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經典札記】葷食與素食的對話

撰文/王思熙

食問素食說:「你為什麼吃素?」

素食反問:「你為什麼不吃素?」

「因為吃素營養不夠。」葷食說。

「只要攝取均衡的五穀雜糧與足夠且多樣的蔬果,素食的營養絕對不比葷食差。」素食回答。

葷食又說:「素食太過單調,而且不夠美味。」

素食說:「五穀雜糧與蔬果種類繁多,色香味各具特色,只要烹煮得宜,多點變化,沒有不美味的問題。」

「而且你說的美味,每個人口味不同,見仁見智。蔬果裡也有辛、酸、苦、辣、香、甜、甘、醇等滋味,一根蘿蔔,一株菜根,一塊豆腐,一粒豌豆,仔細品嚐,有清香、有甘甜、有滑嫩,都是獨特的美味。」

葷食說:「那也比不上天上飛的、陸上爬的、水中游的各種山珍海味來得鮮美吧!」

素食說:「這就是每個人對所謂『美味』二字的不同定義與理解了。有人忌腥羶,有人怕油膩,有人喜清香,有人嗜甘甜,有人厭酸辛,總之每個人各有所好。但至少素食沒有血淋淋的殘酷,沒有油膩腥羶的擾人。」

「我是不能一日無肉的,要我素食,難啊!」葷食又說。

素食說:「這就是重點了,飲食不外是一種習慣,一種態度,一種口腹之慾罷了。習慣是日積月累的養成,態度是思想的積澱,而口慾是舌尖下的自我屈服。其實,習慣可以改變,觀念可以轉化,口慾可以克服。只要養成尊重生命的思想觀念,調整好對宇宙萬物的友善態度,有不屈服於舌尖下的毅力決心,改變飲食習慣並沒有那麼困難。」

「我可是不會為了信仰而吃素。」葷食這麼說。

素食笑了笑說:「素食是佛教信仰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何況有許多素食者並不是佛教徒,但他們不僅自己吃素,還積極勸別人吃素,因為他們親身驗證了素食對自己身心健康的好處。」

「此外,也有人因熱愛動物,不忍傷害牠們而吃素;有人基於人道的考量而吃素。同理心與慈悲心,人皆有之,人有喜怒哀樂,有驚慌憂懼;動物也有喜怒哀樂,有驚慌憂懼。人有活命的生存意志,動物也有活命的生存意志。更何況這個地球原本就不是人類所獨有,地球是所有『蠢動含靈』共同的家。只因為大自然賦予人類得天獨厚,可以大量記憶與創新的大腦,讓人類演化得比其他動物更高等,不能因此就認為人類可以操控動物的生殺大權,捕抓、飼養、宰殺牠們成為人類盤中的所謂美味佳餚。如果今天有某種動物比人類更高等,牠們也以捕殺人類、豢養人類、宰殺人類作為牠們盤中的美味佳餚,那時,我們又做何感覺?我們是否也會驚慌恐懼,怨恨哀痛?用這樣的同理心與同情心了解動物被人類捕殺的處境,我們又何忍心為了口慾而宰食牠們呢?」

葷食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人類與其他動物本來就是非我族類,怎麼可以相提並論?再說:自然界不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敗嗎?古人不也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嗎?咱們就井水不犯河水了,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素食說:「水就是水,哪分什麼井水、河水,水的本質是一樣的。只要用正向的態度看待生命,尊重生命,就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主張素食。我並沒有強迫你改葷為素的意思,我只是在表達一種尊重生命的想法與態度而已。」

素食繼續說:「沒有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吃素正是為己啊!覆巢之下無完卵,地球暖化了,生存環境惡化了,所有生命受威脅了,人類又哪裡有未來可言呢?素食正是減緩地球暖化最根本與最徹底的有效作為,不僅可以減少地球資
源的揮霍與浪費,也可以挽救生靈於惡化環境之中,這不僅是為己,也是為人啊!如果人類不克服享受,不節制口慾,不為自己的生活環境設想,最終人類必遭『天誅地滅』,這才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義啊!」

不知道葷食聽懂素食的話沒有,也不知道葷食是否認同素食的觀點,但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都在在證明素食確實可以節能減碳,可以減緩地球暖化,可以挽救惡化中的生存環境。

不久前,英國牛津大學彼得‧史嘉堡(Peter Scarborough)教授和他的同事,統計了英國五萬人的飲食數據後發現:如果每天吃超過一百克肉的人改吃素食,他們的碳足跡將減少百分之六十,相當於每人每年減少排放一點五噸的二氧化碳。即便不選擇完全素食,而只是肉類攝取量減少到五十克以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將減少三分之一,相當於每人每年減少近一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美國加州大學克里斯托弗‧瓊斯(Christopher Jones)教授也說:低肉飲食可以改善溫室效應,少吃肉類,改吃蔬食,不僅可以節能減碳,而且可以節省每月至少六百至七百美元的家庭開支。這是利己利人的高貴行為。

愈來愈多的研究數據顯示,素食對自己的健康、對減少家庭支出、對減緩地球暖化都有莫大的幫助。吃素不應僅是部分人道主義者或宗教信仰者飲食習慣的堅持,而是人類面對節能減碳救地球,不得不採取的必要行動。地球是生我、養我、育我的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共同母親!我們即使不能用完全素食的方式來關愛我們的母親,但至少可以用減少對肉食的攝取來回饋我們的地球母親,來友善同是地球所生、所養、所育的其他生靈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以上內容轉貼自經典雜誌電子書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6332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札記】彈唱自己生命的旋律與歌曲

