慈濟醫院的途中,把握時間與海地賑災團視訊連線;三十日在等待視訊連線的空檔,依舊分秒不空過地聽取高雄杉林大愛園區的學校設計報告。

走筆至此,近五百戶受災鄉親陸續遷入杉林大愛園區;屏東縣高樹鄉新豐村的大愛屋已上梁,霧台鄉的大愛屋、玉井國中的簡易教室也在規畫中;海地的第二十七場發放剛剛完成,智利賑災團也已在當地展開部署……

這就是愛──透徹的愛,無色的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絕真淨愛。

時間的觀念

靜思精舍新闢的庭園已經草木皆盛,大殿的擴建工程則是仍在進行中。漆成白色的鐵皮隔出通往齋堂的過道,圍籬上開了一個不大不小、視野絕佳的方口,讓上人不必到工地就能了解工程進度。

「大愛的心猶如一朵清淨的蓮花,不論在任何環境都能散發清香。」把這兩幅攝於今年二月的風景放在一起對照,讓我直覺地想到這句「靜思語」。新講堂走廊的優美寧靜無須多言,就是正在擴建中的大殿工地也是整整齊齊、清清爽爽,複雜的看起來也簡單。

記得有回隨師行腳,一位來賓好奇地請教上人,為何能夠如此孜孜不倦,每天不間斷地長期為眾生付出?上人不假思索回答:「因為我單純。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工作就很難持久。」

在之後的另一個場合,我又聽到上人說:「世間法有重重自我排斥的無明存在。心寬能包容更多人,念純不會被傷害。心寬才能成就別人的道業。師父不談怪力亂神,但我重視因緣果報、更重視眾生共業。」

空無一人的畫面也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時間。想到時間,就會想到上人在去年底歲末祝福時所作的開示──

「過去一秒我們在想什麼?做什麼?說什麼?念頭快速,比秒更快,閃過的是好的,做出來就是永恆。好好把握,剎那就是永恆。對的事就要繼續做下去,慧命隨著歲數日日成長。」

上人說,這是時間的觀念。

在全台歲末祝福時,隨師行腳人員也包括電子閱讀器的研發小組。為了建立更有效率的登錄、閱讀、溝通工具,上人親自試用樣品、不斷提出功能建議。有時技術人員覺得不可能,上人卻不死心:「我的想法大膽,可能傻傻的,但是我認為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凡事唯心造。我的大膽是細心的,而且是耐心的,一般測試電腦的人沒這樣的耐心。我用很多的眼力,一次又一次地試,無論有多複雜、繁瑣,我都不會放棄。開始做了,就不能失敗。」

看到上人寫字的這張照片,我就想到,有一回研發小組請上人測試書寫功能。他老人家下意識地提筆一畫,就是個「正」字。沒有什麼更能說明什麼叫做「身、口、意」三合一了。

上人曾說:「『誠正信實』是我的命,『慈悲喜捨』是我的工作;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總是問心無愧、心常輕安。」

他老人家如此自律,也如此教育著所有的弟子。三月四日,我們在台中慈濟醫院參加志工早會連線,聽上人講「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心是惡的源頭,形於身體的行為,心念若是有一點點的偏,人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差錯。整個大乾坤受人類心力影響,人在秒間造作累積,很多的業合起來就變成了眾生共業

救世要從救心開始;上人於三月十六日又指出,要搶救人倫道德,讓人人守規戒,循著正統道路去實行:「每個行業都可利益眾生,在任何行業做事都要專、精。人人專一分的心、合一分的愛,就可為各種不一樣的苦難解困、援助。」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20期》電子書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521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慈濟「大愛無國界」之實踐談人間佛教

2008年4月21日 釋德傅
 
     本文從證嚴法師倡導「大愛」的理念作出發,經由國際援助與社會關懷的實踐,使佛教普遍於不分宗教、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局限於臺灣本土,討論如何跨國界,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傳達「大愛無國界」的信念,說明人間佛教在現代佛教中,可作另一種展現。「大愛」一詞,雖非新詞彙,卻已廣為慈濟志業所用,是啟發愛心的「道場」。

不同宗教信仰者相處和諧,常見於人道救援的慈濟海外賑災中,不同宗教的彼此尊重,為「救人」有情感的交融與同理心。從實踐層面而言,不宣揚慈濟理念,單純的只是為了救人,因此災民或官方人員,並未感受到傳教的氣氛,受災戶或是前往義診的傷患,也可能從「受助者」的角色成為「助人者」,慈濟基金會救援的工作中,讓受助者得到安慰;從信念層面而言,不必透過語言在當地向民眾詮釋何謂「大愛」,卻能「說明」大愛已跨越了國界,毋需以言語宣揚佛教道理,自然而然能讓不同種族與宗教信仰者,願意參與助人的工作;對於參與援助者能因此體會到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同時也為人間佛教的弘揚開展一進路。

一、前 言
 
人間佛教的起源,是來自於太虛法師,他倡導人生佛教,力行佛教改革,而後印順法師闡揚人間佛教,在臺灣有深遠的影響。太虛法師的「人生佛教」因應世俗諦的理論,以提倡五乘共法為主的人乘行,由「人乘漸階佛乘」的基礎,開演出成佛理論;印順法師則是進一步從佛教的思想發展進程上,闡明了人間教佛為佛法的原始性格。

「人間佛教」如一把大傘(overarching umbrella), 傘下所延續的是不是印順法師初衷的人間佛教?藍吉富(1999)認為,就臺灣著名的大道場來看,佛光山強調的是「人間佛教」,所走的「人間性」、「生活性」與「國際性」風格。法鼓山弘揚「人間淨土」與「心靈環保」的理念,在佛學教育、禪修風氣的提倡與國際佛教學術的交流方面成效卓著。慈濟基金會(以下簡稱「慈濟」)走的是社會關懷與救濟路線,在臺灣及國外所從事的社會救濟成果,已取得國際口碑

由此可見,人間佛教的展現可依時代潮流的遷變而有所不同。本文從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的發展乃至跨國界,討論其宗教實踐無不與證嚴法師的理念息息相關,法師以「大愛」理念,教示慈濟人面對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應秉持尊重的態度,雖然世界各個宗教名稱不一樣,但是救人濟世的精神卻是相通的,因此法師對於不同的宗教及其信眾,都是尊重而不比較。慈濟志工們都秉持這分精神落實於當地與社區。較特殊的是,慈濟成立迄今以逾四十一年,海外慈濟人分布地區,截至今年四月,共計有39個國家、252個聯絡點(含美洲、亞洲、大洋洲、非洲、歐洲),證嚴法師始終在台灣傳揚理念,卻不曾親自到海外弘法,即使是法師的座下弟子(僧眾),也沒有在海外各分會點駐錫傳法,但是慈濟在海外的聯絡點仍在正成長中

證嚴法師的理念,透過其志業的平面與有聲媒體作傳播,成為慈濟人奉行的圭臬,因此法師的理念維繫慈濟志業發展有緊密的關連,如何在不同的國家推廣佛教義理?如何讓不同種族與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所接受?筆者認為最顯著的關鍵,在於證嚴法師的「大愛」思想。

「大愛」一詞,已非新的詞彙,無論基督教或佛教都曾使用,一如基督教或天主教談「博愛」,佛教也曾使用。本文則以證嚴法師所倡的「大愛」理念為主軸,就廣為慈濟志業所用的範疇下作討論。

二、大愛思想與宗教實踐

從佛教來看,「大愛」可前溯自倡導「人生佛教」的太虛法師(1890-1947)回應李姓學者提出的「基督之大愛主義」一文, 「愛」字含義甚廣,能力尤大,宇宙萬有皆生於愛。太虛法師進一步說明:

故依佛教而言,愛亦由於萬有因緣和合而生,非由執我而生。此在佛教則不名愛,而名之曰大悲心。佛之大悲,乃依觀察眾生之苦惱而發起大悲救濟之心。非由謀自我發展所引起之貪愛可比,故為純善而無惡之大愛,為一切諸佛產生之母,為一切佛法發源之地。

以上可見太虛法師將「愛」定義為一切善惡諸法之策源地,因使人的行為造作,都不出這個範圍。證嚴法師倡導「大愛」為慈濟精神所在,對於「大愛」的詮釋是:

大愛就是不分宗教、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人類需要宗教;宗教,就是要啟發人人的愛心。不論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也好,都能彼此容納。

證嚴法師對於神職人員的看法為:

修女也是「出家人」,同樣是走入大愛,我們也是出家,她們也是出家,只是不同的宗教名詞,可是我們有共同的一念:博愛、大愛和慈悲,同樣的心,只是名稱不同。

在證嚴法師的宗教理念中,宗教與宗教間如能和諧、共處,互相尊重,也是大愛精神的表現。法師所界定「大愛」與「博愛」的意涵是共通的,在面對不同的宗教人士時曾表示,「宗教」就是要啟發人人的愛心,任何宗教都是富有愛心的。

我們的愛要普遍於各個空間,要愛普天下之人,只要何處需要,我們有力量,就應該去付出,做一個最有福的人,希望慈濟愛的種子能在全球撒播。愛是相通的,不分宗教。(講於2005年2月10日)

即法師是以人人本有的「愛心」,來淡化不同宗教間的差異,所以當國際間有災難發生時,在海外慈濟人便迅速前往災區提供援助,目的也不在宣揚佛教教義。證嚴法師對於在海外「做慈濟」的慈濟志工,並沒有從臺灣提供協助,只是教導他們須「取諸當地,用諸當地」,要因應當地所需,而避免予人「傳教」的印象。例如 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蘇門答臘亞齊省附近海域發生芮氏規模九級地震後引發海嘯,共有十二國受災。東南亞的慈濟志工在海嘯發生後,立即趕到災區進行救援。

三、宗教合作

慈濟的援助工作,對於伊斯蘭教國家也是以等同的方式,從「急難援助」展開宗教合作的可能,例如:2003年12月26日伊朗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七強震,巴姆市七成房子全倒。為了讓學生能儘快趕上課程,慈濟賑災團親自勘察,以了解伊朗的建築風格及需求,評估當地的營建能力與重建學校。一位協助翻譯何先生,他是甘肅東鄉族的回民,信奉伊斯蘭教,相當瞭解伊朗人的生活文化,對於慈濟的援助很感動,他說:「希望穆斯林都是慈濟人,慈濟人都是穆斯林。」這話顯見慈濟志工們在伊斯蘭教國家的融入程度。

當地的人指出,伊朗硬幣背面,有蓮花標誌,也有八瓣葉子,與慈濟的蓮花和八正道,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在漢朝時,伊朗早與中國有所接觸。 蓮花標誌是否從中國傳過去的?雖有待史料的考證,然而對標誌的相近性,證嚴法師說:「他們的徽章,其實我都沒有看過;竟然和我們那麼相近,可見真正的宗教就像大海;就如同溪、河、江;溪就是溪水,河就是河水,井就是井水,水溝水就是水溝水,其實水是一樣的。」

除了伊斯蘭教之外,慈濟也與基督教團體合作過國際援助方案。例如:1998年與基督教的美國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攜手合作,援助阿富汗震災,1999年合作醫療援助阿爾巴尼亞難民營。此外以「醫病」、「醫人」、「醫心」為宗旨的國際慈濟人醫會(Tzu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 TIMA)於1996年成立,包含醫院、洗腎中心、義診中心等在內的醫療義診團隊,醫生成員平日在居住地服務,當發生重大災難時,也會跨國緊急支援。

其中有一位專長口腔外科的醫師是基督教徒,曾經參與多次人醫會義診,他在不同的信仰間發現共同點:基督教說「博愛」、證嚴法師說「大愛」。他認為,慈濟所強調的尊重、責任、奉獻、寬恕等,和他的信仰都是一樣,可以藉由醫療服務,體現尊重生命的精神。

證嚴法師對信眾們宣揚大愛思想,並不凸顯「大愛」與天主教或基督教所說的「博愛」有差別;法師將此二詞詮釋為「相通」與「等同」的。這使有不同信仰的信眾在參與慈濟舉辦的活動時,不會有排他性,或是被迫參與佛教儀式的情形, 因此吸引不同信仰者,或是伊斯蘭世界的國家的民眾也願意投入慈濟志業。

筆者曾訪談一位虔誠的基督徒陳醫師,他十餘年來在佛教慈濟醫院工作場域,卻又有堅定的信仰。慈濟醫院的志工對於他的不厭其煩,以及詳細問診的態度都十分稱讚,許多經他師手術成功後回診的患者都會這樣表示:「本來我連走路都無法走,看了報紙,人家都介紹陳醫師人很好,很熱心幫我開刀。」「陳醫師很細心問痛在哪裡,也會告訴病人,他要怎麼開刀,讓人覺得很放心。」「在這裡,陳醫師讓我重新站起來,讓我有重生的感覺。」面對回診病友的感謝,陳醫師只是簡單地對病友說:「你要感謝主!」

「感謝主」這是我們經常從基督徒的口中聽到,陳醫師要病友感謝主而不是感謝他本人,他將治癒病人的這一切榮耀,歸於上帝的恩賜。陳醫師對於個己的宗教信仰很謙和地表示,對《聖經》並沒有時常奉誦,因工作忙碌無暇上教堂,但他深信每個宗教的信仰,都是引導人人向善,他也在生活中力求實踐。他對筆者表示:

對病人,我都是盡最大的努力,手術的成敗內心的壓力也很大,連內人都感受到。每次只要有手術在進行的時候,她就無法做家事,直到我打電話給她,告訴她說「手術進行順利」,才真正鬆一口氣。人家說「視病如親」我覺得自己是「視病如子」。我對他們﹝指病人﹞很用心,我的心也是會因為他們的病況而激動,我是真的很用心為他們做這些事。(筆者筆記)