撰文/王思熙

國名作家,同時也是《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總是這樣對自己說:「如果沒有出生在世,我就無法聽到踩在腳底的雪發出的吱吱聲,無法聞到木材燃燒的香味,無法看到人們眼中愛的光芒,更不可能享受到因為自己的奮鬥而帶來的成功與快樂……能活在世間,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啊!我們為什麼不盡情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梭羅的大哉問,是否能喚起世人對生命與生活的省思?我們不知道。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斷反思:人生難得,能活在這世上確是一件非常難能可貴且幸運的事,我們為什麼不能珍惜它,享受它呢?為什麼總是要用負面的思維方式,讓生命過得既煩且苦呢?人生是幸是不幸?是苦是樂?不都取決於每個人內心的一念嗎?一念正向,人生就是天堂;一念負面,人生就是地獄。

遺憾的是:在這充滿誘惑的物慾世界裡,處處布下了負面思維的陷阱,各種怨恨與不滿如枷鎖般悄悄地加諸於自己身上,將自己推入哀愁悲苦的負面情緒而不自知。

其實,正面思維是培養正能量的基本功。儘管物質條件能讓一個人成為富人或窮人,但只有自己的一念,才能讓自己成為快樂或愁苦的人。富有的人不一定快樂,貧窮的人也不一定愁苦。孔子就曾經這樣讚美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雖然物質生活很匱乏,但一簞食,一瓢飲,生活既簡陋又清貧,內心卻充實與愉悅,這是一種正面思維的修煉,是正能量的培養,是孔子所說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境界。人,唯有不伎不求,心平如水,淨如琉璃,才能活得純真與自在,過得生動與灑脫。

有人把生活比喻如歌,既可以在曠野嗷嘯高歌,也可以在平野低吟輕唱,更可以面對牆邊的小花,來首情歌小調,讓歌聲隨著蝴蝶飛舞,合著鳥兒鳴唱。不過,即使生活如琴如歌,那弦上的韻律與曲子的音符,還是要靠我們用心譜寫,用力彈唱。

人是群體生活的動物,自然容易受到外在的現象干擾。但是如果外界的吵雜與亂象,能輕易地干擾著我們的心情,牽動著我們的思緒,這就表示我們心靈的修煉還不夠爐火純青,還不足以抗拒外境的刺激與誘惑。想達到「生活如琴」、「人生如歌」的境界,還必須不斷修煉與淨化,否則還是無法讓心靈平靜得漣漪不起,讓自己的心緒自適得不隨俗揚抑。

我們一生的走向,似乎被世俗與外境劃定了跑道,人人都在跑道上奔跑。其實人生的跑道可以自己規畫,自己選擇。隨波逐流的人生,充其量只是生活的奴隸。別人眼中的所謂成功或失敗,和自己的幸與不幸並沒有任何關連。頓悟這個事實,生活就可以超越,生命就可以灑脫,哪怕遭遇到困頓與挫折,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能量,「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心平了,念轉了,就能「化煩惱為菩提」,轉悲憤為力量。

人世間最不可或缺的正思維與最偉大的正能量,就是慈悲。慈悲的愛,有別於自私的貪愛。那是一種對天地萬物的善意與憐憫,一種無微不至地對人的賞識與關懷。正是這種遍滿虛空的慈悲正能量,才讓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才讓生靈充滿善意。慈悲的正能量減弱了,愛恨情仇等的負面思維與情緒就趁虛而入,就會削弱人世間的生機與和諧。

可惜,不少人對慈悲的愛視若無睹,甚至嗤之以鼻。唯有洞見生命意義與生活價值的智者,才能了解愛與善的必要性與珍貴。有一則故事是這樣說的:

在遙遠的海上有一個小島,島上住著財富、虛榮、快樂、悲哀、知識和愛,還有其他各類各樣的情感。

有一天,情感們得知小島就要沉沒了,於是大家各自準備船隻打算離開。只有愛願意繼續留下來關照島上的一切。

幾天後,小島真的逐漸下沉了,愛想找人幫忙離開。這時,財富乘著一艘大船經過,愛向他招呼說:「財富,你能載我走嗎?」財富說:「不,我的船上載滿了金銀財寶,沒有你的位置了。」

愛看見虛榮在一艘豪華的小船上,對他喊叫說:「虛榮!幫幫我吧!」虛榮卻說:「我幫不了你,你全身濕透了,會弄髒我這艘漂亮的小船。」

悲哀開船經過,愛向他求助說:「悲哀!讓我跟你走吧!」悲哀回答說:「哦!我實在太悲哀了,我想自己一個人獨處。」不久快樂的船駛過來,但他太快樂了,竟然沒有發現愛在叫他。

愛正在求助無門之際,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傳來:「愛!過來,我帶你走。」說話的人是一位長者。愛大喜過望,登上了船,等船抵達陸地,長者獨自悄然離開,愛才醒覺自己竟然忘了問他的名字,以表達感恩,於是愛問了另一位叫智慧的長者說:「剛才幫助我的那位長者是誰?」智慧老人說:「他是時間。」

「為什麼時間要幫助我呢?」

智慧老人說:「因為只有時間才能了解愛有多麼偉大!」

愛與善其實是一體的兩面,他們在嘈雜的社會與混濁的時代裡,往往最容易被漠視與嫌棄,只有智慧與時間才知道他的高貴與偉大,人生如果時刻有愛與善伴隨,生活自然過得心安與自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以上內容轉貼自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5879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鄉村女歌手Martina Mcbride(瑪汀娜)1997年抒情經典「Valentine」(情人) ,由新世紀鋼琴王子Jim Brickman(金布里克曼)伴奏。動人的旋律與歌聲總是耐人尋味,百聽不厭。

想對Martina Mcbride(瑪汀娜)有更多了解,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blog.xuite.net/ymf6093/blog/23269582 