陳醫師在醫院中行事相當低調,他在忙於門診時並不會傳播福音,而是身體力行對基督教的堅定信念。他說會在佛教慈濟醫院一直服務至今,是因慈濟醫院不因他個人宗教信仰不同而加以排擠。他曾經在一次與證嚴法師的談話中,提到自己是基督徒,想知道證嚴法師對於在慈濟場域中有「異教徒」的看法,證嚴法師當下就跟他說:
你是基督教徒,其實你是什麼教,對我不影響,我也不怕你是基督教,只怕你沒有信得透徹而已。如果信得透徹,基督教是博愛,佛教是慈悲,是大愛。博愛、大愛,其實方向是一致的也疼愛人類。只要你把你的宗教信仰徹底、很正確,我也很喜歡。(潘煊, 2004)

筆者也從慈濟志工長年在南非「取諸當地,用諸當地」 的成效,如南非有位慈濟志工G, 她的家在一次的意外,台灣慈濟人送去十五個貨櫃衣物,在各個部落進行發放,她在接受援助之餘並表示,慈濟人在她最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就像是上帝派來拯救她的「藍衣天使」(歐君萍, 2003)。

慈濟志工G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她的家人都很喜歡她當慈濟志工,因為參與慈濟志工P在南非辦的慈濟職訓所,其中設有縫紉班幫助當地族人得到很多學校和教堂的訂單,進一步也改善了他們貧困的生活。從2002年初,包括慈濟志工G等非洲裔慈濟志工,開始走入社區,其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是照顧愛滋病患,並進行防治愛滋宣導;現在的她不僅天天講慈濟、做慈濟,甚至有時禱告也念「阿彌陀佛」!慈濟志工說:

假如現在有人問我:「是誰燒了你的房子?」我會告訴他:「我忘了!」如果在以前,我恐怕會找人殺了這些暴徒。現在我要以對人付出關懷和愛,取代心中的仇恨報復。……雖然 Michael (慈濟志工P的英文名子)和我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但我們身體流的血液同樣都是紅色的;正如佛教的「大愛」和基督教的「博愛」都一樣是教我們如何去愛人、去施捨。(歐君萍, 2003)

慈濟志工G表示,在種族歧視的年代,族人根本沒有機會與白人平起平坐;慈濟志工P每次邀請她到他家,他的家人都待她像貴賓一般,讓她感受非常深刻,因此她相信這就是大愛的精神──不分宗教、種族、膚色地去愛人(歐君萍, 2003)。「大愛」與「博愛」就證嚴法師在詮釋下並無差異,「正信」與「信得透徹」而能發揮大愛,才是證嚴法師所在意的。

四、無國界之「行經」

「行經」一詞,是證嚴法師提出類於「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概念,並解釋其意:「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法師認為,誦經只有「口誦」,身體力行便是「行經」。慈濟行經的場域,如何跨國界,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慈濟志工的身體實踐/行經是融入當地的因素。

2001年美國紐約發生九一一攻擊事件,證嚴法師急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發起全球「愛灑人間植福田: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運動,透過街頭宣導、發送祝福卡。10月13日(取「一人一善」的諧音)第一場燭光祈福晚會往關渡園區舉行,邀請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及企業代表,共同祈求世界和平,表現宗教交流的「大愛」精神。

慈濟開展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都是循著證嚴法師所倡導的「大愛」精神。昭慧法師(2003)提到「證嚴法師導引著慈濟團隊,讓他們以直接參與、親手布施的方式,在人與人的真情互動中,體現了『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這正是台灣數以萬計慈濟人,畢生辛勞、無怨無悔地追隨證嚴法師的要素。」

2004年l2月聖誕節過後,在印尼北蘇門答臘島西部外海發生巨大海嘯,襲捲十二個國家,三十餘萬人喪生,距震央千里之外的斯里蘭卡,成為罹難人數僅次於印尼的重災區。

慈濟計畫在斯里蘭卡展開救災的工作,賑災醫療團集合慈濟在台灣醫療網的醫護人員前往災區。斯里蘭卡的海軍、巴基斯坦陸軍皆參與慈濟在災區搭建帳棚的行列;一位巴基斯坦的陸軍上校,在參與支援慈濟醫療站與帳棚區時說:「我無法想像有人志願犧牲假期、時間,從遙遠的國家來協助陌生人,這分心讓人感動。」有位醫師說:「我們有從馬來西亞、新加坡,還有台灣來的。很單純就是為了陪伴災民,讓他們感到有人關心。」(邱淑絹, 2005)

慈濟的國際賑災援助過程中,志工並不談慈濟理念,單純的只是為了救人,因此災民或官方人員,並未感受到傳教的氣氛,在感動之餘,受災戶或是前往義診的傷患,也可能從「受助者」的角色成為「助人者」。例如在災區,有一位年約30餘歲的男子拄著拐杖、跛著腳去領取物資,他的親人因海嘯喪生,在慈濟志工們加以的安慰後心情較穩定,他因為懂英文,也跟著在災區(漢班托塔)協助慈濟志工與村民交談。另有當地的居民說:
海嘯以後,我的生命完全改變,對未來毫無希望。但是你們出現了,如神送來的禮物,讓我見證到真正的愛。(邱淑絹, 2005)

一位參與慈濟發放的當地女孩子,也是災民,她感動於慈濟志工生活上的關懷,而陪著慈濟志工去找災民,了解其需要。她說:

從慈濟志工身上,我學到好多,做好多這輩子第一次做的事,每天結束工作時,好多志工都會問我:「累嗎?」我都說不會,因為就算身體會累,可是心靈上的確好快樂。我覺得人生變得有希望了。(邱淑絹, 2005)

以上顯示,慈濟志工的關懷呵護,成了災民重新面對生命的動力,慈濟的醫護人員,在醫療站發放與義診同步進行;義診時必須忍受饑渴與屍臭,一位志工說:
    
整天只喝幾口帶來的飲用水,四周像是戰亂的樣子,到處都是屍體,有的已經開始腐爛,整個都是蛆,……實在沒辦法忍受那種環境,幾乎所有的居民都逃離市區避難了。我們每天晚上都要開會,評估後續的工作計畫,有時候得靠微弱的燭光,準備隔天需要用的藥物和物品。(邱淑絹, 2005)

在環境條件相當惡劣的情況下,慈濟志工也是處於與災民相同的環境裡;他們敘述身體勞動的過程,並沒因為累而不做,或是面對周遭環境惡劣而產生厭惡的態度。有當地的慈濟志工說:
總覺得當志工就是「找麻煩」,就是找出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遇到的麻煩,並想辦法讓他們的麻煩,不再是麻煩。如果說海嘯是真主給我們的考驗,讓我們學習悲傷是不能幫助我們,而是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重新獲得幸福,自己也會得到快樂。(劉雅嫻, 2005)

另有參與義診的印尼醫師A,提到他在災區被通知前去為一位搬入慈濟所搭建的棚區婦女接生,他說: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接生,卻是第一次在這樣設備不足的地方接生,其實我蠻緊張,只能憑經驗而已,在大家一致加油中平安產下一名女嬰,我建議那寶寶取名為Suchi Karmila因為印尼文Suchi是「聖潔」的意思,讀音很像「慈濟」,是紀念也是感謝。(劉雅嫻 2005:172)

不同宗教信仰者相處和諧,常見於人道救援的慈濟海外賑災中,他們彼此尊重,為「救人」有情感的交融與同理心。慈濟在救援的工作中,讓參與者實際「用手做」、「眼睛看」、「耳朵聽」,讓受助者得到安慰,而不用透過語言在當地向民眾詮釋何謂「大愛」,慈濟志工的愛心付出是「行經」,也讓受助者感受到佛教的慈悲行誼

五、結 論

「大愛」是慈濟信眾志工在「行經」時,已跨越了國界,毋需以言語宣揚佛教道理,自然而然能讓不同種族與宗教信仰者,願意參與助人的工作;對於慈濟志工則能因此體會到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印順法師(1998)曾在著述中提到:

成佛,即人的人性淨化與進展,即人格的最高完成。必須確定人間佛教決非同於世間的慈善事業,是從究竟的佛乘中,來看我們人類,應怎樣的從人而向於佛道。

印順法師向筆者就「人間佛教決非同於世間的慈善事業」作說明,這句義涵是建構於「自利利他」須發「菩提心」為立意的;也就是說,沒有發菩提心與自利利他,那麼所做的助人工作,只能算是慈善事業而已

從上文所述,慈濟以大愛精神與理念,無論從不同宗信仰者,乃至推動到海外的不同國家、族群,這種「無國界」的「大愛」顯然有相當大的包容性,讓參與慈濟工作的人,能在「利他」的助人行為中,同時也能「利己」。

慈濟在「精神上」雖然沒有直接承襲印順法師思想體系,但是在「行動上」則是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的「人間」佛教,以「行證」體現佛法。如伊利亞德(Eliade 1959:86)提到:「所有真實的宗教經驗都是反映一種(宗教人)不懈的努力,去揭示萬物的根源、終極的實體(的顯現)。」所以宗教經驗的本質,並不是脫離凡俗世界以外去尋找另一種以離群為目標的生活,而是融入於生活。

慈濟的場域提供慈濟志工們行菩薩道的慣習,流動性與多元性的場域空間,形成一套修行系統,同時也跨足國際,進入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將佛教教義落實為大愛行動,而不再局限於台灣本土,因為融和異文化與族群,為「人間佛教」從實踐層面其發展與時代意義,值得關注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資訊網》
http://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8%3A2008-11-11-06-29-25&catid=38%3Aread-tips&Itemid=560&lang=zh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聖感

撰文‧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插畫‧李讚成

有一種「神聖感」,來自於人與人的近身接觸,
來自於發現原來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生命,創造奇蹟。


台灣是個眾神各有其位的宗教寶地,大街小巷不難尋到香煙繚繞的氛圍。俯視善男信女跪拜的諸神臉龐,因為無言,所以顯得無限神秘與威嚴。

因此,登寺廟大殿,人們會不由得肅然起敬。這是與凡俗隔離的潔淨之所,許多煩憂暫時止息,人心彷彿可以直達寧靜祥和的天庭。

這一種「神聖感」,很容易在生活繁瑣中消磨殆盡,所以人們不斷地返回,再求神通廣大的護佑與指引。這是無止境的來往輪迴,人們不斷在自身以外追逐放大的「神聖感」,大到虛幻無著。

然而,有一種「神聖感」,實在有力,可歌可泣——它來自於人與人的近身接觸,來自於發現原來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生命,創造奇蹟。

這樣的「神聖感」遍存於慈濟。證嚴上人是轉動大愛能量的源頭和核心,他眼觀天下、耳聽八方,大心照拂世間無數貧病眾生。他也為許多心苦的眾生指點迷津,步上覺今是而昨非的明路,也步出小我的格局,照亮別人的路。

上人令人聯想千古的菩薩柔腸,造就不斷增生的濟世志業,沒有言語可以形容:那不停駐在任何表象成就的心,是怎樣靜寂清澄的境界?

眾多的慈濟志工,各有各的生命演義。透過廣播、雜誌和電視的報導,近年來還有「人文真善美志工」的觸角,映現了生命的種種不平凡,淡忘塵勞滄桑,回歸自助助人的單純輕安。

我對他們的敬意,大過廟宇的神祇。因為他們開展的神聖光譜,體現了神佛教示,那無非是安樂淨土的實踐,就在眼前當下可見。我可以借鏡反觀自省,起慚愧心和信心,相隨進入那一片光明的世界。

人與人間的相互薰習,渾然不分你我,可以合力轉不可能為可能,不必進廟堂,就可以在不可思議的事相中體驗神聖。在「神聖感」中,人並非在「神聖」之外,而在「神聖」之內,感到振奮,喜樂似神仙。

特別是,當無數的志工可以不分宗教、種族共事時,各自信奉的神是何等面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昇華人性,在關懷幫助他人的行動中,進入救苦救難的神性。

關於「神聖感」,還有很多新時代的現象和體驗值得深思。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9期─百川歸海》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intro&id=45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家論述﹞定位慈濟,詮釋「大愛」

2010年3月01日 李國政(自由撰稿人)

自1945年光復以來,六十多年,臺灣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大變化。雖然影響臺灣社會最鉅的變化是政治民主化和經濟起飛,但由於全世界戰後民主化的國家不知幾凡,經濟躍進的國家也在所多見,有些比臺灣更富戲劇性,如以色列、日本和中國大陸,在世界的大範圍裡,臺灣的民主和經濟成就並無特別之處。

戰後六十多年,臺灣社會有兩件事物,無論是從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縱坐標,還是世界舞台的橫坐標角度,各以價值觀的正負面呈現出特殊性,有典型意義,值得深入研究。兩件事物中,價值意義負面而被視為反面教材的,是族群衝突;意義正面而成為典範的,是慈濟。

然而,臺灣輿論習慣上只將慈濟看成一個普通宗教團體,只是規模夠大,或是一個實施所謂「企業化經營」的、有效率的慈善團體,如此而已。

如此解讀,距離慈濟應有的定位和她能弘揚的文明意義,距離實在太遠。慈濟就其「外在」的「硬體」而言,是規模:她是華人世界最大、世界佛教界最大、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團體。這樣一個「三大」的慈善團體,竟然誕生和成長在小小的臺灣,光是這一點,就使慈濟具備了縱坐標的中國意義和橫坐標的世界意義。

慈濟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她內在的「軟體」本質:富於原創、超越西方的人道主義實踐,及其所蘊涵的人文價值:「大愛」—— 這兩個字可以概括慈濟所做的一切。慈濟是一個宗教團體,但慈濟雖「始於宗教」,卻並不「止於宗教」,而是超越宗教,慈濟的「大愛」理念和實踐,具有在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普及推廣的普世意義。