Jim Brickman金布里克曼&Martina Mcbride瑪汀娜─Valentine(情人)   

曲名:Valentine我的情人
主唱:Martina McBride瑪汀娜 
鋼琴伴奏:Jim Brickman金布里克曼(新世紀鋼琴王子)  


If there were no words No way to speak
即便沒有文字,無法語言
I would still hear you
我仍會對妳聆聽
If there were no tears No way to feel inside
即使淚已流乾,無法意識
I'd still feel for you
我仍對妳心動

And even if the sun refuse to shine
就算太陽拒絕照耀
Even if romance ran out of rhyme
就算浪漫已經走調
You would still have my heart Until the end of time
妳仍然擁有我的心,直到時間的盡頭
You're all I need My love, my valentine
妳是我的所有,我的愛,我唯一的情人

All of my life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All you give to me
在我的生命裡,我正在等待,妳所帶給我的一切
You've opened my eyes
妳啟發了我
And showed me how to love unselfishly
並讓我明白如何無私地去愛
I've dreamed of this a thousand times before
這樣的景況在我夢中出現無數次
In my dreams I couldn’t love you more
在夢中,我無法更愛妳
I will give you my heart Until the end of time
對妳,我將付出真心,直到時間的盡頭
You're all I need My love, my valentine
妳是我的所有,我的愛,我唯一的情人
 
La da da﹐ Da da da da

And even if the sun refuse to shine
就算太陽拒絕照耀
Even if romance ran out of rhyme
就算浪漫已經走調
You would still have my heart Until the end of time
妳仍然擁有我的心,直到時間的盡頭
cuz all I need Is you, my valentine
妳是我的所有,我的愛,我唯一的情人

Oh.....
You're all I need My love, my valentine
妳是我的所有,我的愛,我唯一的情人


以上歌詞轉貼自
http://blog.xuite.net/ymf6093/blog/23269582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較常去的家樂福算是目前女兒接觸過最大的賣場吧!賣場購物車靠近把手處,有設計可展開的塑膠座椅可讓小朋友坐在上面讓大人推著走, 可是她往往坐不了多久就吵著要下來,而且是以大聲哭鬧方式要讓大人抱她下來,哭再久就是可以吵到讓大人投降,沒辦法,琳瑯滿目的東西太令她好奇了。因為在人多的地方我們實在也不好意思大聲怒斥遏止她,為了避人耳目,只好讓她下來,只能跟著她跑不讓她離開我們視線,然後隔一下子再讓她坐進去,就這樣反覆上演好幾次。還好她都跑不遠,只要我們移動不大,她大都會自己再跑回來我們身邊。這一歲半到兩歲半真是小小孩最不安份的時期,什麼東西都好新鮮都想碰,所以不時上演著"大暴走",不禁懷疑她是否有過動傾向哩! 

不過前兩次就較過份了,那次剛好快要普渡,賣場裡人山人海,她又一溜煙跑掉了,心想反正她都會自己再跑回來。過了好幾分鐘卻不見她回來,附近繞了一下也沒看到蹤影,心裡開始急了,人那麼多要去哪找?那時我們在內端,於是我延著走道跑到另一頭的結帳處,還好聽到她在哭著叫媽媽的聲音,原來她已闖過收銀台靠近大門口處了,於是趕緊大聲喊她名字。一位賣場主管級男士就過來跟我說,她原本還要上手扶挮,被他看到抓下來哩!連忙跟他道謝將她攬過來,幸好也快速終結一場驚魂記。

之前就一直耳提面命要她去賣場不能跑來跑去,會被壞人抓走,媽媽跟丫嬤就會找不到妳了,沒讓她嚇過就不可能乖乖聽話照著做。這次可能真的讓她嚇到了,再下一次也是最近這一次,再跟她提醒上次發生的事,果真就乖乖在購物車上一路坐到底了。所以「得一次教訓,學一次乖」、「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果然是至理真言。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過陳美羿師姊細膩的筆觸,大愛台節目「呼叫妙博士」主持人方菊雄博士的人生令人感佩不已。尤其是從20幾歲年輕小伙子去到美國發展,歷經24年後年近半百才又回到台灣。但他退而不休,繼續為台灣教育付出,真是人品典範。
------------------------------------------------------------------------------------------------
 

妙博士方菊雄 以校為家 永不畢業


◎撰文‧陳美羿 攝影‧李家萓

五十三歲那年放下名利,
從美國返臺協助慈濟創校,
二十多年來看著慈濟大學誕生、長大,
如今七十五歲仍以校為家,
他笑稱自己「永遠畢不了業」。
「緣分來時,接受它;
沒緣分時,不強求。」
身為基督教長老,
方菊雄順服上帝的旨意,
喜樂自在。

 

慈濟大學勤耕樓四樓,推開掛著「遺傳諮詢中心細胞遺傳實驗室方菊雄教授」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牆壁上的白板,密密麻麻記錄著「個案」的資料;七十五歲仍日日檢驗研究的方菊雄說:「醫院把羊水或血液等檢體交給我們檢驗,看看有沒有遺傳疾病。」

進入實驗室的走道有一排書架,全是慈濟出版品,其中證嚴上人的著作,是方菊雄必讀的書籍。這個小小空間也是溫馨「糧倉」,放有糖果、餅乾,還有各式咖啡和茶。

從慈濟大學創校開始,他歷經總務長、學務長、副校長、代理校長、校長,退休後受聘為顧問;守著學校、守著實驗室,頭髮花白的方菊雄,笑稱自己「永遠畢不了業」。

長工之子赴美留學

「一九三八年,我出生在高雄大寮,父母怕養不活,直到隔年才報戶口,所以我身分證上少了一歲。」時值日治末期,方菊雄僅讀一年日本書,幾乎都在跑空襲。

「祖父早逝,祖母無力養家,只好把父親『抵押』給有錢的親族當長工,一直到二十歲才獲得自由身。」方菊雄說:「外公也是年輕就過世,外婆改嫁;我母親從小就被嗜酒的哥哥賣給人家當養女……因為如此,我發誓滴酒不沾。」