這就是替慈濟定位和研究「大愛」之意義所在:因著「大愛」的人文價值,就近,定位慈濟關乎樹立臺灣的人文「軟體品牌」,即臺灣的「軟實力」,乃至「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軟實力;就遠,探討並進而弘揚「大愛」,是為豐富和更新「普世價值」的人類文明。

慈濟定位

觀察和詮釋慈濟,不妨從三個角度著眼:宗教、NGO、影響力。

宗教角度:做為佛教的一個宗門,在東方,慈濟是一場佛教的宗教改良運動。

NGO角度:做為一個慈善機構,向世界,慈濟形塑出一個獨特、新型的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模式。

影響力角度:做為一個民間團體,慈濟始於草根,靜靜展開一場社會運動,影響力從臺灣擴展到國際。

一、宗教角度:
慈濟是東方佛教實踐人道主義、樹立人文價值的宗教改良運動

慈濟是佛教的一個宗門。在佛教眾多宗門之中,「慈濟宗」應該是最新,也是最新穎的宗門。「慈濟宗」的根本宗旨是以獨創的人文理念和方式,從實踐層面落實「人間佛教」,由此而創新佛教,「慈濟宗」是與人世現實血乳交融的「現代佛教」。

傳統佛教的特點是遁世,遠離「紅塵」。但慈濟是「為佛教,為眾生」,積極「入世」,做很多傳統佛教不做的事:濟貧救災、蓋醫院、辦教育、做媒體……。佛教經典卷帙浩繁,理辭奧深,不但讀經艱難,且容易拘泥於繁複玄深的「佛學」、「佛理」。證嚴上人創造性地將「讀經」簡化,提出「經就是道,道就是路」,路通往人群,「每個人都是一部大藏經」,與其「讀經」,不如「行經」,服務社會,造福人類。慈濟由此替大眾打開一道做「利他」事的「學佛」大門,「人間菩薩大招生」,開創出名列世界「三大」的宏大人道志業。

作為一種「宗教創新」,慈濟最值得一提的,在當前恐非環保莫屬。人類未來的頭等大事是「環保救地球」,慈濟早在九Ο年代初即開始做「社區環保」,如今斐然有成,遍及臺灣的「環保教育站」,是慈濟的典範之一;慈濟人的「清平致富」,是因應新時代的最環保生活方式。宗教對人的精神影響至鉅,但世界各宗教流派中如慈濟般重視環保的,沒有第二者。如果慈濟的「宗教改良」能帶動其他宗教一齊跨入環保新時代,人類的明天,將光明很多。

慈濟的「宗教改良」也表現在外觀的「硬體」上:建築物與制服。光這兩項變更,就已使傳統佛教呈現全新外貌。

千百年來,佛教各宗門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寺廟」。慈濟從不蓋「廟」,慈濟蓋的是「堂」,是有其獨特風格的「靜思堂」:顏色都是淡雅的淺灰,正門都是一睹難忘的「人字形」屋檐,從「色」到「形」,都與傳統的「寺廟」風格大相徑庭。「人」形屋檐既是慈濟建築的特徵,「人」又代表慈濟的「人文」精神。「人」的中文形象文字,筆劃簡單,一解釋外國人就懂,從「人/human」到「人文/humanitarian」,包括慈濟援建的大愛屋、希望工程在內,慈濟的建築蓋到哪裡,就把慈濟的「人文」信息帶到哪裡,「人」形屋檐創新得非常巧思。

慈濟制服亦然。很少有慈善團體像慈濟那樣規劃了端莊齊整的「工作制服」:藍上衣、白長褲。這套制服,連帶穿這制服的慈濟人,中文稱作「藍天白雲」,英文則是「Blue Angels(藍天使)」,意境都很美。無論救災濟貧,慈濟人一現身,就是一片乾淨悅目的「藍天白雲」,不但立即給心靈不安的災民、貧民送上視覺的美觀與心理的祥和,慈濟人自己也因身份醒目而更自律,工作上與人打交道也格外方便,「藍天白雲」是實效顯著的美創。

後文敘述、詮釋的慈濟志業與「大愛」價值,多為慈濟新創,每一項也都佐證慈濟的「宗教改良」性質。

二、NGO角度:慈濟獨特、創新的志業模式

「NGO角度」的要點是,慈濟開創出一系列人道慈善NGO的新模式。首先,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的「多角經營」,就是一個創新模式;其次,「八大腳印」的每一個領域,都不但專業達到高水準,方法也創新不絕。

慈善:災區「安身、安心、安生」的短、中、長期救助模式;「長期濟助」、「急難濟助」、「房屋修繕」、「冬令發放」、「大型賑災」的固定關懷模式……

醫療:率先廢除「入院保證金」是慈濟在國內普及醫療的人道貢獻;人文的醫病關係模式、醫院志工模式則有「普世意義」,已在台灣普及,而且必將被其他國家和地區效仿……

教育:「大體捐贈」和「大體模擬手術」的「無語良師」人文醫學教育模式;「懿德爸爸、懿德媽媽」的志工關懷學子教育模式……

人文:以「低產出」的環保資源回收來扶持「高投入」的「大愛」電視台四分之一開銷的媒體運作模式;「人文真善美」的志工媒體與歷史記錄模式;「手語」和「音樂手語劇」……

國際賑災:「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總方針;「重點、直接、及時、務實、尊重」的賑災五原則;「藍天白雲」列隊彎腰向災民奉上救濟物資,是慈濟國際賑災的「經典畫面」,體現的是集「感恩、尊重、愛」為一體的「施者的腰彎得比受者更低」的「大愛」精神……

「社區志工」:慈濟志工廣泛分布在台灣各地社區,平時擔負著訪視、募款、勸捐骨髓、環保站等各項活動。一有地震、水災、火災、車禍、溺水等大小災害發生,慈濟的社區志工總是立即在現場現身,協助搶救、照顧受難者,這在全世界也獨一無二。

骨髓捐贈:捐贈人數增長之快(短短幾年便成為世界第三大的骨髓庫)與志工對骨髓捐贈者的關懷制度,兩者均世所僅見。

環保:慈濟的「環保教育站」全球獨家,至少有九大功能:資源回收、歲月回收(退休老人、家庭婦女、身心障礙者)、運動身體、淨化心靈(戒除不良習氣、消除憂鬱症)、教育園地(與大、中、小學及各種「營隊」結合)、社區意識、美學實踐(如臺北「內湖環保教育站」、高雄「喜捨環保教育站」)、改變觀念(將「撿垃圾」提升為「做環保」)、榮耀台灣(國際人士紛來參觀學習)……

慈濟組織結構的一個獨特點是,她有為數眾多的「次級功能團體」,藉此延伸至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在醫療界,有從事義診的「人醫會」;在教育界,有推廣靜思人文教育的「教聯會」和「大愛媽媽」;在國際賑災領域,有專精研發和生產賑災設備用品的「人援會」;在學校,有「慈青」、「慈少」、乃至「慈幼」……。有些依社會需要而獨創的「次級團體」極富特色,如以警察及其眷屬為成員,專門關懷警察的「慈警會」……

慈濟是個讓人出錢、出力、花時間的志願性團體,組織應該十分鬆散,但實際上她卻有緊密的內聚力、嚴密的組織力和高效的執行力、行動力。能做到這樣,一個重要因素是她的管理方式:這並不是外界所想像誤解的「企業化經營」,而是「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這又是原創的「大愛」實踐

三、影響力角度:從台灣到全球

就性質來說,慈濟的志業是「顛覆性的革命」,「radical revolution」,但在形式上,它卻柔和、安靜得讓人似乎察覺不到,慈濟是一場「ordinary people doing extraordinary things —— 平凡人做非凡事」(溫哥華某西方人士語)的「寧靜革命」。

說「顛覆性」、「radical」,是就觀念而言。由慈濟帶出的「觀念顛覆」,最典型和戲劇性例子,莫過於骨髓捐贈和「大體」捐贈,世界上大概唯有台灣,「珍愛」身體的千年傳統觀念會一夕突破,證嚴上人一呼籲,成千上萬的慈濟人就踴躍捐骨髓、捐「大體」,使台灣的人均捐髓和捐大體比例,短短幾年間,就躍升到世界前列。

還有更多由慈濟帶起的觀念,早化為日常用詞用語,成為很多台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比如在臺灣常聽聞的「大愛」、「感恩」、「志工」、「做環保」、「大體」等詞語;「靜思語」則成了臺灣最有「人氣」(popular)的勵志格言,改變了很多人的觀念,乃至人生。臺灣蔚為風潮的「志工」精神,最初也是由慈濟帶起來的。

慈濟 —— 以及受慈濟影響的其他民間機構 —— 在全台灣對弱勢族群和突發事故及自然災害受害者的照顧,起到了無形但巨大的社會安定作用。沒有這些,政府負擔更重,但社會卻只會更不安定。

自1990年援助孟加拉國的水災始,慈濟的影響力向全世界擴展,截至2009年止,慈濟援助過的國家有六十九個、在四十七個國家有分支機構,國際化的深度及廣度,在華人世界的NGO中僅見。近年來,國際人士、國際組織到台灣參訪慈濟的絡繹不絕,台灣邦交國的元首到訪台灣時,也經常參訪慈濟,如薩爾瓦多總統佛洛瑞斯(曾說慈濟精神是他們國家的希望)、宏都拉斯總統馬度洛、巴拉圭總統杜華德、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海地總統亞里斯第德、尼加拉瓜總統博拉紐、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統梅尼士、諾魯總統史可迪、帛琉共和國總統中村國雄,以及宏都拉斯前總統賽拉亞……

2006年慈濟成立四十周年,聯合國派了一名特使到花蓮慈濟總會祝賀,是迄今為止的臺灣NGO特例。

慈濟在某些國家更有異乎尋常的影響力,如泰國,直屬總理府的「道德中心」推動全面學習慈濟,全泰國掀起一股「慈濟熱」,電視、廣播、報章雜誌、網路……大量地報導慈濟,慈濟的各種做法也被泰國各界直接移植過去,包括環保站、竹筒歲月、靜思語、義診……,乃至泰國的各領域、各階層都知道慈濟。「道德中心」於2005年8月第一次組團到台灣考察慈濟,截止到2009年底,已有一○八團、三千一百多人次的參訪團來台灣向慈濟取經,並將其中的過程出版了六本書,在全泰國發行。參訪團成員是泰國各界菁英,包括副總理、部長、將軍、警政署長、大學校長、醫院院長……。2008年11月20日,「道德中心」還與慈濟正式簽訂了交流合作備忘錄。華人世界沒有第二個NGO能像慈濟那樣,被另一個國家的政府指定為學習樣板,並對那個國家的風貌產生深遠影響。

如果說,泰國因為是佛教國家,故對同是佛門的慈濟「惺惺相惜」,則慈濟在伊斯蘭國家印尼所做的一切,就殊不尋常。慈濟推動的「改造紅溪河、建設大愛村」工程與援助伊斯蘭習經院的兩個案例,一方面被提報至聯合國,成為國際間的慈善志業典範,一方面也在印尼國內引發巨響,不但大幅提升華人形象聲望、一舉改善種族關係,印尼政府繼2008年將流經雅加達的一段紅溪河改名為「慈濟紅溪河」後,2009年更宣布,要以慈濟的「紅溪河工程」為楷模,在全國興建一百萬棟「大愛屋」,整治十三條河流。印尼政府批給慈濟的「大愛台」一條無線電視頻道,在雅加達、棉蘭和泗水三地播送印尼語的大愛台節目,覆蓋印尼全境。一個佛教的民間團體在伊斯蘭國家有如此成就,全世界絕無僅有。

慈濟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這就要回到她的內在本質:「慈濟大愛

「大愛」的內涵既深且寬,本文只拮取四個角度詮釋;更多的「大愛」實踐,如「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因篇幅所限,暫略。

一、「大愛」是一種全新的、非「消費型」的利他人生哲學

二、「大愛」是慈濟創新的慈善志業模式之核心理念

三、「大愛」的「心寬、念純」,奠定慈濟全新的「教際關係」和純淨的團體活動原則

四、「大愛」的「取之當地,回饋當地」精神,是消弭族群隔閡的不二法門

一、「大愛」是一種全新、非「消費型」的利他人生哲學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詞彙來描述人類的生活方式,「利己、消費」的四個字,便能概括殆盡。

「利己、消費」的四字中,「利己」的相反面是「利他」,兩者都是人際關係。

至於「消費」,是用金錢購買物質享受,滿足感官慾望。「消費」歸根結底就是耗用自然資源,所以是人和自然的關係。「消費」產生很多負面後果,包括「溫室效應」和產業污染。如果「利己」和「利他」一正一反,相輔相成構成一套人際關係,則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否也由「消費」和「消費的相反面」構成?如果「消費」就是用金錢購買物質享受,則所謂「消費的相反面」,應該不但要在「消極面」節制消費以降低排碳、減少污染,還要進一步在「積極面」保育自然,兩者都要包括在內。

至今為止,像這樣作為「消費相反面」的人類生活方式╱人與自然關係,是極少存在的,乃至連描繪這種「消費相反面」的詞彙也闕如。為了說明這個概念,筆者只好沿用一個舊詞「保育」,加上慈濟人的「清平致富」生活方式,叫做「清平保育」,作為「消費的相反面」。

「利己」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能,而「消費」是「利己」的方式,因為「利己」,就是讓自己快樂、「感覺好」。對大多數人來說,「消費」,這幾乎是獲得快樂和「感覺好」的唯一來源。

網路上有一封「勵志哲理信」寫道:「生命是短暫的,……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享受」不就是「利己+消費」嗎?連「珍惜生命」的「勵志」都是「利己+消費」,可見當今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和人與自然關係是什麼本質。

少數人具有高尚情操,他們的快樂,突破了「利己」,是在完全的「利他」中獲得的,如德雷莎修女。但若說打破「消費」,「清平保育」,德雷莎修女大概只做了一半:「清平」。受時代局限,德雷莎修女並無「保育」的環保記錄

至今為止,只有慈濟人的「大愛」生活方式,既突破「利己」而「利他」,也顛覆「消費」而「清平保育」,還超越人類,珍愛天下一切生命與「物命」;超越生命,捐出大體,身後還要服務他人。我們可以分八個圈,來層層觀察這種「大愛」的人生哲學。

大愛八個圈

第一圈:愛自己

慈濟人的「愛自己」,是「顧好自己的心」,要「內修慈悲喜捨,外行誠正信實」,過「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知福、惜福、再造福」的「清平致富」生活。慈濟式的「愛自己」,是「利他」和「清平保育」的起始點。

第二圈:愛家人

靜思語的「名言」是: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行孝和行善,證嚴上人也一再諄諄告誡:家和萬事興。在走出家門做慈濟之前,慈濟人要先在自己家裡做個有愛心的夫、妻、父、母、子、女、公、婆、婿、媳……。

第三圈:愛社區

跨出家門,就走入社區。慈濟人對社會的奉獻,從對身邊的社區作「無所求的付出」開始。一旦成為「社區志工」,人就跳脫親朋好友的小圈子,「小愛」昇華為「大愛」。「社區志工」是「小愛」和「大愛」的「分水嶺」。

第四圈:愛社會

在自己國家,凡有受苦受難人,慈濟人都要去幫助、救濟,慈濟人因而遍及臺灣每個角落。

第五圈:愛天下

這就是慈濟的「國際化」。慈濟的精神是「大愛無界(Love without boundaries)」:無國界、無(宗)教界、無族(種族、民族)界,視天下所有人為家人,一如慈濟歌曲《一家人》所唱的。

第六圈:愛一切生靈

「眾生平等」,因而戒殺、茹素,這本是佛教信念,是一項卓越的價值。但是,過去這項價值只被視為佛教單一的「宗教因素」,其他宗教和世俗世界並不怎麼欣賞它,這項價值無法「普世」。在當今這「溫室效應」的環保年代,佛教流派中,是長年從事環保的慈濟,最能順勢將茹素超越佛教,定位成「吃素救地球」的環保行為,賦予「茹素」和「戒殺」普世的意義。

第七圈:愛「物命」

不僅愛「生命」,也愛惜沒有生命的物體、物質。本來,愛惜物品、廢物利用,還似乎只是一種「克儉」、「再利用(reuse)」的環保精神,但慈濟一提出「物命」的概念,哲學層次就得到提升。以「物命」對照「生命」就可理解,這是「人道主義」的原則在擴展到一切生靈(茹素戒殺)後,再擴展到一切無生物,整個自然界都被納入「人道主義」範圍,「環保」也不再是「救地球、救人類」的「利己」目的,而是對於大自然的「人道關懷」。

「環保」加上「愛惜物命」的觀念,「杜絕浪費,愛物節儉、回收再利用」成了慈濟人普遍的日常生活方式。

第八圈:愛在世之人

這聽來非常不可思議。「在世」,是與「謝世」、「離世」相對應的,「愛在世之人」,這不是已經往生者的行為嗎?人都往生了,還怎麼「愛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法」?

這就是「大體捐贈」和「器官捐贈」。多少慈濟人,生前即已簽下「大體捐贈」和「器官捐贈」的同意書,其比例之高,世所罕見。

縱觀以上八個「圈」,可以說,一般人終其一生,人生就是一條細線 ── 為自己和家庭謀求幸福,是「利己、消費」的「小愛」。可是慈濟的「大愛」生活方式,是在那條「小愛」的細線外,另有一條「利他」和「清平保育」的粗線,同樣貫穿一生。慈濟人顧己心、修己身、利他人、護地球、素食戒殺愛「物命」,那是包容宇宙一切的「大愛」。

世間一般的「生活方式」,顧的都是人間事,不管身後如何。但是,多少慈濟人,生前盡力「付出無所求」、「鞠躬盡瘁」,往生即捐出大體,「死亦不已」,用自己的身軀作最後奉獻,造福醫學生和醫師,再轉輾施惠未來無數病人。所以,「大愛」還有一個註解:那是從生前延續到身後,聯貫「陰」、「陽」兩「界」的「立體大愛」。

其實,「利他」、「護地球」、「素食戒殺」,都不是慈濟的發明,古今中外都有人在實踐這些原則,但幾乎都只局限在其中的一兩項。比如「利他」,西方很早就有體系化的「利他」生活方式「慈善」,像德雷莎修女、馬偕博士那樣去到遙遠國度為「利他」奉獻一生的天主和基督教人士,是西方最令人感動的慈善家,可是西方的宗教並不在乎「素食戒殺」。全世界最早的環保運動出在西方,但西方的環保人士有幾人能「清平」、茹素、做回收?不但視「環保」為外向的訴求,也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時「利他」做慈善?東方古老的佛教幾千年來「不殺生」,可是傳統佛教並無明確的「慈善」和「環保」概念。相較之下,從古到今,只有慈濟的「大愛」,是將己身、他人、眾生和地球的一切都包容進來。

慈濟「利他、清平保育」的「大愛」生活方式,在當今之世只此一家,是「溫室效應」的災難年代最健康、最環保、最先進、境界最高的生活方式。

二、「大愛」是慈濟創新的慈善志業模式之核心理念

慈濟創新的慈善志業模式「是什麼」,前文的「NGO角度」已有談及,這裡要說的是慈濟「怎麼做」。

同樣是志工,慈濟人的形象就是與眾不同,有一種特殊的風貌、氣質在其中。除了一身醒目的「藍天白雲」制服,更重要的因素是,慈濟人內有全套的「大愛」理念,外有相應的行為規範,這是與一般義工單純地「做好事」,或做一件自己認同的「公益」事,從心態到精神面貌的根本不同。

首先是「付出無所求」。什麼是「無所求」?舉個簡單例子:在美國和加拿大食物銀行分發食物的義工,按慣例每人也可以獲取一包食物。慈濟人到食物銀行當志工,離開時不會隨身帶走一包,這就是「無所求」—— 他們把食物留給了真正需要它的弱者。

不但「付出」,而且「無求」,如此「高尚」,慈濟人應該自我感覺良好,等著被感謝吧?不,「大愛」理念是:不但「付出無求」,還要感恩對方。

慈濟人即使是到遙遠的國外賑災,來回的交通、食宿費也自己支付,時常所費不貲,如2004年南亞大海嘯後,加拿大慈濟人從溫哥華去斯里蘭卡賑災,來回光機票就是三千多加幣(約超過十萬臺幣)。很多人對此頗感意外,慈濟人對自己出錢、出力、出時間還要感恩被助者卻自有一套「理論」,他們說,有五個理由我們要感恩:第一,我能自費去救災,說明我經濟能力還不錯,能「手心向下」,有福;第二、說明我身體健康;第三、說明我有「閑暇」時間;第四、說明我家庭關係和睦,家人能支持我;第五、說明我是一個有愛心的人。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有災民現苦相,讓我有機會來體驗自己的幸福、表現自己善心,所以,我要特別感恩災民。

有這樣的感恩,自然就有慈濟獨特的賑災「經典畫面」:「施者的腰彎得比受者更低」,慈濟人總是彎腰低頭,謙卑虔誠地送上賑災物資。

「施者的腰彎得比受者更低」另一層的「大愛」用意是:災民雖然落難,但也和我們一樣平等,此時給予他們有尊嚴的待遇,特別有助恢復他們重新站起的信心。

「施者」要「防驕」,受者要「建(立)信(心)」,一個「彎腰」,從「深層心理需求」的不同角度,分別兼顧了「施者」與「受者」雙方,這就是「大愛」的不同凡響之處。

「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是另一個「大愛」理念。「走在最前」還不難,一場災難發生,往往會在短時間湧入眾多救濟組織,但「做到最後」,就不易堅持。2004年南亞大海嘯後,斯里蘭卡一下子來了大批救援人員和物資。幾個月後,大部分的救援機構都撤走了,慈濟還在。最後,因為慈濟的「大愛」感動當地居民,他們紛紛成為志工,慈濟的斯里蘭卡分支機構成立,慈濟不走了。

慈濟在實際救濟賑災時的做法,也獨樹一幟。

說到救災,傳統最常見的是兩種方式,一是無秩序地分發物資,有時甚至是從車上隨便往下扔,讓災民搶成一團,不但毫不尊重災民,而且場面暴戾,災民弱肉強食,沒有公平可言,是在救災的同時,又製造另一場小災難。

另一種傳統方式是直接把募款交給當地政府,政府如何支配運用這筆錢,救援者既不管,也管不了。遇到第三世界落後國家的貪腐政府,這些救援資金最後走向如何,可想而知;然而,遭逢災害需要救援的,偏偏又是落後國家特別多。

這兩種傳統的救災方法,慈濟都不採納。慈濟的方法是五條原則:重點、直接、及時、務實、尊重。發放的,不管是現金,還是物資,慈濟都不假他人之手,而要慈濟人自己深深一鞠躬,親手交到災民手中。

受援國會配合嗎?未必。怎麼辦?持續交涉、溝通,而通常,被慈濟的「大愛」所感動,對方最後都會接受慈濟「重點、直接……」的做法。1991年慈濟初次踏上中國大陸的經歷是如此,1999年,向來封閉的北韓也向慈濟敞開大門,讓二十五名慈濟志工到現場發放,這對北韓來說,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慈濟對於自己的八項慈善志業有個說法,叫做「一步八腳印」,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其實,在賑災時,慈濟經常除了「骨髓捐贈」外,其餘都做,再加上「災民回饋」,同樣是「一步八腳印」,這又非常與眾不同。

「國際賑災」中必不可少的物資發放,是「慈善」;向災民講解慈濟的緣起「竹筒歲月」,帶動唱手語歌,學「靜思語」等,是「人文」;義診也常常與物資發放同步進行,這是「醫療」;慈濟志工從發放的現場開始,就帶動災民做垃圾分類回收,這是「環保」;很快,災民中有不少人被慈濟精神所感動,也紛紛加入志工行列,這是「社區志工」;最後,經過評估,有不少地區慈濟決定長期關懷,甚至幫助蓋學校,於是「教育」也到位,至此,慈濟做到了國際賑災的「一步七腳印」。

最令人驚異的,是慈濟人在賑災的同時傳播「大愛」的獨特理念如「手心向下是有福的」、「貧中之富」、「把愛傳出去」……。慈濟人從「竹筒歲月」的慈濟緣起開始,啟發災民愛心,讓他們「領養」竹筒存錢,以便幫助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在緬甸、菲律賓、印尼、斯里蘭卡、南非、美國、大陸四川……,我們不斷看到當時受援的災民,在一段時間後「竹筒回娘家」,高高興興地不但把他們存在竹筒裡的零錢捐出來,自己也來當志工,甚而接受培訓,成為「受證」的慈濟人。一次賑災,帶出「愛的循環」,可以說,這是慈濟賑災的「第八大腳印」,也是慈善志業的新模式。

三、「大愛」的「心寬、念純」,奠定慈濟全新的「教際關係」和純淨的團體活動原則

證嚴上人提倡的「心寬、念純」,不僅是個人的「修行」,也是慈濟作為一個團體的對外關係和對內活動原則。

「心寬」,反映在慈濟不但不貶低、排斥其他正信宗教,還非常尊重他們,慈濟和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乃至猶太教的良性互動,大概在全世界所有的主要宗教流派中獨一無二,意義非同一般。

自古以來,世界各宗教間的關係,如一座座孤獨陡峭的山頭,互相隔著深峻的溝壑,沒有交集,雖不是「以鄰為壑」,卻仿如「與鄰隔壑」,即使被視為最溫和的佛教,與其他宗教基本上也是「老死不相往來」。有些宗教更視其他宗教為「異教」、「偶像崇拜」,頗為敵視與排斥。幾千年來,某些宗教之間的仇視、敵對和兵戎相見,更構成人類歷史的一頁血腥篇章。

然而,慈濟正在改變這一切。如果把慈濟也看成一座宗教的「山頭」,則「慈濟山」的周圍不是深淵,而是青蔥寬闊的「緩坡」,橋梁般地延伸向其他「宗教山頭」,敞開胸懷歡迎鄰友。本著平等、尊重、開放、接納的態度,慈濟視其他正信宗教如家人,願「納鄰如我」,攜手從事人道工作,而非「與鄰隔壑」。慈濟在印尼、菲律賓、約旦、南非、美國、玻利維亞、圭亞那、薩爾瓦多等國,與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密切互動,就是來自慈濟的「心寬」理念。

以色列駐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甘若飛,是一位大使級外交官,也是猶太教徒,已參與慈濟活動多年,尤其是做環保,等於是和慈濟人一齊「撿垃圾」,不但在世界外交界是奇事一樁,也象徵著猶太教和佛教的友善交往。

「念純」,是指慈濟只做「救死扶傷」的人道志業,從不為自己的成員謀取物質利益,也不以娛樂活動吸引大眾。

一般宗教都信仰神力,都祈求神祗賜予福祉,如找工作、出國留學……,乃至升官、升學、做生意、得子……,都要求神問天,甚至把這些作為吸引信徒的方法,可以說,這些「世俗」的「利己」動機,是很多宗教的主要訴求。慈濟既不談神蹟,更不以神蹟謀利,在其他宗教團體常見的諸如旅遊、聚餐那樣的消費型活動,從來不是慈濟的正式活動。到慈濟來,就是付出,來純粹地奉獻時間、金錢、人力。當然慈濟人也並非絕對不「利己」,但那是沉澱心靈、昇華精神,是通過「利他」來淨化和「靜化」自己,而非追求物質利益。