日治時期,禁止蓄婢,臺灣富有人家需要婢女,就換個方式,變相收「養女」;幸而母親受到主人家善待。一個「長工」和一個「婢女」成婚後,兩人從零開始;方菊雄的父親租地耕作,刻苦勤儉十幾年後,自購、承租加上「耕者有其田」政策下取得的土地,方家擁有兩、三公頃農地,算是小康之家了。

臺灣光復後,方菊雄從小一重新讀起。身為長子的他,要替不識字的父親看租單、文件,陪父親到地主家繳款。「我還要幫忙放牛、耕作,有一次兩頭牛打架,從我的頭上跳過去,沒把我踩扁,所以我心存感恩,發誓一輩子不吃牛肉。」

母親因養父母因緣為基督徒,但是祖母和爸爸是一般民間信仰,方菊雄上過一次主日學被阻止,仍偶爾去教會;少年時他扛過神轎,赤腳衝過燒紅的炭火,母親看在眼裏都不說話。「母親『順服』的身教,影響了我一輩子。緣分來時,接受它;沒緣分時,不強求。」

在鳳山讀完高中,成績優異的方菊雄考上臺灣大學植物系;之後,沒有人脈背景的他,憑著一鼓傻勁,進了中研院植物研究所,跟著所長李先聞做植物遺傳研究。

那個時代,美國的大學提供很多獎學金給臺灣學生,方菊雄眼看著同學大部分都出國了,一年多後也寄出申請,沒多久接到回函,他選擇了美國中部的堪薩斯州立大學。「我跟所長報告時,他瞪大了眼睛,大喊一聲『傻子!』,然後說他已經準備送我到日本進修。」方菊雄表示:「我後來才知道,在四川長大的所長不是罵人,他說的是『啥子』(什麼)。」

父母奔走五家親友,為他籌足了飛往美國的單程機票。雖然事先沒有溝通好,李先聞還是樂見愛將赴美進修,提供座車和司機方便他跑遍臺北,辦妥所有出國手續;直到現在,方菊雄還是感恩在心,稱他是生命中的「貴人」。

取得學位卻回不了家

一九六五年一月,方菊雄來到有百年歷史的堪薩斯州立大學,校園之大令人難以想像。更令臺灣學生瞠目結舌的是美國的文化衝擊──嬉皮、反越戰、反主流文化,學生在校園靜坐示威……

「我們看在眼裏,只覺得不可思議,但都沒有參與。」當年臺灣留學生約有四、五十人,都是勤工儉學,用功讀書,方菊雄領有每月一百八十五美元的獎學金,又免除主要學費,食宿盡量節省,生活還過得去。沒有獎學金的同學要利用暑假打工,就很辛苦了。「經濟壓力大,功課又要全拿A,讀到後來崩潰了,被送回臺灣的也有。」

堪薩斯州是美國重要的農牧業地區,堪大的農學院夙負盛名,方菊雄專門研究小麥,在教授的指導下,直攻博士。

小麥一年一熟,研究快不得,但方菊雄沒有忘記對父母的承諾──拿到學位,立刻回國。誰知道一場「國際文化週」表演,這群臺灣留學生意外被貼上「黑名單」標籤,護照被吊銷,方菊雄無奈地說:「我們真的只是單純的學生,從來沒有參與政治活動。」

方菊雄的學妹黃靜枝向指導教授求助,協助向國會提出特別陳情,再跟移民局申請居留。經過繁複的程序,最後獲得美國永久居留證。一九七一年底,方菊雄順利拿到生物學博士,但家,卻回不去了。

一九七二年,他和交往多年的黃靜枝結婚;之後他到哥倫比亞大學遺傳學教授嘉琪樂(Dr. Jagiello)手下工作,朋友都勸他:「你已經拿到博士,還去當基層的技術員,太委屈了。」方菊雄還是堅持去報到,「我沒有拿它當跳板,騎驢找馬,反而安住在研究工作上,認真學習;一個多月後,進度超前很多。」方菊雄說:「嘉琪樂教授很讚賞,向其他教授借了一個『博士後研究』(Post-doctoral fellow)的缺給我。」

嘉琪樂教授是哥大醫學院講座教授,研究生殖遺傳;方菊雄從研究植物的細胞遺傳轉到動物的生殖遺傳,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一待二十一年。

方菊雄與妻子黃靜枝(中)結縭四十餘年,一九九二年返臺協助慈濟醫學院創校後,夫妻長期分隔兩地;黃靜枝的支持與鼓勵讓他無後顧之憂全心付出。
(相片提供/方菊雄)

一個邀約翻轉後半生

「我帶你到這裏,你兒子我不認識,你要自己去找喔!」

在紐約機場出境大廳,來接機的方菊雄聽到有人講熟悉的閩南語,立刻驚覺應該就是母親。二十年不見,母親形貌已經不似當年模樣,如果不是聽到航空公司服務人員說的話,他幾乎不認得。

那是一九八五年,七十多歲的母親隻身來美探望兒子,和從未謀面的媳婦、孫子、孫女。黃靜枝準備了豐盛晚餐,為婆婆接風洗塵;用過餐後,母親從包包裏拿出一疊照片,說:「你爸爸過世了,我們不敢告訴你,這是他告別式的照片。」