作為一個慈善團體,慈濟從組織的宗旨到所辦的活動,都非常專一純淨:為人造福,不求己利。

「心寬」的教際關係和「念純」的活動宗旨,這是慈濟作為一個團體的「大愛」風格。

四、「大愛」的「取之當地,回饋當地」感恩回饋精神,是消弭族群隔閡的不二法門

「頭頂人家的天,腳踩人家的地,享用當地資源,就要回饋當地」,這是證嚴上人對海外慈濟人如何處理與當地主流社會的諄諄教誨,海外慈濟人無不耳熟能詳。

冷戰後,在世界範圍內,種族衝突似乎取代了冷戰時美蘇間的意識形態對峙,成為國際間最醒目衝突。與華人距離最近的種族衝突,當數1998年血腥慘烈的印尼排華暴動。

印尼華人與當地原住民間的族群恩怨,已延續四百多年。歷史上,華人曾遭受大屠殺,鮮血染紅雅加達的整條河,此河的名稱「紅溪河」,據說就此而來。1965年和1998年,種族衝突再起,華人分別再次受害。

如何化解這樣的種族冤仇?證嚴上人認為,只有用愛去化解,作為華人一方,尤其要「取之當地,回饋當地」。

2002年初,一場洪水侵襲印尼首都雅加達,紅溪河的水患三個月不退。上人告誡當地慈濟志工說:「我們頭頂人家的天、腳踩人家的地,要知道感恩回饋。」決定用抽水、清垃圾、消毒、辦義診,蓋大愛村的「五管齊下」辦法,解決洪澇,並改造紅溪河。

一年後,大愛村建成,紅溪河改造初見成效,印尼華人與當地居民的族群關係也大幅改善。

紅溪河的故事,成為一個慈善工程的國際典範,更成為一段以愛化仇,建立種族和諧的「大愛傳奇」。

這樣的「大愛傳奇」,發生在世界很多地方,比如加拿大。回顧二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當華人大量移民加拿大時,面對「亞洲人入侵」,當地社會對華人是有戒心的,在溫哥華,九○年代初還因文化觀念差異而一度華洋關係有所緊張,部分華人也曾擔心,加拿大會否發生大規模排華?

慈濟人也在這波移民潮中來到加拿大。從1992年慈濟加拿大分會成立起,慈濟人便本著「享用當地資源,就要回饋當地」的精神,年復一年照顧當地弱勢族群,將近二十年如一日,讓主流社會感動。

2004年,慈濟加拿大分會榮獲溫哥華的年度「文化和諧獎」團體獎。該獎每年只有團體和個人各一名獲獎者,慈濟是迄時獲得此獎的唯一華人團體。頒獎典禮上,時任的溫哥華市長Larry Campbell深有感觸地說:「有慈濟在溫哥華,是我們的幸運。」

當一群華人在他們的新家園如此付出愛心,當地社會除了感動與讚歎,種族關係除了互相感恩的和睦,哪裡還會有猜忌與仇恨?今天,無論是曾經有過深仇大恨的印尼,還是一度有過文化衝突的溫哥華,華人和當地社會的種族關係友善和睦,慈濟「回饋當地」的大愛精神,發揮了絕大作用。

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人口四處流動,外來與本地族群雜處,鬧摩擦、起衝突時有所聞,文化界對此的研究探討也汗牛充棟,美國已故的知名學者杭廷頓還為此提出了有名的「文明衝突」理論。

「文明衝突」是個太大的課題,非本文所能探討,但外來移民和當地社會的「族群衝突」,卻足以用慈濟的經驗來解決。

外來移民和當地社會的「族群衝突」,通常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軟體的「認同」,包括價值認同、文化認同、身份認同(國家、族群等);一是硬體的物質利益,如美國社會對墨西哥非法移民的反感,其中一個因素便是因為非法移民與當地居民「搶奪」就學、就業、醫療等社會資源。

如果一切的思考點都立足於「利己」,都要「爭取權益」,當事的雙方都不理解、不尊重對方的文化,要「種族和諧」,很難,因為「爭取」的貪欲沒有止境,不尊重對方文化,更只會滋長仇恨。

種族要和諧,一方面,主流社會要以「愛」的精神接納新移民,如臺灣的慈濟人關懷東南亞外籍配偶、外傭、外勞;另一方面,外來移民本身,更要主動展示「取之當地,回饋當地」的「大愛」。除此之外,沒有他法。

慈濟人在「回饋當地」時,有三條原則:一、人力、物資、時間和金錢的「硬體」投入;二、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當地宗教、文化、習俗的尊重,如慈濟在印尼蓋大愛村,同時也興建清真寺等伊斯蘭設施;三、在不引起衝突的前提下,堅持自己的文化認同和遊戲規則。這三條原則中,第一和第二條是「前提」,「前提」做好了,當地社會幾乎沒有不也在第三條中「反回饋」給「外來族群」的,慈濟在印尼就是如此。

放眼四海,當思想文化界連在理論上都不能解決各地紛傳的種族衝突時,慈濟卻已經運用「回饋」的大愛理念,在實踐層面做到了,華印數百年的種族積怨在一夕間化解消融的印尼,是「大愛促進種族和諧」的最佳範例。

結語:從臺灣人文、中國文化精華,到人類新文明

我們長久以來一直認為,人類的精神文明,即所謂「軟體」,從來都是西方的最領先,幾乎在所有的軟體領域,我們都是引用西方的成就來比照自己不足,東方能超越西方的非常罕見,「西方的水準最高」幾乎是我們深入到「潛意識」的定見。

慈濟所致力的慈善志業,不但是西方發明,世人習慣上也仍然認為那是西方的領域,是西方人做得最多,也做得最好,誰能想見,慈濟最初雖然學自西方,卻幾乎在她志業的每一個領域都有創新,都有超出西方的成就;輕則讓西方「相形見絀」,差別大的,甚至讓西方顯得「粗糙野蠻」,比如西方傳統的國際賑災方法?

慈濟志業是一個獨立於西方之外、自成一體、從理論到實踐、從人道關懷到美學應用在內的完備人文體系,是民族文化的結晶。慈濟大面積超越西方的「秘訣」,就在於「大愛」。

近年來,「品牌」和「軟實力」已成為臺灣的熱門話題。臺灣的「硬體品牌」這些年來層出不窮,從電腦、單車,到遊艇……,但「軟體品牌」寥寥無幾,似乎也沒有人關心它。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理解,源於自身民族文化的慈濟及其價值「大愛」,是臺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本土「人文品牌」、臺灣最傑出的「軟實力」。

站在臺灣看世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同文同種、易於對照的彼岸中國大陸。臺灣對大陸曾經有過三項優勢:經濟實力、民主制度、人文素養。這其中,「經濟實力」是「硬實力」,現在已經被大陸超越;「民主制度」和「人文素養」是「軟實力」,大陸在長時間內望塵莫及 —— 這也證明了「軟實力」學說的精要:「硬實力」易仿,「軟實力」難追,「軟實力」才是真正的實力。

但面對西方,臺灣只有一項優勢:「人文素養」中的「慈濟大愛」。臺灣的「人文素養」雖然優於大陸,但整體上落後西方甚遠,典型例子如法制不彰、種族不平等、美學水準落伍……。慈濟的慈善實踐和慈濟人的行為不但將這些臺灣社會的落後面克服殆盡,慈濟的「大愛」人文內涵及實踐,更在西方之上。

「慈濟大愛」是臺灣「人文素養」中勝於西方的唯一優勢,這在大陸也情況相近,「慈濟大愛」是臺灣在大陸最具感召力的人文價值。2008年6月,上海企業家阮永松在新加坡的《聯合早報》投書,寫道:「臺灣最強的優勢不是F16戰機,而是慈濟。臺灣雖然小,但慈濟美名天下揚。臺灣不應自卑,應有引領大陸走向文明進步的耐心和雄心。在這次四川地震救災中,慈濟人不畏艱險,前赴後繼,讓大陸人民心存感念,大陸白領們也以做慈濟人為榮。」阮永松以同文同種易於理解,且「旁觀者清」的眼光,替慈濟的人文價值在臺灣的「軟實力」中定了位。

「軟實力」是西方的理論。西方自身的「軟實力」,就是「普世價值」——「民主、法制、人權、自由、平等、多元、環保……」。遺憾的是,這些「普世價值」沒有一項是東方的文明成就。東方的文明就注定如此貧乏嗎?當然不,內涵豐富的慈濟「大愛」,就足有資格成為一項新創的「普世價值」。這是東方貢獻出的第一個「普世價值」項目,也是慈濟的文化意義與文明意義之所在,正如上海作家竹林到臺灣花蓮採訪證嚴上人後曾說的:「慈濟的事業,已大大超出了宗教的範疇,而變成了全人類精神文明事業的一面旗幟。」

慈濟的「大愛」,其核心是傳統中國文化與佛教思想,再加上一個西方慈善的概念,是如此「三結合」的產物。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之一是:西方的文化精華是「倫理」,以理性見長,故中世紀以來,所有影響人類社會發展走向的重要思想,幾乎都來自西方;有世界和歷史影響力的近現代大思想家,也幾乎全是西方人,中國人一個也沒有。與此相對應,中國的文化精華,在於「善」,是一種品德。臺灣是傳統中國文化保存最完善之處,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團體慈濟及「大愛」價值因而誕生在臺灣,是中華文化精華之「善」的直接證明,正如證嚴上人一再強調的:臺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

一個崇尚「理性」的社會,必然是法制社會,社會人的行為也傾向恪守各種有形無形、成文不成文的規則,不會太過「出格」,西方就是如此。中國人社會理性不足,法制不全,中國人的行為,就會傾向於「不守成規」。

幾千年來,中國人的「不守成規」基本上等同於「便宜行事」,是為了貪眼前小利,直到慈濟出現才徹底改觀。慈濟的「大愛」,也是「不守成規」的產物,如「付出無求並感恩」、「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施者的腰彎得比受者更低」、自付昂貴交通費遠赴他鄉作國際賑災……,都不是「成規」所能理解的。但慈濟的「不守成規」,卻是對幾千年來「便宜行事」的顛覆,開創出人類善行的極致。

論傳統文化,中國人社會的主流學術界一直都將「仁」,而非「善」,視為中國文化的精華。其實,學術界的「尊仁」,僅僅是因為中國古代的聖賢文人如孔子孟子論述過它,而非「仁」是中國人的「實踐價值」。不管學者們能在理論上將「仁」論證到何等完美的地步,事實卻是,貫串中國歷史,「仁」從來都只是一個理想、一種理論,一套書本上的東西。幾千年來,中國社會行「仁政」的,有幾年,幾人?

今天,慈濟實踐出的「大愛」,源於「善」,勝於「仁」,「普世價值」意義更超出中國文化範疇,關乎人類新文明。但迄今為止,中國人社會連對「大愛」的了解,在整體上都還很有限,更何談理論闡述。與此相對應,前述的時任溫哥華市長Larry Campbell在2005年6月到訪慈濟加拿大分會時,曾謙卑誠懇地說,他不是以「市長」,而是以一個溫哥華市民的身份,來感受和學習慈濟精神;他的思想已經有所改變,會把這些新思維貫徹到市政工作裡去。一位異文化的西方政治人物,對慈濟的「價值」能有如此深刻認識,並活用於政府工作,這種透視力和想像力,應該讓至今仍對慈濟的「大愛價值」後知後覺的中國人,感到汗顏。

英國古典物理學家牛頓曾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ecause I wa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牛頓這句名言,其實也向他所有的人類後代暗示著:繼承了前人的文明資產,就要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建樹。

臺灣的民主化和經濟起飛,繼承的是西方前人的政治、科技、經濟理論和構架的文明資產,對此,除了「大愛」的新價值,我們還有什麼其他的軟體「文明新建樹」呢?

自文藝復興以來,一千多年,西方的文明發展突飛猛進。但在這段期間,正如前文以「思想」和「思想家」為例所說明的,中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與西方相比,可說微乎其微,這對於向以「五千年文明古國」為傲的中國人來說,已夠令人羞愧。今天,慈濟實踐出精彩的人道與人文,但學界對慈濟的宏觀論述卻幾乎闕如,難道我們連詮釋自己民間團體卓越價值的能力也沒有嗎?我們還要等待西方的學者在將來某個時候告訴我們,慈濟「是什麼」嗎?

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日本、臺灣等亞洲「儒家文化圈」國家經濟起飛,很快就有華人學者從傳統儒家文化的角度來詮釋這經濟現象,提出了「儒家資本主義」、「工業東亞」等新學說。慈濟的成長與臺灣的經濟起飛同步,但主流學界至今無人關心慈濟,難道我們的學者看得到經濟發展,卻看不到「大愛」的人文價值?

因此,如果關心中國文化的未來走向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建議文化和學術界的有心人士,今後應下功夫,對內探討如何將「大愛」價值運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對外,則不僅樹立起當代中國文化之精華和「軟實力」,更論述出作為「普世價值」的完備「大愛」理論來。

‧撰文/李國政(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簡介:
台灣女婿,出生成長於大陸,1990年定居加拿大溫哥華,是當地知名社會觀察家,長年從事寫作與評論,先後為當地《明報》、《世界日報》、《環球華報》等撰寫專欄。並曾任加拿大華語《城市電視》時政節目《兩岸三地加國情》的特約評論員、華語電台FM96.1《時事最前線》評論員。2005年底起定居台灣。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全球資訊網─人文志業記實》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851%3A2010-03-01-05-58-35&catid=93%3Aculture-project&Itemid=386&lang=zh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災難之止,典範之始

農曆春節前夕,莫拉克受災鄉親歡喜入住高雄縣杉林鄉慈濟大愛園區。搬進新家,代表人生脫離困境,站上了新的起點。從鄉親的笑容與歌聲中,我們看到了家園的溫暖、平安的可貴。

對一路陪伴關懷的慈濟志工而言,這段把農場變成如「世外桃源」家園的過程,也是寶貴的歷練。舉凡風災後急難時期的安置關懷、與受災民眾及政府單位的溝通協調、永久家園的設計規畫,乃至開工後多家廠商協力施工,在在都是悲智雙運的考驗。

對於這眾志成城的園區,證嚴上人期許它能成為國際級的典範社區。因為災後半年多來,志工和受災鄉親相互感恩尊重,已合力開創不少值得國內外關注的成果。

首先,杉林園區規畫之初,即考量多數原住民和基督徒的生活與信仰需求,設置了原住民活動廣場,並為由山區遷移至此的不同教會分別建造新教堂。慈濟為不同信仰者建造禮拜場所,這並非首次,如在印尼雅加達和亞齊的大愛村,便設置有伊斯蘭禮拜堂。但台灣的佛教團體幫基督徒蓋教堂,這在慈濟、在台灣佛教史上均是新紀錄。

其次,在建設過程中,慈濟「以工代賑」協助解決受災鄉親的生計問題,繼之以人文帶動,不只幫助鄉親們保全「身命」,也啟發「慧命」,讓此後的人生去除習氣煩惱,活得健康快樂;如《無量義經.說法品》所言:「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

而浸潤在「無緣大慈」的氛圍裏,許多受災鄉親在海地發生大地震後,也感同身受,捐出自己「以工代賑」所得,援助地震受災民眾。向上、向善的具體行動,證明只要有奮發向上的意志,「弱勢」不會是永遠的宿命。受災鄉親從受者成為施者,讓我們更相信善念可以相互薰習,大愛無邊無際。

杉林大愛園區的落成,見證「災難之止,典範之始」。堅固美觀的綠建築代表新生,也標示莫拉克帶來的災難與痛苦就將走入歷史。社區「新住民」自治即將起步,我們虔誠祝福社區居民在此落地生根,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精華,讓重生的模式成為國際間的典範。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9期─社論》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453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人物大貢獻


這一年來,貧富差距、環境生態和生命福祉的議題受到全球普遍關注。最近英國智庫機構「新經濟基金會」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醫院清潔工對社會的貢獻,遠大於銀行家;維護醫院的清潔可以減少感染,保障病人安全,清潔工每賺取一英磅,就創造相當於十英磅的效益。此外,對社會有大貢獻的小人物,還有照顧兒童的保母及資源回收工人

相對而言,由於金融風暴席捲全球,操縱億萬金流的銀行家反成了超級「破壞者」。研究顯示,他們每賺取一英磅就為國家帶來七倍的損失。而以創意見長的廣告公司主管,也列名研究報告的黑名單,因為他們鼓勵消費,為人們帶來痛苦與不滿。

當然,有理性的人不會因為一篇研究報告,就否定某些行業,但小人物也能做出大貢獻的事實,卻足以發人深省。在二○○九年歲末祝福中,證嚴上人屢屢勉勵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志工:「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良能。」如環保志工不只清淨家園,也挽救地球資源免於耗竭。

又如慈濟援助台灣莫拉克風災的經費中,有多筆來自第三世界如海地的小額捐款,捐輸雖然不多,仍是延續生命的寶貴資糧。在待援的受災民眾、窮人眼中,雪中送暖的人是真正的「貴人」。

證嚴上人指出,眾生苦難皆源於人心的不調和,先有心靈災難,才會有氣候、社會的災難。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也在「二○一○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指出,一切的危機都與道德的危機有關,缺乏遠見的政策和短視的利益算計,成為宇宙萬物的最大威脅。人們應反省經濟行為的意義和目標,打一場「救亡圖存的仗」。

兩位宗教家的警世之言,都顯示當代人確有必要以合作互助代替對立競爭,用關懷付出取代壓迫榨取,並把衡量成功與幸福的指標,從金錢財富,轉為對社會人群的貢獻。此新人文觀念才能撥亂反正,轉禍為福。

高度人文關懷,低度物質欲求」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如此次「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地主國丹麥和「最快樂的窮國」不丹,其「國民快樂力(GNH)」均名列前茅;儘管兩國國民所得有天壤之別,但都崇尚平等、分享與互助的精神,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其他國家值得虛心學習的典範。

如果小人物能做出驚人的貢獻,那麼付出無所求的志願者,當能帶來不可限量的福祉。值此歲末祝福的時刻,我們喜見更多人間菩薩加入行善行列,發揮良能,創造自己與他人的幸福。也期待普天之下善念共聚、善行循環不已,讓更多人得到安樂。

註: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7期─社論》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361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見詞生義
12.22.2009
作者: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當我們針對一件事物而產生一個名詞的時候,在使用之初並不會出現太大問題,因為使用這個名詞的人,都是當初產生這個名詞的同一群人,他們都能深刻瞭解這個名詞的意涵為何。但是,當這個名詞逐漸向外擴散傳播,其他部門的成員,甚至公司以外的人士也開始使用這個名詞的時候,由於每經過一次傳播,這個名詞被解讀到的意涵就有可能產生些微偏離,於是問題就漸漸出現了。

  一般人經常犯的毛病是「見詞生義」,看到或聽到一句話時,僅僅從字面上單純的意思去認知,並且在未經深思熟慮的情況下,便立即對此做出反應,結果往往導引到錯誤的觀念與結果。這種情形在組織運作,乃至於日常生活或社會現象方面,可謂屢見不鮮。

  以公司同仁所熟知的「DIY市場」為例,由於聯強有許多產品是供應到「DIY市場」,所以說這是個同仁所「熟知」的名詞,但到底什麼是「DIY市場」?相信絕大部分同仁的答案會是「消費者自行組裝電腦的市場」,這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沒有錯誤。但從實際的狀況來看,絕大部分的情形是「經銷商幫消費者組裝電腦的市場」,真正是消費者自己組裝電腦的比例,其實非常非常低,即使是極少數玩家級、具有自行組裝能力的使用者,也不盡然是自行組裝。如果我們只是「見詞生義」,看到、聽到一個名詞,以為每一個字都懂就表示真正瞭解這個名詞,那麼,將很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與結果,而最可怕的錯誤,便是這種「以為已經瞭解,實際上卻不瞭解」的情形。

  在管理方面,也常因為一般人的「見詞生義」而導致許多管理學上的名詞被誤解,導致組織運作上的諸多錯誤與偏差。十多年前,管理學開始在國內成為顯學之際,「人性化管理」便被奉為企業管理的圭臬。從字面上來看,「人性化管理」的意思是「管理要符合人性、要尊重個人」,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但常常出現的情形是,部分員工並未深度瞭解其內涵,反而擴大解釋為「管理上的一切作法均應順著個人的喜好,並以此出發來從事組織管理上的設計」,例如:彈性上下班時間、上班可以不拘形式、不修邊幅,甚至公司的政策要「完全」說服員工、要每一位員工都同意才可以實施等等,因而產生許多態度上的偏差與誤解。

  再拿現代人相當重視的「創意」來講,許多人誤以為「創意」便是代表著一個沒有任何限制、可以完全自由發揮的空間。但是落實到企業經營來看,公司的一切作法都是架構在基本政策與市場策略之下,因此,「創意」的發揮應該是座落在公司定位的範疇之內,並且要考慮到公司所處時空環境下所具備的條件與成本因素,絕非任何漫無邊境、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應該去嘗試。

  又好比說「授權」,一般人見詞生義的結果,會以為主管將一件事情「授權」給部屬,便表示把這件事情完全交由部屬處理而不再過問。但實際上,「授權」是一種漸進的過程(詳見「授權與受權」主題),如果不能深度地瞭解此一名詞的意涵,則主管很可能授權之後便忽略了還要持續關照一段時間,結果導致運作出了問題;部屬也很容易誤以為獲得主管授權之後,便要一肩扛下所有問題,或是誤以為主管授權之後還不斷前來關照,是一種「不夠授權」的情形。

  「見詞生義」的毛病除了針對一個名詞只從字面上去瞭解,而不深究其內涵,導致無法真正地瞭解「什麼是什麼?」之外,進一步延伸擴大,則是一個人對於事物只從表面上去認知,並且因此導致判斷的偏差,甚至決策上的錯誤。

  由於一般人習慣用當時絕大多數人共同的認知來解釋所有的現象,往往使得所有問題歸咎出來的原因都一樣。例如,檢討某項業務的業績不佳時,最常被提出來的理由是「淡季」,以此解釋業績不佳是最不容易招致反駁的說法。然而,這樣反射性的思考卻隱藏著不少危險,或許當時的確是市場的淡季,但不同業務領域的淡旺季不見得同步,如果所有業績不好的原因都認為是「淡季」,那麼,真正的問題將因此無法被發覺出來。

  上述種種現象其實都因為表面、淺薄的思考所導致,亦即直接從字面上粗略的字義去聯想、揣測一個詞句的意涵,並就此加以認定,於是導引到錯誤的觀念與作法。事實上,一個人聽到一個名詞,看到一個現象,如果能夠多花一點時間思考,便能避免掉這樣的缺失。從另一方面來看,很多人汲汲營營地去學習各種管理理論,但如果對於各種管理學名詞「見詞生義」,在未深入思考領悟的情況下便貿然應用在企業經營上,則不僅浪費資源而難見成效,且很可能導致反效果,未蒙其利、先受其害。(Y10523)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為聯強國際集團內部管理課程主題)

以上內容轉貼自
http://www.synnex.com.tw/asp/emba/synnex_emba_content.aspx?infovalue=Z&seqno=15880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內容是今天收mail時看到的,本以為"出離"是"出家"的意思。在看了內容之後,發現彷彿也有自己的影子在裡面,嗯~那就是"我執",要放下我執談何容易;不過看了仁波切所舉的一些淺顯易懂的例子後,其實還是可以了悟到幾分,就看在境界現前時,如何以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了,不讓心隨境轉,而是境隨心轉。
------------------------------------------------------------------------------------------------------------------------
"出離"的真意--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在佛教裡,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離理解為遠離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


對於生活在城市裏,喝桶裝水,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的人來說,悉達多的出離在多數時候只能是一種遙遠的夢想。他們可能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話,你可能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裏修,在地鐵裏,在公司裏,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飯之後。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裏出離了。你需要出離的東西很多,並不只是不抽煙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開始。

 

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你也就獲得了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我這裏所說的所有的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令你不舒服,那麼說明你執著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所以你會不舒服。這樣的事情也應該出離。不管這個相反的觀點正確與否,或是誰所說,如果他可以讓你不舒服,那你已經被攻陷,你都應該從那裏出離。

 

應該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觀點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觀點而出現,但它不應該成為你的新主人。你也許經常會變得很生氣,那是因為你的生活裏總是出現與你所預期的相反的東西。

 

例如,你請的臨時工可能讓你非常不舒服,僅僅是因為她擦桌子的方式與你不同,你很不喜歡她那種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時候你在街上看見一些打扮誇張把頭髮染成綠色的人也會生氣。那是因為你執著於古老的審美觀。

 

要擺脫這種不爽的心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改變心態,不再執著於每個人必須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還有一個就是換一個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樣的臨時工。

 

很顯然,前者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後者只能暫時解決問題,你可能必須不斷地更換臨時工(這也是很多人不斷更換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找到一個照你說的方式去擦桌子的臨時工,但你很快會發現,她上廁所的時候居然忘了沖馬桶。

 

因此,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把毫無準備的你激怒。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生氣。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佛陀不會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離了所有的執著。你可能因為任何事情生氣,你可能因為公共汽車開的太慢而生氣,可能因為找不到所需要的東西而生氣(她把東西放哪了?她總是亂放東西),甚至可能因為你想讓他生氣的人不生氣而生氣。這說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之後,你可能還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但你還是和過去有所不同,過去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而現在你已經可以容許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較鹹的菜而不會抱怨。

 

所謂完美主義者,也就是說,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裏(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你不喝桶裝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濃也不要太淡。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壞處就是,你會經常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它們不會事事順著你。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出離,你會變得非常強大,你不再堅持必須住在有藍色牆壁的屋子裡,不再堅持必須喝桶裝水,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須不濃不淡。

 

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浩瀚無垠的茫茫網海中,許多人或許都有此類似經驗...或透過文字、或透過其他連結...,總在不經意中與網路另一端的人擦出因緣際會的火花,或許是智慧的火花、驚喜的火花、還是浪漫的火花....等各種不同感覺的火花,不禁讚歎網路四通八達的滲透力無遠弗屆。

會有此深刻感受,緣自於陣子在blog分享一篇好文<不存在的至愛>,不意竟引來此文作者親自前來留下表達感謝之意的足跡,與作者就這樣因緣巧妙地搭上線。經過幾次文字交流後,她透露另一個巧合,她發現我的生日與她的好朋友生日同一天,而且與她家門牌號碼一樣。呵~生活總在不經意中製造出意外的驚喜,不刻意去攀緣,那種隨緣自在的歡喜,總在不經意中自然發生,這樣的緣份實在來得巧妙。

網路中的過客何其多,但彼此能磁場相近、氣味相投的機緣,倒是可遇不可求。即使素昧平生,現實生活中也不一定有緣見面,心靈上卻能不受時空限制,透過文字分享彼此生命點滴,互通有無,交流無阻。網路能傳播毀滅性的病毐,也能傳遞愛與善的溫暖,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要價值觀等理念相近,緣份自然會匯聚在一起,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而這位作者也不吝於分享她刊登投稿作品的blog,其實她的投稿生涯已累積將近百篇,blog上只是近期發表的。不過從文字中可感受到作者豐富的生命內涵,生活體驗越豐富,生活感悟也會越多....而從幾位因網路而結緣的文友互動中,總能汲取他們寶貴的人生智慧,並深植心坎裡,這也是自我累積智慧的過程。

很珍惜與幾位朋友因透過網路而結識的因緣,或許年齡上有所不同,不過年齡只是外在的區別,只要心靈相通,一切都是好因緣~

呵~我還是多以欣賞者的角度來細細品讀各位的人生,也樂得輕鬆又滿足多了。閱讀他人的生命,也是一種美好的心靈享受~

以下是<不存在的至愛>作者梁小姐在她blog所發表一篇關於文字的文章,她的作品多來自生活中的感悟,不過文字非常具有穿透力,與有緣人分享嚕~
--------------------------------------------------------------------------------------------------------------
以下內容轉貼自http://blog.udn.com/l325549/2576165

更生日報 
                                 刊載日期  97.12.30

      標題文字會發酵》

  我的閱報習慣是副刊當壓軸,總是留待忙完生活細瑣;全身梳洗完畢,再帶著輕鬆的心情慢慢享用。

        年輕時從沒閱讀習慣,只會注意服飾換季打折的時間,餐館的菜餚哪家好吃、那裡好玩。自己從不看報,就以為全世界的人都不看,學生時期週記的國內外大事,竟然是這學期抄上學期的,真是不可思議。

  借由物欲來決定喜樂的日子,讓我的生活過得混沌不清,心情永遠起伏不定,於是生活中的大小爭吵不斷,終至筋疲力竭。也才意識到沒有心靈的生活,就如穿著華麗的戲偶,缺少人類的操控就不會有生命。

        在偶然的機會中,讀到一張舊報副刊,才發覺裡頭有大千世界的悲喜,生活百態藏匿其中。記得當時常將一些遭遇淒涼的文章剪下來,小心翼翼收藏,遇到困境時,拿出來依當時的心情、經歷一一套讀,並告訴自己:我不是最糟的!  