簡單幾句話,宛如石破天驚,爸爸過世了?家人不敢告知,怕他衝回臺灣……方菊雄痛心疾首,無語問蒼天。

照常上下班,正常作息,在家人面前,方菊雄強顏歡笑,「背地裏,我哭了兩個星期,一想起父親,就不能自已。」

一九八七年臺灣解除戒嚴,一九八九年方菊雄終於能回臺探親。去國二十四年,再度踏上魂牽夢縈的故土,已年屆半百了。椎心的傷痛,他輕輕一句話:「這是時代的悲劇。」

一九九一年,研究遺傳學的學長李明亮教授在一次聚會向方菊雄提及,即將返回臺灣協助籌辦慈濟醫學院。「衛生署也有意在慈濟成立優生保健中心,遺傳學缺乏人手,希望你能來貢獻所學。」沒想到這個邀約,竟翻轉了方菊雄的後半人生。

在享譽全球的美國長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方菊雄從技術員做起,二十年來已經步步高升到專任助理教授;黃靜枝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擔任資深企畫經理;兒子就讀加州理工大學一年級,女兒上八年級。

「一家人生活如此穩定,我要回臺灣嗎?」

「慈濟是佛教團體,我是長老教會封立的長老,能相融嗎?」

「曾上過黑名單的人,可以回去工作嗎?」

「母親年老了,該回去陪陪她。」

「把我的下半輩子奉獻給臺灣!」

「將自己在學術研究的最後幾年留給臺灣!」

潛藏在心底的聲音愈來愈響……去?不去?方菊雄虔誠地向上帝禱告,希望上帝能回應他。

兩週後,他得到答案了──平安!心裏沒有任何忐忑,而是平安喜樂。加上黃靜枝的支持和鼓勵,他決定跟李明亮返鄉,一起為籌辦慈濟醫學院而努力。

回到臺灣,證嚴上人的一席話,讓方菊雄的心更篤定了下來:「我不怕你是基督徒,我只怕你沒有信仰。」

再過一年半,方菊雄就可以退休,領到非常優渥的待遇,哥倫比亞大學更極力挽留,並承諾他:「一年內,隨時歡迎回來。」但他毅然決然放棄退休金,黃靜枝為了照顧孩子留在美國,他獨自返鄉就任。

在荒草地籌建醫學院

「這就是醫學院的建地。」帶領方菊雄認識環境的祕書人員指著一處空地說。他嚇了一跳,「美國大學校地動輒幾千英畝,在校內上課還必須開車,而我眼前的小小空地,長滿半人高的雜草。真不敢想像,一年多以後,這裏就是醫學院。」

一九九二年九月,方菊雄回來慈濟,十月優生保健諮詢中心在花蓮慈濟醫院頂樓成立,他在建築工地和實驗室之間兩頭忙。

經常跟著建築志工宋篤志等人,戴著安全帽在工地穿梭,大太陽把他曬黑,「也讓我學習很多。」他說:「這一年半的建校經驗,讓我後來受邀籌辦馬偕醫學院時,通通派上用場。」

一九九四年夏天,慈濟醫學院第一屆招生,開學前十天,教學大樓還是沒收拾好,方菊雄擔心:「糟了!怎麼開學啊?」沒想到就像變魔術般,每天都有來自全臺各地數百名志工,從頂樓開始清掃,一層層、一間間,「凡志工走過,必清潔溜溜」;課桌椅也透過「人龍」,一張張從一樓傳遞上各樓層。

慈濟醫學院成立,第一屆招收三班,每班近五十名學生,方菊雄擔任「總務長」、「班導師」、「組導師」。他把全部心力放在學校,關心、疼愛學生,但是嚴格得不得了。惟「嚴」而不「苛」,學生都敬他、愛他,心服口服。

大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任蔡任弼,就是第一屆學生,他說:「那時母親剛過世,老師對我特別關心。後來我搬出宿舍住,成績退步,老師還找我懇談,在生活和學業上他都要『管』。」

「畢業後,同學結婚,幾乎不約而同,都請老師當證婚人。」蔡任弼說:「我只要回去花蓮,一定會去找老師,看看他、『念念』他。老師有血糖高的毛病,現在換我們這些學生來『管』他了。」

因為方菊雄教授遺傳學,起先學生給他取個綽號叫「染色體先生」,後來又暱稱頭髮花白的他為「肯德基爺爺」。「爺爺」還常常找同學出去吃飯,聽他們發牢騷、聊八卦。

「沒有他,我可能念不完醫學院。」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泌尿科醫師陳景亮說起方菊雄,直稱他是「人生的導師」。大四時,陳景亮感覺很累,心浮氣躁,幾乎讀不下去,「爺爺」為他打氣說:「快了!快了!撐下去!」連當年追女朋友,「爺爺」當「參謀」兼「贊助經費」。陳景亮說:「我能順利畢業當醫師、順利結婚生子,都因為有他——我生命中的貴人。」

慈濟醫學院為培育人醫而創校,方菊雄以身教帶領學生,亦師亦友的感情,讓許多學生畢業之後仍感恩這位頭髮花白的「爺爺」。

「喔!這要問上帝!」

二○○○年慈濟醫學院改制大學,方菊雄擔任人類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及慈濟醫院優生保健諮詢中心代主任。改制前,方菊雄做了兩任學務長,他說:「任何職務,我不爭取,也不拒絕。需要我做,我就承擔。」