         在這自創的「編碼」、「製碼」下,不知不覺中,文字的功能發酵了,閱讀成為生活的重心後,改變了混沌的思維,也開始嘗試將生活中醒悟的點滴記錄下來。看到自己的文章化成 了鉛字,想到它會在火車上、小吃館、監獄..各地出現,有多少的陌生人在閱讀,心中真有說不出的感動。

  生命,都是在摸索中成長,要演樂觀、開朗;或扮悲傷、怨懟的角色,僅在自己的方寸間。

  崖邊的松柏挺拔、優雅,只因崖下有強風肆虐,逆境是成就人的好時機,有時還得感謝擋路的絆腳石。正處其中的人,能在文字裡,找到適合自己理念價值的符號,生命就會發酵。


其他作品也不錯喔...可以細細品讀~

<思念的滋味>
http://blog.udn.com/l325549/2751733

<美麗的漣漪>http://blog.udn.com/l325549/3013665

<捨不得>http://blog.udn.com/l325549/2728954

<是月的亮光>http://blog.udn.com/l325549/3383681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孤獨」這名詞,直覺上似乎讓人產生帶點負面的、灰色的、令人厭惡的….等各種不同的感覺;但認真思索後,想當初我們每個人不都是赤裸裸地單獨來到這世間嗎?想當然也將獨自一人離開這世間。孤獨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的生命現象,在生命過程中理所當然必須要自我面對。

人是獨立的個體,思想獨立、行為獨立、行事獨立….人與人之間說穿了,只是在情感上有所依附,剩下的,就是彼此互相牽絆了。不舉別的例子,單就結婚與離婚的現象就能明顯對照此一觀點。當然,「牽絆」這說法因人而異,換另種心態來說,也許它是一種牽掛,一種甜蜜的負荷,一種彼此關愛的幸福感....

或許自認為還蠻能享受孤獨的吧,除了必要的群體之間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外,最期待的就是那屬於自己的時光一個人靜靜地看看書、一個人愜意地上上網….不受他人打擾。孤獨是一種狀態,卻可以從心態上作調整,孤獨或許也是一種意境,在孤獨的意境裡可以靜靜地用心去思考。


我想凡事自在就好,只要努力地認真地踏實地活著,就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以下這篇文章讓我體悟到...孤獨,或許也是一種美吧
~
---------------------------------------------------------------------------------------------------
以下內容轉貼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10805

心頻道/學習走過生命孤獨之谷
2009/09/03
【聯合報/高崇銘/醫檢師公會全聯會監事】

 「高先生,好久沒在報上『喝』你的心靈雞湯囉!」一位老媽媽帥氣地將金邊老花眼鏡懸鏈在胸前,又向我提點這檔事。

 「最近沒什麼故事題材可寫的…」,可能老在乏味的行政管理文件打轉,轉得我靈感枯竭。這幾年在聯合報健康版寫了不少醫療人生的故事,帶點生命省思的筆觸與些許創作文學的氣味,不少病友成了我的另類「粉絲」群。

她算是我的「老粉絲」,她常把我的醫療文章當成「心靈雞湯」,看她似乎慢慢走出晚年喪偶的幽谷…

那是兩年前的一次回診,她愁眉籠著一層揮不去的神傷,幽幽地向我道著:「我先生往生了,跟馬兆駿一樣!」由於她先生過世的時間,剛好歌手馬兆駿也在前後幾天猝死,所以「跟馬兆駿一樣」,就成了她回診時常提起的形容詞。

我見過她先生幾次,印象不深,每次她回診抽血,先生總是靜靜地陪在後面,那種感覺就像一株模糊而碩壯的大樹,在她老瘦小巧身驅的背後,守護著、覆蔭著。

現在她身後大樹不見了,沒了樹影蔭覆的孤巢老人。那天回診她聊起她的女兒,原來也是我們醫院的營養師,工作一陣子後,嫁到南部去,留下老夫妻在台北老家。她先生跟她一樣,也是慢性病患,不僅有高血壓、糖尿病,還有心律不整的毛病;也許是三高加上心律不整,體內像裝了炸彈,他先生在不算很老的年紀溘然而逝,不能繼續在她身邊相陪守護。

「妳還住在台北嗎?」她說:「我女兒怕我自己一個住台北,沒人照應,接我到高雄。現在每次回診,都是一個人從高雄坐高鐵北上,有時候回來看顧一下老房子與老鄰居…」

醫院裡充滿了各種人生層面的孤獨,空巢的孤獨、輪椅上的孤獨、老病的孤獨…,孤獨,心理學家常常把它比喻是生命的寂寞之谷、荒原,所以「空虛、失落、被剝奪」自然被連結到孤獨的經驗,成了一種心理學家常說的人生的普世衝突。

「孤獨」的實相,卻是生命存在的本質,當我們從子宮來到這世界後,就成了躲在生命後台惟幕的陌生人,每天不經意地在我們身邊擦身而過。我們卻經常用很浮面的財富、地位、政治、健康、玩樂,想要去支配、控制、填補它的那一份陌生!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通過「孤獨」這一個谷口,心理治療學家歐文‧亞隆說:「孤獨是擴展個體完整性、覺察力、敏銳度的谷口」,他建議每個人都要學習「探索如何以新方式在孤寂中安住」,來經驗孤獨、覺察孤獨,當我們面對著老病與死亡的必然時,才能超越孤獨。

那天,我看到「老粉絲」媽媽老瘦小巧的身影,穿著一件綠色的志工的背心,接引著一個拄著鐵杖,步履蹣跚的老人,走過等候人群的雜沓…

【2009/09/03 聯合報】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前些時日刊登在聯合新聞網繽紛版上的一篇文章,讀來絲絲入扣,令人動容,還特別將它列印下來。也不禁讓我想起一首英文老歌「Endless Love無盡的愛」。
試想,如果你(妳)的另一半只剩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時,你(妳)還會愛著他(她),守候著他(她)嗎?

以下內容轉貼自http://udn.com/NEWS/READING/X4/5060725.shtml

不存在的至愛

望著架上布滿灰塵的網球拍,再轉頭看看坐在身旁、昔日常與他在球場上對打的老婆,眼神呆滯,自顧自吃著手中的餅乾,餅乾屑掉得臉頰、衣服、地上到處都是,這是她以前最不能忍受的。

他已無心再找人對打,球拍卻也捨不得送人,因為上頭有她的歡笑與汗珠,他要留住那活蹦亂跳的身影。

「別動!別動!我幫你塗個口紅,帶你去逛街哦。來,閉上嘴唇。嗯,深紅色好嗎?深紅色是你上班時最喜歡的顏色,記得嗎?」現在只能當小孩般哄。

以往下班後,只會待在客廳看電視、等老婆喊吃飯的他,現在會幫她穿衣戴帽、梳頭化妝,配色、款式、造型,都毫不含糊。她似乎只認得這雙手,總出奇安靜的任他擺布。

他用心打扮她,是為尋回往日的她,因為他禁不住失去她的痛。他也知道,形體裡的靈魂已不存在,就如一只沒有寄居蟹的貝殼,雖然美麗,但了無生機。

幾天前,一個不注意,她又走失了,他瘋狂的找了好久好久。他不能失去她,縱使她已不太認得他。他氣自己沒能做好萬全防護,手腕上寫著聯絡電話的手鍊,被她拔除了。不得已去報了案,才在警局通知下前往領人。

看見親人出現的她,臉上明顯飄過一絲喜悅。

但僅止於剎那間的「存在」,一轉眼,原來的她又不見了,就像庭前玩著一二三木頭人的頑童,捉弄著筋疲力盡的家人。

他不止一次哀傷的說:「太早了!太早了!」六十出頭,氣質優雅賢淑,才自職場退休,那靈魂怎麼這般無情,說離開就離開?難怪他常要將頭埋進雙臂裡,埋得好深、好深。

到底是老天妒嫉如膠似漆的夫妻,就是要他寸步不能離,更黏膩、更親密?或是要考驗他對她的愛到底有多深,他會棄她而去嗎?

他心想,她是他一輩子捧在手中的美玉,不管她的靈魂在哪裡?回來否?他都會守著那空殼子,直到地老天荒。

【2009/08/05 聯合報】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止觀 雙運
◎口述‧鄭石岩  整理‧編輯部  攝影‧廖世淙
 
「靜」是「止」,「思」是「觀」;《靜思語》蘊含佛法「止觀雙運」、「悲智雙全」,以及「妙法蓮華」;這樣一本現代經典,是開啟自性之花、治癒人心的妙方。
——鄭石岩(心理暨教育學者、資深作家)


二十年前第一次讀到《靜思語》,深深覺得這本書將佛教透徹的理、精湛的法,用非常淺白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讓人很容易接受、也很受感動。我從事心理工作,當時常受邀到慈濟為醫院志工講課,有機會親近上人,我請教他:「您是如何寫出這本書的?」

上人笑笑回答:「將心比心,將心比佛。」

以前在佛經中讀到「即心即佛」,都似懂非懂;但聽了上人這句話,我頓時明白——「將心比心」是了解一切眾生、「將心比佛」是上與佛相應;《靜思語》就是與佛相應、了解眾生,也就是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清淨心。

二十年後的今天,《靜思語》在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的發展上,乃至於整個社會人心的靈性救贖上,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我認為正是來自於這分「將心比心」、「將心比佛」,也就是「即心即佛」。

《靜思語》少有深邃艱澀的語句,其中流布的智慧,是那麼活潑、發人深省,就像是從上人心頭直接流洩出來。然而,「靜思」兩字的意義卻很深遠——「靜」,是「止」,「思」,是「觀」;也就是佛法裏的「止觀雙運」。

「止」就是「定」,「定」也就是「靜」,「思」就是「慧」。《靜思語》裏「定」、「慧」具足,所以是般若,也就是智慧;有禪定、有智慧,就是真正見性的法。

禪宗法眼文益大師,跟弟子有過這麼一段對談。弟子問:「師父啊,每個人都希望成佛、會古佛的心;什麼叫古佛的心?」法眼大師回答:「慈、悲、喜、捨。」

《靜思語》處處流露「慈、悲、喜、捨」。作為一個學佛者以及心靈工作者,我非常讚歎,因為《靜思語》不只易懂、易解,而且易行;當你力行「慈、悲、喜、捨」的時候,也就會合了古佛心。

《靜思語》蘊含「止觀雙運」、「悲智雙全」,以及「妙法蓮華」,可以開啟自我生命之花。這樣一本現代經典,不只是佛法,更是治癒人心的妙方。
----------------------------------------------------------------------------------------------------------------------------
讓付出精神   形成有聲力量
◎撰文‧邱蘭嵐  攝影‧顏明輝

上人對人講話時,不刻意追求學問、講大道理,只是以單純心祝願大家好、社會好。簡單、流利的《靜思語》,來自上人對人的誠心。
——王偉忠(知名電視人)


推開玻璃門,一幅帶著幽默詼諧寓意的「年輕王偉忠模樣的唐吉訶德」手工繪圖映入眼中,這幅畫是知名漫畫家朱德庸先生的作品。

畫中,王偉忠手持特大的矛,一臉天真地騎在頭插入不插電電視中的駱駝身上;正說明著,二十多年前的王偉忠就能一本創作精神,以「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氣,以敢衝、敢堅持的毅力,為自己的觀點負責到底。

自從製作大愛電視台「有禮不亦樂乎」節目後,王偉忠開始大量閱讀《靜思語》,並從中發現,一個想勸人為善、想做好事的人,個人思維和對事情的看法就會變得清澈明白;再經歲月歷練與修為,「付出精神」會形成一股「有聲的力量」,對社會產生影響。

談起印象最深刻的《靜思語》,王偉忠清楚表示:「人生要有目標,不要有目的。」雖然「目標」、「目的」兩者感覺相像,意義卻大不相同;一如「創作」是單純、幸福,可以要求做好、做得有趣;但若為金錢、名利而影響過程,就容易汲汲營營,做事也不能圓滿。