那年五月,李明亮出任衛生署長,校長一職向陽明大學借調藍忠孚教授;當藍校長借調期滿,方菊雄成為代理校長,二○○二年底真除。

在校長任內,方菊雄致力於四大目標──交流國際化、研究卓越化、人文慈濟化、教學評鑑化。二○○三年,慈大師生到印尼參與義診和大米發放,開啟海外服務大門;二○○四年成立華語文中心,提供外籍人士學習,並增設外籍生就讀慈大辦法,提高國際知名度。另外,也和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國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和香港大學締結姊妹校。

隻身在臺的方菊雄,以校為家,視學生如子女。二○○五年底卸任校長時,在校師生舉辦感恩茶會,畢業生紛紛回來,場面溫馨感人。

從第一位校長就開始擔任校長室祕書的蕭惠敏說:「方校長人很nice,沒架子,沒看過他發脾氣;校長是基督徒,但他很敬重上人,跟慈濟也能契合。」

一位基督教長老擔任佛教團體創辦的大學校長,不免有人提出質疑。上人的答覆還是那句話:「我不怕他是基督徒,我只怕他沒信仰。」而方菊雄的回答更妙:「喔!這要問上帝!」

回來臺灣後,方菊雄一直住在花蓮,偶爾母親會從高雄來看他,但是當兒子上班去,老媽媽沒有熟悉的左鄰右舍,沒有寬廣的稻埕,來一、兩天就嚷著要回家,方菊雄有空也回高雄看望母親。他回臺約十年後,母親以九十高齡安然往生,「沒有遺憾!」方菊雄甚是安慰。

方菊雄帶領團隊積極從事國人先天性及遺傳疾病的研究,如唐氏症或其他染色體變異所引起的遺傳疾病,避免會造成病變的遺傳因素傳遞下一代。

帶研究生,也帶小學生

卸下校長職務後,因為一句「我是農家子弟」,上人說:「那就來精舍種菜啊!」方菊雄真的就跑去精舍種菜。戴著斗笠,拿起鋤頭,一身「農夫」打扮。有人問他是在做研究嗎?他笑說是「回到小時候」啦!

除了當「農夫」,二○○八年,方菊雄又多了一個他做夢都想不到的身分。

當時大愛電視臺節目部企畫了一個兒童科普節目,需要一位「博士」搭配「小助理」,用生動逗趣的表演方式,把「環保從身邊做起」,介紹給觀眾。

「我不想用演員來飾演『博士』,希望能找一位真正的『博士』,而且要親切、造型有喜感。要找這樣的人,難度太高了。」時任節目部文教組組長的陳芝安說:「後來想到方校長,他是美國知名大學博士,慈祥和藹,又說得一口『臺灣國語』,喜感十足,真是不二人選。」

方菊雄起先婉拒。「您就『跟小朋友聊二十分鐘』就好。先錄一集試試看嘛!」陳芝安「連哄帶騙」地「求」到方菊雄點頭。「節目名稱本來叫『東方怪博士』,上人看過試片說,叫『妙博士』好了。」

方菊雄也沒想到「呼叫妙博士」節目一做竟然已經六年多了。製作人、小助理都換好幾代了,「妙博士」這個靈魂人物還屹立不搖,教大家科學新知和怎麼愛護地球,也成了中小學師生和家長心目中的「偶像」。

現任節目製作人莊桂梅和導演林宗明都盛讚「妙博士」謙虛又敬業。林宗明說,不小心NG時,博士會敲自己的頭「自我懲罰」,有時也會「脫稿演出」,讓節目更有趣味;節目屢屢獲獎,他們說:「博士厥功甚偉。」

「退休後,意外踏進電視圈,沒想到又有一個更意外的事件……」方菊雄說,馬偕醫學院籌備到了最後階段,透過牧師敦請方菊雄幫忙,向慈濟「借調」一年,上人欣然應允說:「借了要還喔!」

二○○八年,方菊雄擔任馬偕醫學院籌備處主任,暫別花蓮住到臺北;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立案申請通過,並准於同年招生,他感恩地說:「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成就的,是我運氣好,得到很多貴人相助。」馬偕醫學院成立後,方菊雄依約回到最喜愛的那塊土地——花蓮。

退而不休奉獻臺灣

二○○九年,方菊雄七十歲,申請退休。陳景亮笑道:「退休當天下午,『肯德基爺爺』又跑去上班。」

原來方菊雄退而不休,慈濟大學和慈濟醫學中心聘請他當顧問,還擔任遺傳諮詢中心負責人,以及慈大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教授。

在美國的兩個孩子學業完成、就業了,二○一一年黃靜枝辦理退休,也回到臺灣花蓮,跟先生團聚,方菊雄從此擺脫「獨居老人」的生活。

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八點準時到實驗室。細胞遺傳實驗室接受各醫院送來的羊水、血液、骨髓、流產物檢體。技術員用一千倍的顯微鏡檢查染色體,篩檢有無異常,寫成報告。

「產前若發現胎兒有遺傳疾病,如性別障礙、外觀不夠完整、將來無法生育等,但他的智商沒有問題,生活還能自理,當然有生存的權利。」方菊雄說:「如果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則讓父母自行決定,但不能莽撞,免得影響人家的婚姻。」

這個團隊除了有實驗室,還有專業的諮詢員、社工和心理專家。有些父母求完美,稍有「瑕疵」就不要,但遺傳疾病並不是一出生就會顯現。「臺灣女性一直居於不利地位,孩子有問題,婆婆通常都會怪罪媳婦。」方菊雄很感慨:「孩子有遺傳疾病,父母都不是故意的,這不是誰的錯。」

除了婚前優生健檢以及產前產後檢查,在實驗室擔任十六年技術員的葉忠南說:「篩檢骨髓細胞是我們很大的一個特色,經由染色體的狀況,可以更進一步讓醫師判別給腫瘤患者用藥的方式。」

葉忠南說,方菊雄就像「慈祥的阿公」;實驗室團隊一員的李姿瑩,是方菊雄的學生,現在像一個被鍾愛的女兒,必須經常「管管老爸」:「不許喝可樂!不許吃太多水果!」

方菊雄授課外的時間都在實驗室,甚至晚餐後還會進來看報告;以校為家,他笑稱自己「永遠畢不了業」。

「七十多歲了,還有人要我,還有工作可以做,真是幸福。」方菊雄說。看著慈濟大學「誕生」,看著它「長大」,聽到人家對慈大畢業生的好評,方菊雄很安慰。但他覺得「慈濟大學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慈濟潛力無窮,可以做得更好」、「臺灣條件很好,可以做得更好」。

殷殷期盼的心態,只因有愛,愛這片生他、養他、育他的土地。回首七十多年的生命,「把後半生奉獻給臺灣」的心願終能達成。方菊雄說:「我是基督徒,一生抱著『順服』的心,來來去去,上上下下,總是自由自在!」

從實驗室跨進攝影棚,方菊雄主持的大愛臺兒童科普節目「呼叫妙博士」多次入圍金鐘獎,今年更成為國中小學教師與親子專業研習課程。
(相片提供/大愛電視臺)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學走路 別依賴學步車

【聯合報╱陳祐榕/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
2014.11.06 04:03 am

常有憂心家長拎著孩子,請治療師評估孩子步態與姿勢,大家一致認同,正確姿勢幫助身體動作且避免傷害,而錯誤姿勢與動作,取決於第一次的學習經驗。

是否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螃蟹車)?使用學步車的最大理由,就是照顧孩子方便,大人可以空出雙手做其他事情,但學步車不利孩子動作與骨骼發展。

當我們還是胎兒時,在母親子宮裡有羊水支持,身體處於漂浮狀態,關節未承受到任何地心引力。呱呱墜地後,開啟了對抗地心引力的動作模式,不再漂浮,開始在這個地球上頂天立地。

人類從漂浮到直立,需要關節間的連結,想像下肢肢段像疊疊樂積木,下肢排列維持在中軸,支撐力最為穩固,維持姿勢也最為省力。

身體學習與地心引力相處的過程中,愈自然愈好,讓孩子學習站立,最自然環境就是不給予任何協助,只要注意居家環境安全,防止摔倒時遭遇過多撞擊力,家中可鋪設軟墊增加安全性。

小孩開始爬行後,依眼睛所感興趣的東西做水平移動探索,此時為2D探索。當他們發現高處的東西有趣,或想要與他們開始3D互動時,小朋友開始一連串將身體重心轉移到腳底的過程,有的從小狗爬姿勢轉移到蹲姿,用雙手雙腳將自己撐站起來,有的從跪姿扶著較高處家具站起來。

小朋友能在不需協助的情況下學習站立,是上天造人的動作藝術。剛學習站立時,肌肉仍在學習對抗重量,孩子會尋找最省力且最有效的方式站起來,每一次站立,都強化身體記憶。

使用學步車,可能剝奪人類學習最原始動作學習的機會。學步車裡,臀部有座椅帶支撐,支撐身體重量的不只有腳底,還多了臀部。

在學步車裡,並非完全直立行走與站立,而是半坐半站,如此對抗地心引力,並不合適。孩子擁有柔軟的身體,在學步車裡記憶了錯誤的身體訊息,臀部被迫向後,腿在學步車裡的推動,只是將臀部更向後推,從側面觀之,髖關節形成一個ㄑ型。

因此,當小孩離開學步車後,由於臀部重量在後面,往往一屁股地往後坐倒在地,如此ㄑ型姿勢,也為未來的不良姿勢,如駝背,埋下伏筆。再者,學步車裡支撐臀部的座椅帶將兩腿過分分開,孩子記憶了開腿支撐身體重量,這並非最省力的支撐方式,也有礙髖關節發展。

學步車看似讓家長節省時間和精力,但與其後來花時間矯正不良姿勢,不如給予天然環境,讓他們第一次學習站立與走路時,就是最正確的方式,反覆練習,植在腦海,給予孩子良好基礎,在各種活動上注意健康與安全,也增加父母與子女的感情。

【2014/11/05 聯合報】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姑姑送我們一顆冬瓜,並分享別人教她的冬瓜料理,呷好逗相報咩!
怎樣的料理法呢?只要兩種材料,就是蔭油+米酒 來燜冬瓜
呵~夠簡單吧!自己要吃的,加點料又何妨,於是先以薑絲爆香,另外還加了鮮菇數片。
神奇的是,完全沒有酒味,倒是多了一股香氣,真的好下飯耶,一塊接著一塊吃,越吃越對味。
呵~以後冬瓜就改照這樣料理準沒錯的啦! 
 

冬瓜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值得台灣人省思的一篇文~

------------------------------------------------------------------------------------------------------

台灣被消費毀了

 

雲門在北京演出,林懷民感慨大陸觀眾素質「三級跳」,台灣卻栽在劣油風波裡拔不出來,人心、價值觀、道德感、行動力都沒了。他憂心的是台灣「被消費毀了」,知識階層在消失,沒有人關心文化,大家只求能生存就好,這是個可怕的泥淖。

從文化的角度看假油風暴,確實讓人備感沉痛。大企業為了逐利不惜出賣靈魂,小市民則在浮沉不定的商品風潮中,淪為只求在飲食和消費中追逐「小確幸」的弄潮兒。而「供者狡詐,需者易欺」的淺薄消費文化,卻撐不住台灣人「以食為天」的寄望,最後人人都成了受害者。

一轉眼,這波黑心油風波已延燒了兩個月,有兩百多家廠商受到衝擊,十一個國家拒絕我食品進口,直接經濟損失達一百多億元。然而,在召開過兩次「國安級」的食安會議後,我們尚未看到政府提出「災後重建」的計畫或時間表;難道說,政府打算讓這種每天宣布一波商品下架的日子延續下去,等著人心的悲涼自動「沉底」?