王偉忠由衷佩服,上人長期在花蓮,卻對人情世故有深入體會;對人講話時,也不刻意追求學問、講大道理,只是以單純心祝願大家好、社會好。簡單、流利的《靜思語》,來自上人對人的誠心。

再以自己為人父母的人生經驗來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懂事、從無到有,都是跟著父母學習;父母的身教、言教,孩子可以看到、體會父母是否前後一致、表裏如一。

王偉忠認為,要做為一位精神導師,更需要長時間受人家觀看、檢驗;除非有一股簡單、巨大的力量在支撐,否則很難辦到。

「但上人做到了!」他說,上人「說他所做,做他所說」,用身心合一的身教、言教去影響周邊的人,因此身邊的人也會如春天的棉絮般,隨風飄散去影響很多人。

他認為,人生能夠做好一件事很不容易,個人或團體能用整個生命去圓滿一件事情,將為社會留下長遠的經典。「證嚴上人所推展的大愛人文,對社會而言,就是最好的典範。」

「一切都是因緣。廣結善緣的人生,到處感到受歡迎、覺得世界充滿光明、樣樣事看來都覺得可愛。」這段王偉忠很喜愛的《靜思語》,代表著他對人生和創作的熱情與堅持。相信人生有目標、勇往前進,信念必能產生光和熱,化成滴滴營養,支持他走往更多元化的未來。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1期》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12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社會朗讀】

台灣的 第四個奇蹟

◎口述‧嚴長壽  整理‧洪麗莉、楊宗恩  攝影‧陳李少民

一九八○年代末期,是心靈空虛的年代。
證嚴上人把複雜深奧的宗教學識理論,
化作最簡單的言行道理、
化成每個人都聽得懂的文字,
出版了《靜思語》,深深影響了台灣社會。
——嚴長壽(亞都麗緻飯店總裁)


最近,我在不同場合,跟一些朋友談到台灣的未來。

過去六十年來,台灣創造了農業、製造業、科技業三大奇蹟,從農業走上高科技產業,從貧窮走向富有;曾有人形容「台灣錢淹腳目」。在金錢上,台灣的確擁有非常傲人的成績。

可是台灣人的心靈是寂寞、空虛的,接下來該往那裏走?我認為,已不能再從金錢來衡量未來,更不能以國民生產毛額作為唯一的發展指標。台灣的第四個奇蹟,應該要成為華人社會最值得驕傲的文明奇蹟。

台灣有很多宗教大師、藝術家,引導人們用文化學習面對無常,由心靈的自省,觀照自我生命。其中一股很重要、安定社會的支撐力量,源自於一群宗教領袖。

宗教初始是一種神威的力量。到了第二階段,因為人類無法預知無常,神變成了安定心靈的方法;求神拜佛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為了保佑家人或是發財升官。

在這樣的民間風氣中,二十年前,證嚴上人把複雜深奧的宗教學識理論,化作最簡單的言行道理、化成人人都聽得懂的文字,出版了《靜思語》,感動成千成萬人,深深影響了台灣社會。

台灣的世界品牌

因為有證嚴上人這樣的宗教家對眾開示,讓人知道要放下自己的需求,簡化生活、安定心靈,藉由自我修煉,而能接受更多挑戰與橫逆。

上人也告訴我們,不單單讓自己享受靜思修行的好處,更要試著去改變社會。因此,在台灣乃至在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當有災難發生時,慈濟志工總是走上第一線,作為苦難者背後支撐的力量,令人動容。

台灣何其有幸,有許多人受到證嚴上人影響,不只是捐錢,而是捐出時間、捐出真心。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付出,發揮淨化人心的力量——讓大家放下仇恨、接受無常、安定心靈。也因此台灣才能夠在混亂中保持穩定,在混亂中依然保持方向。

台灣如果有對世界發光的品牌,我想「慈濟」就代表那個品牌。慈濟人超越了宗教間的藩籬,用最真誠的人類大愛,走向國際、擁抱世界,去關懷每一個人。而言簡義深的《靜思語》,經過多種言語翻譯,也成為全世界共享的心靈良方。

把握當下,就是永恆

我今年六十歲,人生到了後段班,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

我感恩自己的生命豐富,也累積了許多經驗,可以和社會分享或能產生一點影響,這點勉強算是實踐上人所說的「付出」。

證嚴上人說過︰「在生命中,不要求做過任何一件事人家會記得你,也不要人家感謝你,每件事做完就過去了!不要去祈求未來自己怎樣,把現在每一件在眼前的事做好、有意義,就是最好的角色。」

《靜思語》沒有複雜或看不懂的一句話,讓每一階層、每一領域的人,都能從中得到警示、解釋,而找到心中的答案。

我非常認同「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這句話,不論過去有什麼成就,都過去了,不值得一天到晚追溯或懷念;未來不可知,現在就是永恆,也是開始。

人生,時時都要面對無常,每個人都必須讓自己在每一個時間、每一個階段,都能為社會付出;學習把握每一刻,讓自己沒有遺憾、人生更有意義。
----------------------------------------------------------------------------------------------------------------------
一本 永不下架的書

◎撰文‧朱
英彥  攝影‧陳李少民


眾聲喧嘩,迫切需要一種安靜。《靜思語》啟發生命不同的想像,進而找到動能的方向和力量。
——林天來(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出版事業部總經理)


翻閱《靜思語》,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出版事業部總經理林天來,為台灣社會朗讀:「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一九八九年這本書出版時,正是他從花蓮到台北、進入天下文化工作。算一算時間,也已二十年了。

林天來的故事,一直被出版界認為是個「傳奇」——花蓮高工畢業,曾是鐵路局維修臨時工,也曾擔任花蓮女中工友暨圖書館管理員;因為參加一九八六年《樂在工作》一書徵文比賽獲得首獎,進入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三十七歲那年,公司提供到美國進修的機會,林天來珍惜可以重回學校念書的幸福;不擅外文的他,決心要完全融入異國環境學習,唯一帶在身邊的中文書,就是《靜思語》。

有時想家或是學習遭遇困難,翻閱《靜思語》,就好像上人在身邊提醒。他也常在書中語句旁寫下註解;一頁頁泛黃書頁上的字跡,記錄著人生旅途中的體會。

靜思片刻,心安專注

林天來與《靜思語》心靈對話二十年,更時常與職場同事分享、樂於和年輕人對話。

他認為,不要低估說好話的力量,「心存好念、口說好話、身行好事」看似簡單,卻有很好的提醒作用。這股力量透過傳播媒體,更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憂心世代喧擾、價值觀混亂,年輕人不容易找到學習典範;處於中年的林天來常常懺悔自責,是否給年輕人一個理想的環境?

他曾聽在大學教書的教授分享,現在很多台灣學生一早就缺課;「他們不在教室在哪裏?」

他發現年輕人常將時間用在講電話、上網聊天上。「可有時間閱讀和思考呢?」

林天來認為,人唯有思考才能判斷是非;留有靜思的片刻、從容的腳步,才有能力安下心來,專注當下。

關心年輕人的未來,林天來常常鼓勵學生要走出世界做志工,訓練自己的志向、能量,培養專業。他送給年輕人一句《靜思語》:「生命非常短暫,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切勿前腳已經落地,後腳還不肯放開。所以前腳走,後腳放。」

他也奉勸年輕朋友,當別人有能力表現,要時時祝福讚歎;當自己有能力時,要處處為人著想;要跟時間賽跑、跟自己賽跑。

珍惜時間,計較生命能量

「眾聲喧嘩,社會迫切需要的是一種安靜。」林天來說:「生命因閱讀《靜思語》而寧靜、充實;每一句話的啟發,對生命有不同的想像。特別是在逆境、委屈的時候,翻開其中一頁,即可找到動能的方向和力量。」

現今出版業面臨很大的壓力,一年有超過四萬種新書進入台灣書店;業績、行銷企畫、專案會議是林天來的工作,心念難免複雜慌亂。

有一次他聽上人說:「做人不要『加減做』。像我,慈濟事一件都不少做,不是慈濟事,我一件不多做。」他心頭一驚:「人們常說加減做——有做就好。而上人是每一件事、每一分能量,都專注在善的事情上。」

林天來是很愛惜時間、生命的人:「上人時常強調,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分秒都要珍惜。這種算數是對生命能量的計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老天爺的賜予,做善事更要有把握分秒的急迫感。」

「所謂念茲在茲,即是手在工作時,心思就在手上;雙腳走路時,心念就在腳上;開口說話,精神就放在嘴上。」這句《靜思語》讓他體會到:「把握時間、專注當下,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從事出版業的林天來認為,有些書不僅在出版當下有影響,日後影響更大。例如儒家思想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基督教的靈修書籍《荒漠甘泉》等。

在他眼中,《靜思語》是一部現代的佛學經典,詮釋現代人間佛教,是永不下架的一本書。

以上內容轉貼自《慈濟月刊511期》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12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這篇文章,讓我想到靜思語所說的「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可能」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是任何人無可取代的。古語說:「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一定要先看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才有堅強的心志來面對一切境界的考驗~~


人生好樣的/讓天賦自由

 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得嚴重……

我經常往返各處,與世界各地的人合作對象包含教育機構、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所到之處都能看到許多學生嘗試規畫未來,卻不知從何做起。我發現憂心的家長試圖幫助孩子,卻反而讓孩子更加遠離他們真正的天賦……

小女孩才八歲
前途出現危機

吉莉安才八歲,前途已經出現危機。她的功課一塌糊塗,起碼在學校老師的眼中是如此。她老是遲交作業,筆跡潦草,考試成績也差。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影響課堂的進行,不是動來動去發出噪音,就是猛盯著窗外看,老師得被迫暫停教課,把吉莉安的注意力拉回來,但她卻又開始干擾身邊的小朋友。

吉莉安自己倒是一點也不在意,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得嚴重。

學校認為吉莉安有某種學習障礙,也許比較適合轉往特殊教育學校。當時還是1930年代,若是現在,學校就會判斷吉莉安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讓她服用利他能(Ritalin)或其他治療過動症的藥物。但當時尚未得知過動症是一種疾病,沒有現成的治療方式,患者也不知道可以用藥。

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學校信函,擔憂之際也立刻採取行動。媽媽幫吉莉安穿上漂亮衣服和鞋子,綁個馬尾辮子,然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她去讓心理醫生診斷。

吉莉安後來告訴我,記憶中她被帶進一個橡木牆板的大房間,書架上排著皮革裝訂的書,站在大書桌旁邊的是一個身穿毛呢外套、相貌莊嚴的男子,他把吉莉安帶到房間另一端,請她坐在寬大的皮沙發上。吉莉安雙腳幾乎懸空,周遭環境讓她有些害怕,她擔心給人不好的印象,所以把雙手壓在身下坐著,免得自己亂動。

看心理醫生
怕特殊教育

心理醫生走回書桌,大約花了二十分鐘詢問媽媽,了解吉莉安在學校的問題,以及學校認為她造成哪些困擾。醫生並非對著吉莉安發問,但一直都注意看著吉莉安,因此讓她感到極度不安與困惑。即便是當時幼小的心靈,也了解這個人對她的生命有重大的影響力。吉莉安知道「特殊教育」是什麼意思,可不想沾上任何一點邊,她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其他人似乎都認為她不對勁,聽著媽媽回答問題的方式,大概連媽媽都這麼想吧!

或許我真的有問題……吉莉安這樣想著。

等媽媽和醫生終於談完了,醫生從書桌邊起身走向沙發,坐在小女生身邊。

他說:「吉莉安,你剛才都很乖,謝謝你。不過你還得再乖乖待一會兒,現在我要跟你媽媽單獨講話,我們要出去幾分鐘,別擔心,我們很快就回來。」

吉莉安有些惶惑的點點頭,兩個大人便讓她獨自坐在那兒。醫生走出房間的時候,也傾身把書桌後面的收音機打開。

他們一走到外面的走廊,醫生就對吉莉安的媽媽說:「請在這裡站一會兒,觀察她做些什麼。」那兒有扇窗可以看進房間,但吉莉安看不到他們這一邊。幾乎就在同時,吉莉安已經起身,隨著音樂在房間四處遊走。兩個大人靜靜站著觀察了幾分鐘,小女生的優雅身段讓他們幾乎屏氣凝神。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吉莉安的動作具有某種渾然天成,甚至可說是原始的成分,而她臉上那樣純然愉悅的神情也再明顯不過。

最後,醫生轉頭對媽媽說:「你知道了吧?林恩太太,吉莉安沒有病,她只是有跳舞的天分,帶她去上舞蹈課吧!」

過動兒與天才
只在一線之間

我問吉莉安後來的發展如何,她說媽媽完全按照醫生的建議去做了,她告訴我:「我無法形容那有多棒,我走進那間教室,裡面滿滿都是跟我一樣的人、坐不住的人、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的人。」

她開始每周上舞蹈課,每天在家裡練舞。後來到倫敦的皇家芭蕾學校考試,獲得入學許可,之後進入皇家芭蕾舞團,晉升為獨舞者,巡迴世界各地表演。這個階段的生涯告一段落之後,她又成立自己的音樂劇院,製作一系列成功的音樂劇,在倫敦與紐約上演。最後,她結識了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合力創造了幾齣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包含《貓》與《歌劇魅影》。

前途曾經充滿危機的小女孩吉莉安,最後成為享譽全球的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她是極負盛名的當代編舞家,曾為無數人帶來歡樂,也為自己累積財富。這都是因為某個人曾經看進了她的心靈深處,某個人曾經見過跟她一樣的孩子,並且懂得解讀其中的意義。如果換成其他人,或許會讓她吃藥,要求她不要亂動,但吉莉安根本不是問題兒童,也不需要轉到特殊教育學校。

她只是需要展現真正的自我。

你,也一樣!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即將出版《讓天賦自由》

【2009/06/26 聯合報】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