所謂「災後重建」,簡言之,就是政府不能耽溺於查緝和下架,而必須提出積極手段來止血療傷,讓社會從揮之不去的躁鬱中喘一口氣。在行政層面,要建立安全有效的食品管理制度,重建民眾信任;在民事層面,需將企業禍首和受株連者的界線釐清,並協助受害者求償;在觀念層面,則應趁機向民眾和業者宣導食品安全知識,減少加工,減少外食,聰明消費。

林懷民所謂「台灣被消費文化毀了」,其實指的不只是這場油風暴,還包括近年民眾不關心國家大事、不重視社會文化、懶得深度思辨的風氣,大家以美食、消費和購物填滿生活為已足。也因為缺乏深層關切,一陣食安風暴就吹得台灣七倒八歪。

【2014/10/29 聯合報】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以下這篇報導可清楚說明,原來人是從一出生就開始累積毐素,小baby最愛將玩具放到嘴裡了,看不見的環境荷爾蒙真的無所不在,只能勤洗手了。

塑膠製品含塑化劑,還有像各種農藥揮發出來的有毐物質,以及看不見的輻射,環境荷爾蒙就這樣暴露在整個生存環境中。撇開意外不說,現代人會有那麼多文明病甚至罹癌致死,其實真正元兇還是這些發明者,這不也是人類自相殘殺嗎?實在可悲~
-----------------------------------------------------------------------------

 

幼兒園塑膠用品  近兩成含塑化劑

 
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成立的「食安快篩平台」兩天內驗完近千件幼稚園玩具樣本,發現32.4%玩具及用品表面都含有塑化劑。
記者蔡容喬/攝影

中山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進行幼兒園用品塑化劑研究,自兩所幼兒園抽驗一千件塑膠用品,發現高達近兩成用品含有具環境荷爾蒙特性的塑化劑,醫師說,幼童摸過後咬手指、啃咬玩具,長期累積體內,恐造成男童雌性化、女童性早熟的風險。

中山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合作成立「食安快速篩檢分析平台」,八月間採取兩所幼兒園的玩具、用品,包括塑膠小魚、黃色小鴨玩具、溜滑梯樣本,以及橡皮擦、書包、止滑墊、拖鞋等市面上常見的玩具用品,做八種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檢測。

檢測結果發現,高達19.8%含有2奈克(ng)以上塑化劑,只要觸摸到就會沾染,包括12.2%大於4奈克、2.4%大於10奈克。

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謝建台指出,樣本中以DEHP(鄰苯二甲酸二酯)及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二種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檢出率最高,占了一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軟質塑膠玩具,戶外的溜滑梯上竟也驗出高含量DEHP,謝建台說,研判是園方為避免小朋友玩樂時碰撞受傷,在溜滑梯外層包覆軟墊;至於塑膠地板、止滑墊、桌墊、儲物盒等用品,也驗出塑化劑,建議園方慎選材質或乾脆捨棄。

高醫大環境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家醫科醫師吳明蒼說,環境荷爾蒙塑化劑無所不在,即使含量低,小朋友以手接觸後,又拿取食物吃進口中,或是把玩具放進嘴巴等壞習慣,將塑化劑吃進肚,長期大量累積體內,恐影響內分泌及生殖系統。

研究證實,就算手上沾有高劑量塑化劑,以清水加肥皂洗手30秒以上,就可洗去九成塑化劑;建議外食族避免使用塑膠製品裝熱食,改用鐵製便當盒或玻璃容器,減少吃進塑毒機會。

【2014/10/30 聯合報】@ http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某位親友將他從電視購物台買來卻沒空用的麵包機大方割愛給我們。剛好家裡有快過期的鮮奶,冷凍庫也有塊放很久的安佳植物奶油,終於有機會派上用場。昨天首度將麵包機拿出來用,就從使用說明書上的基本款開始試做吧!

將鮮奶、奶油、鹽、糖、高筋麵粉、酵母粉依序放入攪拌器,選擇歐式麵包、尺寸選1磅、烘烤色度選中色,這些功能鍵選擇按一按,螢幕顯示總共時間兩小時四十五分,按下「開始」,就可等著麵包出爐嚕!

透過透明上蓋,可清楚看見內部製程,攪拌麵糰、發酵....,第一次發出嗶嗶聲,還可打開蓋子放進堅果、葡萄乾等配料,我們放了蔓越莓乾進去。再攪拌、發酵,最後烘烤,奶香味撲鼻而來,整個廚房彌漫著麵包香。

這麵包機還有個很適合我們的妙用,就是可單一選擇「麵糰」功能,以往自己做包子或饅頭只能用手揉,因非專業總揉不勻連帶影響外觀及口感。有了這台麵包機,以後想吃包子或饅頭就可交給它嚕!呵~我們也可省好多力氣了。

歷經快三個小時的等待...哇!麵包終於出爐嚕!取出待放涼後,從攪拌器倒出來,就可切片了。

迫不及待吃了一口,哇!綿密可口,有點鹹有點甜,跟外面賣的還真差不多好吃呢!呵~除了感動,還有那麼一絲絲成就感,不過感恩成份還是居多啦!若沒人發明這充滿人性化的機器,哪來這一切呢!
-------------------------------------------------------------------------------------------------
麵包機 DSCF7609 DSCF7612 DSCF7617 DSCF7624 DSCF7628 DSCF7632 DSCF7636  

HUNG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